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提取工藝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3 11:05: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提取工藝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提取工藝論文

篇(1)

1.2葡萄糖標準曲線繪制精密稱取葡萄糖10.31mg,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適量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0.0、0.1、0.2、0.4、0.6、0.8mL于25mL比色管,分別加水補1.0mL。上述溶液分別加3,5-二硝基水楊酸試液1.5mL,于沸水浴中加熱5min,流水冷卻,加水稀釋至25mL刻度。以相應溶液為空白,在520nm處測定吸收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1.3酸漿果實中多糖含量的測定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2.5mL,置于50mL錐形瓶中,加水2.5mL,加6mol/L鹽酸溶液5mL,在沸水浴中加熱30min,用流水冷卻后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至微紅色,轉移至25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即得總糖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5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至微紅色,加水至刻度,搖勻,即得單糖溶液。精密量取上述總糖溶液和單糖溶液1mL,分別置于10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純水至2mL,分別精密加入3,5-二硝基水楊酸試液2mL,混勻,在100℃水浴中加熱5min,取出,立即用冰水浴冷卻至室溫,加水3mL搖勻。用相應的試劑作空白,照分光光度法在520nm處依法顯色,測定吸光度,從標準曲線回歸方程中計算出總糖和單糖濃度,由總糖含量減去單糖含量,即得多糖的含量。

1.4單因素實驗設計選擇料液比、醇沉濃度、提取時間、提取次數4個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實驗,其中料液比分別為1∶30、1∶40、1∶50、1∶60、1∶70,醇沉濃度分別為55%、65%、75%、85%、95%,提取時間分別為1h、1.5h、2h、2.5h、3h,提取次數分別為1、2、3次。

1.5正交實驗設計根據相關文獻及單因素實驗,選擇料液比、醇沉濃度、提取時間、提取次數4個影響因素,每個因素取3個水平,以多糖提取率為主要考察指標,選用L9(34)正交表進行實驗。

2結果

以粗多糖的含量為指標,在料液比為1∶60、乙醇濃度為85%、提取時間2.5h、提取次數為2次時,提取出的多糖含量最高。單因素實驗設計的因素水平見表1,正交實驗表如表2。按照上述最佳提取工藝提取條件,對一組樣品進行驗證,測定多糖的提取含量為10.5353、10.5533、10.7517、10.5866、10.6721mg/g。

篇(2)

StudiesontheExtractionProcessofShuDuPill

Abstract:ObjectiveToselecttheextractionsolventandconditionsofShuDuPill.MethodsAceticacidwrithingmethodonmicewasusedtocomparetheanalgesiceffectsofthewaterextractandthealcoholextractorthogonaldesignwasusedtooptimizethereasonableextractionconditionswiththeevaluationmarkerssuchasnaringinextractionrateandwaterextract.ResultsTheanalgesiceffecttreatedwiththewaterextractismoresignificant.Theextractionconditionswereasfollows:themedicalmaterialwassoakedin6,4,4,2timeswaterandboiled4times,3,2,1,1hoursforeachtime.ConclusionTheextractionconditionsestablishedcanmaketheextractionrateofactivecomponentshighandmakethetherapyandqualityoptimal.

Keywords:ShuDuPill;Theextractionsolvent;Theextractionprocess;Naringin

舒督(濃縮)丸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中成藥,由骨碎補、桑寄生、狗脊、絡石藤、牛膝等藥味組成。根據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與臨床癥狀,方劑中藥物的抗炎鎮痛、活血祛瘀、調節免疫功能等是其主要藥理作用。據文獻報道[1~3],骨碎補中的柚皮苷與絡石藤中的木犀草素等有抗炎作用;桑寄生中的槲皮素等具有鎮痛作用;牛膝中的多糖等成分有改善機體免疫功能等多種藥理活性。這些成分的溶解性較復雜。根據強脊炎疼痛癥狀突出的臨床表現,本研究以小鼠鎮痛藥效試驗為指標,對該方劑的提取溶劑進行了篩選,并以柚皮苷提取率和水總浸出物提取率為評價指標,采用正交設計優選其提取工藝條件。

1器材

1.1儀器與試藥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譜。柚皮苷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批號:110722200309,含量測定用)。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含量測定試劑為色譜純。藥材購于河南省藥材公司,骨碎補藥材中柚皮苷含量為0.75%。

1.2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鼠,河南省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YXK(豫)20050012),雌雄各半,體重18~22g。河南省食品藥品檢驗所動物室許可證號:SYXK(豫)20050011。動物飼料為標準顆粒飼料,購自北京科奧協力飼料有限公司(許可證號:SCXK(京)20050007)。

2方法與結果

2.1提取溶劑的選擇

2.1.1供試樣品的制備

按處方比例稱取藥材兩份,一份水煎煮兩次(6倍量/2h,4倍量/1h),另一份75%乙醇回流2次(6倍量/2h,4倍量/1h)過濾,合并藥液,減壓濃縮,分別制成1.0g原生藥/ml的流浸膏,密封,滅菌,備用。

2.1.2藥效試驗

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組,灌胃給藥,用醋酸扭體法比較不同溶劑提取物的鎮痛效果[4]。結果見表1。表1舒督丸不同溶劑提取物對小鼠疼痛的抑制作用(略)

藥效試驗結果顯示,舒督丸不同溶劑提取物均可抑制小鼠疼痛,其中以水提物鎮痛效果最好。因此,確定以水為提取溶劑。

2.2提取工藝因素的優選

2.2.1柚皮苷的含量測定方法[5]

2.2.1.1色譜條件

ZOPBOXISBC18(4.6mm×200mm,5μm)色譜柱;流動相甲醇醋酸水(35∶4∶65);檢測波長283nm。

2.2.1.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柚皮苷對照品20mg,甲醇定溶于100ml量瓶中,精密量取3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毫升含柚皮苷60μg)。

2.2.1.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與測定

取含相當于骨碎補0.3g的提取液,稀硫酸調pH值3~4,水浴蒸干,加甲醇溶解并轉移至10ml量瓶中至刻度,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于283nm處測定并計算柚皮苷含量,計算提取率。

2.2.2水總浸出物的測定方法

分別精密量取水提藥液各25ml,按浸出物測定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Ⅰ部附錄XA)操作,以25ml提取液相當于原藥材量作為分母,以干燥品計算供試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浸出率。

2.2.3提取工藝因素與水平的正交實驗選擇加水量、提取時間和提取次數3個因素,每個因素選擇3個水平,見表2。用L9(34)正交表進行正交實驗設計。表2實驗因素水平表(略)

取復方飲片9份,每份354g,按表3正交表設計方案進行回流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濾過,吸取藥液適量,測定柚皮苷含量和水總浸出物量,計算提取率,見表3。表3舒督丸提取工藝正交實驗方案與結果(略)

2.2.4舒督丸提取工藝因素的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結果見表3~4。表4舒督丸提取工藝正交試驗結果方差分析(略)

由綜合評分直觀分析可知,上述因素中,B因素影響最明顯,應取3水平;C因素次之,應取3水平;A因素應取2水平。

由上表可看出,顯著影響提取效率的工藝因素是B。取重要因素較高水平的組合,得到最佳工藝條件為:A2B3C3。即提取4次,每次分別為3,2,1,1h,每次加水量分別為6,4,4,2倍。

2.3驗證實驗

取復方飲片,按最佳工藝條件重復提取3次,測定柚皮苷和水總浸出物得率。結果見表5。表5驗證實驗結果(略)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所篩選出來的工藝合理可行,穩定可靠,具有可操作性和重現性。

3討論

3.1舒督丸方劑中有效成分既有水溶性,也有脂溶性的,理論上既需要用親脂性溶劑也需要用水提取,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但是復方中各藥材成分間在提取時往往會發生復雜的相互作用,從而使有效成分溶解度及存在狀態發生變化影響到藥效。因此,采用藥效學方法篩選提取溶劑,與常規的化學法相比,其篩選結果與臨床用藥效果更為接近。本實驗以小鼠醋酸扭體法比較該方劑水和乙醇為溶劑的提取物的鎮痛效果,結果表明以水為溶劑效果優于乙醇,與該藥原配制用溶劑產生的療效一致。

3.2由藥材成分浸出原理可知,溶劑對藥材的浸潤與滲透、溶解與解吸和成分擴散置換過程,在第1次提取即已經完成,后續的多次提取,主要是更換溶劑,保持濃度差。所以,在本研究中,每個煎煮時間和加水量水平設計為依次遞減。結果證明優化出的提取工藝參數可以使有效成分達到較高的提取率,節省了大量的工時,降低了水和能耗。

3.3在柚皮苷含量測定時發現復方提取物中柚皮苷提取率很低,與其溶解性能不符。通過對方中骨碎補與其他藥材兩兩配伍提取實驗發現,是由于其與桑寄生中某成分形成了水溶性絡合物,影響了柚皮苷的含量測定。實驗發現該絡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夠迅速解離,可以避免對柚皮苷含量測定的干擾,故在測定復方中柚皮苷含量時,需用稀硫酸調節溶液pH至酸性。

【參考文獻】

[1]國家醫藥管理局中草藥情報中心站.植物藥有效成分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761,680.

