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科學》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信息索引、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土壤肥料·植物保護、分析加工、農業經濟、綜述、新品種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農業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農業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大豆科學》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或其主要內容必須未在任何其他公開出版物發表過,不存在任何違反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中文以外的其他語言的翻譯稿需同時提交附原文,并附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譯書面授權許可,文責自負。
(2)作者簡介,包括出生年、性別、職稱或學位、研究方向。置于篇首頁地腳。
(3)期刊論文的摘要采用報道-指示性摘要,對論文中價值最高部分內容采用報道性摘要,其余部分以指示性摘要報道,一般100~200字。
(4)文末參考文獻部分不要包含文中沒有提及的文獻,但凡是提及的文獻必須全部列出。
(5)中文文題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文題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主題,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
《大豆科學》雜志是由黑龍江農業科學院主管和黑龍江農業科學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0-9841,國內刊號CN為23-1227/S,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大豆科學雜志數據統計
大豆科學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大豆科學》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等,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農業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大豆科學雜志發文分析
大豆科學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東北農業大學 | 660 | 大豆;基因;性狀;抗性;豆種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 | 638 | 大豆;基因;大豆品種;性狀;選育 |
南京農業大學 | 329 | 大豆;基因;抗性;花葉;花葉病 |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 233 | 大豆;基因;野生;生大豆;野生大豆 |
沈陽農業大學 | 232 | 大豆;線蟲;胞囊;胞囊線蟲;大豆胞囊線蟲 |
中國科學院 | 194 | 大豆;土壤;線蟲;黑土;根系 |
吉林農業大學 | 150 | 大豆;基因;大豆品種;營養;凝集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140 | 大豆;基因;生大豆;野生;野生大豆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136 | 大豆;脅迫;調節劑;生長調節劑;植物 |
中國農業大學 | 72 | 大豆;大豆蛋白;豆乳;根瘤;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