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
國際刊號:1004-0668
復合影響因子:1.24
全年訂價:¥ 160.00
國內刊號:51-1501/R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1958年
綜合影響因子:1.06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58年,公開發行的季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專家論壇、實驗研究、中藥研究、臨床研究與報道、理論探討、文獻研究與述評等。
(1)編輯部接到來稿后,對稿件進行初審,即進入專家評審程序,編輯部在尊重專家審稿意見基礎上,結合本刊的定位和特色確定稿件采用與否。
(2)投稿以電子版為宜,主題請注明投稿和題目,并注明真實姓名、筆名、聯系電話及地址等個人信息,以便寄送樣刊,并隨時取得聯系。
(3)文章標題用三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三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級次一般 用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序數中文序號用頓號,阿拉伯數字用下 標圓點分開。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5)關鍵詞是表述論文中心內容且具有實質意義的詞匯,一般為3~8個,以分號分隔.盡量采用《漢語牛題詞表》或各專業豐題詞表提供的規范詞。
(6)引注應能體現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別;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7)作圖數據必須附于圖后。圖片必須反差鮮明,清晰易辨。顯微照片內應畫長度標尺,如1 μm。圖片像素應盡量較高,附于相應文字下方,并標明圖號、圖題和圖注,注意圖片的上下方位。
(8)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指的是文中明確引用的文獻,具體內容置于文尾,用楷體五號字。在文中用上標標注,編號為[1][2][3]。引用文獻是著作的,需在上標上同時標注頁碼。
(9)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10)文章結構:稿件應包括標題、摘要、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等部分。其中,摘要應簡明扼要地介紹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引言應明確研究背景與目的;材料與方法應準確描述實驗設計、樣本選擇、數據收集和統計分析方法;結果和討論分別闡述實驗結果和對結果的解釋和討論。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是一本由成都中醫藥大學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1422 | 中醫;中藥;中醫藥;細胞;小鼠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388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68 | 中醫;動物;動物模型;中藥;中醫藥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42 | 針灸;中醫;生殖;中藥;免疫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42 | 中醫;針刺;中藥;中醫藥;療效 |
成都軍區總醫院 | 42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40 | 針刀;中醫;針刀松解;針刀松解法;松解 |
四川大學 | 37 | 中醫;中藥;中醫藥;重癥;重癥急性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36 | 醫案;中醫;醫家;血證;糖尿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33 | 中醫;中醫藥;細胞;中藥;中醫藥療法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72 |
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研基金 | 138 |
四川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 | 81 |
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 | 81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7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47 |
四川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 | 38 |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 | 32 |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 | 28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 22 |
(不代表本站觀點)
雖然中間修改的較多,但是文章只要錄用了見刊的速度不是其他期刊能比。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編輯的態度非常好,回復郵件也相當快,經常下班了還修稿,溝通意見。
4月中旬投的稿,6月初返修,7月初返回,第二天在線發表。編輯反饋信息及時,對工作認真負責;審稿人意見誠懇。只要問文章有新意基本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就會接收,審稿人審稿意見中肯。
14年11月18號投稿,11月21號發郵件說送外審(系統顯示是11月24號),12月7號外審審回,一個要求修改后再審,一個說可以發表,在編輯手里待了10天,12月17號下午發郵件要求退修,給的是修改后重審,12月24號上傳修改稿,到現在一直顯示處于評審狀態,天天在等。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整體來說并不難中,本人已經投了兩篇,都被錄用了,兩個外審專家,一個提的意見比較中肯,感覺另外一個審稿專家是外行。一般只要退修,仔細回復審稿人的意見都會錄用的,見刊周期較長,一般12個月左右。發票郵寄的較快,一般月底能收到。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十二橋路37號,郵編:6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