[2]宋必衛,田薇,劉穎雪,等.槲皮素鎮痛作用研究[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1994,29(3):168.

篇(3)

UV/VIS916型分光光度計(澳大利亞GBC),ZK-82A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實驗儀器總廠),FZ102型微型植物試樣粉碎機(河北省黃驊市振興機電儀器廠),SX8200H型臺式超聲波清洗器(上??茖С晝x器有限公司),HH-S2系列恒溫水浴鍋(江蘇省金壇市環宇科學儀器廠)。

1.2材料

綠原酸標準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定檢定所,野購自邦健藥房(50℃下烘干3h,粉碎后備用),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方法與結果

2.1對照品溶液的制備準確稱取綠原酸對照品5.2mg置于250ml量瓶中,用70%的乙醇溶液溶解,定容即得。

2.2測定波長的選擇取對照品溶液1ml,置于10ml量瓶中,用70%的乙醇定容。以70%乙醇溶液為參比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計上在200~400nm范圍內進行掃描最大吸收波長,結果在329.6nm處有最大吸收峰,由此選擇329.6nm作為測定波長。

2.3方法學考察

2.3.1標準曲線的繪制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0.0,0.1,0.2,0.3,0.4,0.5,1.0,2.0,3.0,4.0ml于10只10ml量瓶,以70%乙醇定容。于紫外分光光度計上在λ=329.6nm處測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綠原酸濃度C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經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A=51.133C-0.0058,r=0.9997,結果顯示綠原酸在0.416~4.576g·L-1范圍內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2.3.2精密度實驗精確稱取野約1g,加入10ml在70℃水浴提取60min,準確吸取提取液1ml,置于10ml量瓶中,以70%乙醇定容。以70%乙醇作空白,測定其吸光度。連續測定6次,RSD=0.72%,表明儀器精密度較好。

2.3.3穩定性實驗準確吸取“2.3.2”項所得提取液1ml,置于10ml量瓶中,以70%乙醇定容。以70%乙醇作空白,分別于0,10,20,30,40,50min測定其吸光度,連續測定6次,RSD=0.38%,表明提取液在1h內較穩定。

2.3.4重復性實驗精密稱取野粉末約1g,按“2.3.2”項法平行制備3份提取液,按“2.3.2”項方法實驗,RSD=0.25%,說明方法重復性較好。

2.3.5加樣回收率實驗

向已知含量的野中加入不同量的綠原酸對照品進行實驗,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其吸光度,得出綠原酸含量。平均回收率為100.89%,RSD為1.45%,表明方法回收率較好。

2.4正交實驗設計[3,4]

2.4.1水浴提取法

在粒度、提取工藝相同的條件下,考察水浴溫度、乙醇濃度、液固比、提取時間等因素,選用L9(34)正交表安排實驗。見表1。表1水浴提取因素水平(略)

2.4.2超聲波提取法在粒度、提取工藝相同條件下,考察浸漬時間、乙醇濃度、液固比、超聲時間等因素,選用L9(34)正交表安排實驗。見表2。表2超聲波法因素水平(略)

2.5野的測定[5]精密稱取野約1g,置于100ml圓底燒瓶中,按“2.4”項進行正交實驗,提取液抽濾,濾液定量轉移至100ml量瓶中,70%乙醇定容。精密吸取濾液1ml于10ml量瓶中,按標準曲線制備方法測定其吸光度,由標準吸收曲線計算出綠原酸含量。結果見表3。表3正交實驗方案及結果分析(略)

2.6方差分析

由表3可知,水浴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條件為:A3B2C2D1,即液固比為12∶1的70%乙醇于80℃水浴提取40min。在此條件下,綠原酸含量達到0.35%。從極差分析知各因素對綠原酸提取的影響大小順序分別是提取溫度>液固比>乙醇濃度>提取時間。

超聲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條件為:A2B2C2D3,即液固比為15∶1的60%乙醇預浸漬40min,超聲提取45min。在此條件下,綠原酸的質量分數達到0.36%。從極差分析知各因素對綠原酸提取的影響大小順序分別是乙醇濃度>浸漬時間>超聲時間>液固比。

3結論

通過正交實驗,確定了水浴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條件為:液固比為12∶1的70%乙醇于80℃水浴提取40min。在此條件下,綠原酸含量達到0.35%。超聲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條件為:液固比為15∶1的60%乙醇預浸漬40min,超聲提取45min。在此條件下,綠原酸的質量分數達到0.36%。

水浴法與超聲法中,影響綠原酸的提取的主要因素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超聲條件下提取效果優于水浴。其原因可為:①超聲的空化作用對細胞膜的破壞有助于綠原酸的釋放與溶出;②超聲波使浸提劑和提取物不斷振蕩,有助于溶質的擴散;③超聲的熱效應使水介質溫度基本維持在60℃,對樣品有水浴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19.

[2]高錦明,張鞍靈,張康健.綠原酸分布、提取生物活性研究綜述[J].西北林學院學報,1999,14(2):73.

[3]鄭用熙.分析化學中的數理統計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4]克洛福德.杜連耀,應崇福(譯).超聲工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篇(4)

供試山茱萸干燥果實產于安徽,購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大藥房有限公司中藥飲片廠,將山茱萸原料粉碎,置干燥器中備用。

1.2試劑

濃硫酸,質量分數為6%的苯酚(分析純重蒸餾試劑),質量分數為95%的乙醇,氯仿,正丁醇,葡萄糖,氯化鈉等,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1.3儀器

核酸蛋白測定儀,德國Hettich公司;自動收樣器,美國Whaters公司;AlphaI-2型真空凍干機,德國Christ公司;電熱恒溫水槽(DK8D型),上海森信實驗儀器有限公司;高速冷凍離心機,德國Hettich公司。

1.4方法

1.4.1粗多糖樣品的制備

山茱萸干粉,不同條件加熱(攪拌)浸提,離心,上清液加熱濃縮至體積的1/4,95%乙醇沉淀至75%(V/V),4℃靜置過夜,離心,取沉淀,丙酮乙醚無水乙醇溶劑系統反復沖洗,真空冷凍干燥得到粗多糖樣品。

1.4.2山茱萸多糖含量測定[4]

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為標準單糖制作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Y=0.0077X+0.0257,R2=0.9995[多糖的量(μg)為橫坐標,光密度值為縱坐標]。

準確稱取粗多糖樣品6mg,加蒸餾水至50ml,配成120μg/ml的樣品溶液。吸取樣品液1.0ml,按標準曲線同法操作,測光密度,以標準曲線計算總糖含量。

1.4.3得率的計算山茱萸多糖得率(%)=山茱萸粗多糖樣品中總糖含量(g)/山茱萸原料質量(g)×100%。

1.4.4單因素分析及正交實驗

本實驗選取溫度、時間、料液比、pH值這4個因素進行分析,并從中選取3個因素水平根據單因素分析結果,采用L9(34)表做正交實驗,以多糖提取率作為衡量提取效率的客觀指標,以確定最佳提取工藝。

1.4.5山茱萸多糖的分離純化

按最佳提取工藝流程,將提取的紅褐色山茱萸粗多糖(ZA)復溶于水,用Sevag[5]法除蛋白,重復3次,加95%乙醇至30%,離心,得到粗多糖(ZB),上清液繼續加95%乙醇至60%,4℃靜置過夜,丙酮-乙醚-無水乙醇溶劑系統反復沖洗,真空冷凍干燥,得到粗多糖樣品(ZC)。稱取樣品AC200mg,溶于100ml蒸餾水中,然后加到DEAE-cellulose-52離子交換柱洗脫(2.6cm×26cm)上,依次用蒸餾水及0.1,0.3,0.5,0.8,1.0mol/L的NaCl水溶液洗脫,多功能電子蠕動泵控制流速為1ml/min,用自動收集儀收集,苯酚-硫酸法跟蹤檢測多糖,合并各吸收峰的洗脫液,蒸餾水透析3d,旋轉蒸發儀濃縮,冷凍干燥,得到山茱萸多糖的兩個分離產物S1和S2。

