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主辦單位: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23年
綜合影響因子:--
《出土文獻與古史研究》創刊于2023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該雜志致力于推動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展,以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和創新性為辦刊宗旨,是考古學、歷史學、古文字學等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得到了廣大研究者的認可與好評。許多學者反映,該雜志審稿流程透明、速度快,編輯部工作認真、負責,重視稿件的創新性和實用性。無論是資深專家還是青年學者,都能在此平臺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獲得學術界的關注與認可。
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等,內容涵蓋廣泛,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帛書等各類出土文獻的研究,以及通過這些文獻對古代歷史、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深入探討。所刊載的文章多為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反映了該領域的前沿動態和最新進展。不僅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發表和交流研究成果的平臺,也為推動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研究做出了積極貢獻。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文書文獻、檔案史料類投稿,建議采用word 文檔,并附分辨率較高的照片或掃描件,以便核對。
(2)編號應頂格書寫。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字再寫標題,另起一行寫具體內容。無標題時,編號后空一字寫具體內容。
(3)正文段落層次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不出現前言、引言等之內的層次),頂行書寫,層次號后空一格,一級標題前空一行。
(4)參考文獻在文中需用括號表示著者和出版年信息,例如(王玲,1983),著錄根據《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
(5)研究成果所屬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及編號同時請務必提供篇名、作者姓名、單位、關鍵詞和摘要的英文翻譯。
(6)摘要應簡明確切,提供論文內容梗概,表達文章中有創新意義的內容,體現結論,不需評論,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
(7)來稿者的作者順序排列,我們一律按原稿排列。需要更改者,一律要和其他作者協商,并有文字證明,否則不予變更。
(8)圖、表應隨文給出,先見文字后見圖、表,圖要用計算機繪制,坐標軸和曲線粗細要合適,曲線要比坐標軸稍粗,坐標圖標目中的量和單位符號應齊全。文稿中表格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
(9)本刊用通行簡體字排印。有特殊符號或少數民族文字及民族古文字的,請隨稿寄上輸入軟件。本刊對擬用文章有刪改權,如不同意,請在來稿中注明。
(10)本刊所有來稿須為原創未公開發表的稿件,署名、圖片等版權須無爭議,文章觀點新穎、論據充分、文字精煉、數據準確、論證嚴明。
出土文獻與古史研究是一本由湖南大學岳麓書院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