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03:56: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從事財報分析工作人員問題
當前企業從事財務報表分析的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和職業素質良莠不齊,其分析財務報表的能力也不盡相同,對一個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產生的財務信息進行分析時,所運用到的專業知識、分析方法以及對細節的注意程度亦不相同,種種因素導致工作人員在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分析結果時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除此之外,財務報表的分析數據指標還存在被人為修改的可能,專業的財務報表分析人員可以通過不同的專業方法計算出不同的分析數據,因此,有一部分心思不正的企業便借此來粉飾企業的財務信息,以圖美化企業形象,給人以經營效益較好的假象,此類做法很可能會危害到企業客戶甚至整個社會的利益。
2.企業財報分析指標體系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進程的加快,現有的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已經很難滿足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不能全面而客觀的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缺乏其他對企業經營運轉影響較大的非財務類指標,如市場份額指標、人力資源指標、產品質量指標等,雖然這些非財務類指標在計算核對方面會對現有的會計工作帶來一定難度,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多方面卻具有重要意義,沒有這些方面指標的分析,企業全方面真實的實力和狀況也就沒有辦法完整體現,財務報表分析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
3.當前財報分析方式問題
當下進行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分析方法,每一類方法都有其獨有的分析優勢,同樣也有各自的局限性。例如,在運用比較分析法的過程中,同一企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其企業經營狀況也都有所不同,有的時期可能因為各方面原因而出現數據缺失的現象,從而影響分析結果;在運用比率分析法過程中,比率分析的結果是由兩類項目相除得出的,但在現實情況中,因為是兩類項目的數據,所以影響結果的因素也相對較多,導致數據可信性較低,無法做到全面展示企業財務狀況;在運用趨勢分析法的過程中,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企業前期的發展并不能完全代表企業今后的經營狀況,因此利用趨勢分析法分析出來的結果很容易與現實發生偏差;在運用因素分析法的過程中,需要參與分析的部分復雜而龐大,在分析過程中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存在一定弊端。
二、解決財務報表問題的具體措施
1.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作為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工作人員,是財報分析的核心,掌握著企業財務方面一系列的真實信息,因此,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應對企業負責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人員給予更充分的重視與更嚴格的管理,并對從事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相關人員的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工作質量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提升。首先,企業應對從事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業務素質的考核與培訓,以提升其應對突發問題的處理能力和準確的判斷力。另外,培訓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人員使用高科技電子化的數據分析工具,在減輕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令數據分析的結果更精確,達到更好的分析效果。
2.完善財務報表指標體系
一、工商管理碩士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實踐活動的預期效果。關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目標,唐順莉(2009)認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重點在于使學生運用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理論對財務報表作出分析,運用財務報表資料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情況進行綜合考察和評價,并能進行財務報表綜合分析。趙自強、顧麗娟(2010)認為,研究生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一方面講授財務分析的基本理論;另一方面講授財務分析實務,使學生能運用相關資料評估企業財務實力和經營業績、預測企業風險和發展趨勢,評估企業價值等。它強調理論與實務并重,突出職業性、應用性、針對性,這一點可以通過研究生的教材特點體現出來。李心合(2014)指出,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企業“整體運營狀態”,諸如戰略狀態、實力狀態、風險狀態、效率和效益狀態、質量狀態、成長或發展狀態、衰敗或失敗狀態等。
筆者認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屬于工商管理碩士生的專業選修課,其教學目標在于幫助工商管理碩士生掌握財務報表分析的理論知識,熟悉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技巧與方法,不斷提高他們對企業戰略、經營管理與績效內在關系的認知水平。
二、工商管理碩士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內容的比較分析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包括課程所涉及的專業領域以及核心問題等(宋夏云,2015)。以下筆者結合現有觀點的梳理和教材內容的列舉,歸納提煉工商管理碩士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
(一)現有觀點梳理
葛家澍、占美松(2008)認為,企業財務報告分析必須著重關注的幾個財務信息,包括流動性、財務適應性、預期現金凈流入、盈利能力和市場風險。
喬宏等(2011)認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涉及會計、管理、經濟形勢與政策、金融等學科的知識,是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專業的必修課,具有綜合性、技術性與實踐性的特點。
邵軍(2011)指出,財務報表分析的新框架、新理念,其內容包括行業與戰略分析、會計分析、財務分析、管理建議與價值評估等。
李心合(2014)認為,財務報表分析框架需要重新研究,特別是要擴展報表分析內容。“四能力分析框架”關注的是財務報表所反映的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而不是企業“整體的運營狀態”。事實上,財務報表正是企業“整體運營狀態”的綜合反映,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也正是揭示企業“整體運營狀態”,諸如戰略狀態、實力狀態、風險狀態、效率和效益狀態、質量狀態、成長或發展狀態、衰敗或失敗狀態等。其中,特別重要的是戰略狀態、風險狀態、效率狀態和發展狀態。
朱蓮美(2014)認為,財務報告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可從基本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及資產質量和利潤質量分析進一步拓展到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財務管理成效分析和評價,二是戰略管理成效分析和評價,三是成本費用管理成效分析和評價。
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筆者認為,工商管理碩士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可以分為三塊:一是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相關理論,二是企業基本財務報表分析,三是企業高級財務報表分析。
(二)教材內容的列舉
關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以教材內容的列舉法為例,其代表性觀點如下:
1.利奧波德?伯恩斯坦、約翰?維歐德著,許秉巖、張海燕(2004)譯《財務報表分析》:財務報表分析概述、財務報表分析目的和財務報告、短期流動性、預測和預分析、資本結構與償債能力、投入資本報酬率、獲利能力分析、以盈利為基礎的分析與評價。
2.胡玉明(2008)主編《財務報表分析》:①總論(企業基本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分析基本框架、戰略分析、會計分析);②基于外部會計視角的財務分析(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基礎、流動性與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與股東權益分析、現金流量分析);③基于內部管理視角的財務分析(基于內部管理視角的財務分析概論、成本報表分析);④前景分析(可持續增長與證券價值分析、價值創造動因及可持續性分析)。
3.張學謙、閆嘉韜(2009)主編《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原理與方法》:會計信息的作用、財務報表的列報與分析概論、會計業務處理系統、資產負債表分析、損益表分析、有限公司財務報表、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獲利能力分析、資產運用效率分析、投資報酬分析、現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4.夏東林(2011)主編《解讀會計報表》:企業會計與企業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股東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合并財務報表、會計報表分析,以及獨立審計、舞弊和內部控制等。其中會計報表分析的內容包括分析會計報表的目的和方法、比率分析、杜邦分析圖、資產報酬率與經濟特征和戰略、會計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5.張新民、錢愛民(2013)主編《財務報表分析》:財務報表分析概論、財務報表分析基礎、資產質量分析、資本結構質量分析、利潤質量與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合并財務報表分析、財務報告的其他重要信息分析、財務報表的綜合分析方法。
6.吳世農、吳育輝(2011)主編《CEO財務分析與決策》:解讀企業財務報表、CEO解讀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財務報表、營運資本管理與決策、投資項目效益評價與決策、負債管理理論與實踐、股利政策理論與實踐、投資價值分析與決策。
筆者認為,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工商管理碩士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內容可以劃分為三個專題,其中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相關理論的教學內容包括財務報表分析的技巧方法、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流程、企業財務報告的構成體系、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動機和目的,企業基本財務報表分析的教學內容包括企業常見財務指標分析、企業財務報表的結構分析和上市公司特殊財務指標分析,企業高級財務報表分析的教學內容包括企業經營風險分析、企業戰略分析、企業收益質量分析、企業成本分析、上市公司財務欺詐的識別與治理和企業盈余管理的動機與控制等。
三、工商管理碩士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查分析
為了了解工商管理碩士生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內容的認知與需求,筆者于2013年3月1~31日,在課堂上對寧波大學2011和2012級工商管理碩士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計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71份,有效問卷率為71%。本次調查主要采用李克特5分法對被調查選項的重要性進行評分,如得分在4分以上,則認為該選項是重要的。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以及調查結果的分析如下:
(一)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表1 被調查者所在單位性質
如表1所示,在被調查對象中,在企業單位工作的碩士生所占比重為73.24%,說明被調查者大多數具有企業實務的工作經驗。
表2 被調查者的工作年限
如表2所示,在被調查對象中,具有5~10年工齡的占56.34%,10年以上的占32.39%,即5年以上工齡的占88.73%,說明被調查者具有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
(二)調查結果的簡要分析
表3 您認為工商管理碩士是否有必要開設財務報表分析課程
如表3所示,被調查者認為,在工商管理碩士學習階段非常有必要開設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其支持率為97.18%。
表4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學習與研討中,以下內容是否重要?