1.4.6純度測定

凝膠色譜法:用0.05mol/LNaCl溶液充分溶脹葡聚糖凝膠SephadexG200,超聲脫氣,攪拌均勻,沿玻璃棒小心緩慢地加入到柱中,同時用洗耳球敲擊柱壁,使填料沉降均勻、緊密。柱型(2.6cm×33cm),裝柱完成后,用0.05mol/L的NaCl溶液平衡48h。稱取經DEAE柱分離得到的多糖樣品20mg,溶于0.05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到SephadexG-200凝膠柱中,洗脫液控制流速為0.1ml/min,用自動收集儀收集洗脫組分,2ml/管,苯酚-硫酸法跟蹤檢測多糖,觀察吸收峰形狀,若峰對稱,說明樣品較純,若峰形不對稱,說明樣品不純,需要進一步分離純化,方法同上。

1.5山茱萸多糖理化性質

1.5.1物理性質

山茱萸多糖的顏色、形狀、水溶性、有機溶劑的溶解性等。

1.5.2化學性質[6]

Molish反應,硫酸-苯酚反應,Fehling試劑反應,碘-碘化鉀反應,三氯化鐵反應。

1.5.3蛋白含量測定考馬斯亮藍法:以牛血清白蛋白制備標準蛋白質溶液,以OD595值為縱坐標,蛋白的量為橫坐標做標準曲線:Y=0.0039X+0.0032,R2=0.9993。

1.5.4多糖基本元素分析

通過CHNS/O元素分析儀來確定純化后山茱萸多糖中基本元素的組成。

2結果

2.1山茱萸多糖提取條件的單因素分析

2.1.1乙醇添加量山茱萸多糖得率隨乙醇添加量增加而增加,乙醇添加倍數達到3倍時,多糖沉淀完全,所以本研究以下的實驗均選用3倍體積乙醇沉淀多糖。見圖1。

2.1.2提取溫度溫度是影響多糖得率的重要因素。不同溫度(40,50,60,70,80,90℃)對多糖得率產生影響:多糖得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40~60℃升高較慢60~80℃較快,80℃達到最高值,因此確定正交實驗溫度3水平為60,70,80℃。見圖2。

2.1.3提取時間提取時間是影響多糖得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不同時間(1,2,3,4,5,6h)對多糖得率的影響如圖3所示。多糖得率隨時間升高而升高,1~3h升高較慢,3~5h升高較快,因此確定正交實驗提取時間水平為3,4,5h。見圖3。

2.1.4加水量不同加水量(30,40,50,60,70,80倍)對多糖得率的影響如圖4所示。多糖得率隨加水量增加而增加。30~50倍水升高較慢,60~80倍水升高較快,因此確定正交實驗加水量的水平為60,70,80倍水。見圖4。

2.1.5pH值不同pH值(1~7)對多糖得率的影響見圖5。在酸性條件下多糖得率明顯降低,pH>3時對多糖得率影響不大,可能在強酸環境下,多糖被降解,并且水提法成本低,所以酸提山茱萸多糖意義不大。

2.2正交實驗

根據以上的單因素實驗分析,確定L9(34)表的3個因素溫度、時間、料液比的3個水平。結果見表1。表1正交實驗的因素及水平(略)

正交實驗確定最佳提取條件。結果見表2。表2正交設計及實驗結果(略)

由表2得知,3種因素對多糖得率的影響程度為A(溫度)>B(時間)>C(加水量),水提法提取山茱萸多糖的優方案是A3B3C1。由表3方差分析和F檢驗得知,在95%可信程度下A和B對多糖得率的影響顯著,C沒有顯著性影響,三者對本實驗的影響程度與極差分析結果一致。表3正交設計實驗結果方差分析(略)

2.3山茱萸多糖的分離純化按最佳提取工藝流程,提取的山茱萸粗多糖ZA,經Sevag法脫蛋白,由多糖得率看在脫蛋白過程中造成了多糖的同步損失,損失率在8%左右,可能和含有糖蛋白有關系。脫蛋白后經丙酮-乙醚-無水乙醇溶劑系統反復沖洗后,繼續分級醇沉得到ZB和ZC,因預實驗顯示ZB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要明顯小于ZC,因此將ZC200mg過DEAE-52纖維素離子交換柱,得到3個樣品S15.2,S2118.6mg和S311.2mg(S1和S3量少未做研究)。見圖6。采用SephadexG-200對S2進一步純化,洗脫曲線見圖7。經濃縮,透析,冷凍干燥,得到進一步純化的多糖樣品S21。由圖7看出S11為單一對稱峰,說明其組分均一。

2.4山茱萸多糖理化性質分析

ZA,ZC,S2和S21見表4經元素分析儀測定多糖S21中含C%37.80%,H%5.64%,S%0.37%,N未檢出。表44種多糖理化性質(略)

3結論

山茱萸多糖經單因素實驗和L9(34)正交實驗,得出其最佳提取工藝條件是:提取溫度80℃,料液比1∶60,提取時間5h,在此條件下山茱萸多糖得率是13.8%,經用Sevag法脫蛋白、丙酮-乙醚-無水乙醇溶劑系統反復沖洗、分級醇沉、DEAE-52纖維素離子交換柱層析法和SephadexG-200凝膠柱層析法對其進行分離純化得到組分S21,經元素分析儀測定C%37.80%,H%5.64%,S%0.37%,N未檢出。本實驗對山茱萸多糖提取工藝,理化性質等進行了初步研究,為以后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潘揚,王天山.植物山茱萸化學成分的研究概況[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8,14(1):61.

[2]魏淑梅,崔玉海.山茱萸多糖的分離純化及活性研究[J].黑龍江中醫藥,2006,19(4):249.

[3]李平,王艷輝,馬潤宇.山茱萸多糖PFCAⅢ抗氧化性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03,30(3):35.

[4]張維杰.復合多糖生化研究技術[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7:296.

[5]齊慧玲,魏紹云,王繼倫,等.Sevag法去除白及多糖中蛋白的研究[J].天津化工,2000,3:20.

篇(5)

Abstract:Beingthecommonmedicine,berberinehasextensiveapplicationsinclinicalpharmacy.Therehavebeenmanystudiestoimprovetheyieldingrateofberberineinrecentyears.Thearticlesumsupstudiesontheextractingtechnologyofberberine.

Keywords:Berberine;Extractiontechnology;RhizomaCoptidis;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Berberis;Orthogonaltest

小檗堿又稱黃連素,廣泛分布在植物界,大約有4個科10個屬植物都已發現有小檗堿存在。小檗堿是黃色針狀晶體,表現為季銨型、醇型3種互變異構體,其中以季銨堿型最穩定。小檗堿能緩慢溶解于冷水(1∶20)或冷乙醇(1∶100),在熱水或熱乙醇中溶解度比較大,難溶于丙醇、氯仿或苯,鹽類的溶解度都比較小,硫酸鹽在水中的溶解度約為1∶30,鹽酸鹽微溶于冷水。小檗堿可從三顆針、黃連、黃柏等植物中提取。由于黃連生長緩慢,價格較高,黃柏來源也較少,現我國主要應用三顆針作為提取原料。

小檗堿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廣譜抗菌藥,主要用于菌痢、胃腸炎、癰腫等細菌性感染?,F代研究證明小檗堿有抗腫瘤、抗心率失常、降壓、降血糖等作用,在臨床上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需求量日益增加。為提高小檗堿提取效率,近些年來對小檗堿提取工藝的研究很多,本文對這一方面作一綜述。

