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中國結教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0 14:47: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國結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國結教案

篇(1)

(一)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就是出國留學培訓和接收外國學生來華學習

這是一種很普遍的誤解,并導致了大量高中出國班的誕生。事實上,一個學校出國留學學生的人數、外籍留學生人數只是反映該校教育國際化程度的一個方面,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工作為學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帶來哪些影響。例如,是否通過這些課程的教學發現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并使之得以改善;學生能否通過對這些課程的學習真正適應不同國家的學習生活,并帶動全校學生加深國際理解。

(二)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就是引進國外課程

實現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單純靠引進一種國外課程是遠遠不夠的。任何一個課程體系都是在一種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它只適合某種特定的學生群體。此外,不同的課程體系對師資力量、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方法有不同的要求,不認真分析教學目標、自身教學能力和學生升學發展出路,產生失敗的教學成果是必然的,這幾年的高中國際班已經由此導致了一些失敗案例,遺憾的是現在似乎仍有前仆后繼之勢。只有真正的用國際化視野來把握和發展教育,在教育本土化的基礎上將中外課程融合貫通,才能逐步探索和完善基礎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中所提倡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高考成績下降

這源于大家對中國傳統應試教育認識的慣性。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是被動的灌輸模式,大多數的測評是考察學生的記憶能力而非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隨著我國新課標建設的深入推進,測評方式也在悄然變革,國際教育中倡導的素質教育和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正在滲入我國的教學評估。對于中國學生來說,采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或者采用優質國際教育模式,其差別在于對應試能力或者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不同側重。最近幾年涌現出的高分學生已經表現出突出的解決問題能力和研究能力,而一些以高壓管理模式而聞名的“名校”則已經表現出明顯的頹勢。

(四)教育國際化的目的是獲得國際認證和創造學校品牌

出于功利目的,有些人認為學校獲得的國際認證越多,在招生宣傳中就越有優勢,學校得到的政府和社會的支持也就越多。但是,辦學者如果將獲得國際認證、創造學校品牌作為學校國際化的目的,容易導致學校一味迎合國際機構的衡量標準,而不注重這種認證對學校的益處,進而影響學校和學生的長期發展。近來,更有一些國內中介機構為高中設立了沒有內涵、沒有標準的所謂世界名校聯盟認證,遺憾的是幾所著名的高中也穿上了“皇帝的新裝”。

(五)只有中外合作辦學才是真正的國際教育

中外合作辦學是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一種重要形式,但并非唯一形式。中外合作辦學從教材、教學方法到教學理念,甚至連教師都來自國外,其優勢在于學生可以不出國門就接受純正的國外教育,同時帶動全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發展。但中外合作辦學對教學成本、教師素質、學生素質、甚至家長素質都有較高要求,這是一個城市在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發展到一個高度的產物。如果上述因素還不能完全達到高標準,則中外合作辦學有很大風險,即使成功地舉辦了一個合作辦學項目,也不見得就能為全校國際交流與合作帶來福利。事實上,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是一個廣闊的舞臺,國際理解教育、國際化素質教育、國際化教學方法改進、國際化師資團隊建設、國際教育資源引進等等,都是實施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措施。

(六)只有外教才能實現國際教育

也有人認為“只有外教才能實現國際教育”。誠然,外教更加適應和理解國際化教育方式,能夠更好地實現國際課程,但是國際教育不僅僅是全盤引進國外課程,而是要在實際教學中進行修改和融合,創造適應中國學生實際情況、能夠發揮中外教學各自優勢的教育方式。一些中國的優秀教師在經過專業培訓之后,由于更加了解中國學生,他們的教學效果往往優于外教。

澄清了以上幾個誤解,開展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方法就相對清晰了。教育國際化要在本土教育的基礎上實現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國際化:運用國際先進的多媒體數字化軟、硬件設備和優質的學習資源和教學、管理模式,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感官經歷和對任務的研究實踐過程中訓練多種素質能力,全方位提升自身綜合實力,成為擁有國際視野、多國文化背景、多元智能均衡發展、滿足時代需求且兼具中國情懷的世界性人才。然而,這一進程中也遇到了幾個問題。

二、基礎教育國際化過程中的四個問題

(一)教學經費不足導致無力引進高素質教學專家和教學資源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是我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而收取高額學費又會加重學生的家庭負擔。經費不足導致學校在引進高素質教育專家,尤其是外籍專家和國際教學資源時受到很大的限制。學校缺乏完善的外教聘請、考核機制及經費不足容易造成聘請的外國專家素質不高。另外,國際課程的學習資料價格相對較高,經費不足會影響教學資源的引進,往往導致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為走過場。

(二)學校的國際教育負責人及教師對國際教育資源缺乏鑒別和搜集能力

很多學校的國際教育負責人或老師是在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大背景下臨時受命,并不具備對國際教育資源的鑒別和搜集能力,面對廣袤的國際教育資源,一片茫然,不知道從何處著手甄選。有時由于時間限制,挑選的課程無法與學校的教學實際相結合,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另外,各學校單獨行動,到國外考察耗費巨大,也加重了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經費負擔,導致國際教育最終難以實現。

(三)學校從事國際教育的教師亟待培訓提高,以實現真正的國際化教學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之一,教師的素質直接關系到國際教育的教學質量。目前大部分學校還缺乏對從事國際教育的教師的專業培訓。如果只是要求老師按照國際教育的要求授課,卻不能進行系統的培訓和指導,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大部分教師接受的是中國的傳統教育,直接跨越到國際化教育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解答這些問題,如果單憑教師自己摸索,不僅耗費大量時間,而且收效甚微。這就需要為教師提供專業、系統的培訓,幫助教師真正理解什么是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怎樣在教學中實現兼具中國教育本質的教育國際化。

