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評論》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時評、爭鳴、專論、財政金融、國際政治、中國經濟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經濟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經濟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國際經濟評論》雜志投稿要求
(1)參考文獻:請用五號仿宋。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2)論文如為基金資助項目的成果,請注明基金及項目名稱,本刊將優先錄用。
(3)正文包括4個內容,即引言、材料和方法、結果和討論等。
(4)投稿作者文責自負,如有侵權或學術不端等行為,與本論叢無關。
(5)文章的正文標題、表格、圖形、公式須分別連續編號,腳注每頁單獨編號。大標題居中,編號用一、二、三;小標題左齊,編號用(一)、(二)、(三);其他用阿拉伯數字。
《國際經濟評論》雜志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3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7-0974,國內刊號CN為11-3799/F,該雜志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國際經濟評論雜志數據統計
國際經濟評論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國際經濟評論》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經濟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經濟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國際經濟評論雜志發文分析
國際經濟評論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825 | 金融;貨幣;資本;人民幣;金融危機 |
北京大學 | 167 | 金融;中國經濟;銀行;金融危機;經濟增長 |
清華大學 | 100 | 金融;銀行;匯率;中國經濟;貨幣 |
中國人民大學 | 81 | 金融;貨幣;財政;銀行;貨幣政策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6 | 財政;中國經濟;金融;經濟增長;中美貿易 |
中國人民銀行 | 45 | 貨幣;金融;貨幣政策;銀行;匯率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 44 | 中國經濟;金融;財政;債務;政治 |
復旦大學 | 43 | 經濟增長;中東歐國家;低生育;低生育率;中國經濟 |
南開大學 | 41 | 金融;資本;經濟增長;經濟發展;跨國 |
中央財經大學 | 40 | 金融;資本;財政;銀行;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