1酸水法提取小檗堿

酸水法是目前工業生產提取小檗堿常用的方法。從三顆針中提取小檗堿,常用多倍量的0.3%硫酸水溶液浸泡24h,濾液用石灰乳調pH值至12,過濾,濾液用鹽酸調pH值到2~3,再加入6%左右的精制食鹽,使食鹽完全溶解,放置過夜,抽濾得鹽酸小檗堿粗品[1]?;蛴?.5%的硫酸水溶液冷浸提取,酸水液用石灰乳調pH值到7左右,濾液濃縮用鹽酸調pH值到2~3,再加入6%左右的精制食鹽,使食鹽完全溶解,過濾,沉淀溶于熱水,加石灰乳調pH值到8.5~9趁熱過濾,濾液再用鹽酸調pH值到2~3,放冷過濾得鹽酸小檗堿粗品[2]。廖志新等[3]以產于青海等地的三顆針為原料,采用正交實驗法,對酸水法提取鹽酸小檗堿的生產工藝進行研究,找出了最佳的提取工藝。根據實驗結果,鹽酸用量達到pH=1,浸提劑量也應在浸透材料量之上超出兩倍,食鹽用量應使提取液濃度達到5%~7%;浸提總時間應達到12~24h,浸提劑溫度控制在80℃至沸點之間;浸提劑濃度(即硫酸濃度)為0.5%~0.7%最佳。黃祖良等[4]報道從十大功勞根粗粉中提取小檗堿,用0.5%左右硫酸溶液浸泡24h,次日,把浸泡液傾出,浸泡液(收集8~10倍量浸泡液,后50%留作下一批套用),用濃鹽酸調pH值到1.5左右,按10%(W/V)的量加入精制食鹽放置過夜,濾取析出的鹽酸小檗堿粗品曬干,鹽酸小檗堿提取率為1.23%。據龐小雄等[5]報道,采用正交實驗優選三顆針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根據鹽酸小檗堿的提取條件,選定浸泡時溶劑的用量,稀硫酸的濃度,石灰乳沉淀的pH值兩個因素,確定最佳工藝溶劑的量是藥材的16倍,稀硫酸濃度為0.2%,加石灰乳沉淀雜質時的pH值為9,精制時調酸的溫度是60℃。肖美鳳等[6]報道,用正交實驗法對黃連中小檗堿提取工藝進行優選,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小檗堿的含量,其最佳提取工藝是0.4%硫酸水溶液,16倍量的溶劑,石灰乳調pH值到10,精制時加入酸的溫度不低于50℃,該工藝經濟實用,小檗堿提取率較高。孫波等[7]就水提法部分進行正交優選,確定水提法用水煎煮3次,3.5h,加水量14倍為最佳工藝。預實驗中,結果表明用0.5%酸水作溶媒提取最佳。呂霞[8]報道用0.5%硫酸水溶液提取黃連中小檗堿,分別采用索氏提取、超聲提取和浸漬提取,HPLC法分析小檗堿濃度分別為16.401,14.246,13.415μg/ml。方陣等[9]優選黃連的最佳酸水提取工藝為2%的鹽酸,12倍量的水,回流3次,1.5h/次。

2石灰乳法提取小檗堿

石灰乳法也是當前工業生產上常用的方法。如用滲漉法從黃柏中提取小檗堿,稱取黃柏粗粉200g置大蒸發皿中,加入石灰乳攪拌均勻,常法裝滲漉桶,加入飽和石灰水浸泡6h后滲漉(pH值在10以上),控制流速5~6ml/min,收集滲漉液2000ml,加入滲漉體積7%(質量濃度)的固體食鹽,攪拌后放置過夜,過濾,沉淀,用熱水溶解,趁熱過濾。濾液加鹽酸調pH值為2,放置過夜,過濾,沉淀用蒸餾水洗至中性,抽干后于80℃下干燥,即得鹽酸小檗堿粗品[10]。黃祖良等[4]從十大功勞中提取小檗堿,用石灰乳適量攪拌均勻,用水浸漬24h后用水滲漉,收集滲漉液適量,用濃鹽酸調pH值為1.5左右,按10%(W/V)加入食鹽放置過夜,濾取析出的鹽酸小檗堿粗品曬干,鹽酸小檗堿提取率為1.17%。石灰乳法用大量的石灰乳可能引起成分損失,也浪費鹽酸,增加了生產成本。尹蓉莉等[11]從黃柏中提取鹽酸小檗堿,比較幾種傳統的提取方法,有酸水法、石灰乳法和醇提法等,并加以改進,結果證明,石灰乳法提取效率優于其他方法。

3乙醇法提取小檗堿

通常黃連根粉用乙醇溫浸,回收大部分乙醇,剩余乙醇濃縮液放置,過濾,濾液加鹽酸、沉淀、放置,過濾得黃色沉淀為鹽酸小檗堿粗品[12]?;蛴眉訜峄亓魈崛?,稱取一定量的黃連切碎,放入250ml圓底燒瓶中用100ml乙醇作提取溶媒,熱水浴加熱回流30min,放置浸泡1h,抽濾,濾渣重復上述處理兩次,合并3次濾液,減壓蒸出乙醇直到為棕紅色糖漿狀。在棕紅色糖漿狀物中加入1%醋酸(約30~40ml)加熱使溶解,抽濾以除去不溶物,然后于溶液中滴加濃鹽酸至溶液渾濁為止,放置冷卻,最好用冰水冷卻,即有鹽酸小檗堿析出,抽濾,結晶用水洗滌兩次,再用丙酮洗滌一次,干燥,烘干稱重。席國萍等[13]報道,設計用乙醇法提取小檗堿的正交實驗方案,通過方差分析,得到黃連中小檗堿最佳提取工藝為:溫度為60℃,9倍體積50%乙醇,提取兩次,1h/次,小檗堿提取率為91%以上,平均回收率為97.38%,相對標準偏差為1.48%。黃祖良等[4]研究用75%乙醇回流提取十大功勞根莖粗粉至無色,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后,用熱水溶解,趁熱過濾,濾液中加濃鹽酸調pH值為1.5左右,按10%(W/V)加入食鹽放置過夜,濾取析出的鹽酸小檗堿粗品曬干,鹽酸小檗堿粗品提取率為3.47%,粗品中鹽酸小檗堿含量為38.96%,鹽酸小檗堿的提取率為1.35%。呂霞[7]報道用95%乙醇為溶媒,采取索氏提取法,HPLC法分析小檗堿濃度為17.504μg/ml,用95%乙醇、75%乙醇浸漬提取,所得小檗堿的濃度分別為12.120,14.465μg/ml,可見索氏提取明顯優于浸漬。劉圣等[14]用正交實驗法考察黃連中小檗堿最佳提取工藝為:溶劑為6倍量80%乙醇,乙醇中硫酸加入量為0.25%,提取時間為1.5h/次,提取次數為3次,以該工藝制備的鹽酸小檗堿精制品含量在90%以上,適合工業化生產。張樂佳等[15]報道黃連總堿的浸出量與溶劑量,溶劑種類,浸提時間等因素有關,黃連最佳提取工藝是: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0倍量溶劑,提取2h。羅音久等[16]用正交設計篩選醇提工藝的最佳條件是黃連須粗粉中加入5%的中藥提取因子,37℃恒溫浸泡6h,乙醇連續回流3次,1h/次,總加醇量22倍,所得鹽酸小檗堿總量最高,為3.81%。黃傳俊等[17]采用正交實驗法,以黃連提取的收膏率和鹽酸小檗堿提取量為考察指標,利用HPLC法測定鹽酸小檗堿的含量,結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藝是黃連粗粉加8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邢俊波等[18]報道用正交法優選黃柏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是7倍量的70%乙醇熱回流提取兩次,2h/次提取率最好。張學順等[19]報道比較黃連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液的整體成分及小檗堿的含量,確定最佳提取條件,采用反向色譜柱,以乙腈磷酸二氫鉀溶液(47∶53)1000ml加入SD1.7g為流動相,結果顯示,75%乙醇索氏提取法所得小檗堿含量最高。

4超聲波提取小檗堿

常規提取小檗堿一般費時費力,效率低,而借助于超聲技術卻可得到顯著效果。超聲波提取技術是利用超聲波產生的強烈振動,高的加速度,加速藥物有效成分進入溶劑,從而提高了提出率,縮短了提取時間,并且免去了高溫對提取成分的影響。