(四)缺乏專業人士對有意出國留學的學生進行升學指導

目前大部分學校并沒有專職人員為有出國留學意愿的學生進行升學指導,導致學生需要花高額費用找留學中介機構進行升學規劃和服務。這一方面加重了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很多留學中介在海外升學指導上并不專業,容易誤導學生。因此,學校指定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專業教師為學生進行升學指導和提供咨詢服務非常必要。

正如同志在“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的講話中所提到的:“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信息化正是這一教學體系的核心。北京市八一中學和北美高等教育基礎課程指導中心(UFEIC)合作,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的“四個學會”理論為基礎,在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多元智能理論”和“美國青少年核心能力標準(CCSS)”指導下研發的“國際多元素質教育課堂”正是以信息化帶動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成功嘗試,為以上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三、 解決方案:國際多元素質教育課堂

建設——以信息化帶動教育國際化

“國際多元素質教育課堂”旨在充分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采用多維度訓練、多感官參與的教學思想,以探究為基礎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實現多元智能同步發展。該教育體系涵蓋了國際多元素質教育示范校標準認證、國際多元素質教育課堂建設、國際多元素質訓練系列課程、英文原版圖書及信息資源查詢服務、多元素質教育主題活動、國內外教育交流活動、出國留學學術準備及適應性訓練、海外升學指導、國際化師資培訓、家長課堂等綜合性國際多元素質教育解決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并熱愛自己的祖國。

2、通過制作生日蛋糕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

活動準備:

1、圖片:有關國慶節的圖片。

2、工具: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生日蛋糕

1、提問:這是什么,是誰要過生日?

2、教師播放國歌與國旗,提問:現在你們知道是誰要過生日了嗎?

小結:是呀,我們的祖國媽媽要過生日了。

3、提問:祖國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每年的十月一日是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

二、生日祝福

請幼兒每人說一句生日祝福語送給祖國媽媽。

三、制作“生日蛋糕”

1、提問:你們過生日時,爸爸媽媽會給準備了什么禮物?

2、提問:那我們給祖國媽媽怎么慶祝生日呢?

3、教師出示“生日蛋糕”,引導幼兒觀察它的制作方法。

提問:看看這個生日蛋糕是用什么做的?

4、教師示范講解蛋糕的制作方法:先撮成一個圓球,再輕輕地壓一壓,最后搓一根小棒做生日蠟燭。

5、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篇(3)

知識目標:

1.了解過濾是使不溶性固體和液體分離的一種常用方法,結晶是分離幾種可溶性固體混合物的一種方法。

2.了解過濾的適用范圍和主要操作,了解利用結晶方法,在提純物質時的簡單應用。

能力目標:

1.學習過濾操作和結晶操作;

2.溶解度曲線與結晶的關系討論。

情感目標:

通過粗鹽提純和硝酸鉀晶體生成的實驗操作滲透科學素質和事實求事精神的培養。

教學建議

知識講解指導

1.注意區分過濾和結晶的概念及適用范圍,不要混淆

2.在講過濾的操作方法時,注意強調:

(1)主要儀器包括哪些

(2)操作注意事項

3.應明確在操作的各步驟中玻璃棒的作用

4.對于學生素質較好的學校,在完成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教學內容以后,可結合上節所學有關溶解度的計算,適當補充在溫度改變時,有關溶解度的計算。(另加一課時)

(1)高溫的飽和溶液降溫時,會有晶體析出。

例:71℃時的溶解度是140g,9℃時是20g,將71℃時的飽和溶液200g降溫至9℃時,問能析出多少g晶體?(100g)

(2)低溫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時,需加入一定量的固體溶質,才可使溶液再次達到飽和。

例:將20℃時250g飽和溶液,加熱至8℃時,需加入多少g晶體才可使溶液再次達到飽和?(已知20℃時的溶解度11.1g,80℃時為21.4g)

關于過濾和結晶的教學建議

1.本節教材內容較少,也比較簡單,目的是向學生介紹兩種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除應用一些固體物質溶解度的知識外,并不做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要求。重結晶屬選學內容,可根據當地化工生產情況作適當處理。

在學法上,從如何得到粗鹽,又如何精制為精鹽這樣的問題引入課題,提出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方法。

接著教材分兩段,分別介紹過濾法分離固態物質和結晶法分離可溶性固體的道理。

2.為了使學生了解結晶法,可以分離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教材安排了一個實驗,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利用熱飽和溶液冷卻的方法,使硝酸鉀從它與氯化鈉的混合液中結晶出來,經過濾達到使硝酸鉀晶體與氯化鈉母液分離的目的。從而進一步從溫度變化對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影響的不同,講解應用這種方法的道理,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3.本節內容不但要以前面學習的溶液、溶解度及影響溶解度的主要因素等相應知識為基礎,還與過濾等實驗基本操作的技能相聯系,如過濾法要跟物質的溶解性及過濾實驗操作相聯系,結晶法(或重結晶法)跟物質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線知識相聯系。

總結分離、提純物質的兩種方法,可用下表表示:

方法

過濾

結晶

適用范圍

除去液體中固體雜質,或使純凈結晶與母液分離。

分離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

依據原理

固體顆粒大,不能通過濾紙或過濾層,而濾液可以通過濾紙或過濾層。

利用固體物質溶解性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不同,使一種物質先結晶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主要操作