如表4所示,被調查者認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相關理論、企業基本財務報表分析和企業高級財務報表分析,其中企業基本報表分析最為重要,其得分為4.54分。
表5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相關理論的學習與研討中,以下內容是否重要?
如表5所示,被調查者認為,在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相關理論中,重要的知識包括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技巧方法、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流程和企業財務報告的構成體系,其中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技巧與方法最為重要,其得分為4.58分。
表6 企業基本財務報表分析的學習與研討中,以下內容是否重要?
如表6所示,被調查者認為,在企業基本財務報表分析中,重要的知識包括企業常見財務指標分析、企業財務報表的結構分析和上市公司特殊財務指標分析,其中企業常見財務指標分析最為重要,其得分為4.46分。
表7 企業高級財務報表分析的學習與研討中,以下內容是否重要?
如表7所示,被調查者認為,在企業高級財務報表分析中,重要的知識包括企業經營風險分析、企業戰略分析、企業收益質量分析、企業成本分析、上市公司財務欺詐的識別與治理和企業盈余管理的動機與控制,其中企業經營風險分析最為重要,其得分為4.54分。
表8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最佳教學方法
如表8所示,被調查者認為,理想的教學方法包括典型案例分析、學生小組討論、教師課堂講授和企業實地調查,其中典型案例分析最受歡迎,其得分為4.69分。
表9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最佳考核形式
如表9所示,被調查者認為,理想的課程考核方式包括小組發言和案例論文,其中小組發言最為理想,其得分為4.13分。
四、研究結論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屬于工商管理碩士生的專業選修課,其教學目標在于幫助工商管理碩士生掌握財務報表分析的理論知識,熟悉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技巧與方法,不斷提高他們對企業戰略、經營管理與績效內在關系的認知水平。筆者認為,關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可以堅持“動靜結合”的原則。所謂“靜”是指對于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相關理論和企業基本財務報表分析,包括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技巧方法、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流程、企業財務報告的構成體系、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動機和目的、企業常見財務指標分析、企業財務報表的結構分析和上市公司特殊財務指標分析等,這部分教學內容應保持相對穩定,并以教師主講為主;“動”是指對于企業高級財務報表分析,包括企業經營風險分析、企業戰略分析、企業收益質量分析、企業成本分析、上市公司財務欺詐的識別與治理以及企業盈余管理的動機與控制等,這部分教學內容可以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靈活安排,并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工作體會發表意見,以充分調動研究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葛家澍,占美松.企業財務報告分析必須著重關注的幾個財務信息――流動性、財務適應性、預期現金凈流入、盈利能力和市場風險[J].會計研究,2008,(5):3-9.
[2]李心合.財務報表分析框架需要重大調整[J].財務與會計,2014,(7):1.
[3]喬宏,王偉寧,楊碩.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1,(7):152-153.
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房產稅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論文語種: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本科經濟學金融
是否有數據處理要求:是
您的國家:廣州
您的學校背景:普通大學本科,排名前20%。
要求字數:開題報告:3千字
論文用途:本科畢業論文
是否需要盲審(博士或碩士生有這個需要):否
補充要求和說明:
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房產稅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選題背景:
近年來由于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速度加快,其已經成為了我國當代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房地產業在當代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主導性的推動性作用。在房地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的帶動是可觀的,但于此同時其所展現出來的民生問題也是較為嚴峻的。至1998年開始,我國實行全面的住房改革,實現了以住宅制度市場化以及貨幣化的發展目標,以此為開端,房地產業無論是就地方財政問題還是地方的經濟增長,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但在伴隨著房地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城市房地產的價格則更是展現出了一種更為快速的增長速度,1998年我國的商品房價格為2063元/平方米,而20XX年我國的商品房價格已經增長至6200元/平方米,增長幅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民眾的收入水平,從而成為了我國當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不穩定因素[1]。稅收作為國家政府對于國家以及地方經濟調控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政府在對于房地產業進行監管以及調控過程中的主要手段。就我國目前現狀而言,各地方的房產稅都不盡相同,不僅如此,在學術界對于房產稅的征收問題以及如何征收的問題也一直以來都有著巨大的分歧。
研究意義:
研究方法:
研究綜述:
艾諾拉和馬騰納(2015)在分析西方國家普遍采用住房優惠的原因時認為:住房的分布比金融資產更公平,大部分家庭最重要的財富是房屋。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2015)研究發現,住房占凈財富的比例與凈財富的數量成反比。因而在給定稅收和公共支出的前提下,將低稅率配置給房屋,將高稅率配置給金融資產,是稅負轉嫁給富裕階層的表現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工作報告。由此產生的效率損失是民主政治和社會公平的代價。
參考文獻
[1]韓穎.我國開征物業稅的法律思考[D].湖南大學,2015
[2]孫振華.我國個人住房房產稅立法問題研究.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XX
[3]張軍.房產稅恐不合中國國情[J].社會觀察,20XX(2):56-60
[4]童大煥.別指望房產稅能降房價情[J].新華網,20XX年01期
[5]賈康.中國房地產稅費改革的基本設想[j].2015年8月7日
[6]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組.中國物業稅研究:理論、政策與可行性,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3-5.
[7]穗現.關于開征物業稅的若千問題研究[J].財政研究,2015年第三期:331
[8]AdamSmith.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20.285~286
[9]FraneoisQuesnay.TableauEconomy[Mj.Beijing:ComtnerialPress.1997.2528
[10]約翰馮杜能:《孤立國同農業與國民經濟的關系》,商務印書館,1986版,第280-281
[11]AlfredMarshallPrincipleofEconomic[M].Macmilla.1890.114~138
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二)
摘要:財務報表分析是一門藝術,背后往往隱藏著企業的玄機。它是企業所有經濟活動的綜合反映,提供了企業管理層決策所需要的信息。同時,正因為財務報表全面、系統、綜合地記錄了企業經濟活動的過程,因而相關利益人對它的分析極為關注。投資者、債權人、政府、稅務部門、社會公眾等在做經濟決策時,都要分析企業的財務報表。當然,分析財務報表需要依靠一定的分析方法與技巧,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進行全面綜合分析,才能得出較為科學的決策。本文以青島海爾為實例,從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其次對其進行了綜合分析并且與同業公司進行了比較分析,最后對該公司進行了綜合財務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
研究背景
在社會不斷進步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是現代企業的根本要求,上市公司就是這種兩權分離的代表,上市公司的股東、債權人等相關外部利益者要求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就要通過分析公司對外披露的信息,這就使此財務報表分析具有必要性。
中國證券市場發展了十幾年,投資理論也處于一個培養和嬗變的過程中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目前市場已由散戶跟風逐步向機構投資者理性分析變化,機構投資者正統的投資理論大部分都是價值型,因此如何從不同角度衡量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如何控制市場風險,是機構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所面臨的問題。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財務指標很多,投資人要通過眾多的信息正確把握企業的財務現狀和未來,沒有其他任何工具可以比正確使用財務比率和財務分析更重要了。
文獻綜述
研究現狀
財務報表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但是單純從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還不能直接或全面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特別是不能說明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營成果的高低,只有將企業的財務指標與有關的數據進行比較才能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所處的地位,因此要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做好財務報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揭示企業未來的報酬和風險;可以檢查企業預算完成情況,考核經營管理人員的業績,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勵機制提供幫助。
國外財務報表分析的文獻綜述
白1897年格林納(Greene)的《公司財務》出版至今,西方財務管理理論經歷了兩個時期,一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傳統財務理論時期,另一個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至今的現代財務理論時期畢業論文房地。傳統財務理論與現代財務理論有明顯的不同。從研究對象來看,傳統財務理論注重研究公司內部的財務問題;而現代財務理論立足資金市場來研究公司財務管理問題。從研究方法來看,傳統財務理論偏重描述性方法和定性分析,視財務指標為常量;兩現代財務管理注重建立理論模型和實證檢驗,視財務指標為隨機變量。
對于財務分析的概念有如下幾種表述:美國加州大學的教授waterB.Neigs認為財務分析的本質在于搜集與決策有關的財務信息并加以分析與解釋的一種判斷過程.美國紐約市立大學LeopoidA.Bernstein認為財務分析是一種判斷過程,旨在評估企業現在或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對未來的狀況和經營業績進行最佳預測。美國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波特認為價值可看成是資金的生成和增值,則價值鏈就是價值增值的各個環節。對企業的財務活動迸行分析,實質上也就是對企業的價值運動進行分析。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總裁兼財務總監巴瑞C.麥肯蘭說:為了與信息時代接軌,需要在財務報表中反映無形資產和軟資產
WiseMedia
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工作報告。盡管財務管理理論總會有新的觀點提出,但財務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在各國大致相同。例如,財務分析中的比率分析原理,財務計劃中的平衡原理,財務控制中的分權原理,財務決策中的風險原理都基本一致。
國內財務報表分析的文獻綜述
