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7 03:46:14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摸底考試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本學期理論考查課在第十七周隨堂進行,專業(yè)技能考試、考查課在開課周內隨堂完成。全院期末理論考試共設10個考場,其中文科樓六樓設606、607、608、609、610、611、612、613八個考場,美術樓設114、209兩個考場。本學期共13門考試課程,13個教學班465名學生參加了考試,42人次參加重修考試,無緩考;下學期重修人數(shù)45人次,補考人數(shù)1人次。
一、具體工作
(一)考試組織工作
1.成立了由馮巢院長擔任組長的期末考試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期末考試過程的組織和安排,組員由丁吉婭、李明、呂超峰、祁應楠、楊學雷組成。
2.學院召開全院教師大會,傳達教務處文件,安排部署期末考試工作。
3.依據(jù)學校要求按時制定出我院期末考試安排及監(jiān)考教師名單并上報教務處。
4.成立由院領導馮巢、丁吉婭、呂超峰、李明、祁應楠組成的巡視小組,在考查及考試期間進行考場巡視,以確保考試正常進行。
5.嚴格按照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確定考試、考查課程,依據(jù)課程標準進行命題、考試工作。
6.考查課由任課老師選擇考試時間并上報學院秘書處備案,要求任課教師選擇相應的考試方式,嚴格考試制度,考試期間由考試領導小組監(jiān)督,防止出現(xiàn)不良現(xiàn)象。
7.考試課程,由任課教師依據(jù)課程標準命題,實行教研室主任把關,教學副院長審核制。要求命題難度適中、考查知識點分布合理、題量適宜、試卷格式規(guī)范;要求試卷出AB兩套題,并配有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所有試題以紙質文檔于2019年6月26日前上報辦公室教學秘書處備案保存。
8.明確監(jiān)考職責,強調考試紀律,要求監(jiān)考教師在考場上不能翻看手機、不能聊天、不能看書、批改作業(yè)等,要認真負責,和諧考試環(huán)境。
9.由辦公室負責考場的布置,確??紙鲎酪锡R全,衛(wèi)生清潔,標語醒目,考試期間保障按時準確提供考場學生名單及座位號。
10.要求各班班主任組織召開考前思想教育動員大會,讓學生充分認識考試的嚴肅性及重要性,共同營造良好考風。
(二)試卷的評閱
1.統(tǒng)一進行試卷評閱
我院從2019年7月6日起由各教研室組織進行集體流水閱卷。要求嚴格按照評分標準,公正客觀評閱,各教師在自己所改試題前簽字,責任到人。
2.試卷評閱結束,由各教研室主任對試卷進行審核后,教師方可登錄成績并填寫試卷分析表。
(三)試卷袋的完善
依據(jù)學校督導組、預評估專家提出的問題,對試卷袋中的材料作了整改和完善:一是對實踐課試卷和評分標準內容做了整改和細化;二是對資料項目進行了優(yōu)化,減少了不必要的內容;三是完善了教學過程記錄材料;四是統(tǒng)一了文本格式;五是將理論課試卷袋統(tǒng)一更換為8K大小,便于整理存放。
二、工作成效
本次期末考試全院師生統(tǒng)一思想,認真工作學習,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師試卷出題合理,裝訂及分發(fā)到位。學生基本都能遵守考場紀律,保證了考試的順利進行。
三、存在的問題
1.仍有個別學生未帶有效證件參加考試;
2.個別教師監(jiān)考不夠嚴格;
3.個別課程試卷難度不夠;
4.考試后期教室衛(wèi)生不理想;
5.存在個別重修學生仍不及格需再次重修的現(xiàn)象。
四、改進措施
1.對學生繼續(xù)加強考試紀律教育;
2.強調監(jiān)考教師的監(jiān)考職責;
3.提高教師對試卷難度、效度、深度的認識,要求任課教師把握出題難度,教研室嚴格把關,學院認真審核。
4.注意考試期間教室衛(wèi)生,提供良好考試環(huán)境;
1. 引言
彈性地基梁是土木工程結構的基本構件,準確合理地對其進行計算具有重要的意義。傳統(tǒng)分析方法中通常把地基抽象為Winkler模型、彈性半空間模型、雙參數(shù)模型,梁則認為是Berlouli-Euler梁,假定梁與地基的接觸面是光滑的,通過綜合考慮梁、地基及兩者之間的法向協(xié)調變形關系進行彈性地基梁的分析[1-3]。事實上,許多情況下還應該考慮剪切變形的影響[4];另外,梁與地基之間就客觀上存在著摩擦力,這是因為梁與地基之間的接觸面較為粗糙,混凝土材料與土的變形模量差異較大,使得梁-地基接觸面的性質非常復雜所致。這種底面摩阻效應通常不容忽略,特別是梁的截面高度較大時,否則可能會造成較大誤差。
