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中學術》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來稿要求重點突出、條理分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字簡煉、圖表清晰。
(2)來稿包括作者姓名,標題、摘要、關鍵詞(3~8個)、單位地址及郵編,正文,參考文獻,數學稿件還需給出數學主題分類號(MSC2000);首頁腳處注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
(3)摘要應具有獨立性與自明性,保持一致,要求闡明研究目的、方法、結果與結論,第一句話不應與文題重復;采用第三人稱敘述,不應出現“自我評價”的字句,以100~200字為宜,不使用圖、表、參考文獻、復雜的公式和復雜的化學式.英文摘要時態要保持一致,用一般現在時或一般過去時,盡量使用簡單句,不用第一人稱作主語,在有動作主體的情況下,使用主動語態,不使用被動語態。
(4)遵從國際統一計量單位、數字用法、標點符號及其他標準,外文字母、符號,須區分正斜體與大小寫;用于上標或下標的字母、數碼或符號,其位置高低須區別明顯。
(5)圖表只附最必要的,標明圖序及圖題(表序及表題),表格與文字表述請勿重復,采用三線表。
(6)參考文獻應為公開發表的論文、報告等,按正文中被引次序順序編碼,并在正文中用[]標注.中外作者的姓名采用“姓前名后”著錄法,作者不超過3位的,全部列出,超過3位的,后面加“,等”或“,etal”;歐美著者姓首字母大寫,名縮寫,并省略縮寫點,如AbellBC;外文文獻但為中國作者的要寫出姓名全拼,名字不得縮寫。
(7)來稿需注明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電話號碼及E-mail等。
(8)文字必須干凈、靈性,拒絕平鋪直敘,反對概念化和古板的構架。投稿請用宋體、題目小二號、正文小四號,附作者簡介、地址、電話,或所載刊物名、網址。
(9)致謝置于正文后、參考文獻前。用于對參與部分工作、提供技術性幫助、提供工作方便、給予指導但尚達不到作者資格者,以及提供資助的團體或個人。文字力求簡練,評價得當,并應征得被致謝人同意。
(10)本刊編輯將對采用的來稿進行必要的技術上的處理,一般不刪改內容,如果需要將與作者聯系。
《澳中學術》雜志是由中澳教育合作研發中心主辦的季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經濟學、政 治學、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醫學和護理學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