對于我國財務管理理論結構體系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主張從財務學研究對象所包含內容展開,認為從財務的本質資金運動出發,研究對象、職能、主體、環境等要素;從資金運動規律出發,研究財務管理目標、原則和體制等要素;資金運動規律應用出發,研究財務管理的環節和方法。
第二種觀點主張是按邏輯的規定性由財務管理學研究對象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規律體系,構成基本理論結構體系:從外延方面看包括財務管理學研究方法論、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和方法體系等。
第三種觀點主張我國財務管理理論研究方法和理論結構體系都應該與國際接軌,研究方法提倡演繹性的規范研究方法和實證研究方法,財務管理理論結構體系包括貨幣市場學、公司財務學、投資學等內容。
財務報表分析概述
財務報表的概念
《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第二條規定,財務報表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變動表和附注。
如果將會計核算的過程比喻為產品的生產過程,那么,財務報表就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產品。然而,財務報表只是根據全體使用人的一般要求提供通用的數據和有關指標,不能直接、充分、有效地提供關于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產周轉狀況等指標,也不能滿足各特定報表使用者的特定要求,為此,還需要人們根據一定的標準、運用適當的方法對其所提供的各項有關會計數據進行一系列的加工、整理、對比、分析、評價,從而形成對報表使用者有用的信息。
財務報表的構成
財務報表是指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書面文件,包括四張報表和一個附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和附注。理解財務報表的組成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四張報表加一個附注是企業編制的財務報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財務報表的全部;(2)本準則對財務報表的列報,既適用于個別財務報表,也適用于合并財務報表;(3)其他具體會計準則對財務報表列報有特殊要求的,在遵循本準則列報的同時,還應按其他準則的要求進行列報;(4)現金流量表列報的內容和格式,按照現金流量表準則的規定進行處理。
財務報表分析的主體和對象
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投資者擁有企業的所有權,對企業的收益擁有分配權,但一般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里;企業管理者以取得報酬的形式接受投資者的委托,擁有企業的經營權,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同時受到投資者的約束;債權人不能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只擁有按期收回其借款本金和利息的權力;政府有關部門為了保證整個經濟的整形運轉而對企業進行間接調控;業務關聯企業需要充分了解其合作者的經營情況和信譽,為是否繼續合作做出決策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政府有關部門、業務關聯企業等財務信息的需求者,構成了財務報表分析的主體。
作為財務報表分析的對象主要是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說的詳細一點就是表中的財務數據和相關指標;同時包括了財務報表附注和審計報告;財務報表的目的是提供某一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狀況和財務變化情況的信息,這種信息在許多報告使用者做經濟決策時都是有用的;而財務報表分析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為:評價過去的業績、衡量現在的財務狀況、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內容
財務報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進行的,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點,也有共同的要求。
從企業總體來看,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企業權益的結構,估量對債務資金的利用程度。2、評價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分析企業資產的分布情況和周轉使用情況。3、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企業利潤目標的完成情況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變動情況。
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內容互相聯系,互相補充,可以綜合的描述出企業生產經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以滿足不同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基本需要。其中償債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穩健保證,而營運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物質基礎,盈利能力則是前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也對前兩者的增強其推動作用。
財務報表分析的意義
在對上市公司評估工作中,根據市場、技術等方面評估結果和財務預測提供的基本數據,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意義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系統的觀念
(1)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其功能是提供與決策相關的財務信息
WiseMedia
(2)信息的價值是運用信息給企業帶來的期望效益(經濟利益)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工作報告。
(3)財務報表不經過分析,便不會影響企業的決策和控制過程,因而無任何價值。
資源配置的觀念
集團可視為一系列項目的投資組合,我們不僅應分析這一投資組合中個別投資的風險和收益,而且應分析整個組合的風險和收益。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將稀缺資源配置于我們自己最具有優勢的行業,才能以較低的投入,冒適度的風險,獲取更大的收益。
例外管理的原則
通過分析發現企業的異常或例外的財務情況,把管理層的注意力焦距于偏離軌道的問題。
績效管理的觀念
一切管理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組織的績效。通過采用合適的財務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可以對企業的財務績效做出評價。
市場效率的觀念
市場通常是有效率的,但是并不是總是有效率的。
技術路線
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意義
論文結構
財務報表分析文獻綜述
國外財務報表分析的文獻綜述
國內財務報表分析的文獻綜述
財務報表概述
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
財務報表分析的指標體系
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
青島海爾為例的實證財務報表分析
企業背景
財務報表分析
同業比較分析
結束語
進度安排
第七學期第5周:交開題報告初稿,開題討論;
第七學期第6周:將英文翻譯初稿及原版復印件、開題報告交指導教師;
第七學期第78周:完成文獻翻譯(初稿)、開題報告(正式);
第七學期第1112周:完成論文初稿并提交給指導老師;
第七學期第1316周:修改論文;
第七學期第1718周:論文定稿(打印、裝訂);
第八學期第1周:提交論文并進行答辯。
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三)
選題的依據及意義:
依據:
進入90年代后,我國的居住環境和工業生產環境都已廣泛地應用熱水供應裝置,熱水供應裝置已成為現代學校居住必備。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電力供應緊張,供電部門開始重視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熱泵供熱技術提到了議事日程。近年來,由于能源結構的變化,促進了地源熱泵供熱機組的快速發展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
隨著生產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地源熱泵供熱技術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同時也在積極研究環保、節能的地源熱泵供熱產品和技術,現在利用成熟的電子技術來進行綜合的控制,并和太陽能結合更注意能源的綜合利用、節能、保護環境及趨向自然的舒適環境必然是今后發展的主題。
意義:
地源熱泵技術,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溫相對穩定的特性,,通過消耗電能,在冬天把低位熱源中的熱量轉移到需要供熱或加溫的地方,在夏天還可以將室內的余熱轉移到低位熱源中,達到降溫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熱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熱源,可以取代鍋爐或市政管網等傳統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調系統。冬季它代替鍋爐從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熱,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調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熱給建筑物制冷。同時,它還可供應生活用水,可謂一舉三得,是一種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據熱泵的熱源(heatsource)和熱匯(heat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三類:
空氣源熱泵系統(air-sourceheatpump)ashp
水源熱泵系統(water-sourceheatpump)wshp
地源熱泵系統(ground-sourceheatpump)gshp
平時還有人把熱泵系統按照一次和二次介質的不同,分別叫做:
這些都是把熱源、熱匯以及空調系統的傳遞介質也包括進來分類形成的畢業論文房地產本科開題報告工作報告。
另外,為了讓我們在學習和討論中更方便,介紹一些地源熱泵室外能量交換系統的概念:
地下水系統
地表水系統
這些都是地源熱泵的熱源或熱匯形式。(具體參見下圖)
圖.1.1土壤換熱器(水平埋管)圖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地發展經濟的發展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同時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號召,開始轉變傳統的財務模式,采用全新的會計制度,以提高的財務管理質量。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報表分析,則是一種現代化管理方式,其能夠對內部和外部的財務情況進行有效分析評價經營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在財務管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作出適用于當下發展的相關決策,從而推動的可持續發展。財務報表分析尤為重要,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有效分析可促進經濟的增長。
一、新會計制度和舊的會計制度之間的區別
新的會計制度和舊的會計制度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其區別在于:
首先,相比于過去的會計制度來說,新制定的會計制度在思路上要更為明確。新的會計制度中表明的會計核算工作應當向企業等單位看齊,兩者的會計核算基礎并無差別。新的會計制度中明確的劃分了收入與成本所占比例,以便于進行相應的日常管理。這種全新的會計制度有利于將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引入到中,能夠幫助有效地管理財務數據,做好經營管理工作。
其次,舊的會計制度在科目分類上并不完善,新的會計制度下的科目分類要更為精確細致。其在會計科目的設計上較為詳細,有利于提供更多準確的數據資料,便于分析與管理。在新的會計制度中包含了五個方面:分別是凈資產、收入、費用、資產和負債。這五個方面的細分有利于實施有效的財務管理措施。
最后,新的會計制度跟舊的比起來,最大的不同在于新會計制度中強調了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增加了財務報表指標。財務報表的增加,能夠讓財務管理更合理,所統計的財務數據更實用,有利于真實反映出的經營狀況,發現經營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二、新會計制度下財務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新會計制度下的在財務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方面有:
第一,未建立健全的財務控制體系。雖然我國基本都已經開始實行全新的會計制度,但是大部分的財務控制體系并不完善,其僅僅關注于財務的核算部分,并未對所得的財務數據進行有效分析,以致于并未對財務工作實施全面控制和管理,不利于新會計制度的實行。
第二,沒有完善的會計科目。部分并未在新會計制度下設計會計科目,并未對原先的會計科目進行調整,未根據新的會計制度要求來更新會計科目,以致于當下會計科目還不完善,不夠科學。在這種情況下則導致財務核算不夠細致、準確,不利于財務控制工作的開展,進而影響到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第三,當前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還有待提高。在新會計制度的要求下,財務人員的素質也需要得到相應的提高。現如今,還未加強對財務人員職業素養的培訓,未重視財務人員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只關注財務人員基本的會計核算能力,忽視了對財務人員分析能力的培養。
三、完善新會計制度下財務報表的有效措施
1.新會計制度下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
在新會計制度下實施財務報表分析,應采取有效的分析方法,例如對比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只有不斷地完善財務報表分析方式,根據當前新會計制度來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能夠確保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有效性,推動經濟建設的發展。
財務報表的對比分析法,是指將財務報表中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按照已經確定的標準來實施對比,以發現其中的區別,然后對產生這些區別的原因進行相應的分析,并根據分析出的結果來評估的未來發展狀況,了解的經營狀況。例如,可以將今年本月的財務數據表與往年本月的財務數據表進行分析對比,以了解財務的狀體狀況,發現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從而為的穩定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財務報表的因素分析法,是指對財務報表中各項指標數據發生變化的因素進行有效分析,了解導致其變化的關鍵因素。這種方式主要是先對影響財務報表的各個因素進行了解,然后將這些因素相結合分析,或是將某個關鍵因素作為變量因素,以分析關鍵因素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2.新會計制度下財務報表分析的有效建議
在新會計制度下實施財務報表分析,必須結合當下制度的要求,適應新的財務環境。這就需要從各個方面來提升財務報表分析水平,以滿足醫療改革的需求。
第一,要培養財務人員的素質。為了適應新會計制度,必須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使其能夠進行有效的財務報表分析,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將直接影響財務管理的質量。因此,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使其熟悉和適應新會計制度,全面了解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從而尋找適合當下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要提高財務人員的分析意識,在鍛煉其核算能力的同時,重視對分析能力的培養。既要重視會計基礎能力的培訓,又要加強對財務人員財務管理的訓練。只有將二者有效結合,才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質量,避免出現問題影響其發展。
第二,加強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十分重要,其能夠直接反應一個的經營狀況,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將會影響管理者所作出的決策。在新會計制度下,應當更深入的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新會計制度對財務報表分析的要求比以往更高,其需要財務報表分析更為精確。因而在分析財務報表的時候,需要從各個方面著手,實施不同的分析方法來深入理解,從整體了解的情況。另外,科學的財務報表能夠對實施有效的成本分析,將其歷史數據進行有效對比,從的財務結構、比率等方面來深入分析。這種綜合性分析有利于為提供精確的財務信息,避免決策者在管理上的失誤。
四、結束語
在現代改革的號召下制定全新的會計制度,改變了舊的會計制度,對財務報表的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新會計制度下財務報表分析,能夠有效地推動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質量,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通過高效率的財務報表分析,可以了解到當前的經營利弊,對未來的發展進行預測,以實現財務管理效益最大化,確保經濟決策的合理性。身為相關領導,其必須加強對財務報表分析的管理,重視的財務管理工作。要根據當前財務管理狀況來調整財務報表分析,以促進財務報表分析水平的提升,推動經濟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韓萌萌.新會計制度改革對大型公立財務分析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吳畏.淺析新會計制度對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影響[J].企業導報,2013,13:92-93.
[3]熊雪.淺談新會計制度下財務報表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07:184+191.
[4]佟紅英.新會計制度下財務報表分析及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4,25:128-129.
[5]劉海青,袁順平.新會計制度下財務報表分析[A].中國中藥雜志2015/專集: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會議論文集[C].2016:1.
[6]馮婕,張娟,魏邦龍.Excel在某包裝企業財務報表比率分析法中的計算應用[7].中國包裝工業,2016,02:83-84.
[8]許麗.財務分析在企業中的應用--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J].時代金融,2016,23:129-130.
[9]何晨亞,徐默蒞.電商時代下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6,23:113+115.
[10]邢丹華.關于實行財務集中管理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15:248.
[11]王玉全.ERP系統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6,17:65-66.
[12]蘭錦.財務指標在指標對比分析法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6,17:83.
[13]馮曉云.基于價值鏈管理的財務分析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24:237.
[14]趙海云.淺談企業財務管理與稅收管理[J].經貿實踐,2016,03:95+97.
通過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整體的財務管理水平,本選題旨在對柏杉林木業有限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從而反映出公司整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情況,但是單純從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還不能直接或間接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特別是不能說明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營成果的高低,因此通過各種方法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找出企業存在的不足,為企業的管理者更好的經濟決策提供依據,并且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國內學者陳曉紅(2010)在《完善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思考》一文中認為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對于企業決策者和信息使用者來說顯得十分重要。張新民、錢愛民在(2008)《財務報表分析精要》中指出,目前常用的財務狀況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趨勢分析法。荊新、王化成(2009)在《財務管理學》中寫道:財務報表的分析經歷了由資產負債表到利潤表再到現金流量表的分析,也經歷了一個由外部分析擴大到內部分析的過程。
戴維。F.霍金斯教授結合實際的企業情況寫出了《公司財務報表與分析一書》(2002)一文,文中對財務報表在公司管理過程中的作用給予了肯定。日本著名會計學專家森疼一男(2008)針對日本企業活動對財務的影響寫出了《企業經濟活動與財務分析》,其中指出現金流量表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逐漸使財務報表充實完善。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擬采取的辦法
本課題主要的研究內容是:
1、介紹柏杉林木也業有限公司概況。
2、對柏杉林木業有限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主要進行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分析,以及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獲利能力分析,發展能力分析。
3、通過以上分析找出公司存在的問題。
4、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建議。
擬采取的方法有:
1、趨勢分析法:根據企業近幾年的會計報表,比較各個有關項目的金額、增減方向及幅度,從而揭示當期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增減變化及其發展趨勢。
2、比率分析法:在同一財務報表的不同項目之間,或在不同報表的有關項目之間進行對比,以計算出的比率反映各個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據此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3、因素分析法:確定影響綜合性指標的各個因素,按照一定的順序逐個用是技術替換影響因素的基數,借以計算各項因素影響程度。
四、課題研究中的主要難點及解決辦法
主要難點:
1、由于理論知識不足,在做財務報表分析時有些問題分析不透徹。
2、資料收集困難,大量重要信息可能獲取不全面。
解決辦法:
1、系統學習財務報表,會計,財務管理相關書籍,認真學習相關理論、分析方法,針對企業現狀進行分析,就相關問題與同學討論分析或咨詢指導教師。
2、通過多種途徑查閱資料,參閱相關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及情況,及時與企業溝通以獲得更多的內部資料,結合實際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3、向指導老師咨詢,與同學互相討論。
五、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度計劃
第六周至第七周 開題報告準備及開題答辯
第八周 撰寫論文提綱
第九周至第十周 論文初稿,外文譯文
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 論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 論文定稿、輸出、答辯準備
第十六周 畢業論文答辯
六、主要參考文獻(或資料)
[1]曹陽。 我國新舊合并財務報表相關準則差異分析[J]. 會計之友。 2007(07)
[2]高敏,唐洪廣。合并財務報表處理規定的主要變化[J]. 財會月刊。 2007(19)
[3]張新民。 我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合并財務報表》問題剖析[J]. 會計之友(下旬刊)。 2007(06)
[4]李剛。 談合并財務報表新會計準則的特點[J]. 商業會計,2007(07)
[5 ]劉文輝。 實體理論:合并財務報表理論的選擇《合并財務報表》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的主要變化[J]. 商業會計, 2007(03)
一、引言
財務報表是上市公司某段時間內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與現金流量的集中體現,是債權人與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平臺。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進行科學的分析,達到認識上市公司經營的特點,評價其業績,發現其問題,進而從整體上系統地對上市公司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做出明確判斷[1]。財務報表分析對上市公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評估經營績效
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財務指標體系,正確地運用分析方法可以對上市公司在一定時間內經營成果做出大致的評估,以便上市公司董事會對經營管理層某段時間的工作做出績效考核。因此,財務報表分析也成了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考核的重要方式。