郭孝武[20]報道應用超聲技術從黃連根莖中提取黃連素的工藝參數與常規浸泡法相比,超聲提取具有省時、提出率高等優點。在研究從黃連根莖中提取小檗堿時,分別對超聲波處理、超聲波頻率及硫酸濃度等進行了觀察,結果表明用20kHz超聲波提取30min浸泡24h,提取率相同(8.12%)。核磁共振波儀對提取產物研究說明超聲波對小檗堿結構無影響。超聲波用于從黃連中提取小檗堿的常規堿性浸泡工藝中,超聲波提取30min所得到的小檗堿提取率比堿液浸泡24h高50%以上[21]。呂霞[7]報道用超聲波提取法從黃連中提取小檗堿,稱取黃連粗粉2.0g四份,分別用純水,95%乙醇,75%乙醇,0.5%H2SO4溶液超聲提取30min,過濾,濾渣按上述方法再重復提取兩次。實驗結果用HPLC法分析了各提取液的小檗堿濃度表明用75%乙醇超聲提取所得的小檗堿濃度最高(15.642μg/ml),0.5%H2SO4溶液處理次之,95%乙醇超聲提取小檗堿濃度最低(11.3426μg/ml)。為了考察超聲提取的小檗堿結構是否有變化,以常規浸泡法提取小檗堿成分作對照,用紅外譜儀掃描,核磁共振波譜儀測得兩種提取法所得的小檗堿樣品的光譜和氫圖譜圖一致,說明超聲波提取未破壞小檗堿成分的結構[22]。吳寶華[23]報道,黃柏用甲醇煮后用超聲波處理提取小檗堿,時間短,產率高。魯云博等[24]用HClCH3OH(1∶10)溶液超聲20min的提取方法,可以獲得較高的鹽酸小檗堿提取率。岑志芳等[25]采用超聲波法考察川黃柏中小檗堿的提出率,優選最佳的超聲頻率。以飽和的石灰水為溶媒,分別以不同頻率的超聲波從川黃柏中提取鹽酸小檗堿并與浸漬法比較,結果用50kHz超聲波提取3次,20min/次,提取率最高,比浸漬高近1倍。

5微波法提取小檗堿

微波指頻率在300~300000MHZ之間的電磁波,其提取機制是,一方面通過微波照射,使植物細胞破裂,細胞內的有效成分自由流出轉移至溫度較低的提取介質中;另一方面,微波產生的電磁場加速被提取組分由物料內部向提取溶劑界面的擴散速率。鄧遠輝等[26]用微波法提取黃連中的小檗堿,以干固物和小檗堿含量測定值為指標,比較微波和回流兩種方法。干固物測定結構顯示,在單位時間內微波處理較回流好,具有明顯優勢;以小檗堿含量為指標,結果顯示回流提取小檗堿含量高于微波提取。郭錦棠等[27]用微波索氏聯合工藝提取小檗堿。選用不同粒度的黃連藥材,精確稱量10g,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混合均勻,在變頻微波爐中,以不同水平的微波功率,輔助時間進行微波照射,每份樣品待其冷卻后,重復照射1次。微波預處理后,在索氏提取器中以不同水平的提取溶劑用量與提取時間進行提取,將提取液靜置過夜,取上清液加鹽酸調pH值為2,然后加入18%的食鹽水,將生成的沉淀靜置一段時間后過濾,水洗后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在60~80℃加熱干燥,得到鹽酸小檗堿粗品,計算收率。通過正交實驗優選條件為,微波功率520W,(80%功率檔),輻照時間1.5min×2次,基質含水量20ml,粒度為中粒,提取溶劑用量100ml,提取時間4h,重復實驗3次,鹽酸小檗堿粗品平均收率5.634%。實驗表明,微波-索氏聯合工藝比單用索氏提取得到的小檗堿收率明顯要高,與傳統提取方法比,提取效率高,無需過濾,工藝簡單。

張海容等[28]用正交法優化微波萃取條件,與傳統的酸堿法浸提小檗堿比較研究,確定工藝條件:80℃萃取溫度,固液比為1∶15,時間1.5min,傳統溶劑法萃取溫度70℃,固液比為1∶20,時間24h,與稀硫酸浸泡提取比,微波萃取工藝提取時間大大縮短,產量可提高30%,操作簡便,省時節能易于控制。

6酶法提取小檗堿

酶工程技術是近幾年來用于重要工業的一項生物工程技術。通過酶反應溫和地將植物組織分解,加速有效成分的釋放提取,選用相應的酶可將影響液體制劑澄清度的雜質如淀粉、蛋白質、果膠等分解去除,并且針對根中含有脂溶性成分多,通過葡萄糖苷酶或轉糖苷酶,使脂溶性成分轉化成水溶性糖苷類,酶反應提取溫度低,可較大幅度地提高得率。例如,馬田田[29]用黃柏提取小檗堿之前用纖維素酶進行預處理,可提高小檗堿收率,與未加酶的提取進行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張福維等[30]報道用纖維素酶預處理黃柏提取鹽酸小檗堿,收率比不加酶時高28%,其最佳的實驗流程為:10g黃柏加入80mlpH4.5檸檬酸緩沖溶液,50℃恒溫6h酶解,過濾,濾液中加入0.3mlH2SO4放置10h過濾,濾液中加入石灰乳調pH8~9,過濾,濾液用鹽酸調pH值到1.5,向溶液中加入食鹽至8%,放置5h,過濾得鹽酸小檗堿粗品。梁柏林,周民杰[31]用正交實驗法研究酶法提取小檗堿的最佳工藝條件,確定酶解黃連的最佳工藝條件:溫度40℃,時間90min,pH4.0,酶用量30mg/g;酶提取工藝比傳統乙醇法提小檗堿產率提高49%。馬桔云等[32]選用黃連提取小檗堿研究了加酶組和未加酶組對有效成分小檗堿提取的影響,新工藝比原工藝只是多了一個向其中加入纖維素酶的酶解過程,但這兩種工藝提取的小檗堿含量有顯著差異,而提取的成分一致,因此,考慮是否將新工藝用于黃連提取的工業化中。

7微量法提取小檗堿

微型化學實驗是近年來國內外迅速發展的一種實驗新方法,有用量少,經費少,環境污染小,安全性好,時間短等優點。據報道[33]用微量法提取黃柏中的小檗堿與常規化學實驗相比,只是產率略低。具體數據見表1。表1常規化學實驗與微型化學實驗比較(略)

8半仿生提取小檗堿

半仿生提取法,是指從生物藥劑學的角度,模仿口服藥物及其在胃腸道的轉換過程,采用一定pH的酸水和堿水依次連續提取,目的是提取含指標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它與純化學觀點“酸堿法”是等同的,又因為此種提取方法的工藝條件要適應工業化生產的實際,不能完全與人體條件完全相同,僅半仿生而已,故稱“半仿生提取技術”。這種提取方法的特點是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能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

林慧彬等[34]以小檗堿的含量為指標,采用半仿生提取法,對黃連解毒湯的最佳藥材組合方式進行篩選,優化了組合配伍。張學蘭等[35]以小檗堿,總生物堿,干浸膏量為指標對黃柏做半仿生提取法和水提取法相比較,結果表明,半仿生提取液明顯優于水提取液。

9超臨界萃取提取小檗堿

超臨界萃取是今年來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提取分離技術,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在超臨界溫度下具有流體的性質來提取低極性成分,通過加入少量極性稍大的溶劑作為夾帶劑,提高溶劑的極性擴大提取成分的極性范圍。日本學者系川秀治等[36]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以TLC為指標,用超臨界萃取的方法對黃連有效成分進行了提取。齊艷寧[37]也報道,通過實驗研究,超臨界萃取的方法與傳統溶劑的提取方法相比,有效成分高度濃縮,收率高,藥理效果好,且毒性降低。

【參考文獻】

[1]陳友梅.中藥化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3.

[2]吳劍峰.天然藥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1):69.

[3]廖志新,李玉林,紀蘭菊,等.青海產三顆針中鹽酸小檗堿的最佳提取工藝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8,10(2):62.

[4]黃祖良,何有成,韋國峰,等.從植物十大功勞中制取四氫小檗堿的工藝研究[J].廣西化工,2006,31(2):6.

[5]龐小雄,徐立良.黃連中鹽酸小檗堿提取實驗方法的改進[J].廣東藥學院學報,1996,12(4):261.

[6]肖美鳳,姚沅平,何飛,等.正交實驗優選黃連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J].懷化醫專學報,2004,3(2):26.

[7]孫波,張永光.正交優選黃連中鹽酸小檗堿的提取工藝[J].海峽藥學,1999,11(3):100.