國內外的一些學者通過分別假定摩擦力與梁的底面位移成正比,或與接觸壓力成正比,或假設梁底地基縱向力為線性分布,或假定縱向摩阻力為定值,分別通過直接求解特征方程、分步計算、伽遼金法、冪級數(shù)、微分算子級數(shù)法及有限元對計及縱向摩擦力的Bernoulli-Euler梁或Timoshenko梁進行了分析[5-13],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結果。本文通過引入一個廣義剪力,得到了以軸向位移、撓度和廣義剪力為基本變量的梁的平衡方程,利用Fourier級數(shù)研究了考慮縱向摩擦力時Winkler型彈性地基上Tiomoshenko梁的一般彎曲。
2. Timoshenko梁的Fourier級數(shù)解答
圖1 彈性地基梁
Fig.1 a beam on elastic foundation
設 、 依次為Timoshenko梁軸線處的軸向位移和截面轉角,則梁截面上任一點的縱向位移和軸向應變?yōu)?/p>
(1)
讓 軸通過截面形心, 、 軸為截面的形心主軸,于是
(2)
上式中, 為梁所用材料的彈性模量, 為梁的橫截面面積, 為梁截面對中性軸的慣性矩。
對圖1所示的彈性地基梁,不計軸向力產生的附加橫向荷載,由所取梁段的平衡,得
(3)
式中, 為梁所受到的橫向荷載, 、 、 依次為梁的軸力、剪力及彎矩, 和 地基對梁產生的縱向摩阻及橫向反力。
參考文獻[14]的處理方法,定義如下的廣義剪力
(4)
這里,梁的剪切剛度 , 為截面修正系數(shù)。并假定地基為廣義Winkler地基,即法向反力與梁的撓度成正比,切向反力與梁底面的縱向位移成正比,于是
(5)
其中, 、 、 分別為地基法向反力系數(shù)、切向反力系數(shù)和梁的撓度。由式(2-5)可得到以位移 、 和剪力 表示的梁的平衡方程如下
(6)
將作用在梁上的橫向荷載展開為如下形式的Fourier級數(shù)
(7)
對兩端自由梁,將梁的位移和剪力展開為如下形式的帶附加項的Fourier級數(shù)[15]
(8)
其中的 、 及 、 、 、 為待定常數(shù),級數(shù)中所加的附加項是為了保證 和 能連續(xù)進行必要次數(shù)的求導。
將式(7)、(8)代入式(6)中,再把 、 、 、 的系數(shù)展開為相應的Fourier正弦級數(shù)或余弦級數(shù),通過系數(shù)比較得
(9)
(10)
(11)
(12)
兩端自由彈性地基梁的邊界條件如下:
(13)
由式(8)知,式(13)中的第三個邊界條件已滿足。式(13)中的第一、第二個邊界條件得可改寫為
(14)
將式(8)代入式(14)后,得
(15)
式(9-12)和(15)即為本文得到的求解彈性地基梁代數(shù)方程組。若級數(shù)取到前 項,則待定系數(shù) 、 、 及 、 、 、 總共有 個,由式(9-12)和(15)組成的代數(shù)方程組中也共有 個代數(shù)方程,因此問題可解。由式(9-12)和(15)求出系數(shù) 、 、 及 、 、 、 后,代入式(8),可得到位移 、 及廣義剪力 (剪力 接著由式(4)、(5)求出),再由式(4)、(2)可得到轉角 、軸力 及彎矩 。
3. 算例及分析
設梁的長度 ,截面尺寸 ,截面修正系數(shù) ,彈性模量 ,剪切模量 ,地基反力系數(shù) , , , ,梁上所作用的荷載為均布荷載 及集中力 。計算結果見圖2-7。
4. 結論
(1)Fourier級數(shù)法是求解彈性地基梁的有效方法。
(2)當存在切向摩擦力時,梁的剪力不再與撓度的3階導數(shù)成正比。
(3)切向摩擦力對梁的影響隨著切向反力系數(shù)和梁截面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4)切向摩擦力的分布規(guī)律較為復雜,究竟哪一種規(guī)律與實際相符需要進一步的實驗驗證。
參考文獻
1. 黃義,何芳社. 彈性地基上的梁、板、殼[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Huang Yi,He Fangshe. Beams,plates and shells on the elastic foudations[M],Beijing:Science Press,2005.