(二)揭示潛在風險
財務報表分析通過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和研究,能夠幫助上市公司發現經營中的異常情況,上市公司自身在本行業所處的競爭地位變動,幫助管理者、投資決策者及其他利益相關人識別上市公司存在的潛在風險,為規避經營風險與債權風險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三)優化資源配置
從全局的角度綜合分析面對的風險和可能的收益能夠使上市公司正確地運用投資,合理舉債及規劃長短期債務比例,實現上市公司資源優化配置和社會效益最大化[2]。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報表本身存在的問題
1.財務報表編制方法不一致。現行財務會計準則對同一經濟業務允許有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3]。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可能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不同公司之間會計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導致財務報表可比性分析結果產生重大偏差,可靠性程度不高。
2.財務報表信息存在時間差異性。現行財務報表所提供的財務信息主要反映已發生的歷史事項,都以歷史成本進行計量。在通貨膨脹與匯率波動的情況下,以歷史成本編制的財務報表會嚴重歪曲上市公司當前的財務狀況和盈利水平,造成財務報表分析結果可信度降低。
3.財務報表粉飾。上市公司為了維持上市資格,獲取銀行貸款與商業信用等自身利益,各種手段粉飾財務報表欺騙投資者與債權人[4]。例如上市公司通過虛增銷售收入,推遲確認本期費用人為調節利潤;多計應收賬款來調節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大小,從而利用財務報表虛夸企業債務償還的能力[5];遺漏或者錯報重要會計信息,誤導財務報表使用者。
(二)財務報表分析指標存在問題
1.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的局限性。上市公司只有盈利才能生存與發展,盈利能力分析是關注的財務報表分析關注的重點,但是盈利能力指標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凈資產收益率,首先,凈資產收益率缺乏時效性,只關注企業某段時間的狀況,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綜合影響。其次,缺乏對風險的反映,只注重收益而忽略了經營風險。再次,對價值體現不足,凈資產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凈資產的比率,反映的是歷史價值,而不是現在的市場價值,導致凈產收益率無法準確衡量現有股票的價值。
2.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的局限性。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各種到期債務的能力,償債能力分析就是分析債務的資產保證情況與償還債務的現金流入量的保證情況。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下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與其他應收款收存在不確定性,即便是理想的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也不代表企業現實的償債能力。現金到期債務比率雖能動態反映企業的短期債務償還能力,但是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同一企業不同的生命周期,它的現金流都有較大的差異,如果采用同樣的衡量指標靜態對待不同的情況,分析所得結果缺乏可信度。長期償債能力指標主要是資產負債率,資產總額結構中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債權存在著很大收回風險。因此,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無法真實反映企業實際的償債能力。
(三)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存在問題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主要的財務分析方法,適用性強,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方法屬于靜態分析,對于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并不是絕對可靠;不能全面反映企業其他方面的問題,諸如行業類別,經營環境等問題。另外比率指標可以人為粉飾。
2.比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較分析法在實際應用中經常使用,但比較分析法使用的是歷數據信息,在目前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下,過去的效益能否用來衡量將來能達到的收益水平。另外,由于同行業不同企業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比較分析簡單的一概而論不能真實的反映企業在同行中的競爭地位。
3.因素分析法局限性。因素分析法的出發點就是,當有若干因素對綜合指標發生作用時,假定其他各個因素都無變化,順序確定每一個因素單獨變化所產生的影響。因素分析法的該假設就嚴重制約因素分析法得出的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可信度。
(四)財務報表使用者自身的問題
首先,財務報表分析者的風險觀念及財務報表分析時的心理的不同導致對同一分析指標高低判斷出來的結果也必然存在差異,甚至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其次,分析者掌握財務分析理論及相關財經理論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往往選擇財務分析指標與理解財務分析結果也不相同。
(五)財務報表分析工具存在的局限性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使得財務報表分析變得相對簡單容易。但近幾年國內一些通用性性較高的財務分析軟件,普遍還停留在核算功能的水平,基本屬于事后的記賬,算賬;對于事前的預測,事中的分析、管理、控制活動能力薄弱。
三、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優化建議
(一)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規范財務報表會計處理方法的一致性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準則選擇較多,甚至某些規定沒有具體明確表述,存在很大的漏洞,這就給上市公司管理者留下粉飾財務報表的操作空間,給財務報表分析造成了很大的迷惑。所以加強對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自身建設,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是編制一致性財務報表與防范財務報告粉飾行為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提升財務報表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比性。
(二)構建科學的財務指標體系,增加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可信度
上市公司應該根據自身經營特點,構建科學的指標體系,以盡可能真實的反映企業實際情況。這要求在選取財務指標分析時考慮其不足。比如,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速動比率。雖然速動資產從流動資產中扣除了存貨,但不能真實反映出速動資產在一定時期內可以變現的本質。因為預付賬款作為經濟行為的抵押品,在短期內無法變現;另外,應收賬款與其他應收款能否收回、何時能收回具有不確定性,在指標選取過程中,我們應剔除賬齡大于某段時間的應收款項,使速動比率更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
(三)增設非財務分析指標,完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
為提高財務報表分析的質量,應增設與企業密切相關的非財務分析指標,完善財務指標體系。如市場占有率、客戶評價、新產品開發、人力資源等。這些非財務指標能夠更全面的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助全面評價上市公司后續發展的潛力。
(四)完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提高財務報表分析質量
財務信息無論多么真實、可靠、及時,如果沒有嚴謹科學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財務報表分析的質量同樣不切實際。現行的財務分析方法具有指標價值的不統一、忽略通貨膨脹與貨幣時間價值,歷史價值的相對靜態性等局限性,同時分析方法使用單一。因此,要提高財務報表分析質量,就必須完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與綜合使用多種方法,比較多個分析結果。
(五)全面發展網絡財務報告,提高財務報表信息的時效性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上市公司可以充分運用網絡平臺及時發送財務報表,保證會計信息的及時性。上市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以成本效益為原則,實施相對的實時報告,盡量縮短財務報表會計分期,比如及時發送周報,旬報等。這對于財務報告使用者能夠盡快了解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并做出正確的決策意義非同尋常。
(六)加強財務與審計人員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基礎數據全部來源于企業財務人員收集,整理與編制,公布的年度財務報表是經過審計人員審計的。財務人員與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實際操作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及職業道德決定了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因此必須加強財務人員與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七)財務報表分析者提高自身財務素養,開發或引進先進的財務分析工具
提高財務報表分析能力,財務報表分析者需要系統學習財會知識及了解財務體系;同時,為了使財務報表分析簡易且精確化,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引進先進的財務分析軟件或者利用計算機“云技術”進行大數據分析,保證財務報表分析結果對經濟預測的準確度。
參考文獻
[1]張先治.財務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37-38.
[2]張思菊.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研究――以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碩士學位論文],西華大學,2009.
[3]房靜.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1(3)178.
企業財務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埃里克·赫爾弗特.財務分析技術一價值創造指南(第11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11:35-62.
[2]宋常.財務分析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5-45.
[3]張先治.財務分析(第三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30-50.
[4]魯愛民.財務分析(第二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20-40.
[5]希金斯.財務管理分析(第八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30-50.
[6]黃小玉.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15-40.
[7]何韌.財務報表分析.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23-45.
[8]蘇布拉馬尼亞姆.財務報表分析.(第十版)(英文版)中國人民出版社.2010:34-56.
[9]彭曼.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價值評估(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5-55.
[10]朱傳華.財務分析精要.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14-35.
[11]史蒂斯,史蒂斯,戴蒙德.財務會計:報告與分析(第六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20-45.
[12]劉玉梅.財務分析(第三版).大連出版社.2010:24-40.
[13]張濤.財務分析.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13-36.
[14]鄧德軍,謝振蓮.財務分析學.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22-40.
[15]苗潤生,陳潔.財務分析.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23-50.