制過濾器、過濾

濃縮結晶,降溫結晶

課堂引入指導

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課堂結束指導

列表對比過濾法和結晶法

教學設計方案1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第四節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課本142頁習題1、2、3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方法]實驗討論法。

[教學用具]

儀器:燒杯、漏斗、玻璃棒、試管、試管夾、鐵架臺、鐵環、濾紙、酒精燈、藥匙。

藥品:硝酸鉀、氯化鈉、明礬、膽礬。

其它:投影儀、火柴、粗鹽、溶解度曲線圖。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日常接觸的物質很多是混合物,請同學們舉出幾個混合物。

從混合物中得到純凈物,需要把混合物分離。今天我們學習兩種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板書】第四節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提問】怎樣除去粗鹽中混有的泥沙?引導學生根據做過的粗鹽提純實驗進行討論。

【演示】粗鹽提純

實驗由學生分步操作

講臺上擺放幾種儀器請選擇過濾實驗所需儀器。

請一個學生到講臺前組裝過濾裝置

請一個學生到講臺前做過濾實驗

引導學生觀察粗鹽提純的步驟。

引導學生觀察澄清濾液,比較過濾前的粗鹽溶液。指出:泥沙不溶于水,留在濾紙上,用過濾的方法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達到了提純的目的。

組織學生講評實驗

引導學生討論小節

【提問】思考題:能否用其他方法從氯化鈉溶液中分離出氯化鈉來?

我們來學習另外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講述】把氯化鈉溶液加熱蒸發,溶液達飽和后繼續蒸發就得到了氯化鈉。固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結晶。

【板書】二、結晶

在結晶過程中形成的,具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叫晶體。

【展示】幾種晶體標本:明礬、膽礬、食鹽晶體。

【設問】這些晶體是如何得到的呢?

引導學生回憶:固體物質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發生怎樣的變化?

【展示溶解度曲線圖】指導學生分別查出硝酸鉀和氯化鈉在20℃、60℃、100℃時的溶解度。根據兩種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歸納出變化規律。

【設問】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固體物質用什么方法得到晶體?

指導學生看書討論。

【設問】如果是幾個可溶性固體混合物例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物怎樣分離呢?

【演示】(實驗)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

【設問】1.是什么物質結晶析出?

2.過濾時,留在濾紙上的是什么物質?

3.濾液中溶質是什么?

引導學生根據硝酸鉀和氯化鈉溶解度曲線進行討論。

【講述】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相當大的固體物質,一般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體。利用這一方法可以分離可溶性固體混合物。

引導學生歸納小結結晶的兩種方法。

指導學生小結: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探究活動

制作硫酸銅單晶

目的:

通過制作硫酸銅晶體,檢驗控制晶體的生長的因素,練習結晶和重結晶操作,培養學生嚴謹、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

儀器和藥品:

燒杯100mL、1000mL,玻璃棒,電爐或其它加熱設備,小刀,硫酸銅(純度不低于化學純)固體

時間:每天30分鐘,持續7-35天

操作:

1.在100mL的燒杯中配置硫酸銅飽和溶液,用培養皿蓋住燒杯口,靜置一夜。

2.從結晶出來的晶體中選擇一塊晶形比較好的硫酸銅晶體,作為晶種。注意晶種的每一個面都必須光滑,整齊。

3.用一根長約10-15cm的頭發或細銅絲將晶種捆好,固定在玻璃棒上。

4.用1000mL燒杯配置3/4燒杯高于室溫不超過5℃的飽和硫酸銅溶液,注意硫酸銅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銅固體

5.將捆有晶種的玻璃棒橫放在燒杯口,晶種放入溶液中。注意晶種不能與燒杯接觸。燒杯口用白紙蓋住。靜置。觀察。

6.如果晶種上長出多個硫酸銅晶體或硫酸銅則應將晶體取出用小刀切去小的晶體。然后將燒杯內的硫酸銅重新配成高于室溫不超過5℃的飽和硫酸銅溶液,注意硫酸銅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銅固體。

7.重復5,6步驟直到得到滿意的晶體為止。

熱冰

簡介

配制一過飽和醋酸鈉溶液,當加入醋酸鈉的晶體時,就會立即結晶,而此結晶會充滿整個錐形瓶,其樣子就像水結冰似的,而且用手摸時會有熱熱的感覺,故稱其為“熱冰”。

實驗步驟:

1.取一250mL的錐形瓶,裝50mL的蒸餾水,加入醋酸鈉使其溶于水中,直到無法溶解為止。

2.在錐形瓶內再多加一倍量的醋酸鈉,然后放到電爐上加熱使其完全溶解,形成過飽和溶液。

3.將溶解完的醋酸鈉溶液,用少許的蒸餾水清洗錐形瓶的內壁之醋酸鈉,再放到室溫下,使其慢慢地冷卻,若無其它因素,應可成過飽和的溶液,如圖1所示。

4.在做好的過飽和醋酸鈉溶液中,加入一些醋酸鈉晶體,會使溶液迅速的結晶,并會放出大量的熱量,如圖2所示。

注:步驟1~3可先在上課前先完成,這樣不會耽誤上課的時間。

圖1過飽和醋酸鈉溶液

圖2醋酸鈉晶體

溶液和器材:醋酸鈉、蒸餾水、電爐、250mL錐形瓶、滴管

原理和概念:

此反應的反應原理是:

過飽和溶液中含有醋酸根離子、鈉離子和水分子,當我們加入醋酸鈉晶體時,便給予溶液一種趨勢,使其結晶。要使過飽和的醋酸鈉結晶有三個條件:動能、機率和方向。而我們加入醋酸鈉晶體,是提供其結晶時所須之機率和方向的條件。由反應式可知,當溶液中的粒子結晶時,即反應向左進行,會放出熱,這就是為什么錐形瓶摸起來會熱熱的原因。

注意事項:

1.制備醋酸鈉的飽和溶液的錐形瓶必須保持潔凈。

2.加熱的過程中,不可使溶液沸騰。

3.轉移已準備好的過飽和溶液時,要小心,不要搖動過于激烈,否則可能會在移動的過程中產生結晶,而功敗垂成。

4.此醋酸鈉過飽和溶液可以重復使用,當其結晶之后,再加熱后使其慢慢地冷卻,便可恢復成原來的過飽和溶液,因為加熱可使反應向右進行,使晶體溶解在水中,呈離子的狀態。

5.市面上有一種稱為熱敷袋的東西,即是應用此原理而制造出來的,在示范此實驗時,可拿來給學生看或示范之。

篇(4)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對學校安全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負起學校安全教育的領導責任,切實把安全教育擺上 學校議事日程,作為學校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力爭使安全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周密計劃,認真落實學校認真貫徹交通安全教育,緊密結合本校實際、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方案,明確安全教育目標、組織領導機構、教育活動措施、實施方法步驟等,確保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有人抓、不脫節。

12 月2日,牛艷玲校長利用升國旗儀式做了題為《關愛生命文明出行》的國旗下講話,做好宣傳教育發動工作,營造安全教育活動氛圍。同時,學校充分利用黑板報、標語以及班隊會活動等方式,大張旗鼓地向學生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1、組織學生觀看了一部分交通安全教育片,了解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規和一些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現場,這些片段給每一位同學投敲響了警鐘: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代價是慘重的!

2、組織各班辦了《交通安全知識》專題板報,向學生介紹交通安全知識。

3、利用班隊會形式組織了交通安全主題班會。

4、每天放學時各班都要排好整齊的隊伍才可離校,各班班主任都需將學生隊伍帶到指定的家長接送地點。

篇(5)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絕大部分幼兒對于祖國節日的了解也就僅限于吃好吃的了,針對這一現象,我設計了本課,通過本科使孩子們了解中國的節日傳統和風俗,激發他們的國家自豪感。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教學,引導幼兒探索、發現關于我國四大傳統節日的知識,了解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元宵節的由來及風俗。

2、通過系列游戲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節日氣氛。

3、引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元宵節的由來及風俗。

難點:引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活動準備

電腦、錄音機、錄音帶、粽子、月餅、餃子、湯圓、廚師帽、圍裙、面、餡、粽葉、糯米、棗、盤子、各種節日裝飾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語引入:這幾天,小朋友和家人交流了有關我國傳統節日的知識,你們知道我國有哪四個重大傳統節日嗎?你喜歡過節嗎?過節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那好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乘時光列車,進入時光隧道,到這些節日去看一看。

2、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風俗

導語:看時光指針指向了五月初五,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呢?端午節?誰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呢?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1)幼兒說說端午節的由來、風俗。

(2)讓我們一起進入時光網站,看一看你們說的對不對。

教師小結: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設定的節日,人們在端午節這天包粽子、賽龍舟、戴荷包、掛葫蘆、采艾蒿、扎五索、吃粽子、吃雞蛋。

2、了解中秋節的由來、風俗。

(1)聽音樂繼續出發,到下一個節日看一看,時光指針指向八月十五是什么節日?

(2)誰能說說中秋節的來歷?風俗?

(3)進入時光網站,師講解中秋節的來歷、風俗。

3、了解春節的由來、風俗。

(1)聽音樂到下一個節日看一看,時光指針指向正月初一,師簡介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一個節日。

(2)幼兒說說春節的來歷?風俗?啟發幼兒回想有哪些活動。

(3)進入時光網站,師講解春節的來歷、風俗。

4、了解元宵節的由來、風俗。

(1)聽音樂繼續出發,到最后一個傳統節日看一看,時光指向正月十五?這是什么節日?

(2)幼兒說說元宵節的由來、風俗。

(3)師小結

5、認識并品嘗傳統節日食品

請來四大名廚載歌載舞送來美食,用表演唱的形式介紹美食。再分發給幼兒品嘗。

6、幼兒動手制做傳統食品

四個老師扮演四大名廚,指導幼兒動手制作。

7、游戲:愛心傳遞

傳節日禮品,教育幼兒互相關心,團結友愛,關愛他人,思想教育:我們的祖國和民族團結奮進。

舞蹈:娃娃過節

篇(6)

國際結算是從事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工作必須掌握的一門重要的實務課程,其課程主要包括跟單信用證、跟單托收、匯款、銀行保函、國際保理服務、包買票據業務等貿易結算方式和僑匯、信用卡等非貿易結算方式以及與之配套的票據和商業單據等內容。國際結算課程不但內容龐雜,而且與實際工作緊密相關,單純的課堂講授方式無法滿足課程本身知識量大和實務性強的特點,也容易造成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業務操作相脫節而感到無所適從的現象。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國際結算課堂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在理論講授中結合實際案例的分析與解決,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

一、國際結算的學習必須與案例教學相結合

案例教學是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具有較強的目的性,較好的啟發性及突出的實踐性,并且能夠在師生的互動中較好的達到教學的效果。