2. Selvadurai A.P.S. Elastic analysis of a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M]. NewJersey: Preenice-Hall, 1978.
3. Feng Z H,Cook R D. Beam elements on two-parameter elastic foundation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1983,109(6):1390-1402
4. Essenburg F. Shear deformation in beams on elastic foundations[J].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ASME, 1962,29(4):313-317
5. 談至明.具有水平摩阻力的彈性地基上梁的解[J]. 力學與實踐,1997,19( 3):33-35.
Tan Zhiming. The solution of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considering horizontal frictional resistance [J]. Mechanics in Engineer ing,1997, 19( 3): 33-35.
6. 趙明華,張玲,馬繽輝. 基于文克爾假定的土工格室加筋體受力分析[J]. 水利學報,2008,39(6):697-702.
Zhao Minghua,Zhang Ling, Ma Binhui.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geocell reinforcement based on Winkler model[J]. Shuili Xuebao, 2008,39(6):697-702.
7. 周繼凱,杜欽慶. 考慮水平力作用的改進型文克勒地基模型[ J]. 河海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4, 32( 6):669-673.
Zhou Jikai, Du Qinqing. Modified winkler foundation model with horizontal force taken into account[J]. Jounal of He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4,32( 6): 669-673 .
8. 馬飛, 艾智勇. 考慮接觸摩擦效應時的彈性地基桿系有限元法[J]. 巖土力學, 2002, 23( 1): 93-96.
Ma Fei,Ai Zhiyo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elastic subgrade beam with the contact friction effect considered [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2, 23( 1): 93-96.
9. 趙明華,張玲,劉敦平.考慮摩阻效應的彈性地基梁冪級數(shù)解[J].鐵道學報,2010,32(6):72-77.
Zhao Minghua,Zhang Ling,Liu Dunping.Power seriers Analytic solutions for the beam on elastic foundat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interface resistance[J]. 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 2010,32(6):72-77.
10. 周慧,羅松南,孫丹.考慮水平摩阻力的彈性地基梁大變形彎曲分析[J].工程力學,2011,28(1):43-47.
Zhou Hui , Luo Songnan , Sun Dan. The bending analysis of a bem on elastic foundation With large deflection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horizontal friction [J].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1,28(1):43-47.
11. 趙明華,馬繽輝,羅松南. 考慮底面摩阻效應的彈性地基梁微分算子級數(shù)法[J].水利學報,2011,42(4):469-476.
Zhao Minghua,Ma Binhui,Luo Songnan. Differentiator series calculation method for beams on elastic foundationconsidering frictional effect of bottom surface[J]. Shuili Xuebao,2011,42(4):469-476.
12. 夏桂云,俞茂宏, 李傳習, 張建仁.考慮地基水平摩阻的Winkler地基Timoshenko梁分析[J]. 土木工程學報,2011,44(6):98-104.
Xia Guiyun,Yu Maohong, Li Chuanxi,Zhang Jianren. Analysis of Timoshenko beam on Winkler foundation with foundation horizontal friction[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11,44(6):98-104.
13. Shirima L M,Giger M W. Timoshenko beam element resting on two-parameter elastic foundation [J]. Journal Engineering Mechnics,ASCE,1992,118(2):280-295.
