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外法學》雜志投稿發表的步驟如下:
一、了解投稿要求
在投稿前,需要仔細研究《北外法學》雜志的定位、風格、欄目設置等,確保自己的稿件與雜志的定位和需求相匹配。
其主要涵蓋的欄目包括法理學研究、刑法研究、訴訟法與司法制度研究、知識產權與社會法研究、信息與傳媒法等。
二、準備投稿材料
根據投稿要求,準備相應的投稿材料。
(1)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及圖像處理。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意見。修改稿逾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2)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
(3)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準確地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
(4)引征注釋以頁下腳注形式連續編排,翻譯文章中,譯者需要對專有名詞進行解釋說明,并以【*譯注】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如譯者對原文內容進行實質性補充論述或舉出相反例證的,應以【*譯按】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
(5)原創性:稿件必須為作者獨立完成的原創作品,未曾在其他刊物或平臺上公開發表。我們堅決反對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一經發現,將取消作者的投稿資格并追究相關責任。
(6)注明所有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中、英文),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別、籍貫(具體到城市或縣)、最高學歷、職稱、職務、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詳細通信地址和聯系電話。
(7)學術性:稿件應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研究深度,能夠體現作者在相關領域的思考和探索。我們鼓勵作者提出新的觀點、方法和見解,推動教育研究的創新和發展。
(8)摘要與關鍵詞:摘要應簡明扼要地概括稿件的主要內容,關鍵詞應準確反映稿件的主題和研究領域。
(9)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一般以3-8個為宜,其間均用“;”隔開,字體、字號為“楷體、五號”,“關鍵詞”三字不加任何括號,字體、字號為“黑體、五號”。
(10)稿件若屬科學基金資助或國家攻關項目或獲科技成果獎者,請在稿件首頁頁腳內寫明項目名稱及其編號并附相關項目文件。
三、投稿
《北外法學》雜志大多采用網絡投稿系統,投稿時需按照系統提示完成以下步驟:
作者注冊、查看投稿須知和版權協議、填寫稿件信息和作者信息、上傳稿件和附件。
四、關注審稿進度與反饋
接收投稿成功通知:作者上傳稿件成功后,會接到雜志社發送的投稿成功通知郵件。
稿件審理流程:稿件會按投稿欄目分配給責任編輯初審,初審后提交主任復審,復審通過后提交主編終審。
北外法學是一本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接收審稿結果:主編終審通過后,會向作者發送錄用通知郵件。如果稿件被退回或需要修改,作者需要根據審稿人的意見認真修改稿件,并考慮再次投稿。
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您成功投稿并發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