國際結算課程本身的實務性特點非常突出,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與實際的結算工作緊密結合,如果單純結合課本進行知識點的講述,學生學習和記憶的只是枯燥的概念和理論,往往感到國際結算課程的難學,既無法深入理解理論的內涵,也無法把握學習的重點,更無法在實踐操作中熟練應用。案例教學可以通過大量實際案例的應用與分析,通過學生對不同貿易、結算角色的扮演加深對概念與慣例的理解與記憶,也可以提前熟悉工作業務的流程,更可以提前面對結算業務中的各種突發事件。

二、國際結算的教學必須與案例教學相結合

國際結算的課程內容十分豐富,不僅包括各種結算工具、結算方式和結算單據,還包括結算過程中應用的國際慣例與各國法規,課程內容的千頭萬緒往往令授課教師感到需要講的內容太多,講的過多過細則課時不足,講的過少則內容空洞學生無法學到實際知識。案例教學則可以彌補教師教學手段的不足,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主性思維。能夠把所學知識和理論內化為發現問題的認知思維、分析問題的推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判斷思維。

國際結算的課程內容也十分枯燥,不僅概念和國際慣例非常多,而且其識記要求十分精確,理解上對于初學者也有一定的難度。應用案例教學能夠生動的解釋枯燥而難以理解的概念,在師生的互動中輕松的完成知識的傳遞,如對于理解信用證是自足性文件與單據化文件這個特點上,可以用一個合同與信用證有關貨物描述不一致而被拒付的案例來說明,并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和分組討論,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模擬實際工作的環境,并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加深對概念的記憶與認識。

三、國際結算案例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

筆者在日常的教案準備和課堂講授中不斷進行嘗試,逐漸總結出一些案例教學的實施手段,并形成了具體的方案。

(一)專業區別

在教學案例準備的過程中,應就所教學生的專業來挑選合適的案例。如所教學生是金融學專業,應在銀行實務中有所側重,案例選擇和分析的切入點以商業銀行為主,著重選擇銀行辦理各種結算方式的業務流程、信用證的制作和信用證下交易所的審核中的案例;如為國際貿易專業,則應側重貿易實務,案例選擇和分析的切入點以企業為主,著重選擇各種結算方式中如何防范貿易風險和制作各種單據的案例。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盡快的融入實際工作的氛圍中去,適應以后的工作崗位。

(二)重點適用

在案例的安排上,應根據有限的課堂時間,主要側重于教學重點和難點,并按知識點的先后順序來安排案例的講述。筆者往往以案例為引,介紹教學重點和難點,并安排課后思考,讓學生課下分組討論。這樣不僅可以達到講授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由淺入深,也可以使學生在課后的討論中鞏固所學知識。

(三)問題設計

在案例與課堂教學的結合上,應當對收集到的案例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梳理好案例的層次關系,設計好案例的問題,以激發起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興趣。如在托收的付款交單方式的講敘中,應用如下案例:某出口商A擬采用D/P即期的方式出口商品。但進口商B不同意采用這種方式,相反卻要求采用D/P60天的結算方式,與此同時要求由進口商指定代收行。問如果出口商答應采用這種結算方式,會有什么后果?進口商B是否會獲得好處?通過讓學生分別從進口商和出口商的角度來切入問題和回答問題,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進口商可以通過相熟的代收行憑信托收據提前借單,收取貨物,避免資金的占壓,有利于本身的資金融通,而出口商則是在進口商商業信用的擔保下對其進行了融資,相對即期付款交單而言風險較大。學生可以通過這個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加深對兩種付款交單方式的認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到這方面的風險。

(四)動態更新

案例教學的應用也應與國際結算的發展動態密切聯系,不斷進行新的調整。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國際經濟交往的深化,國際結算業務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一些新的結算方式不斷出現,有關國際結算的法律法規、國際慣例也在不斷修改更新。這就要求我們隨時關注國際結算的發展動態,及時更新教學案例,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國際結算業務的最新動態。如2006年11月,國際商會終于在全球范圍內正式了有關信用證領域的最新國際慣例――《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2007年修訂本)》(簡稱UCP600),并決定從2007年7月1日起全面取代實施了長達13年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1993年修訂本)》(簡稱UCP500)。UCP600的公布和實施無疑是進出易領域十余年來的頭等大事,需要學生準確掌握,靈活運用。因此,在信用證案例的選擇中,要體現UCP600的特點以及對實際業務的影響之處,并將其作為重點來講授。

(五)教學輔助

在案例教學的實現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手段。如案例相對簡單,且只起到說明作用,可以隨堂口頭簡述,例如各種本票匯票的偽造案件;如案例稍微復雜,則可以在PPT中展現,讓學生閱讀思考,并且提出有針對性的的問題,與學生互動,例如國際結算方式中各種違約案例;如案例較為復雜,涉及當事人較多,案情較長,則可以在PPT展示的基礎上,布置成課后作業,讓學生下課后查閱相關資料,分組討論,并且在后續的課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行切身體驗,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解決方案,如結算方式中信用證、保函和保理業務中各種單據的制作與審核等案例。

(六)深入實踐

另外,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注意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及對案例討論的匯總,同時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法、雙語教學法和實驗課程,給學生創造一個國際結算的實踐教學環境,有目的的引導學生以實現課程教學的目標。

綜上所述,國際結算案例教學實施方案可以以圖1示之。

從圖1可看出,在國際結算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是輔助,其職責是精心選擇、編寫案例,指導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的討論思路;學生應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深入案例情景,基本獨立的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與討論案例,并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國際結算課程中案例教學的實施應注重時效性與實踐性的特點,并結合實踐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優點,使教師教的清晰明了,學生學的輕松透徹,不僅讓學生課堂知識學的牢固,還能在畢業后迅速融入實際工作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張家軍,靳玉樂.論案例教學的本質與特點[J].中國教育學刊,2004(1):48-50.