14. Cheng F Y,Pantelides C P. Dynamic Timoshenko beamcolumnon elastic media[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1988,114 (7):1524-1550
根據(jù)物流公司《關于下發(fā)物流公司“融入新階段、建設新航油”財務金融技能大賽組織安排的通知》(中國航油物流發(fā)〔2021〕87號)的有關要求,西南基地建設指揮部(簡稱“指揮部”),為做好財務金融技能大賽的組織工作,奮力推進項目建設,現(xiàn)將3月25日至4月12日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已開展工作
(一)參加物流組織培訓及測試
4月9日,組織本次財務金融技能大賽報考人員參加集團召開的的ERP系統(tǒng)財務模塊專題培訓會,認真學習集團公司SAP財務模塊月結、年結賬務管理流程操作和集團公司成員企業(yè)間關聯(lián)交易賬務處理規(guī)范。
4月12日,組織本次財務金融技能大賽報考人員參加物流公司舉辦的板塊內第一次統(tǒng)一摸底考試,對2021年中級考試內容進行摸底測試。
(二)研討交流考試內容
指揮部高度重視本次財務競賽,空余時間全體報考人員在大會議室集中學習考試內容,對2021年中級會計考試內容、SAP操作及會計英語等內容進行交流研討。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積極參加物流組織培訓
以前在小學,我在班級里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佼佼者,不管是語文,數(shù)學還是英語,我都學得融會貫通。家里的墻壁上,也貼滿了獎狀,什么英語之星,優(yōu)秀學員,免試生等等,這些都是我在小學獲得的榮譽。但這次摸底考試使我原形畢露,就像“照妖鏡”一樣,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9-0153-03
doi:10.14033/ki.cfmr.2016.19.085
PBL是一種通過多種學習途徑的整合,重視學習主動性,并將解決問題作為中心,以病例為核心展開討論的新型教學方法[1-2],目前這一教學方法在國外醫(yī)學院的教學中已得到了普遍應用,且近年來我國諸多醫(yī)學院校也引入了這一教學方法[3],但其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還較為少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學生在內科疾病學習中接觸最早的系統(tǒng)性疾病,要求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本科生在呼吸內科展開臨床實習時,應以充分利用短暫的實習時間掌握相關知識及操作技能為重點[4]?;诖?,筆者所在醫(yī)院對部分呼吸內科臨床實習生嘗試性引入PBL教學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呼吸內科實習的本科生
60名,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名。對照組中男19名,女11名,年齡21~26歲,平均(24.0±2.5)歲;觀察組中男20名,女10名,年齡21~27歲,平均(24.5±2.3)歲。兩組學生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仍以傳統(tǒng)教學法展開臨床實習,即用“師傅帶徒弟”方法,學生看、學、問,老師幫、傳、帶,學生通過模仿、反復訓練進行學習。
1.2.2 觀察組 觀察組以PBL教學法展開臨床實習,措施為以下幾方面:(1)患者準備:結合住院患者基本情況,為學生介紹呼吸內科某種疾病的患者1名,由學生輪流展開病史主詢、查體,其他學生可隨時補充。要求每位學生均展開問診、查體、病歷書寫。(2)問題提出:老師在查看病史后結合患者情況進行提問,如初步診斷為何種疾病、有何依據(jù)、需做哪些輔助檢查、對患者作何處理、疾病預后如何等。(3)學生自學:學生根據(jù)自身基礎知識對病案要點展開對照,并主動總結需學習、了解的內容,然后借助互聯(lián)網、校園網、圖書館、教科書等多種途徑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組內可展開各種形式的討論。(4)師生總結:完成討論后向學生發(fā)放表單,表單中的內容為老師認為學生應從病案中學到的內容,由學生將自己的總結與表單展開對照。(5)實施細節(jié):通常在2~3 d內,完成對某一種疾病病案的教學,之后為學生展開另一種疾病的教學,循環(huán)往復,在實習期內將呼吸內科常見疾病、危重病相關內容學習完畢。
1.3 觀察指標
兩組學生在進呼吸內科臨床實習的第1天,均進行摸底考試。學生實習時間為1個月,實習結束后進行出科考試,考核內容包括基礎理論、病例分析、病歷書寫、技能操作,同時以不記名調查問卷形式調查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反饋。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摸底及出科考試成績比較
兩組學生摸底考試時成績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科考試時觀察組基礎理論、病例分析、病歷書寫、技能操作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兩組學生教學效果比較
觀察組認為臨床實習教學課可激發(fā)學習主動性、提高自主學習、促使知識橫向聯(lián)系能力、提升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溝通表達能力的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呼吸內科專業(yè)基本技能涉及的內容較多,且多數(shù)患者為老年人,其體質較差、反應慢、病情變化快,需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病情變化,做出正確診斷并盡快明確檢查方案,從而為患者擬定有效、經濟、合理的治療方法[5-6]。呼吸內科臨床實習是每一位臨床醫(yī)學生必須參與的課程,而在實習過程中,如何對學生在校學到的理論知識、臨床技能等予以加強,提升教學效果及效率,是每一位臨床帶教老師需認真思考的問題[7-8]。
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存在一個致命問題,即教學過程和臨床工作程序并不相符,而且學生是通過“模仿”展開學習,這對于提升實習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效果并不理想[9]。PBL教學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引入我國醫(yī)學教育中,其是以問題作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通過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而獲取相關知識[10-11],其對學生的主體性更為重視,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潛能,使其主動積極地分析和解決問題[12]。筆者所在科室展開臨床實習帶教時,為觀察組采取PBL教學法教學,將呼吸內科中的病例作為病案,在老師提出問題前提下由學生結合自身基礎知識,主動收集相關資料,并嘗試做出診斷并擬定治療方案,之后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知識總結性表單,讓學生將自身收獲與表單對比,從而查漏補缺,進一步提升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觀察組在展開臨床實習之初的摸底考試中,考試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出科考試時,觀察組學生基礎理論、病例分析、病歷書寫、技能操作等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呼吸內科臨床實習中,以PBL教學法展開帶教工作,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問題分析、解決的能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永琴.淺談護生臨床帶教工作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5):149-150.
