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報》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論文刊出后,該文不得以同種文字在其他期刊或其他公開出版物(含紙質、光盤、網絡等各種介質、媒體)上再次發表,匯編個人作品(含網頁)或文集需要使用該文及其版式須注明出處。
(2)各級標題均左頂格,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一級標題通常為“1”,二、三級標題編號為“1. 1”,“1. 1. 1”……數字間用下圓點相隔,一般不采用四級標題。 標題末不用標點符號。
(3)作者單位加圓括號排在作者署名下方,單位應寫全稱、所在省份、城市和郵政編碼。外國作者單位應注明國名。不同單位的作者應標注清楚。
(4)引言作為論文的開場白,應以簡短的篇幅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對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進行簡要的概括。
(5)摘要用第三人稱方式書寫,不得使用“本文”和”作者(筆者)”作主語,不作自我評價,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體現文章的觀點和依據。
(6)注釋的方式,序號用①、②、③、④……的形式,注釋格式為,著者:文獻名,出版社名(或雜志名),出版年(或雜志期次),頁碼。
(7)作圖數據必須附于圖后。圖片必須反差鮮明,清晰易辨。顯微照片內應畫長度標尺,如1 μm。圖片像素應盡量較高,附于相應文字下方,并標明圖號、圖題和圖注,注意圖片的上下方位。
(8)參考文獻指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著作的頁碼在文中標注在序號邊,如[2]123。引用經典著作請使用最新版本。可參看近期刊發稿件的參考文獻格式。
(9)來稿應在篇首頁的地腳處注明基金來源(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稱、學位、從事專業或工作)和電子郵箱、手機號碼等。
(10)學術規范要求:審稿人在審稿過程中,要尊重作者的首創性,要保證所評審文章的思想和方法不外泄。一旦外泄,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報雜志發文分析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1722 | 政府;人民;民政;人民政府;辦公廳 |
北京市財政局 | 551 | 印發;人力資源;保險;住房;財政 |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 527 | 住房;城鄉;城鄉建設;住房和城鄉建設;建筑 |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479 | 人力資源;保險;印發;社會保障;工傷 |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 386 | 教育;印發;人力資源;高校;教師 |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319 | 印發;住房;城鄉;城鄉建設;住房和城鄉建設 |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 | 237 | 稅務;稅務機關;稅收;征收;納稅 |
北京市民政局 | 207 | 印發;養老;人力資源;民社;救助 |
北京市公安局 | 168 | 印發;公安交通;住房;行政;城鄉 |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 141 | 北京市地方標準;質量技術監督;起草;推薦性;公告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報》雜志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周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市政府文件、市政府辦公廳文件、部門文件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