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探索》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特別策劃、太空、地球、環境、動物、植物、健康、心智與大腦、古生物、考古、博覽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生物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生物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大自然探索》雜志投稿要求
(1)文稿的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自負。
(2)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或學位),研究方向。
(3)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學位,研究方向。
(4)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5)3-8個關鍵詞。按GB/T3860的原則和方法選取。
《大自然探索》雜志是由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和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0-4041,國內刊號CN為51-1141/N,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大自然探索雜志數據統計
大自然探索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百種重點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大自然探索》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生物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生物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大自然探索雜志發文分析
大自然探索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180 | 進化;分子;地質;氣候;數學 |
四川大學 | 39 | 地震;繁殖;大熊貓;宇宙;宇宙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4 | 天文;天文學;文學;物理學;水治理 |
北京大學 | 23 | 植物;生物學;氣候;分子;分子生物 |
四川聯合大學 | 21 | 植物;大熊貓;DNA指紋;用腦;人造金剛石 |
西南交通大學 | 21 | 中微子;物理學;粒子物理;粒子物理學;振蕩 |
成都理工大學 | 21 | 恐龍;地質;氣候;恐龍化石;化石 |
中央電視臺 | 18 | 時間旅行;探秘;大爆炸;游客;盜墓 |
中國工程院 | 16 | 石油;能源;農業;南水北調;可持續發展 |
武漢大學 | 14 | FRACTAL;原生質;原生質體;原子;原子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