[2]伊洪莉,王懷遠,張萌,等.臨床教學路徑在呼吸內科護生帶教中的實施[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3,27(11):3690-3691.
[3]趙大海,鄭凌,馬長秀,等.PDCA循環(huán)在呼吸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藥,2013,17(12):2186-2187.
[4]余靜.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23):114.
[5]李盼盼,吳晶,徐艷.雙軌教學法在呼吸科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36(6):154-156.
[6]何文芳,呂聰燕,趙梁燕.臨床教學路徑在呼吸內科護生帶教中的效果評價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7(2):92.
[7]李春勇.老年呼吸內科感染的因素及預防[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6):146-147.
[8]任濤.PDCA循環(huán)法在呼吸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3(6):94-95.
[9]呂小川.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解決對策[J].亞太教育,2015,7(21):96.
[10]孫娟,李君,費霞.清單式教學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5):14.
【中圖分類號】G633.41
“三段十句”寫作教學法應用的對象是長春市某普通初級中學的全體三年級學生共三百人,在充分了解這一年級學生寫作現(xiàn)狀的基礎上,筆者為所在的備課組設計了為期一年的“三段十句”寫作教學法應用研究方案。最終目的是在中考中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三段十句”寫作教學法的實際應用構建高效的英語寫作課堂,探索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如何有效的使用這一教學方法。通過使用“三段十句”寫作教學法前后的各項數(shù)據(jù),研究這一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寫作課堂中的可行性。
一.“三段十句”寫作教學法應用研究的理論論證
(一).行動研究的定義
考瑞 (Stephen M. Corey,1953) 在出版的《改進學校實踐的行動研究》一書中,第一次系統(tǒng)地將行動研究定義到教育中來,使行動研究法很快影響到教育實踐。
(二). 行動研究的步驟
筆者將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總結如下:
問題: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假設:設想一個解決的辦法
計劃:設計一個研究方案以改進現(xiàn)狀
觀察:觀察并記錄實施這一方案的效果
反思: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反思,分析評估效果
交流:撰寫研究報告,與其它教師開展交流與研討
問題:發(fā)現(xiàn)新問題,開始新一輪研究
(三). 行動研究的意義
王薔在《英語教師行動研究》(2002)一書中指出“要解決理論與實踐分家的問題,教師就必須參與課堂教學研究”,“只有通過每個教師的努力,才能使理論語實踐有機地結合并使理論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得到發(fā)展?!?/p>
二.“三段十句”寫作教學法應用研究過程
(一). “三段十句”寫作教學法應用前準備:開放寫作(Open writing)
在畢業(yè)班這一學年第一學期9月至12月下旬的作文教學中,筆者所在的備課組采用開放式寫作教學,使用了五種教學方式:1. 聽寫結合。2. 說寫結合。3. 讀寫結合。4. 賽寫結合。
以上這些教學活動的開展,徹底打破了畢業(yè)班學生對寫作普遍不感興趣和畏難情w,為下一步寫作教學和中考備考樹立了信心,打下了基礎。
(二). “三段十句”寫作教學法應用階段:引導寫作(Guided writing)
這一階段的復習往往是中考二輪復習,課本內容已經學習完畢,是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整合和全面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寫作教學也必須和這一時期的復習特點相適應,以滿足教師及學生的需求。要貫徹四個“學會”和四個“注意”:
第一個“學會”使用較高級的詞匯
第二個“學會”寫優(yōu)美流暢的句子
正確構建簡單句;恰當使用復合句;嘗試使用感嘆句、強調句和倒裝句給文章增色。
第三個“學會”寫主題句(Topic sentence)。
第四個“學會”構建篇章:開頭: 開門見山,抓住主題;正文: 兼顧提示,揚長避短;結尾: 發(fā)表己見,畫龍點睛。
第一個“注意”即弄清楚五個“W”――who/when/where/what/why。
第二個“注意”分析信息,明確要求,列出要點。
第三個“注意”根據(jù)所學知識確定句型。
第四個“注意”指導學生仔細檢查,認真抄寫。
短文寫好后要讓學生檢查一下動詞時態(tài)、語態(tài)是否正確,主謂是否一致,名詞的數(shù)及冠詞的使用是否恰當?shù)日Z法問題,還要檢查一下大小寫及標點符號的使用是否有誤,語言是否得體等,以便及時糾正。一切確認無誤后,要用自己最最工整的字體抄寫在答題卡上。
(三). “三段十句”寫作教學法應用熟練階段:控制寫作(Controlled writing)