[8]呂霞,張鴻雁,蔣文強,等.HPLC法分析優選黃連提取方法[J].山東醫藥工業,2003,22(4):2.

[9]方陣,吳健,王康才,等.正交實驗優選黃連水提工藝[J].時珍國醫國藥,2001,12(11):982.

[10]楊紅,郭向東,程詠梅,等.中藥化學實用技術,第1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9.

[11]尹蓉莉,楊軍宣,李化,等.黃柏中鹽酸小檗堿提取實驗方法的改進[J].基層中藥雜志,2000,14(6):27.

[12]冀春茹,王浴銘,劉延澤.中藥化學實驗技術與實驗[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32.

[13]席國萍,何照范.黃連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J].山東農業生物學報,2004,6.

[14]劉圣,唐麗琴,陳禮明,等.正交實驗優選黃連中小檗堿提取工藝的研究[J].中國藥房,2004,15(1):18.

[15]張樂佳,夏新華.黃連提取工藝的研究[J].中成藥,2001,23(6):398.

[16]羅音久,曾中良,古淑英,等.黃連須中鹽酸小檗堿的提取工藝研究[J].四川畜牧獸醫學院學報,2002,16(3):17.

[17]黃傳俊,李其蘭,高申蓉,等.正交實驗優選黃連提取工藝[J].中國藥師,2005,8(8):699.

[18]邢俊波,劉云.正交設計優選黃柏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J].時珍國醫國藥,2003,14(3):129.

[19]張學順,趙曉義,郭仲平.RP-HPLC法分析優選黃連提取方法[J].齊魯藥事,2005:5.

篇(6)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大舉措。按照《關于開展全國主體功能區劃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2006]85號)的要求,國家、省市的主體功能區區劃方案分別將于2007年底、2008年底出臺。四類主體功能區劃分之后,制定實施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成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

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是“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內容。據此,主體功能區建設將引發我國經濟社會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加強對主體功能區建設政策的研究,是學術界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主體功能區建設政策研究的基礎和前提

經濟社會發展空間失衡的現狀,是主體功能區建設的起點。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們對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有著不同的認識,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目標、政策重點及政策手段都存在較大的差異。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目前的這種空間失衡狀況,與過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設計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研究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首先需要對我國制定實旖區域政策的歷史進行認真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進行了許多大膽的探索?!傲濉庇媱澭赜脤量臻g的沿海、內陸二分區劃,力求通過沿海率先發展、地區協作和國土開發整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七五”計劃提出東、中、西三大地帶劃分,并對三大地帶及老、少、邊、窮地區的發展途徑、發展政策進行了差異化的規定。“八五”計劃沿用“七五”計劃的空間區劃框架,對各地帶的發展戰略、國土開發整治和環境保護做出了相應的規定?!熬盼濉庇媱澨岢隽似叽蠼洕鷧^的構想,“十五”計劃則詳細闡述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在每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都出臺了相應的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雖然實施這些政策的成就不容懷疑,但這些政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制定實施區域政策的實踐對主體功能區建設有什么啟示和借鑒,則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從“六五”到“十五”,區域協調發展,主要是指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協調,區域協調發展的落腳點是區域繁榮。區域政策的目標在于增強區域自身的發展能力,縮小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而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主要途徑一是加快落后地區的開發,二是加大對落后地區的幫扶。全面的區域開發,推動了國民經濟高速增長,但也使得經濟社會發展受到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約束目益突兀?!笆晃濉币巹潖娜说娜姘l展、緩解資源環境承載力約束的角度,將區域發展不協調界定為人口、經濟、資源環境之間的空間失衡,并將區域協調發展的落腳點歸結為人的富裕和全面發展,區域政策的目標則從縮小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轉向縮小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緩解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約束。

建設主體功能區,一方面要通過空間管制,規范空間開發秩序,緩解資源環境承載力約束,另一方面要力求增強區域自身的發展能力,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高公共服務的整體水平和社會總體生活水平。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設計,需要在總結我國制定實施區域政策歷史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我國區域發展格局的成因,充分借鑒以往的區域政策在增強區域自身發展能力方面的經驗,以期達到緩解資源環境承載力約束和增強區域自身發展能力雙贏的政策效果。

二、主體功能區建設政策研究的思路

主體功能區建設政策,是糾正經濟社會發展現有的空間失衡、構建以主體功能區為基礎的區域開發格局的重要保障。主體功能區劃格局、主體功能區建設目標,集中反應了國家對以主體功能區為基礎的區域開發格局構思;由于這種開發格局是在區域政策驅動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主體功能區劃格局和建設目標決定了政策需求。區域政策由不同的政府部門供給,當不同政府部1]制定的區域政策合理分工、彼此協調,且區域政策供給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經濟主體對政策的需求,主體功能區建設政策就處于均衡狀態,政府的政策資源實現了最優配置。

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一是要彌補市場失靈,維護市場運行秩序,二是要向市場傳遞政府意圖,強化對市場運行的引導,疊加政策信號和市場信號,使市場主體的行為選擇既滿足其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的內在要求,又與政府的政策意圖一致。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永遠不可能完全滿足市場主體利用區域政策獲利的需求,主體功能區建設成就的大小,一是取決于政府擁有的政策資源,二是取決于政策撬動市場的能力,取決于政府推動和市場形成二者的合力大小。

基于經濟人假設,市場主體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的欲望是無盡的,其利用公共政策優惠而獲利的欲望也是無盡的;市場主體往往是根據已有的政策供給調整政策需求也就是說,政策需求常常是隨著政策供給變動而變化。但在政策實踐中,如果將政府的政策供給與市場的政策需求在一定時點上形成的膠著狀態定義為政策均衡,這種均衡往往是多方利益妥協的折衷均衡,是政府政策供給主導下的均衡。

基于對主體功能區建設政策均衡的分析,主體功能區建設政策研究大致分為區域政策需求研究、區域政策供給研究、不同區域政策分工格局研究三大部分,其中區域政策供給研究是重點。區域政策供給研究的主要內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區域政策供給能力研究。在全面清理政府掌握的政策資源摸清政府財政家底的基礎上,對政府建設主體功能區的能力進行全面評估。其次,區域政策的針對性研究。全面審視空間失衡的現狀及成因,明確分類指導的區域政策針對的區域問題,并對該項政策實施過程中可能引發的新的區域問題進行研究。第三,政策制定、實施主體間的協調性研究。對不同的區域政策制定主體,以及區域政策制定主體和實施主體之間的協調狀況進行評估,提出協調政策制定主體和實施主體利益訴求的對策建議。第四,分類指導的區域政策供給研究。在全面吸收前三個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分類指導的區域政策建議。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研究各部分的重點及相互關系可用如下技術路線圖表示:

三、主體功能區建設政策研究的幾個重點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研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廣大理論工作者長時間艱苦的努力,囿于精力和能力,在本文中,筆者僅對主體功能區建設政策研究中需要予以特別關注的幾個重點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索。

1、區域政策制定實施過程中不同主體的利益訴求協調

主體功能區建設,是依靠行政區推行的跨行政區經濟社會管理,涉及政府和市場兩個主體,包括推進和形成兩個相互獨立、彼此又有密切聯系的過程。在推進的過程中,政府起主導作用,在形成的過程中,市場起主導作用。政府推進,就是政府利用政策杠桿,對市場主體施加影響,以期形成不同主體功能區間合理分工,差異發展的格局;市場形成,就是指不同主體功能區間合理分工,差異發展的格局只能是在市場主體追逐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形成。政府推進和市場形成能否統籌協調,有機契合。政府與市場的統籌協調,關鍵在于政府運用區域政策彌補市場失靈,疊加政策信號和市場信號,強化對市場運行的引導,使市場主體的行為選擇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與政府的政策意圖一致。

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有中央政府和省(直轄市)政府兩級制定主體,各級政府都是區域政策的實施主體。中央和省(直轄市)政府制定的區域政策,除了本級政府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下級政府實施。不同層級政府間、同層級的不同政府間往往存在價值取向的差異和利益訴求的沖突。制定實施區域政策,必須正視這種差異和沖突。制定區域政策,必須明確該項政策所針對的區域問題,合理設計政策目標,并對政策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引發的利益格局調整,以及因政策實施而引發的區域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實施區域政策,要通過完善利益協調機制、政策實施機制、政策實施評估及效果反饋機制,統籌協調不同的政策制定主體,以及政策制定主體和實施主體間的關系。

