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8 08:55: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經濟學專業本科學生學習狀況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本次研究以廣東工業大學為研究樣本,對我國地方工科院校經濟學專業本科在讀學生專業學習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在專業認可度、專業學習意愿、專業學習方法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一、研究設計
本次研究的數據來源于廣東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在讀學生。廣東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結合的、多科性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典型的地方工科院校。該校經濟學本科專業2018年以前每年招生70名左右,2015、2016、2017級學生人數分別為76人、70人與71人;2018年該校經濟學類專業學生共計招生132名,除每年招收2%左右的外省生源外,絕大部分學生來自廣東省。該專業四個年級學生總數為349人,每個年級按每班40人左右進行分班管理。學生分班管理及班級集中授課為本次調查問卷發放與回收提供了較多便利。本次調查采用全樣本調查法,共發放問卷349份,回收問卷349份,回收率為100%,其中大四年級(2015級)回收問卷76份,占回收問卷的21.8%,大三年級(2016級)回收問卷70份,占20.1%,大二年級(2017級)回收問卷71份,占20.3%,大一年級(2018級)回收問卷132份,占37.8%。調查問卷采用結構式問卷,即問卷設計按常規問題結構設計問題,并列出結構嚴謹、分類全面的答案,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只能選擇作答[1]。在對回收問卷進行整理與統計分析的基礎上,項目組研究人員獲得以下研究結果,并提出改進建議。
二、研究結果
(一)專業認可度
調查發現,在選填入學前報考本專業的原因時,67.9%的學生表示是自己斟酌選擇報考,說明多數學生入學前比較認可該專業;但也有部分學生對專業了解不多,15.2%的學生表示隨意選填了該專業志愿,另有10.9%的學生是服從家長意愿選擇該專業志愿。在回答“是否喜歡所學專業”問題時,75.9%的學生表示“喜歡”與“非常喜歡”該專業,說明多數學生入學后認可所學專業,其中18位學生表示非常喜歡該專業,占學生總數的5.2%;但也有21.2%的學生表示不喜歡及非常不喜歡該專業,說明仍有部分學生入學后不喜歡所學專業;值得注意的是,表示不喜歡及非常不喜歡該專業的學生比例隨著學生在校時間地增加而增加,2018、2017、2016、2015四個年級的學生表示不喜歡該專業的學生比例逐步由13.6%遞增為17.7%、27.5%、36.8%,說明專業教學過程在促進學生專業學習興趣等方面成效不足,教學質量與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此外,在回答“目前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時,29.2%的學生將“專業不夠好”排在第一位,進一步印證了學生對所學專業認可程度不高。
(二)專業學習意愿
從學生對專業的了解程度看,問卷調查顯示,24.1%的學生表示對所學專業了解很多或較多,說明仍有較多學生對所學專業缺乏足夠的了解;66.8%的學生表示對所學專業了解一般,另有8.6%的學生表示對所學專業不了解,且較高年級學生的這種狀況也沒有明顯差異,2015級與2016級學生表示對所學專業不了解的學生比例仍高達8.1%,說明經過三年左右的專業學習后,部分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及學習興趣沒有明顯改善,這一情況值得教研室及教師反思。從學生對各門課程考試成績的預期看,50.9%的學生希望能夠獲得優秀等級成績,29.2%的學生希望能夠獲得良好等級成績,優秀與良好成績預期學生比例高達80.1%,顯示大多數學生學好專業的意愿比較強烈;總體而言,相對于高年級學生,低年級學生普遍對課程學習成績有更高預期,2018級89.4%的學生希望獲得優秀或良好預期成績,2015學生的這一比例為73.7%,明顯低于低年級學生。在回答“希望在大學收獲什么”問題時,86.8%的學生選擇將“專業知識”作為唯一或排位第一的選項,顯示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的愿望比較強烈。
(三)升學意愿
調查發現,38.4%的學生明確表示準備報考國內大學碩士研究生,其中46.7%的男學生表示準備報考國內研究生,女學生的這一比例為33.9%,顯示男學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意愿明顯高于女生,也說明男性學生面臨更多的升學就業壓力,并希望通過報考研究生提升自身就業競爭力。對應地,30.7%的學生明確表示不準備報考研究生,其中男學生與女學生這一比例分別為23.8%與34.4%,顯示較多學生大學畢業后愿意通過盡快步入職場積累工作經歷。30.4%的學生表示目前未確定是否報考國內碩士研究生,而且越是低年級學生這一比例越高,2018級學生的這一比例為47.0%,2015級學生的這一比例為3.9%;這種情況可能與新入學的學生了解較少有關,而高年級學生不僅了解更多,而且臨近畢業各種不確定因素明顯減少。同時,調查發現,22.9%的學生表示畢業后愿意前往國外大學繼續研究生學業,說明相當部分學生表示不愿意報考或不確定是否報考國內大學,碩士研究生的學生希望前往國外大學完成碩士研究生學業,表示愿意前往國外大學攻讀碩士學業的男學生比例也明顯高于女學生,前者為43.2%,后者為33.1%。
(四)升學與就業地域偏好
關于碩士研究生報考意向國內高校問題,58.7%的學生表示愿意選擇本校以外的其他廣州高校,32.4%的學生表示愿意選擇外省高校,僅有5.2%的學生表示愿意選擇本校作為意向高校。顯然,盡管多數學生愿意選擇廣州本地高校作為研究生階段的意向高校,但極少學生愿意選擇本校。這種選擇偏好可能與以下兩個原因有關,首先,本校整體辦學水平尤其是經濟學專業的辦學水平目前仍難以得到學生及公眾的認可;其次,由于本校學生絕大部分學生是廣東本省內生源,作為我國華南地區重要的經濟與文化教育中心,學校所在地廣州對學生具有較大吸引力。在就業地點偏好方面,學生表現出更高的一致性,75.4%的學生希望能夠在畢業后留在珠江三角洲就業,愿意選擇廣東省內粵東、粵北、粵西及省外就業的學生只有不到15.9%,顯示珠江三角洲地區對于畢業學生的巨大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7.2%的學生表示愿意將國外或境外作為畢業后就業首選地,這與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和本校學生廣東生源特征有密切關系。
