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聊城大學北冰洋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聊城大學北冰洋研究中心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9年
綜合影響因子:--
《北冰洋研究》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9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儀式與風俗、環境史與生態人類學、文化與藝術、旅游與地區發展、學術動態等。致力于刊發北冰洋國家或地區的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宗教學、民族學及其他領域的研究性文章,同時譯介國外最新研究成果,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這些研究性文章不僅深入挖掘了北冰洋地區的文化歷史內涵,也展示了北冰洋地區獨特的生態環境和社會變遷,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雜志還關注北極地區的歷史、文化、生態與環境,尤其重視以人文的視角來觀察北極環境。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面臨環境危機的背景下,北極地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通過深入挖掘和呈現北極地區的文化、歷史和生態特點,為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啟示。以其獨特的學術定位、深入的研究內容和廣泛的國際視野,成為了北冰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內的重要學術刊物。
(1)歡迎涉及北冰洋地區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宗教學、民族學等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文章。
(2)所有投稿必須是未曾出版的原創文章,不存在版權問題。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一旦發現,將立即取消該稿件的錄用資格,并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3)本刊實行匿名評審。處理稿件以3個月為限,逾期如未接到錄用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概不退還,煩請自留底稿。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如發現一稿多投,5年以內不再受理投稿。
(4)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位于文尾,按首字的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序,用序號[1]、[2]、[3]、[4]……標示,若只有一個參考文獻,則文獻前不加序號。
(5)論文題目應當簡潔明了,反映論文的主旨。論文題目應便于讀者檢索、轉抄和引用,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個字;外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不宜采用抒情意味、反問意味的主標題和副標題。
(6)注釋的方式,序號用①、②、③、④……的形式,注釋格式為,著者:文獻名,出版社名(或雜志名),出版年(或雜志期次),頁碼。
(7)請在稿件上寫明真實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稱(務)、聯系電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以便聯系,發表署名聽便。
(8)來稿請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至8個中文關鍵詞(摘要應使用第三人稱,對文章的研究對象、方法、觀點做概括陳述,而非導語、小結或評價)。
(9)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10)前言須簡要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說明論文研究的熱點及存在的問題,點明主題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研究方法及結果,應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引言內容應避免與摘要和結論雷同。
北冰洋研究是一本由聊城大學北冰洋研究中心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