企業財務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彭娟.戰略財務管理.2008.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陳亞民.戰略財務管理.2008.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3]〔美]邁克爾,波特著,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2007.北京:中信出版社
[4〔美]邁克爾.波特著,陳小悅譯.競爭戰略.2005.北京:華夏出版社
[5]劉力.財務管理學(第二版).2000.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
[6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2008.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7]國資委.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2008.北京
[8]國資委.企業風險管理的新起點一《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學習解讀.2008.北京
[9國資委.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2008.2008.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10]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著,劉俊勇,孫薇譯.戰略地圖一化無形資產為有形成果.2005.廣州: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經濟出版社
[11]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著,上海博意門咨詢有限公司譯.戰略中心型組織一平衡計分卡的致勝方略.200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2]秦楊勇.平衡計分卡與戰略管理.2007.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13]鄒昭烯.企業戰略分析.2005.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14][美]戴維.貝贊可,戴維.德雷諾夫,馬克.尚利著,武亞軍總譯校.公司戰略經濟學.199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5]〔韓W.錢.金,〔美]勒妮.莫博涅著,吉毖譯.藍海戰略.2005.北京:商務印書館
[16]黃泰元.藍海戰略本土化實踐.200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7]王滿.基于競爭力的財務戰略管理研究.2007.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18]項保華.戰略管理一藝術與實務.2007.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張繼德.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2008.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秦楊勇.戰略績效管理:中國企業戰略執行最佳實踐標準.2009.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企業財務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李現宗:《高級財務會計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秦永和:《財務管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成棟,姚賢濤:《中小企業管理事物與實例》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4]陸立軍,盛世豪:《科技型中小企業:環境與對策》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5]陸立軍:《科技型中小企業與區域產業競爭力》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6]吳志軍:《試論企業財務目標》載《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7]鄭艷:《論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及其實現》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
[8]吳大紅:《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載《華東經濟管理》2003年第4期
[9]孫桂華,孫鵬:《企業財務管理理念的變化及創新》載《經濟與管理》2003年第10期
[10]張立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多元化財務目標的有機結合》載《職大學報2003年第2期
[11]舒昌:《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載《商場現代化》2006年第3期
[12]吳作森:《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新思路》載《中國中小企業》1998年第10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77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是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加強高等教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指導高校利用在線開放課程探索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方式改革,落實課程建設、應用等工作規范。
1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現狀
1.1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地位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作為會計類專業核心課之一,是財務控制、財務管理領域的一門實用型課程,是為學生職業發展奠定基礎的專業課。目前,在高校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以教定學”的教學模式。然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革新以及教學環境的改變,對傳統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形式已經難以滿足時代的需求。如何創新課程教學改革方式,發展智慧教育,順應教育信息化發展方向,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創新,提升大學生專業能力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1.2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現狀
對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實踐,結合“教與學”的內涵,不難總結出目前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兩種普遍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針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的理論教學進行課程翻轉,即把重心放在了財務報表的概念、財務指標、財務分析方法、財務報告等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上,要求學生通過“課下預習,課上分享,課后總結評價”的模式開展的教學改革方式。這種方法,僅僅是傳統教學方法的推演,教學過程仍然比較單一、枯燥。第二種方法,是針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的實驗教學進行課程翻轉,即要求學生在證監會網站上下載樣本公司年報數據,通過數據分析,計算企業的財務指標,評價企業經營狀況和經營業績,課程教學的著眼點最終是落在了“分析”二字上,這種課程教學方式效果的展示仍然要求學生有扎實牢固的專業知識和計算能力做鋪墊,在拉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說僅僅是案例教學方法的延伸。兩種教學方式較傳統教學方式雖然有一定改善,但仍然反映出了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1)課程目標和定位不合理。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財務分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這樣的課堂教學仍然是以考試等傳統的教學目標為指導,沒有對接行業需求和學生未來的職業需求;(2)教學方式傳統。無論是依靠講授與演示的教學方式還是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教師都是以灌輸方式下的無錯式教學在向學生傳輸教學內容,這些方式看似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往往適得其反;(3)各種信息化資源和現代多媒體沒有得到恰當的結合與運用,教學過程乏味枯燥,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從而造成學生只學會了教材上樣本企業的財務計算和財務分析方法,而不能夠舉一反三,缺乏必要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翻轉課堂教學理念
“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譯為“反轉課堂”,是借助視頻、音頻等信息技術手段,將教學過程分為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翻轉了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學生通過課前學習、課堂內化、課后遷移的方式達到學習目標,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創新課程教學模式。
2.1 翻轉課堂的特征
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來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學轉變成為了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方式,通過對課堂結構進行重新調整,翻轉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間的順序,實現了課程教學的改革。具體的特征有以下四點。
2.1.1 學生角色的主導性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角色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了知識的主動探索者,課堂教學完成了知識傳授到知識內化的轉變,教學時間得以重組,教學過程由傳統課堂中的“課堂講授+課后作業”轉變為了“課前學習+課中研討”,教師在學生課前學習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視頻、幻燈片等形式將知識點進行科學的整理歸納,從而使傳達專業知識的信息效率到達最大化。
2.1.2 教學過程的情境性
課堂組織靈活多樣,以學生為主展開小組協助、問題探究、成果展示等交流活動,設計一系列情境教學環境,合理分配成員角色,在學生深入情境中開展以問題為核心的混合教學模式或智慧教學模式,從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目的。
2.1.3 信息技術的應用性
翻轉課堂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的頒布。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翻轉課堂的每一個教學環節,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融合是構建個性化學習環境、促進師生交流、開展智慧教學、豐富教學形式的保障。
2.1.4 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豐富課堂評價方式,不再簡單的以測驗或考試的形式評價老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是從不同維度出發,采用作業展示、協作探究、成果分析等多種方式對課堂的“教與學”進行綜合評定,并對教學成果給予反饋。
2.2 翻轉課堂應用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必要性
翻轉課堂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把課前知識傳遞、課上知識內化和課后遷移反思聯系在一起,有效縮短課堂講授時間,強化了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了課堂效率,實現了智慧教育。因而,在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開展以任務為導向、以培養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為核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財務報表分析需要以企業為主體,分析對象往往是企業對外公開披露的財務報表,實踐性較強。作業展示、案例分析、課程論文等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做出綜合評價。并且對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而言,通過翻轉課堂中的視頻教學模式使其融入到企業中,融入到案例中,領會具體案例的演繹過程和財務分析過程,從而更好地完成對知識的升華。因而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特點也決定了翻轉課堂應用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筆者以“翻轉課堂”和“財務報表分析”作為檢索詞,在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上對2011年到2015年間,包括期刊、碩博士、報紙、會議等全部形式的國內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檢索,發現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文獻數量也在逐年遞增,這也說明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必需性。
3 翻轉課堂理念下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3.1 課前知識準備階段
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將教材以全新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既需要教師深刻理解教材內容,又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準備合理有趣的案例分析資料。在這一階段,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將受到挑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將得到檢驗和提高。由于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和學生的課堂任務較傳統教學都有改變,應而要注意以下三點:
3.1.1 轉變教學理念
財務報表分析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十分緊密的課程,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獲得經管金融類行業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夠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融合。教師和學生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轉變,教師要提前發放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錄制必要的教學視頻、在線指導監督學生學習、插入前測試題收集反饋學生掌握情況、準備課中活動。學生要觀看教學微視頻或其他資料、完成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標記問題難題,提出心中疑惑。
3.1.2 制作教學視頻
教學視頻是學生在課前學習知識的重要載體,由于翻轉課堂的課前材料呈現時間一般較短,所以教學視頻質量的高低就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視頻設計是要做到時間短、內容精、知識點明確、主題突出、邏輯性強,從而靈活的在微視頻中呈現教學知識,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
3.1.3 設計學案和案例
學案是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分解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的要求,從學生角度出發,設計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案例是教師在教學中引入的與講授內容相關的真實數據與資料。在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學案和案例必不可少,其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將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真實案例相結合,注重探究過程中學生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從而讓學案和案例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2 課中知識內化階段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將在課堂中完成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學生活動理論指出,教學皆可活動,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能夠拉動學生的思維活躍度,由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更能夠展現學習活動化的理念,因此精心策劃課堂活動組織課堂教學,科學合理的安排視頻觀看、作業展示、協作探究、案例教學、一對一個性化指導等一系列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時間使用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消化課堂知識,教師應把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平臺結合使用,將學生放置于教學核心位置,讓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形成全面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系,構建清晰的知識框架,實現“個性化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3.3 課后知識評價階段
課后評價的目的和意義在于檢查學生對技能的應用和知識的拓展延伸。傳統課堂教學的課后時間幾乎被課后作業所占領,評價指標也是按照上課表現、課后作業、期末成績來予以評定,形式單一。在翻轉課堂教學理念下,我們課后環節可以采用豐富多樣的形式予以開展。例如,可以按照教學板塊,要求學生制定專門的財務報表分析板塊作品,學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師和同學可以隨時對作品進行評價與互評;另外還可以按照會計實際工作過程和任務,結合上課內容布置財務報表分析實訓項目,設定崗位情境、企業性質、角色扮演等虛擬信息,模擬企業財務部門開展財務分析,任務完成后,小組間對分析結構進行交流展示與評價。因此,可以將這些模塊作品、小組評價、表現評價都納入到課后知識考核的評價范圍之列,以對課堂的“教與學”進行綜合評定。
最后,在教育信息化和翻轉課堂理念的推動下,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之路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要走,教師要從內心真正理解翻轉課堂對教學改革價值,學校要積極建立翻轉課堂資源庫,在結合高校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穩步推進翻轉課堂的特色模式,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名真正能與企業“無縫接軌”的實踐型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翻轉課堂;財務報表分析;教學改革;智慧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是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加強高等教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指導高校利用在線開放課程探索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方式改革,落實課程建設、應用等工作規范.