(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調查發現,一是46.1%的學生表示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不了解大學學習方式,經過三年專業學習的高年級學生(2015級)的這一比例也高達35.5%,這可能與我國學生入讀大學以前長期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學習與成長有關。二是高達29.8%的學生表示不適應教師的授課方式,這可能與任課教師課前的準備不充分及教學方法陳舊等有關,也可能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有關;這方面一個比較反常的情況是在校時間較短的低年級學生的這一比例較低,2018級學生的這一比例為22.0%,明顯低于高年級2015級學生的35.5%,這可能與較高年級學生對于任課教師的授課水平要求更高有關。三是30.9%的學生表示對所學專業不是很感興趣,導致專業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效果不好。此外,21.8%的學生表示不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三、討論
以上分析說明,地方工科院校經濟學專業本科學生學習狀況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應該既有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任課教師與學校辦學思路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問題[2]。第一,進一步優化辦學思路。工科院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常陷入片面重視工科專業的辦學邏輯,學校各方面資源配置容易向工科專業傾斜,經濟學等非工科專業常常被邊緣化,難以得到足夠的資源投入。這種辦學思路不利于經濟學等非工科專業建設與學校整體水平的提升,理工與非理工專業整體辦學水平整體提升、共同發展才能確保學校可持續發展。辦學思路優化與創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樹立“文、理、工”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辦學理念,加大非工科專業建設的資源投入,克服地方工科院校經濟學科發展短板,提升工科院校經濟學本科專業對學生的吸引力。第二,理順科研與教學關系。許多地方工科院校急于在短期內快速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在工作業績考核與評價方面“重科研輕教學”,導致部分教師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忽視甚至排斥本科教學教書育人工作,導致本科教學質量面臨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衰減,厭學、厭校現象難以避免[3]。學校層面應該盡快理順教學科研關系,糾正長期以來偏重科研、忽視教書育人的制度設計與管理方式,加大本科教書育人業績在教師考核與評價中的權重,構建能夠調動任課教師積極投入育人工作的制度,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積極性,促使教師“回歸本分”。任課教師良好的工作態度、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活動是提高專業辦學質量、專業吸引力與社會認可度的重要條件。第三,營造專業學習氛圍。目前一些地方工科院校本科學生課外參與文體及非專業社團活動較多、積極性也較高,但課外高水平專業學習與研討活動較少,導致學生專業學習局限于標準化、規范化的課堂教學與學習,難以滿足學生多樣性與個性化需求,導致學生專業知識學習不夠,學習效果不好,從而降低本校認同感。專業教研室與教師應該發揮更多作用,如針對本科學生專業學習舉辦高水平名家學術講座、專業論壇、學生專業學習交流會等,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熱情,同時強化學生專業學習過程管理,促使學生刻苦學習。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基于問卷調查獲得上述研究結論并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難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種研究方法,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第一手資料,為相關公共管理部門及地方工科院校提升經濟學本科專業整體辦學水平提供決策參考。
參考文獻:
[1]鄒為民.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態度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34-35.
[2]周立新,雷顯芬.地方高校應用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現狀調研與對策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3(5):98-103.
[3]劉亦晴.地方行業高校經管類人才培養調查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學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7(1):110-113.
作者:唐更華 張藝 黃榮斌 明娟 單位:廣東工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