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吐魯番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文獻綜述、簡報、研究報告、專題研究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歷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歷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敦煌吐魯番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對本書發表文章的任何轉載,收錄須經本書編委會同意;在其他刊物上發表的文章不得重復發表,由此造成的法律糾紛由作者本人負責。
(2)參考文獻為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說明。文中序號應按順序排列,并與文末參考文獻的序號對應,在文中標明如[1]、[2]、[3]。如同一參考文獻在文中重復引用,則文中[1][2][3]順序不變,文末標明。
(3)原創性要求:我們鼓勵投稿作品為原創內容,未在其他刊物或媒體上發表過。如有引用他人作品,請注明出處和作者,并確保遵守學術道德規范。
(4)內容要求:請以高質量、原創性和學術價值的方式呈現您的研究成果或創作作品。學術論文應包括理論分析、實證研究、考古發現等內容;藝術創作可以涵蓋繪畫、攝影、音樂、舞蹈等各種形式。
(5)主題范圍:我們歡迎各類與敦煌和吐魯番地區相關的學術論文、研究成果、考古發現、藝術創作和文化探索等稿件。主題涵蓋但不限于敦煌莫高窟、鳴沙山、莫蘭迪克遺址、吐魯番火焰山、禾木古城等地的歷史、人文、藝術、考古和旅游等方面。
(6)獲基金及獲獎稿件: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
(7)摘要中文摘要400~500字,必須標明: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有對應的英文,英文摘要須包括: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最好將本文創新點寫在結論部分。
(8)作者簡介在50字以內,如果作者是國際著名科學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國家級名師、長江學者以及中小學、幼兒園特級教師,請注明。
(9)文中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用阿拉伯數字編序,注明作者、書(或文章)名、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頁碼(請遵循GB/T771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頁碼。
(10)各級標題均左頂格,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一級標題通常為“1”,二、三級標題編號為“1. 1”,“1. 1. 1”……數字間用下圓點相隔,一般不采用四級標題。 標題末不用標點符號。
《敦煌吐魯番研究》雜志是由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主管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5年,該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敦煌吐魯番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在歷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歷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