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華南師范大學)
主辦單位: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華南師范大學)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06年
綜合影響因子:--
《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創刊于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關注甲骨文、金文、戰國秦漢簡帛等古文字資料的語言學研究。該雜志與漢語言文字學、古文獻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學科有著密切的關聯,旨在通過發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發現,推動相關學科的理論創新和交叉發展。在推動中國古代語言研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雜志將繼續秉承嚴謹求實的學術態度,不斷提高辦刊質量,力爭成為國際學術界公認的頂尖刊物,為全球學者提供更為廣闊的學術交流空間,促進出土文獻語言研究的深入發展。
雜志的辦刊宗旨是刊布出土文獻語言研究領域的優秀研究成果和最新發現,探索并構建學科理論與研究方法,促進學術創新與學科交叉發展,致力于打造一個國際一流的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學術交流平臺。雜志設置了多個欄目,包括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學術札記、綜述與評論等,內容涵蓋了從語言學角度對各類出土文獻的深入分析和探討。為保證雜志的學術質量和影響力,編委會由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實行嚴格的匿名評審制度。
(1)來稿符合本刊宗旨和方針,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價值和實踐價值。須嚴格遵守學術規范,無剽竊、抄襲行為;切勿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2)標題。不超過3級。分別以“一、(一)1.”表示。前兩級標題后面一般斷行,尾部不帶句號。第3級一般不斷行,加句號。
(3)正文各層次內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同級標題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正文一級標題序號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均左頂格書寫,后空一格寫標題。
(4)參考文獻在文中需用括號表示著者和出版年信息,例如(王玲,1983),著錄根據《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
(5)屬于基金資助項目成果的論文需注明:基金名稱、項目編號。本刊優先錄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成果論文。
(6)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自明性、獨立性和完整性,一般不分段,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一般不超過200字。
(7)作者信息應當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工作單位要求規范、統一、穩定,寫出一、二級單位)、城市名和郵政編碼,以及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城市名的英文翻譯。另應提供詳細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子信箱、聯系電話、傳真等。
(8)圖、表和照片應盡量精簡,附圖須用計算機繪制,或掃描插入文稿中。試驗點必須準確,線條應均勻、可辨、分清虛實,應盡量避免圖內有圖注。
(9)注釋采用腳注,每頁重新編號,著作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書名、卷冊、出版者、出版年份、頁碼,期刊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數。
(10)文稿內容力求充實、論點鮮明,文字精練,資料和數據正確可靠。除非附有特別聲明,凡向本編輯部投稿者,均視為接受上述要約。
出土文獻語言研究是一本由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華南師范大學)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中國廣東省 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號,郵編:5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