[2]史雪娜.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7 (3):55-56.

篇(7)

1、序言

鍋爐作為承壓類特種設備,雖然其運行條件特別差,會有各種因素導致其損壞或狀況變差,但是一般情況下尤其是新投用的鍋爐,按照相關規程進行保養和使用不會造成鍋爐的嚴重損傷。筆者在對一臺新投運不久的型號為DZL6-1.6-AⅡ工業鍋爐第一次進行內部檢驗時,發現其損傷程度異常,隨即對其進行分析,查找造成該鍋爐損傷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

2.1 宏觀檢驗

該鍋爐鍋殼水側普遍斑點腐蝕,且相對較為嚴重,面積最大約80mm×40mm,深2.0mm左右,如圖1、2所示;個別煙管斑點腐蝕,面積最大約40mm×30mm,深2.0mm左右;爐膛內結焦嚴重,可以看出前拱及附近爐墻在運行時結焦呈流塑狀。

2.2 壁厚測量

該鍋爐鍋殼規格為Φ1600×22,最小需要壁厚為20mm,材質為20g(GB713-97);煙管規格為Φ63.5×3.5,最小需要壁厚為3.01mm,材質為20#(GB3087-99)。采用MMX-6型測厚儀進行厚度檢測,發現鍋殼腐蝕嚴重部位剩余壁厚為20.0mm左右,煙管腐蝕嚴重部位剩余壁厚為2.0mm左右,均小于其設計最小需要壁厚。

2.3 強度校核

依據GB/T 16508-1996《鍋殼鍋爐受壓元件強度計算》,結合該鍋爐強度計算結果匯總表對其進行強度校核,發現該鍋爐應限壓0.49Mpa以下運行,而該鍋爐使用壓力為1.0Mpa,目前狀況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2.4 成分測量

該鍋爐鍋殼材質為Q245R,煙管為20#,利用便攜式光譜儀對鍋爐鍋殼及煙管進行成分測定,發現其化學成份與該鍋爐質量保證書中稍有差別,但在其相關標準的范圍值以內。

3、原因分析

3.1造成斑點腐蝕的原因

3.1.1水處理失當

檢驗時發現,該單位除這臺6t/h的蒸汽鍋爐外,還有幾臺10t/h的蒸汽鍋爐,但均未按照GB/T1576的規定安裝除氧設備,未進行有效除氧,這必會導致給水中溶解氧超標,造成氧腐蝕。

3.1.2構成電化學腐蝕

按照現代電化學理論,金屬發生電化學腐蝕的原因是具備構成電化學腐蝕電池的條件,即溶液中存在著可以使金屬氧化的去極化劑,而且這些去極化劑的陰極還原反應的電極電位要比金屬陽極氧化反應的電極電位更高。所以只要溶液中有氧化劑存在,即使是不含雜質的純金屬也可能在溶液中發生電化學腐蝕。在這種情況下,陽極和陰極的空間距離可以很小,小到可以用金屬材料的原子之間的距離計,而且隨著腐蝕過程的進行,數目眾多的微陽極和微陰極不斷地隨機交換位置,以至于經過腐蝕以后的金屬表面上無法分辯出什么地方是腐蝕電池的“陽極區”和“陰極區”,在腐蝕破壞的形態上呈現出均勻腐蝕的特征。

在鍋爐投運前未能進行有效的煮爐或者在停爐期間未進行有效的保養,均有可能在鍋爐內殘留部分鐵的氧化物或者其他與鐵電極位差較大的雜質,從而在使用過程中構成電化學腐蝕,產生氧化鐵,氧化鐵再與鐵構成電位差,進而不斷加劇腐蝕。

據了解,該臺鍋爐由于投產急、工期緊,安裝上以后未能按規程進行規范的烘、煮爐,即投入運行,從而在使用過程中構成電化學腐蝕。

3.2 結焦原因分析

鍋爐結焦是指灰渣在高溫下熔化后粘結在爐墻、受熱面、爐排上的現象。 鍋爐結焦對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造成的危害是相當嚴重的。其危害性隨結焦部位不同而異,如受熱面結焦以后會使傳熱減弱,工質的吸熱量減少。為了維持鍋爐出力就必須供給更多的燃料,使得鍋爐的運行經濟性降低;爐膛水冷壁結焦會引起爐膛出口煙氣溫度升高受熱面壁面超溫,甚至發生受熱面爆管的嚴重事故。

鍋爐結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鍋爐的設計、燃燒器的設計布置、設計煤種以及實際運行煤種的特性及其差異等,該臺鍋爐結焦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3.2.1 煤質原因

該鍋爐設計燃料為二類煙煤,而實際使用煤種的品質較差,灰分含量高、灰熔點低,這是造成鍋爐容易結焦的原因之一。煤在爐排上燃燒后產生大量的飛灰,部分熔點較低的飛灰會呈現塑性狀態并不斷沉積在受熱面管壁上和爐膛內,并不斷積累造成爐膛內及受熱面管壁的結焦。

