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史評論》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論文為確保圖像資料的準確性,所提供圖版均請詳細標注尺寸信息和資料來源。如文中插入圖版、符號或外文較多,請同時提交該論文的PDF版,以便排版時參考。
(2)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3)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4)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600字(詞)左右的中、英文摘要。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要列出主要數據和具體統計學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5)來稿請用WORD格式,按附件形式電郵至本刊投稿專用郵箱,并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稱、通信地址、聯系電話、E-mail等。
(6)注釋是作者對標題或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頁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指示序號相一致,一律用①、②……標注。
(7)論文題目應當簡潔明了,反映論文的主旨。論文題目應便于讀者檢索、轉抄和引用,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個字;外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不宜采用抒情意味、反問意味的主標題和副標題。
(8)主題要求:本次征稿的主題是“法律史評論與研究”。我們鼓勵您圍繞法律歷史、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等方面展開評論或深入研究。您可以選擇特定的法律時代、法律體系、法律思想等進行探索。
(9)內容要求:征稿的作品必須是原創內容,不得有抄襲行為。請您基于法律史文獻和相關研究成果,提供嚴謹的評論或研究,呈現您對法律演變與影響力的獨到見解和觀察。
(10)語言表達:請使用準確、專業的詞匯和語法,確保作品語言表達通順、精確。鼓勵運用法學術語和歷史分析方法,增強作品的學術性和可讀性。
《法律史評論》雜志是由四川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近代法文化研究所主辦的年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評論、專論、書評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