這一階段距中考還有一個多月,是中考模擬階段,因為中考書面表達題不是自由作文,考生不能自主決定內容和自由發(fā)揮。書面表達題通常用圖畫、圖表或文字提供內容,考生答題時必須結合所給情景決定短文的主旨大意和主要細節(jié)。脫離了題目要求的基本內容,語言寫得再好也不可能得高分。另外,初中生在考試寫作時很少對文章進行修改,養(yǎng)成了“一氣呵成”的習慣,也不知如何修改。因此,筆者通過研究近幾年中考作文題目特點和推測中考新趨勢,根據(jù)前面寫作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以及作文的不同題材、體裁和考查的不同方式,進行最后模擬寫作,培養(yǎng)學生考場生成高分作文的習慣和能力。
操作步驟:
第一步:發(fā)放書面表達題,在課堂上集中限時成文,下課收。
第二步:評價與反饋
可以采取三種批閱方法:教師批閱法、師生共同批閱法、學生互相批閱法。并同時發(fā)放給學生“中考英語書面表達評分標準”做參考打分批改。
1、 實行獎罰制度,加強紀律約束。
對遲到、曠課的學生,因其不能保證正常的上課秩序,實行罰款制度,同時對月全勤,學期全勤同學予以獎勵。
2、 保證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由班長到值周班長到普通學生,及時反饋班級紀律情況,并實行班任跟自習,保證自習課的正常進行。
3、 保證提供一個清潔整齊的生活環(huán)境。
由值周班長,帶領本組值日生,責任到人進行一周值日工作,對不負責認得值日生,出現(xiàn)嚴重扣分值日生,罰重新值日。
二、 學習生活中,保持昂揚向上的心態(tài)。
1、 密切關注學生思想動向。
人有智力低潮時,情緒也同樣,所以要密切關注學生思想,對出現(xiàn)消極悲觀的思想學生及時做工作,始終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態(tài),對班級整體出現(xiàn)思想波動現(xiàn)象,要及時講教心理咨詢室老師,做好心理調節(jié)器整工作。
2、 引進競爭機制。
針對每一次月考成績,總分名次都通過列大榜了解學生的階段學習情況,同時讓學生確立下次的目標,通過實現(xiàn)目標,完成目標情況與未完成情況比較,找差距、找原因、以求得在一次考試中實現(xiàn)突破。
三、 日常生活中,解決學生實際困難。
1、 到生活有節(jié)奏,有規(guī)律。
督促學生做好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處理好閑暇時間,并且形成高三補習班生活規(guī)律,跟上節(jié)奏,不要過快,也不要過慢,在一張一弛中調整狀態(tài),以最佳的身心投入學習生活。
2、 落實家訪,了解學生生活實際。
高三學生全體都是住宿生,班任要到他們住的地方,真實了解他們生活實際,學習環(huán)境好壞,有無生活困難,適時幫他們解除后顧之憂,全心投入學習生活。
一年的時間說短也長,說長也短,讓我們以持久的恒心和毅力去做好每一件小事,相信我們付出汗水定能澆灌出明天成功的花朵。
學校高三班主任工作計劃(教育)
為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作好本年度地學期的工作,特制定本計劃。
一、基本情況
高二(7)班是個物理班,共55人,其中男生47人,女生8人??傮w來說,本班有如下特點:1、思維活躍,基礎較為扎實,成績較好。2、班風純正,團結、活潑、和諧、務實的班集體基本形成。3、有輕度的兩極分化情況。4、隨緊張的備考而引發(fā)的各種心理疾病常有表現(xiàn),如煩躁、憂郁、失眠等。
二、幾項重要任務
1、高考動員,激發(fā)同學們?yōu)槔硐搿⑶巴径床臒崆?,主題是“爭分搶秒,全力一赴,無悔高三”。
2、高考報名。注意提醒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報x科
3、組織學生作好體檢工作。
4、動員學生作好“一?!钡膫淇脊ぷ鳌!耙荒!钡某煽兒艽蟪潭壬蠜Q定著高考志愿的填報,它實際上是對高考成績的檢測。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
5、作好“二模”的備考動員。
6、組織學生作好體檢工作。
7、組織學生作好志愿的填報工作。填報志愿是一名科學,填報的好壞直接影響的高考錄取。如何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參考往年的錄取情況,科學地、合理地填報志愿是重中之重。
8、組織學生參加高考。重點是“沉著、冷靜、細心、守紀”。
三、具體的實施步驟
根據(jù)學校的總體部署,結合本級、本班的具體實際,擬做如下安排。
周次主要工作
1開學典禮,高考報名
2強調班紀班風
3摸底考試
4摸底考試分析
8一模
9一??偨Y
10家長會
11二模、體檢
12高考備考心理輔導
提出了自主學習的改革方案,改進了考核方式,并對教改方案實施之后的教學效果與考試成績進行了分析。實踐表明,該教改方案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日益普及,相當多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就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計算機應用能力,部分學生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由于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降低教學效率且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隨著無線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使用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網和學習,作為師生交流平臺的網絡課程網站也從傳統(tǒng)的PC版向移動網絡課程發(fā)展。本院以Tomcat為服務器,采用jQuery Mobile和HTML框架,利用Dreamweaver和MyEclipse設計并實現(xiàn)了“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移動網絡微課程網站。該網站主要實現(xiàn)了移動設備上的課件瀏覽、師生交流及服務器上對消息、微課程教學視頻、課件等后臺管理功能。
網站已通過校園網,如圖1。手機用戶只要掃描二維碼即可訪問本微課程網站,教師登錄后即可對所有課件資源進行上傳、修改、刪除等維護。學生論壇讓移動用戶和PC用戶可隨時隨地都可參與課程交流,滿足了學生和老師對課程的各種需求。