3.2.2 配風原因

爐膛內漏風較嚴重,或配風不合理導致鼓風占優時會在燃燒區內使火焰拉長導致爐膛內的溫度較高,這種情況也最終鼓勵了結焦的產生。

3.3 運行問題分析

據了解,該鍋爐自投運后一直超負荷狀態運行。一般來說,鍋爐應在80%~95%額定負荷下運行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而超負荷運行對鍋爐的損害也是顯而易見。一方面,鍋爐在超負荷運行易造成鍋爐的結焦。超負荷運行時,煙氣流速快,爐膛內溫度高,并且對于大多數煙煤來說,焦結性強、灰熔點稍微偏低,勢必造成爐膛內的結焦。這種超出力運行時間越長,結渣和積灰將越嚴重,受熱面吸熱量就相對越少,為保證一定的蒸發量,就需繼續增加燃料量和風量,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終的結果將使鍋爐出力降低,影響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另一方面,鍋爐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為保障足夠的蒸發量會影響排污量,從而導致鍋爐內水質堿度較高,在這種環境下鍋爐會引起堿腐蝕,進而加劇鍋爐的腐蝕損傷。

3.4 綜合管理的問題

鍋爐在試運行期間結束后沒有及時對鍋爐進行相應的檢查和維護,是該鍋爐造成損傷的另一個原因。長期以來對設備的“重使用、輕維護”的慣性思維導致設備投入運行后的管理和維護跟不上。

4、使用建議

4.1 進行有效水處理

根據GB/T 1576進行有效、合理的水處理,水質是否合格的判定標準不能僅限于或者僅僅根據硬度值,處理后的水的硬度、濁度、溶解氧、全鐵、油量、PH值等都在標準范圍內,才是合格的水質。而溶解氧的含量則是造成鍋爐腐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實際的鍋爐使用中還應合理選擇除氧方法有效地對鍋爐進行除氧。

該單位應根據GB/T 1576對鍋爐給水溶解氧的限定安裝除氧設備,在保證給水溶解氧濃度符合標準限定的同時根據鍋爐自身受損情況采取有效措施。

4.2 控制結焦

根據鍋爐設計、爐型及適應煤種合理選擇匹配的煤質,并在運行過程中結合鍋爐出力、配風等因素進行有效調節,控制鍋爐的結焦。

4.3 合理使用

應根據鍋爐自身出力合理安排鍋爐負荷,盡可能控制鍋爐在80%~95%額定負荷下運行。

4.4 科學保養

應加強鍋爐在停爐期間的保養,并在運行前將所有垢渣、氧化物等可能造成鍋爐腐蝕的雜質清理干凈。

4.5 加強管理

強化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和意識,加強對鍋爐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對鍋爐使用的重視。

5、結束語

鍋爐使用條件復雜,受各種因素及工況的影響,應根據鍋爐自身狀況合理使用、科學養護,保障使用較長年限并盡可能保證其整體狀況良好。目前國家在鍋爐安全運行同時在逐步強調鍋爐的經濟運行,如何保障鍋爐的安全運行并不斷做好節能減排工作,需要與鍋爐相關的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司爐人員)、檢驗檢測人員等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學;現狀分析;對策與建議

ABSTRACT

篇(9)

病理學是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是各門臨床課程的基礎課。醫學生對于疾病病變知識的第一認識即來源于病理學課程。因此,病理學在現代醫學的教育中處于重要的地位。病理學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今后臨床課程的學習。由于在病理學講授中有大量的形態描述,內容枯燥、復雜、不容易記憶,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現象。本文擬就從幾個角度對如何引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提高病理學課堂教學效果,為今后學習臨床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進行具體的探討。

一、精心慎重選擇教學病例,激發病理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中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由于病理課內容多,抽象概念及復雜的機制多,不易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如何提高病理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十分重要。臨床與病理聯系是病理學授課中一部分重要內容,為講好臨床病理聯系這部分內容,要求上課教師平時注意收集一些典型的臨床病例,同時還必須了解和掌握所涉及的相關臨床學科的知識,在授課過程中,有選擇地穿插到講課當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的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在講解病例的同時傳授了病理知識,加深了對疾病的理解。

此外,教師可以不時的將病理理論與實際臨床工作具體情況相聯系。例如,當講授因膀胱腫瘤導致患者出現血尿時,可以讓同學們思考,膀胱癌和其它一些膀胱良性腫瘤均可導致血尿的出現,一般泌尿外科醫師在做膀胱鏡時,通常可以根據所學的病理知識肉眼觀察就基本能判斷這是一個膀胱癌還是良性病變。此外,要選擇正確的取材部位才能獲得病理診斷。所以必須要掌握扎實的病理學基礎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通過這種講述,使同學們意識到病理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注重結合臨床實際案例,引導學生橫向和縱向比較

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善于運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解釋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講授時適當結合臨床實際,積極啟發、引導學生運用病理學知識進行分析。例如,引起血尿有腎小球腎炎、腎癌、膀胱癌以及腎盂結石等多種原因,但這些病變的臨床表現以及病理改變有明顯的差異,通過比較加深同學對這些疾病的印象。再如,腸腫瘤、腸結核、腸血吸蟲病、腸阿米巴病等均可導致腸腔狹窄、阻塞,可讓學生總結有哪些疾病可導致腸腔狹窄、阻塞,及各自的病變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分析,在不斷總結中掌握規律,無疑是培養會思考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優秀人才的有效方法,從而使學生明白在臨床工作中同一種癥狀可由不同的病理改變所引起,針對疾病的病理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的治療是一個好的醫務工作者所具備的素質。

