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4年
綜合影響因子:--
《地方法制評論》雜志創刊于2014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的讀者群體主要包括法律學者、法律實務工作者、政府官員、智庫研究人員、非政府組織工作者以及對地方法制感興趣的學生。通過深入分析地方法律制度的運作機制,探討地方法律實踐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啟示。同時,該雜志還提供訂閱咨詢、發表咨詢等服務,以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
雜志以其獨特的定位、豐富的內容、嚴謹的審稿制度和高質量的學術水平,在地方法制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未來,該雜志將繼續秉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為推動地方法制建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特別關注地方政府在推動法治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公民權利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和經驗總結。雜志設有“地方法制理論研究”、“地方法制實踐探索”、“地方法制領域書評”等欄目,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
(1)已在非公開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過的文稿(可以不再列出英文文題和英文摘要),不屬于一稿兩投,但必須注明首次發表的刊物。
(2)題目應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醒目、恰當、簡明,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字數太長可以考慮用副標題。題目應準確得體、便于檢索、容易認讀、突出論文技術重點和創新之處,容易引發讀者閱讀興趣。
(3)正文統一使用Word文檔、通欄、宋體、五號字著錄。正文內出現的阿拉伯數字、英文(及其它西方文字)與英文參考文獻,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中文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不空格。
(4)參考文獻的引文或出處應以方括號上標的形式標注序號。在句末標注的,應置于句末標點之前。例:……學生畢業后很難適應激烈的人才競爭[1]。
(5)得到各類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在論文首頁標注(基金名稱、編號),并請提供有關批準文件的復印件一份。
(6)來稿請給出按照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原則組織的摘要,一般在300 字左右,同時提出3 ~ 8個關鍵詞。
(7)來稿請用WORD格式,按附件形式電郵至本刊投稿專用郵箱,并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稱、通信地址、聯系電話、E-mail等。
(8)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采用腳注(當頁注,“每頁重新編號”),使用小5號字(由word軟件自動生成),注釋序號使用右上標的“①”。
(10)來稿必須為原創作品,未經其他書籍、報刊、網站等媒體以整體或部分的形式公開發表。請勿一稿多投,來稿應注明專投本刊,堅決反對抄襲、剽竊等一切學術不端行為。
地方法制評論是一本由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地方法制研究中心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五山華南理工大學17號樓,郵編:5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