1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現狀
1.1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地位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作為會計類專業核心課之一,是財務控制、財務管理領域的一門實用型課程,是為學生職業發展奠定基礎的專業課.目前,在高校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以教定學”的教學模式.然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革新以及教學環境的改變,對傳統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形式已經難以滿足時代的需求.如何創新課程教學改革方式,發展智慧教育,順應教育信息化發展方向,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創新,提升大學生專業能力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1.2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現狀
對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實踐,結合“教與學”的內涵,不難總結出目前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兩種普遍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針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的理論教學進行課程翻轉,即把重心放在了財務報表的概念、財務指標、財務分析方法、財務報告等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上,要求學生通過“課下預習,課上分享,課后總結評價”的模式開展的教學改革方式.這種方法,僅僅是傳統教學方法的推演,教學過程仍然比較單一、枯燥.第二種方法,是針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的實驗教學進行課程翻轉,即要求學生在證監會網站上下載樣本公司年報數據,通過數據分析,計算企業的財務指標,評價企業經營狀況和經營業績,課程教學的著眼點最終是落在了“分析”二字上,這種課程教學方式效果的展示仍然要求學生有扎實牢固的專業知識和計算能力做鋪墊,在拉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說僅僅是案例教學方法的延伸.兩種教學方式較傳統教學方式雖然有一定改善,但仍然反映出了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1)課程目標和定位不合理.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財務分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這樣的課堂教學仍然是以考試等傳統的教學目標為指導,沒有對接行業需求和學生未來的職業需求;
(2)教學方式傳統.無論是依靠講授與演示的教學方式還是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教師都是以灌輸方式下的無錯式教學在向學生傳輸教學內容,這些方式看似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往往適得其反;
(3)各種信息化資源和現代多媒體沒有得到恰當的結合與運用,教學過程乏味枯燥,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從而造成學生只學會了教材上樣本企業的財務計算和財務分析方法,而不能夠舉一反三,缺乏必要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翻轉課堂教學理念
“翻轉課堂”,也譯為“反轉課堂”,是借助視頻、音頻等信息技術手段,將教學過程分為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翻轉了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學生通過課前學習、課堂內化、課后遷移的方式達到學習目標,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創新課程教學模式.
2.1翻轉課堂的特征
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來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學轉變成為了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方式,通過對課堂結構進行重新調整,翻轉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間的順序,實現了課程教學的改革.具體的特征有以下四點.
2.1.1學生角色的主導性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角色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了知識的主動探索者,課堂教學完成了知識傳授到知識內化的轉變,教學時間得以重組,教學過程由傳統課堂中的“課堂講授+課后作業”轉變為了“課前學習+課中研討”,教師在學生課前學習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視頻、幻燈片等形式將知識點進行科學的整理歸納,從而使傳達專業知識的信息效率到達最大化.
2.1.2教學過程的情境性
課堂組織靈活多樣,以學生為主展開小組協助、問題探究、成果展示等交流活動,設計一系列情境教學環境,合理分配成員角色,在學生深入情境中開展以問題為核心的混合教學模式或智慧教學模式,從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目的.
2.1.3信息技術的應用性
翻轉課堂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的頒布.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翻轉課堂的每一個教學環節,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融合是構建個性化學習環境、促進師生交流、開展智慧教學、豐富教學形式的保障.
2.1.4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豐富課堂評價方式,不再簡單的以測驗或考試的形式評價老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是從不同維度出發,采用作業展示、協作探究、成果分析等多種方式對課堂的“教與學”進行綜合評定,并對教學成果給予反饋.
2.2翻轉課堂應用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必要性
翻轉課堂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把課前知識傳遞、課上知識內化和課后遷移反思聯系在一起,有效縮短課堂講授時間,強化了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了課堂效率,實現了智慧教育.因而,在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開展以任務為導向、以培養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為核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財務報表分析需要以企業為主體,分析對象往往是企業對外公開披露的財務報表,實踐性較強.作業展示、案例分析、課程論文等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做出綜合評價.并且對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而言,通過翻轉課堂中的視頻教學模式使其融入到企業中,融入到案例中,領會具體案例的演繹過程和財務分析過程,從而更好地完成對知識的升華.因而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特點也決定了翻轉課堂應用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筆者以“翻轉課堂”和“財務報表分析”作為檢索詞,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上對2011年到2015年間,包括期刊、碩博士、報紙、會議等全部形式的國內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檢索,發現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文獻數量也在逐年遞增,這也說明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必需性.
3翻轉課堂理念下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3.1課前知識準備階段
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將教材以全新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既需要教師深刻理解教材內容,又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準備合理有趣的案例分析資料.在這一階段,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將受到挑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將得到檢驗和提高.由于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和學生的課堂任務較傳統教學都有改變,應而要注意以下三點:
3.1.1轉變教學理念
財務報表分析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十分緊密的課程,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獲得經管金融類行業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夠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融合.教師和學生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轉變,教師要提前發放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錄制必要的教學視頻、在線指導監督學生學習、插入前測試題收集反饋學生掌握情況、準備課中活動.學生要觀看教學微視頻或其他資料、完成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標記問題難題,提出心中疑惑.
3.1.2制作教學視頻
教學視頻是學生在課前學習知識的重要載體,由于翻轉課堂的課前材料呈現時間一般較短,所以教學視頻質量的高低就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視頻設計是要做到時間短、內容精、知識點明確、主題突出、邏輯性強,從而靈活的在微視頻中呈現教學知識,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
3.1.3設計學案和案例
學案是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分解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的要求,從學生角度出發,設計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案例是教師在教學中引入的與講授內容相關的真實數據與資料.在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學案和案例必不可少,其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將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真實案例相結合,注重探究過程中學生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從而讓學案和案例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2課中知識內化階段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將在課堂中完成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學生活動理論指出,教學皆可活動,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能夠拉動學生的思維活躍度,由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更能夠展現學習活動化的理念,因此精心策劃課堂活動組織課堂教學,科學合理的安排視頻觀看、作業展示、協作探究、案例教學、一對一個性化指導等一系列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時間使用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消化課堂知識,教師應把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平臺結合使用,將學生放置于教學核心位置,讓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形成全面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系,構建清晰的知識框架,實現“個性化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3.3課后知識評價階段
課后評價的目的和意義在于檢查學生對技能的應用和知識的拓展延伸.傳統課堂教學的課后時間幾乎被課后作業所占領,評價指標也是按照上課表現、課后作業、期末成績來予以評定,形式單一.在翻轉課堂教學理念下,我們課后環節可以采用豐富多樣的形式予以開展.例如,可以按照教學板塊,要求學生制定專門的財務報表分析板塊作品,學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師和同學可以隨時對作品進行評價與互評;另外還可以按照會計實際工作過程和任務,結合上課內容布置財務報表分析實訓項目,設定崗位情境、企業性質、角色扮演等虛擬信息,模擬企業財務部門開展財務分析,任務完成后,小組間對分析結構進行交流展示與評價.因此,可以將這些模塊作品、小組評價、表現評價都納入到課后知識考核的評價范圍之列,以對課堂的“教與學”進行綜合評定.最后,在教育信息化和翻轉課堂理念的推動下,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之路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要走,教師要從內心真正理解翻轉課堂對教學改革價值,學校要積極建立翻轉課堂資源庫,在結合高校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穩步推進翻轉課堂的特色模式,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名真正能與企業“無縫接軌”的實踐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董黎明.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應用模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07).