三、模擬臨床病例討論形式,加強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

模擬臨床病例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病理知識與臨床醫學結合起來是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這種討論形式要求學生基礎扎實、知識全面,學生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和獨立思考及綜合分析形成對疾病發生發展過程完整的理解,并訓練和培養了思考以及綜合分析問題的科學思維的能力。根據教學的目的和講授的內容,選擇一些較完整的、能結合學生所學的病理知識的死亡病例。臨床病例討論之前,先將所選擇病例的病史、體檢以及實驗室檢查等臨床資料印發給學生閱讀,讓他們根據學過的病理學知識對涉及到的內容進行討論分析,教師可根據發言提綱提出一些問題供同學參考爭論。然后輔以大體、鏡下標本的觀察,以病理尸檢的結果加以驗證。最后,老師可根據同學發言進行概括、分析、綜合、總結,使同學們對該病例有全面正確的認識。這樣的輔導課理論聯系實際,培養了學生初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四、結合臨床病理檢驗工作,強調病理檢驗工作的重要性

在多年的臨床病理診斷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學完病理學進入到臨床實習甚至工作后,對病理檢查的具體工作流程并不十分的了解,有的學生不懂如何對標本正確取材,病理診斷報告讀不懂等非常實際的現象,而這部分內容,在病理學教科書中并未涉及。因此,我們在病理學理論課和實習課的講解過程中,有意識的向同學們灌輸,雖然一些先進的檢查技術,如B超和CT等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病理檢驗在臨床診斷工作中仍不可替代。例如:在講解腫瘤章節時可以介紹手術中的冰凍對判斷術中腫瘤的良惡性重要意義。此外,為使學生能看懂、講清病理報告,我們也對病理報告格式及診斷的一些術語作些簡單介紹。又如:胃鏡病理報告為:胃竇黏膜中度慢性萎縮性炎伴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表明除有慢性萎縮性炎外,還有癌前病變,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需要密切注意。

總之,在病理教學中,結合臨床重視病例教學,就可以增加課堂的吸引力,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同學們學習病理的熱情,對教學質量方面的提高起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玉林.病理學(7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

[2]蘇金玲,姜希娟,馬東明,等.案例式教學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2):91-92

[3]劉起勝.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病理學教學質量[J].中醫藥導報,2006,12(4):98―99

篇(10)

導學案是課改以來所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主動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為了發揮導學案的作用和價值,也為了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更為了確保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我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提出了以下策略,以期能夠確保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

一、轉變教學思想,為導學案的應用打好基礎

之所以將轉變教育教學思想作為借助“導學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之一,一是因為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們的學生一直都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直接影響了導學案價值的展現。二是因為思想是決定行動的關鍵因素,如果教師不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不能正確認識導學案的存在價值,就會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所以,作為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師的我們要用正確思想來指導行動,這樣才能確保導學案每個環節的價值都能實現最大化,從而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二、選擇教學方式,為導學案的應用做好保障

教學方式的選擇是發揮導學案作用的保障,也是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要將“以生為本”的理念作為指導思想,要立足于數學教材,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有效將“小組合作探究”“小組競答”“一題多解”等方式應用到實際教學中,以展現導學案的教學價值。同時,也能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本文以“小組合作探究”方式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為例進行論述。

首先,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掌握判斷兩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推理等,并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之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帶著目標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相關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學生對課堂的恐懼感,提高學生的認識,而且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有意識地將“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學習,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學生類比思想的形成以及學習效率的提高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自主學習,并自主證明“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這一定理進行自主證明。首先將該命題轉變為證明題,即:已知在ABC,EF∥BC,且交AB于E,交AC于F,求證:AEF∽ABC。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并動手進行證明。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靈活應用能力,更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再后,組織學生對相關練習題進行練習,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的練習題,一來能夠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二來能夠起到訓練鞏固的目的,能夠展現導學案的作用。鞏固練習如下:

(1)在某一時刻,測得一根高為1.8m的竹竿影長為3m,同時測得一棟高樓的影長是90m,求這棟高樓的高度是多少?

(2)已知在ABC中,D是AB邊上的一點,連接CD,且有∠ABC=∠ACD,AD=3cm,AB=4cm,求AC的長度。

……

組織學生靈活借助所學的內容對上述練習題進行思考、練習,這樣不僅能夠鞏固所學的知識,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同時,與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以及能力水平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也能確保導學案的有效開展。

三、做好總結反思,為導學案的改進明確方向

在結束了自主學習、練習拓展之后,我們要進入的就是總結反思的過程,目的就是要確保導學案的價值最大化實現。還以導學案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這節課為例,在結束了課內外訓練拓展之后,我們要有意識地進行反思、總結。首先,分析這樣的課堂中學生課堂主體的發揮程度,自主學習能力是否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接著,針對總結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以大幅度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同時,也能確保導學案的順利實現。

綜上所述,作為一線數學教師的我們,要充分發揮“導學案”的作用,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同時,也確保數學課程目標的最大化實現。

上一篇: 項目經理年中工作總結 下一篇: 可行性研究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中江县| 雷州市| 礼泉县| 九龙城区| 额尔古纳市| 五常市| 滨海县| 岱山县| 会昌县| 康定县| 日照市| 龙川县| 嘉兴市| 五台县| 尼玛县| 合江县| 祁门县| 永昌县| 师宗县| 襄城县| 沙洋县| 阜平县| 米易县| 潜山县| 剑河县| 滁州市| 玉溪市| 乌兰浩特市| 广宗县| 筠连县| 祁门县| 隆昌县| 漠河县| 澄城县| 封丘县| 花莲市| 龙口市| 昭苏县| 平阴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