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02年
綜合影響因子:--
《北大知識產權評論》雜志創刊于(2002)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聚焦于知識產權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務探討,旨在為國內外學者、律師、法官以及相關從業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不僅涵蓋了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傳統知識產權法律的研究,還關注新興技術如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知識產權法律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每期都會精選一系列高質量的研究論文、案例分析、專題討論等內容,這些內容往往反映了當前知識產權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雜志致力于推動中國乃至全球知識產權法學的發展,促進知識產權制度的完善和實施,同時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自創刊以來,已經成為了中國知識產權領域內的重要出版物之一,對于從事知識產權教學、研究、實務工作的專業人士而言,北大知識產權評論不僅是獲取前沿知識的良好渠道,也是展示個人研究成果、參與學術對話的重要舞臺。通過匯集國內外專家的觀點和見解,北大知識產權評論持續不斷地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知識產權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1)題目:要求簡潔、精煉,能夠完整、準確地概括全文內容,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宜以阿拉伯數字開頭,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2)正文統一使用Word文檔、通欄、宋體、五號字著錄。正文內出現的阿拉伯數字、英文(及其它西方文字)與英文參考文獻,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中文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不空格。
(3)結果要真實、準確地表達研究所獲得的數據。所有數據必須經過統計學處理。表達形式可用文字、圖和表,但三者內容不能重復。不要引證他人資料,不展開論證。
(4)作者可以對初審意見進行理性回應,在進行修改、達到通過初審的要求后,編輯委員會將對稿件進行復審。來稿請遵守學術規范,切勿一稿多投。
(5)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過400字為宜。應以第3人稱的語氣書寫。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們”等作為陳述的主語。
(6)請特別注意:著錄參考文獻出處時,期刊引文須注明的是引文所在具體頁碼,而非該文獻在期刊中的起訖頁碼;報紙引文必須在日期之后注明文獻所在的版次。
(7)來稿時請提供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別、職務職稱、學位及所從事專業等情況,通訊作者必須注明聯系電話和E-mail。
(8)科研基金資助的課題原則上著錄國家或省、部級以上的課題,需注明科研基金機構全稱和自主好,中、英文雙語著錄,分別置于中英文摘要關鍵詞下方,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9)稿件署名作者應為合法著作權人,文責自負,文章內容無違法違規、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務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在注釋資料中標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等。
(10)本刊注釋均采用腳注形式,文末不列參考文獻。注釋序號采用1,2,3……;同一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從第二次引注開始可標為“同注某某”。
北大知識產權評論是一本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氣象路50號院,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