2、協調區域政策與主體功能區區劃、主體功能區區域規劃

對國土空間進行主體功能區區劃、編制實施主體功能區區域規劃、制定實施分類指導的區域政策,是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三個重要環節。從統籌協調政府推進和市場形成這個角度來看,這三個環節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側面。主體功能區區劃格局、主體功能區區域規劃對未來以主體功能區為基礎的區域開發格局的設計,決定了區域政策的需求;當前政府的財力、政府與市場的協調程度,以及區域政策制定主體與實施主體之間的協調程度,決定了區域政策的有效供給能力。統籌協調主體功能區區劃、主體功能區區域規劃和區域政策,是平衡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供給和政策需求,促使區域政策發揮最大效益的重要途徑。

在國家、各省市主體功能區劃方案即將出臺,主體功能區區域規劃編制尚未開始的背景下,加強對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的研究,一是可以在全面評估政府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供給能力的基礎上,提出主體功能區劃方案的修改、調整建議;二是在深入研究各項區域政策的作用對象、作用效果的基礎上,為編制實施主體功能區區域規劃提供科學依據;三是在仔細審視研究主體功能區劃、主體功能區區域規劃和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彼此間的協調程度的基礎上探索統籌協調區域政策的制定主體、實施主體、政策作用對象間的利益訴求的途徑,并為確定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階段性目標提供科學依據。

篇(7)

一、進一步迅速提高百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百色旅游形象的重要性

“紅色旅游”是我國旅游業健康快速發展過程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旅游產業,廣西百色市被納入全國規劃的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后,百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參觀。然而,國內有“紅色旅游”資源的地區很多,如韶山、西柏坡、延安、井崗山、遵義等地,其“紅色旅游”的知名度和成熟度明顯高于起步較晚的百色,比如四川省有紅色旅游資源120處,大都位于風景優美、民族風情濃厚的地區,二萬五千里,在四川丈量了一萬五千里。目前納入3個國家重點紅色旅游區的川北、川西南、川東等地紅色旅游開發正如火如荼,廣安市在短短3年的發展中成為與韶山、井岡山、延安、西柏坡齊名的著名紅色旅游目的地,去年接待游客達544萬人次。面對如此眾多的強有力的旅游行業的“競爭對手”,交通條件等硬件設施還相對落后且起步較晚的百色并非高枕無憂!百色作為全國紅色旅游基地之一,如何緊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的機遇,進一步迅速提高百色紅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把百色的“紅色旅游”及相關旅游產品培育成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旅游知名品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為了進一步迅速提高百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我們必須樹立形象意識和觀念,因為中國旅游業經過短短20多年的歷程,已在國際上形成了亞洲旅游大國的鮮明形象,在國內確立了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的產業地位,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在此大好的形勢下,旅游業內的競爭也空前激烈,旅游景區要在市場竟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良好的旅游景區形象,對各旅游景區而言,良好的旅游景區形象,是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它關系著旅游景區的生存與發展。良好的旅游景區形象能使旅游景區得到公眾的肯定和支持,使公眾對旅游景區產生好感和信任感;良好的旅游景區形象可以使旅游景區獲得更多更好的投資條件和其他支持;良好的旅游景區形象能夠增加員工的向心力和歸屬感,增強旅游景區對人才的吸引力;良好的旅游景區形象能使其獲得社區的好感、理解和支持。

總之,如果旅游景區有良好的形象,就能得到公眾的信任和支持,提高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從而興旺發達。公共關系工作的基本職能就是樹立和維護組織的良好形象,為組織贏得良好的生存環境,使組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那么百色旅游如何運用公共關系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良好形象呢?本文就此進行探討。

二、運用公共關系進一步提高百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百色旅游形象的途徑

1.利用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樹立百色旅游形象

節慶活動是現代企業或組織公關策劃中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它是提高組織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的活動,現代經營者都想方設法地、合情合理地利用它。旅游景區通過舉辦節慶活動,是迅速提高其知名度、美譽度,樹立形象的有效途徑?,F在許多旅游景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節慶活動。

以節慶活動促旅游發展不失為良策,旅游景區應做好這些節慶活動的旅游文章,大力宣傳、擴大其影響,多組織旅游客源,不因每年一度而流于形式。內容豐富,創意獨特,形式新穎是此類活動取得預期效果的根本所在。

廣西百色也曾開展節慶活動,如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揭牌開園儀式、樂業縣五臺山高原映山紅賞花節等隆重而熱烈,無疑對提高百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是大有裨益的,然而,美中不足之處是邀請的媒介代表也許是由于或這或那的原因,其所代表的媒體的覆蓋域并沒有很好地達到我們的目標受眾的區域,大多數的媒體是百色的本地媒體,這樣勢必導致了傳播范圍的不盡人意。

2.運用展覽展銷活動展示百色旅游,以直接獲取定單,擴大銷售

展覽展銷活動是傳播信息,展示產品與服務,提高組織知名度可信度的一個極好的平臺。這是因為:展覽展銷活動是一種有主題、有影響的大型公共關系專題活動,它往往有一定的新聞價值,能吸引媒介的注意力,成為媒介追蹤報道的對象,因此,參展組織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來制造新聞,傳播組織信息,甚至還可以利用這一機會與新聞界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同時組織通過參展或舉辦展覽可以直接促進銷售,并與公眾進行良好的溝通,建立聯絡。這就是越來越多的組織熱衷于參加展覽展銷活動的原因。對于旅游景區而言,也應該好好利用好這一平臺來為樹立形象服務。

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每年舉辦一次。從2001年起,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將每年分別在上海和昆明交替舉辦。作為亞洲地區最大的專業旅游交易會,它已得到世界各地旅游業界人士的關注。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也一年一度,得到了眾多旅游企業的參與。在全國各省市也有相關行業的展覽展銷活動。百色旅游組織應該積極參加此類活動,通過參加活動直接獲取定單,擴大銷售。

3.通過新聞會,將百色旅游信息最廣泛地傳播出去,以進一步擴大影響

新聞會是現代組織從事信息傳播的一種十分正規和隆重的活動。在眾多的傳播手段中,新聞會被認為是一種較高層次的信息傳播手段。

新聞會具有莊重、直接、廣泛和經濟等眾多的優點。它很容易引起廣大公眾的注意。新聞會上,信息者同公眾直接見面,可以直接回答他們提出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因此,公眾會對所的信息有一個多方面的整體印象。此外,參加新聞會的都是各方面的有關重要人員,尤以各新聞單位的記者居多,所以新聞會得以迅速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傳播信息,這是其他傳播方式無法比擬的。另外,新聞會經濟合算,舉辦新聞會的費用與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作廣告相比,相差非常之多。

在信息傳播工具日益現代化的今天,百色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新聞媒介進行傳播活動,借此提高旅游景區的知名度,以達到“名聲在外,客來四方”的效果。

4.通過制造新聞,爭取被報道的機會,以提高百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

制造新聞是指社會組織在真實的、不損害公眾利益的前提下,有計劃地策劃、組織、舉辦具有新聞價值的活動、事件,吸引新聞界和公眾的注意和興趣,爭取被報道的機會,并使本組織成為新聞報道的主角,以達到提高組織社會知名度的目的。

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制造的新聞具有這樣的特點:第一,不是自發的、偶然產生的,而是經過公關人員精心策劃安排的。第二,制造的新聞比一般新聞更富有戲劇性,更能迎合新聞界及公眾的興趣。第三,能明顯提高組織的社會知名度。旅游景區應很好地利用這種“不花錢的廣告”,如在桂林的龍勝縣的龍脊梯田七星伴月景區利用中秋節這一傳統的節日來制造新聞和當地的“陳氏大家庭餅家”一起,制作了一個夠幾百人吃的精美的大月餅,供當天賞月的游客免費品嘗,吸引了媒體的眼球,得到了當地媒體的報道,利用這一新聞事件很好地傳播了景區的信息,當年的中秋節的游客量比往年高出了1.8倍。

如百色樂業曾成功地制造一起新聞事件:由廣西電視臺、樂業縣人民政府、百色市旅游局、國營雅長林場主辦的世界著名的成功創造了3項吉尼斯世界紀錄“高空王子”阿迪力挑戰世界第一天坑群活動,樂業縣的目的在于借“樂業天坑+阿迪力”組合刮起更為強勢的旅游旋風,將樂業發展成為廣西續桂林、北海之后的又一強勢旅游資源。應該說這是一起借助名人而制造的大手筆的新聞事件,它廣泛地吸引了媒體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樂業的知名度。阿迪力走鋼絲的活動為天坑地縫帶來數量眾多的客源。多家電視臺直播了阿迪力挑戰世界紀錄的盛況。

