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8 10:40:15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一篇中職體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zhì),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近年來,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管理越來越難,特別是體校的學生,更是難于管理控制。諸多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個人,同時也影響其他學生的健康成長,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加以解決。
1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根據(jù)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身體的殘疾和疾病,還要有健全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具體來講,就是具有正常的智力;能夠較好控制情緒;具有對事物和對他人的愛心;具有適應和改造周圍環(huán)境的處世心態(tài);具有堅韌的意志品質(zhì)。
2體育學校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我校學生的年齡大都在11至18歲之間,個別項目甚至年齡只有6至10歲,正處在生理的發(fā)育期、心理的成熟期、人生觀的形成期。在這一階段,他們不僅要學習一定的文化知識,還要掌握為人處世的基本基本道理,加上社會競爭的日趨加劇,體校學生容易出現(xiàn)許多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學習上表現(xiàn)出的不適應和厭學
我校少量適齡學生借讀與光谷八小,畢業(yè)后直接就讀本校中職七年級,而九年級的學生也不用參加中考,直接升入中一年級,如此使他們對學習沒有壓力,不重視,產(chǎn)生厭學情緒。
2.2情緒情感上表現(xiàn)出焦慮、嫉妒、易怒、孤獨等
焦慮的主要原因有學習訓練焦慮和青春期焦慮。運動訓練焦慮表現(xiàn)為對自身缺乏自信,由于平時學習訓練成績不理想,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甚至害怕訓練學習;體育生由于長期的運動訓練,身體發(fā)育較早,所以他們青春期焦慮主要表現(xiàn)在對自己青春期所出現(xiàn)的生理方面的變化產(chǎn)生恐懼、羞澀、緊張、孤獨、自卑等情緒。嫉妒心理強的學生對他人的長處,輕則瞧不起,重則嫉妒恨。易怒主要表現(xiàn)遇到事情沖動、任性,缺乏理智。隨著獨生子女的增長,體校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也容易產(chǎn)生孤獨寂寞的心理。
2.3自我意識上表現(xiàn)出有自卑、以自我為中心、意志脆弱、抑郁等
體校階段是自卑感的多發(fā)期,自卑使體校生怯懦,自我否定,害怕失敗。在嬌生慣養(yǎng)環(huán)境中長大的體校生,容易產(chǎn)生目中無人、固執(zhí)、任性、自以為是等情緒。意志脆弱的體校生耐挫折能力低下,承受不了一點的委屈與逆境。當遇到被長輩批評、被同輩拒絕,學習訓練成績不理想等不如意時,就會鬧情緒,甚至付諸極端的行為。抑郁在體校生中相當普遍,主要由學習、訓練、人際關系的挫折以及自我素質(zhì)不高引起,主要表現(xiàn)在自卑、憂郁、悲觀、消沉、厭世、冷漠、懶散等,應當引起學校、班主任、家庭的高度重視。
3如何對體校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體校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心理上正處于“斷乳期”,如果我們不能解決和消除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心理問題和消極心態(tài),學生就很難適應在校期間的學習與生活,必將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將影響將來的工作和事業(yè),因此,加強體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十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體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三個主要目標,第一是提高學生們的心理素質(zhì),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第二是根據(jù)體育運動學校的特點,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應對學習成績差、運動專項艱辛的適應能力;第三是為解決學生在成長、學習、訓練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及問題,提供必要的幫助,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實現(xiàn)上述目標,體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由社會、學校、班主任、家庭為載體,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確保體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1社會
社會是一個大舞臺,它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要搞好體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難以完成。為了改變教育的被動狀態(tài),要求全社會都要關心、重視和參與學校教育,離開了社會,就可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且會造成教育影響的相互抵消。應該通過各種輿論宣傳,讓每個人都清醒地認識到體育運動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切性,為他們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3.2學校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學校必須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首先,可以在學校基礎課程中增設心理衛(wèi)生課,向?qū)W生講授心理衛(wèi)生知識或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砼嘤枺鸬筋A防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的作用。同時在各學科中可滲透心理衛(wèi)生內(nèi)容,通過講座、版報、廣播、學校網(wǎng)頁、微信公眾號、校園微博及學生社團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活動,對學生進行生活中情緒控制、人際關系適應、性教育等方面的指導,對學生進行應對挫折及社會適應能力教育;其次,可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輔導和咨詢,比如設立心理健康咨詢QQ,這樣學生可以毫不掩飾地暢談自己的想法,老師就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咨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鍵在于咨詢指導老師要充分信任理解學生,同時遵循聆聽、保密、疏導、交友的方針原則,這樣才能建立互相了解信任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心理咨詢在學校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再次,強調(diào)繼續(xù)學習深造的重要性,讓學生看到希望。
3.3班主任
班主任既是班級的核心,又是學校連結教育的紐帶和橋梁。體校班主任工作不同于其他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顯示出特殊性。學生大部分是文化成績不理想才來到體校,因此,這就要求每個班主任轉(zhuǎn)變觀念,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的心理問題不是表現(xiàn)在學生出現(xiàn)了哪些癥狀,而是在內(nèi)心深處不良的情緒。青少年時期是學生逐漸從家庭獨立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而體校學生比同齡人以要早的獨立面對很多未接觸的東西,因而也很容易產(chǎn)生困惑。作為班主任輔導員要懷有一顆理解的心,要善于詢問和傾聽,盡量少用批評,多用引導的方式“順毛摸”,否則很容易造成與學生之間的隔閡與不信任。青少年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需要細心保護。學生學習獲取成功,班主任輔導員老師都應該給予鼓勵與支持;遇到挫折,應該給予理解和安慰,要讓學生看到希望而不是絕望。老師要利用各種機會培育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老師應轉(zhuǎn)換角色,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差生應從生活、學習、訓練上多關心體貼,與他們多接觸交朋友,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給他們多多點贊或者給予積極的回復,使他們在充滿關心和幫助的環(huán)境中形成健康的心理。
3.4家庭
《三字經(jīng)》里面寫道:“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由此可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在我所教的學生中時常會聽到、看到這樣的事兒,有的家庭父母離異,有的家庭環(huán)境優(yōu)越,但家長都忙于掙錢,與孩子的聯(lián)系僅僅只限于轉(zhuǎn)錢,和孩子沒有任何的溝通交流。家長關心孩子不應該只是給孩子交學費、寄生活費、給零花錢,更應關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定期向?qū)W校、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情況,與社會、學校、班主任一起共同教育孩子。
參考文獻
[1]俞國良.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書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3]郭建軍.健康心理咨詢[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
作者:王巍 單位:湖北體育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