1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思路及方案
為了進一步提高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充分利用廣東省高校聯(lián)合研制開發(fā)的計算機公共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平臺——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1],逐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從而提高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質量,對計算機應用實驗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及規(guī)劃。
1.1 課程改革思路
考慮到大學生的計算機教育不再是“零起點”教育,且新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以及專業(yè)設置等因素,我們對計算機應用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依托學院新建好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改革傳統(tǒng)的計算機應用課程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把網絡教學模式引入到計算機應用課程中;適當弱化計算機應用課程的課堂教學,以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在適當?shù)那闆r下可以結合專業(yè)特性開設不同次層與難度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相關課程,以滿足學生專業(yè)學習與科研的需求[3-4]。
1.2 課程改革方案
1.2.1 引入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到課程教學中,進行分層次教學。
本院在2011年10月份在廣東省教指委的指導下已搭建好計算機應用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平臺有以下主要功能: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監(jiān)督與管理有關教學活動;編制試題和進行評分;將實時評價融入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為下一次教學過程提供支撐[5]。
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可以建立豐富的計算機公共課程的網絡學習資源,引導學生應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充分擴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要,提高授課教師的工作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教學活動開始前,使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平臺綜合測試模塊下的摸底考試進行學前測試。然后按摸底成績實施分層教學:摸底考試成績60分以上(含60)者可免修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選擇免修且對這樣計算出的分數(shù)不滿意者,可參加該課程期末統(tǒng)一考試;摸底考試成績在50分和60分之間者可自主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不參加課堂授課,參加該課程期末統(tǒng)一考試;摸底考試成績50分以下者必須參加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課堂授課,參加該課程期末統(tǒng)一考試。
1.2.2 弱化計算機應用課程課堂教學,加強學生自主練習。
考慮到計算機應用的教學是“非零起點”的,本方案把該課程由原來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改變?yōu)榻處熞龑Ш蛯W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模式。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組織教師建立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可以在業(yè)余時間自主學習計算機應用課程,同時減輕教師在課堂上的壓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3 實施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考分離”。
通過自主學習平臺的實驗操作環(huán)境與網絡考試環(huán)境,逐步實施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考分離”,從而建立完善的計算機應用課程的考試制度。
2 教學改革效果分析
2.1 課堂教學效果分析
⑴ 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
由于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摸底測試不及格的學生。他們看到很多學生通過了摸底測試,而且有部分學生的摸底測試成績優(yōu)秀,這些學生不需參加課堂學習,這使他們感到一定的壓力,所以想通過這個學期的課堂學習提高成績,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一個好成績。
