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8年
綜合影響因子:--
《古典學研究》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8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專題:古典自然法再思考、論文、書評等。致力于推廣和深化對古典文明、文化、語言和文學的研究。這本雜志通常由學術機構、大學或專業學術團體出版,旨在為古典學領域的學者、研究人員和學生提供一個發表原創研究成果的平臺。內容廣泛,包括但不限于古希臘和羅馬文化的研究,也涵蓋了更廣泛的古典世界,包括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代中國和印度等地的文明。文章類型多樣,從考古發現到文獻解讀,從語言學分析到哲學思想的探討,無所不包。
雜志的出版,對于促進古典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入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是學者們分享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也是學術界了解古典學研究前沿動態的重要窗口。雜志的讀者群體主要是大學教師、研究人員、研究生以及對古典學感興趣的獨立學者。它不僅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源,也是古典學教育和普及的重要工具。是古典學領域內一個重要的學術平臺,它通過發表高質量的研究論文,促進了古典學學術研究的發展,加深了人們對古典文明的理解和認識。
(1)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來稿請勿寄個人。本刊因人力物力所限,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審稿周期一般為1個月。逾期未收到通知,可自行處理。
(2)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3)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4)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5)標題:文章標題后不加注釋,若有項目成果或研究基金信息,需放置在文章末尾,使用楷體五號字體,并在前面加上星號(*)以標示。
(6)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署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單位全稱+處室或二級院系)、所在城市、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7)原創性:文章應為原創研究成果,未在其他期刊或公開渠道發表過,以保證其新穎性和獨一無二性。
(8)正文格式:正文部分需使用五號字,其中正文用宋體,腳注用小五號字體。數字和拉丁字母建議使用新羅馬字體。
(9)學術質量:文章應具有嚴謹的研究態度和方法,內容要真實可靠,論證充分,邏輯清晰。
(10)本論叢有權依據審稿專家意見對來稿提出修改建議,并會及時告知作者;在出版前有權對文字內容進行文辭語法上的適當刪改,如不同意,請在來稿前告知。
古典學研究是一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號,郵編: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