《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地下水循環、地下水與環境、地下水與工程、地下水新思維新技術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環境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環境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投稿要求
(1)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稿的特定內容,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宜20個字左右。
(2)作者須按作圖數據繪圖。曲線一般經曲線擬合并盡可能“直線化”,如通過對數、倒數等轉換,直線應根據回歸方程繪圖。
(3)引文標注采用文后注形式,采用[1][2][3]……的形式統一編碼。文獻征引請使用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4)按要求寫明作者信息、中英文題目、內容摘要、關鍵詞等信息。
(5)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4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1-1556,國內刊號CN為42-1638/X,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數據統計
安全與環境工程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環境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發文分析
安全與環境工程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地質大學 | 1090 | 地質;污染;滑坡;地下水;值模擬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167 | 地下水;污染;土壤;沉積物;地質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94 | 污染;土壤;地下水;地質;神農架大九湖 |
武漢理工大學 | 75 | 網絡;污染;火災;事故分析;事故樹 |
中國地質調查局 | 66 | 地質;地下水;地質災害;污染;土壤 |
福州大學 | 60 | 隧道;火災;安全管理;高校;層次分析 |
東南大學 | 54 | 水處理;污水;廢水;反應器;除磷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51 | 污染;氣管道;地下水;土壤;重金 |
中國民航大學 | 47 | 民航;航空;飛行;影響因素;管制員 |
中南大學 | 44 | 污染;礦山;廢水;安全管理;安全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