研究綜述
當前,中小企業財務面臨著一個多元管理環境,企業財務分析不再是各種單一指標的匯總,而是吸收了戰略管理的原理與理念,更加關注企業財務的長遠問題和戰略問題。企業財務戰略管理關注的焦點是企業財務分析活動的風向標,企業戰略管理思維下的財務分析不同于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其目標是合理調集、配置和利用企業資源,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力助推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實現。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趨勢
1.國外研究現狀。近百年來,西方國家企業管理理論研究不斷發展和深入,尤其是美國經濟學家、管理專家對企業財務分析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Leopold A.Bernstein和JohnJWild認為在財務分析對企業未來的狀況及經營業績進行最佳預測的過程中,有效評估企業過去、現在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Duarte Trigueiros認為比例分析經常應用在財務報表分析中,但比例分析也有其不完整的一面,有效信息指標是比例分析無法有效體現和揭示出來的,為此,Duarte Trigueiros提出了常被忽略會計信息的改良指標,并深入闡述了這些改進指標的具體運用和優勢所在;Smith認為比例分析法重點考慮的是分子和分母的關系,嚴重影響了該分析方法的廣泛應用,應充分考慮影響企業業績的因素,并將諸多因素融入傳統比例分析;Water B Meigs認為財務分析是搜集、整理、剖析與企業管理決策有關財務信息的過程。
2.國內研究現狀。長期以來,財務分析一直是企業經濟管理的一部分,但其應有的作用并沒有凸顯出來。隨著改革進程不斷深入,國內的理論學者及財會工作者在財務分析的理論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吳正杰從財務戰略、會計政策選擇、財務比率、企業收益質量與成長性四個視角闡述財務報告分析的過程;李心合認為需要轉換視角,以公司價值為目標,以價值驅動因素和價值源泉為主體架構分析路徑;張先治從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角度把財務分析分為四個部分,即資本經營、資產經營、商品經營分析和生產經營分析。
綜上所述,目前對基于戰略管理視角的財務分析研究仍處在初步階段,在戰略管理方面更多的是引進西方的相關思想和方法,缺乏系統地結合我國企業現狀所進行的深入研究,基于戰略管理視角的財務分析研究還未建立起邏輯清晰的理論與實踐操作體系。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波士頓矩陣理論從戰略的高度分析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存在的機會與威脅,剖析企業內部因素的優勢與劣勢,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指出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引入波士頓矩陣理論相關的研究視角、路徑和方法,并結合特定的本土企業會計文化與制度背景進行企業財務分析相關的理論分析和印證。
財務分析本身就是會計學與管理學、經濟學學科都相關的邊緣性學科,因此,在研究中有必要充分考慮財務分析的定位,以及與相關學科的關聯性,并借鑒各相關學科的理論,從不同理論角度進行財務分析研究會使得財務分析更加立體、透徹。
2.實踐意義。波士頓矩陣作為一種企業戰略管理工具,更加關注的是戰略性財務指標數據還是戰術性財務指標在起決定性作用。它致使企業戰略管理模式下財務分析產生根本性變革,開辟了中小企業財務分析的全新視角,進而對中小企業財務分析體系與理念產生重大影響。
本文以波士頓矩陣工具為依托,拓展中小企業財務分析理念,將波士頓矩陣理論和中小企業財務分析相互滲透,解讀中小企業的機會、威脅、優勢、劣勢,以期實現波士頓矩陣理論支撐下的財務分析工具的有機創新。因此,基于波士頓矩陣視角構建中小企業財務分析綜合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研究視角
市場競爭的加劇推動著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財務分析又是財務管理中的核心。財務分析作為企業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納入戰略管理視野,給予必要的關注。畢竟,財務分析是在與企業業務的相互支持和觸合中發展,離開了企業財務分析,企業財務管理則缺少了靈魂。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發展歷程表明: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決定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主導地位,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已經進入了以企業發展戰略管理為目標的新階段,面對這種現狀企業必須從新的視角構建財務分析體系。傳統的財務分析體系已在理論界和實務界得到認可和推廣。本文基于波士頓矩陣視角構思中小企業財務分析框架是財務分析的一大突破,也是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工具應用于企業財務分析的有益嘗試。這些理論和工具的應用,不僅將企業財務分析提升到戰略管理的高度,而且將較大程度地提升人們對財務分析在整個企業管理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
基于此,本文擬從整合視角切入,將中小企業財務分析的愿景和企業戰略管理結合起來研究,旨在揭示戰略管理理念對企業財務分析的指導意義。通過分析和解讀波士頓矩陣原理,構建中小企業財務分析的基本框架,拓展中小企業財務分析理念,將波士頓矩陣理論和中小企業財務分析相互滲透,解讀中小企業的機會、威脅、優勢、劣勢,以期實現波士頓矩陣理論支撐下的財務分析工具的有機創新。
波士頓矩陣基本原理分析
1970年,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布魯斯·亨德森首創波士頓矩陣(BCG Matrix),魯斯·亨德森在二維矩陣圖中標示組織中的每一個戰略事業單位(SBUs),以橫軸表示市場占有率,縱軸表示企業銷售增長率,將坐標圖劃分為四個象限,依次為“問號(?)”象限、“明星()” 象限、“現金牛(¥)” 象限、“瘦狗(×)” 象限,通過圖像直觀地顯示出提供高額的潛在收益SBUs、處于組織資源漏斗的SBUs。BCG理念是將戰略規劃和資本預算緊密融合,通過優化組合企業業務最終實現企業現金流量的平衡。
問號(Question Marks,意為高增長、低市場份額)。問號產品和業務通常是企業的新產品和新業務,雖然利潤率較高,但占有的市場份額較小,需要大量的貨幣投入。該象限內的產品和業務的現金流具有較強的期權特征,其凈利潤平衡狀況一般不確定。企業可以用留存現金收益作為問號業務的貨幣資本,也可以引入風險投資基金進行有效的聯合投資。
明星(Stars,意為高增長、高市場份額) 。一般情況下,問題業務的發展前景將是明星業務,明星業務和產品不斷發展也將成為指日可待的現金牛業務和產品,若企業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在能夠發展成為現金牛的業務和產品上,該象限的業務和產品將能有效推動企業高速成長。
現金牛(Cash cows,意為低增長、高市場份額)。又稱厚利產品,現金牛事業是成熟市場中的領導者,采取“榨取”(milking)策略,僅投入少量現金即可維持目前的市場份額,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實現邊際利潤收益遞增的優勢,適合采用穩定的財務戰略。
瘦狗(Dogs,意為低增長、低市場份額)。也稱衰退類產品,該領域中的產品常常是虧損或者微利的,但往往占用大量企業資源。因此,通過收縮戰略,把該象限內的業務和產品進行出售和清算。
波士頓矩陣理念的關鍵點在于戰略規劃和資本預算緊密融合,企業可將產品按市場占有率和銷售增長率歸入相應的二維象限,使企業現有產品組合清晰明了,實現企業業務產品及資源配置結構的良性循環。
波士頓矩陣理念下企業綜合財務分析體系構建
(一)基于波士頓矩陣理念的財務分析圖
隨著企業競爭加劇,會計制度的深入改革,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應更加重視影響企業經營戰略的表外事項,對現代企業的戰略財務分析更深入、更廣泛。本文依循企業戰略管理工具波士頓矩陣的理念,基于財務數據分析,更多關注與企業戰略發展密切相關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構建新型的戰略財務分析圖,如圖1所示。
(二)各象限指標的定義及財務分析對策
1.問號指標(question marks)。問號指標一般考慮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等指標。這些指標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變現能力、償債能力的重要標志,但也不是越高越好。因此,企業應根據行業實際情況確定最佳比率。問號指標所指向的產品是處于高增長率、低市場占有率象限內。企業償債能力應是此象限產品的財務分析的重點,基于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可有效披露企業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
2.明星指標(stars)。明星指標一般包括存貨周轉率、已獲利息倍數、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該類指標主要衡量企業部分長期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明星指標所指向的產品一般處于高增長率、高市場占有率象限內。此階段的財務分析,主要是通過企業營運能力指標、成長分析等指標分析企業資產的配比,評價企業資產的3E,充分提升資產利用潛能,實現資產的帕累托最優。
3.現金牛指標(cash cow)。現金牛指標一般包括營業收入增長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該象限內的指標主要是體現企業資金利用的綜合效果及部分評價企業發展能力。現金牛指標所指向的產品和業務一般處于低增長率、高市場占有率象限內。企業的發展趨勢和發展速度等指標應是該階段的財務分析重點,從總體上權衡企業的發展模式是集約型還是粗放型,剖析企業未來發展的動力和發展模式。
4.瘦狗指標(dogs)。瘦狗指標一般包括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瘦狗指標所指向的產品或業務處在低增長率、低市場占有率象限內。該象限內的財務分析指標是企業財務結構穩健與否的重要標志,主要關注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例及企業在償還債務時股東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
結論
本文以波士頓矩陣理論為研究支持點,以中小企業財務分析路徑選擇為主線,實現了財務報表分析與波士頓矩陣有機結合,有利于實現企業產品及資源配置的優化。
文章通過探討波斯頓矩陣理論,沿著波士頓矩陣理論的發展與應用脈絡,為完善中小企業財務分析方式與途徑提供理論支點,試圖建立基于波士頓矩陣視角的企業綜合財務分析體系。文章立足于企業管理的戰略層面、實施于企業管理的戰術層和作業層,逐層深入,嘗試構建一個適應當今企業管理模式要求,能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戰略經營管理服務,有效推動中小企業價值創造的波斯頓矩陣視角下的綜合財務分析體系。
參考文獻:
1.[美]Leopold A.Bernstein.John J.Wild 著,許秉巖,張海燕譯.財務報表分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美]Clyde P.Stickney著,張志強譯.財務報告與報表分析—戰略的觀點(第4版)[M].中信出版社,2004
3.羅賓斯,庫爾特著,孫健敏等譯.管理學(第9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