有的學生不僅在自己的班上認真聽課,而且主動去其他班聽課。有的學生雖然通過了摸底測試,但希望期末獲得更好成績,期望獲得優(yōu)秀獎學金,追求高分,也積極的來參加課堂學習。所以分層次教學是十分必要的,確實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
⑵ 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
沒有分層次教學時,由于一些已經有一定基礎的也來教室上課,對課上他們熟悉的內容,他們就會不感興趣,不認真聽課,時常出現(xiàn)打游戲,上網,帶耳機聽音樂的情況。這就嚴重干擾了那些沒有基礎的學生。學生不能做到認真聽講,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會遇到問題,自己又無法解決,教師只能重復講解,有時一個問題要重復講解三次以上,大大地降低了教學效率。
采用分層次教學之后,由于多數(shù)通過摸底測試的學生沒有參加課堂學習,來到課堂學習的學生都是主動學習的學生,不會出現(xiàn)打游戲、上網、聽音樂閑聊的情況,想學習的學生不會受到其他學生的干擾,能做到集中精力聽課,這樣教師就不用多次重復講授內容,基本上講一次,大部分學生都能聽到、聽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⑶ 課堂教學對象更有針對性
由于課堂學習的人數(shù)相對較少,老師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對那些相對水平較低的學生,針對他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可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去講解,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都更有針對性。容易在短時間內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和實踐操作能力。小班授課效果也好。
2.2 學生考試成績分析
⑴ 學生成績總體提高情況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成績提高符合一個規(guī)律,即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分數(shù)提高幅度最大,其次是自主學習的學生,再次是免修的學生。這說明課堂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自主學習的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學習也有一定的效果,免修的學生提高的幅度相對較小。
⑵ 學生成績提高幅度分析
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成績提高幅度大,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出勤率高,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完成作業(yè),課后自主學習,多數(shù)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進行了自主學習平臺的所有知識點的測試,所以成績提高幅度很大;自主學習的學生成績提高幅度較小,自主學習的學生的自覺性不強,學期初基本沒有使用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由于自主學習的學生沒有通過摸底測試,須參加期末考試,他們往往突擊使用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由于學習的時間短,成績提高幅度較小;免修的大部分學生成績沒有提高,部分免修的學生覺得考試已經及格了,沒有期末考試的壓力了,也沒有老師督促,就放松了學習,提高幅度較小。也有部分原因是免修的學生基礎好,進步空間相對小,上課和自主學習的學生基礎相對差,進步空間相對大一些。
2.3 自主學習平臺的使用效果
自主學習平臺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學生使用自主學習平臺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可進行反復練習。部分學生通過看教學視頻自學能夠解決許多問題,同時自主學習平臺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結束語
時間
工作要點
負責人
第十八周
(6、5-6、11)
1、 加強大假后的收心工作并檢查學科作業(yè)完成情況。
2、 臨考前的最后一次摸底考試。(時間待定)
3、 各學科認真考慮安排好最后臨考前的復習指導。
各班、各學科
年段
各備課組
第十九、二十周
(6、12-6、23)
1、 各班加強中考前的心理指導。
2、 第十九周周日不休息。
3、 臨中考前的兩三天各學科放手復習的指導。
4、 各班、各科任老師扎實配合抓好中考的相關工作(6月21日一6月23日)。
5、 短途學生23號下午離校。
各班
年段
各學科老師
年段、各班、科任老師
生活科
學期最后幾周
(6、24-學期結束)
1、 各任課老師認真做好期末相關工作,學期工作總結、論文撰寫等。
2、 中考閱卷老師按照安排認真完成閱卷工作。
3、 學年工作評定工作。
4、 中考填報志愿工作等。
各任課老師
語言是蒼白的,只有有效的行動才是最好的見證,我在心底計劃著:
一、以班干部為驅動力,放手地使其發(fā)揮作用,也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時時在重用勝任他們。
二、以鼓動的方式,用賞識的目光,用愛他人的思德感染學生。
三、做到細心、耐心、仁心、責任心,心心俱到。
四、多完善其自身素養(yǎng)素質。多讀書,多學習提升自我。在完成份內工作的同時,更好地創(chuàng)新。(包括教學和管理)
五、與學生、家長誠摯地溝通。以朋友老師的身份融入。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