5.通過舉辦贊助活動,贏得政府、社區及相關公眾的支持,創造百色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

贊助活動是商務公共關系專題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多地被企業所認識并加以重視,是一種超越一般廣告宣傳的系統化公共關系活動,它能達到少花錢而達到比廣告更多的效應的“悄悄的廣告”。贊助活動能為組織贏得政府、社區及相關公眾的支持,創造組織生存和發展的良好環境。

百色應圍繞目標顧客群,通過各種途徑加強與目標顧客群的聯系,有所針對地在目標顧客群中進行贊助活動。比如百色紅色旅游在國內市場的目標顧客群可定為:大中小學校學生、退休人員、部隊、政府機關干部等。

大中小學校學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他們既是現在的消費群體,又是潛在的消費群體。他們能把信息帶到祖國的四面八方,并影響到他們的家長。如可以利用六一兒童節與廣西區教委聯合,在全區范圍內贊助舉辦評選“紅色好兒童”的活動。在五四青年節的時候在各大專院校與當地政府聯合舉辦“大學生形象設計大賽”等活動,或者贊助相關的校園文化藝術節、贊助大學的學術活動等等。如果說制造阿迪力挑戰世界第一天坑群活動需要花費的費用在200萬的話,那么這些贊助活動有20萬就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了,它能直接面對目標顧客群,在目標顧客群中造成較大的影響。

6.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爭取被報道的一切機會

新聞界公眾包括兩部分:一是指新聞機構,如電臺、電視臺、報社、雜志社等;二是指新聞從業人員,如編輯、記者、專欄作家、節目主持人等。新聞界公眾是公關對象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公眾。搞好與新聞界公眾的關系,是組織最主要的外部公關工作之一。建立維護和新聞界良好的關系,不但有利于影響并引導社會輿論向有利于組織經營管理方向轉變,為企業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而且,還有利于組織同消費者、社區、政府,以及其他社會公眾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新聞界公眾是組織一類特殊的公眾,其特殊性表現在:新聞界公眾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新聞界公眾是社會組織與各類公眾溝通的最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它又是社會組織特別爭取甚至努力追求的公眾對象。對象與手段合一的雙重性,賦予新聞界公眾特別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見,任何組織要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持,要維持良好的社會聲譽,都必須和新聞界搞好關系。

在西方,政治家們經常邀請記者共進午餐,以加深了解,有利宣傳。許多企業也常邀請記者隨團出國考察或舉辦產品展覽會。比如在桂林就曾經成功地舉辦過“中國百家媒體聚焦桂林”的活動,對提高舊城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桂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三、結束語

總之,在旅游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百色旅游如果善于利用公共關系來樹立自身形象,必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熊越強:公共關系實務[M].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2006年

篇(8)

中圖分類號:F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2-0260-01

在工業園區的建設中,應該充分利用好相關的新技術、新思想,能不斷推動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保證順利完成農村經濟發展的轉型。盡管當前我國的工業園區發展取得一定進步,但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1,2],應該結合當前縣級工業園區的發展現狀,不斷總結和分析,找出不足之處,重點探討縣級工業園區建設中的關鍵問題,并以此提出相應的對策。

1 A縣級工業園區的發展現狀

此縣級工業園經過六年的發展,已經逐步建立起標準化的工業廠房,面積達到380萬m2,硬化道路能夠實現20km,排水管道鋪設長達24km,整體具有較好的綠化面積,當前入住的項目已經達到100個左右,到位資金高達14萬億元,成功將解決了將近一萬人的就業問題。隨著不斷的發展,該工業園在很多方面的產業已經初具規模,盡管發展速度相當快,但在質量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欠缺之處,發展中面臨著不少的困難。

2 縣級工業園區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分析與思考

2.1 自主發展能力欠缺

在工業園區的發展中,從政府層面來看,應該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政府的扶持則對于工業園區的發展必不可少。其招商引資也大都是屬于政府行為的幫助,由此可見,在工業園區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則是起到了主導作用,另外,當地政府的考核指標之一也是工業園區的經營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工業園區往往僅重視引資的總量、規模等指標,并沒有從企業內部發展的角度進行過多的考慮,導致企業的創新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大下降,這樣就只會單純地依靠政府,而沒有較強的自主發展能力。

2.2 招商引資的難度大

從該工業全區的地理位置等客觀條件考慮,由于受到人才、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招商引資難度。當前,從工業園區的地理位置考慮,并沒有高速公路、高鐵等直接相連,這樣就會造成投資者對于該園區的信心有所下降。另外,考慮到工業園區的發展歷史,并沒有將最新的營銷手段應用于其中,并沒有開展基于互聯網的微信、微博等營銷手段,招商項目并沒有經過必要的包裝和加工,這樣就會造成入園企業數量有限。

2.3 融資途徑較少

可以看出,當前的工業園發展模式還維持在初步發展階段,要想保證后續的穩定可持續化發展,就應該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當前的園區資金來源僅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還包括部分土地出讓金以及貸款。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部分有依賴于政府,而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開發比例還比較低,并沒有從融資角度形成比較好的良性循環階段[3]。

2.4 產業集聚度比較低

從該縣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相應涉及到的a業發展基礎還不雄厚,從園區產業結構來分析,大多還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具備比較低的技術含量,這樣就是所謂的處于產業層次低的問題[4]。由于發展時間有限,并沒有具備龍頭企業,相互之間也沒有形成較強的企業關聯度,也就是具備比較低的產業集聚度。

3 縣級工業園區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 進一步讓工業園區的定位更加明確

從無數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要想保證園區建設獲得成功,就應該做好先行規劃工作,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工業園區的健康發展。在此過程中,首先應該保障園區功能進一步確定,實現園區的健康穩定發展。根據相應的發展規劃目標的要求,秉承科學規劃、合理設計的原則,結合當地的特點和優勢,應該保證能夠使得產業特點愈加明顯,保證園區的功能區、工業區更加合理和使用。另外,還應該積極采用分類指導的思想,不斷通過積累營造具有鮮明特色的主導產業,保證形成蓬勃發展的特色園區。

3.2 全力推進工業園區一體化建設

應該從縣域經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努力做好工業園區的一體化建設工作,能夠集中做好服務、生活以及生產的各方面工作,體現出整體性一體化特點,具體來說,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應該保障園區服務配套體系進一步完善,能夠履行好管委會在其中的責任,進一步明確其在行政、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能夠積極聯系相關部門,做好園區的服務管理工作,做好自身的定位,努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切實履行好自身的責任;二是,應該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加強,應該從園區的實際需求出發,積極開展配套設施的建設,比如,員工公寓、學校培訓、文化娛樂場所等;三是,應該保證中介機構的進一步完善,充分發揮他們的服務性作用,做好扶植中小型企業的作用,為新入園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有效處理企業中各種風險因素,快速發揮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保障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3.3 優化園區的產業優化升級

針對工業園區的發展來說,應該重視招商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完善招商工作,創新招商模式,為工業園區的發展提供新鮮的血液。另外,結合當前工業園區的產業層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該解放思想,多在科技型、服務型企業中考慮,不斷利用信息化科技發展來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利用不斷延伸的產業鏈,利用企業集聚效益,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經營規模,鼓勵進行品牌戰略,不斷提升企業的知名度,打造極富特色的產業鏈。

3.4 創新園區的融資機制

當前,工業園缺乏資金,表現在在處理燃氣、供水、污水等方面存在很大問題,如果不能夠擺脫傳統的模式,單純依靠政府的自助,這樣就會形成越來越大的資金缺口問題,同時,不能形成統一化標準的工業廠房建設,在此背景下,就造成了用地集約化程度較低。應該進一步創新投融資模式,積極參考“共同建設,經營開發”的方案。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專業化的管理團隊,能夠將先進的理念融入園區管理中,建立工業園區開發公司,積極將政府和市場資源開展整合,保證相應優勢得到發揮,進一步提升園區的開發建設。

4 結束語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著縣域經濟也呈現出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對于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開展縣級工業園區的建設中,存在著很多挑戰和機遇,在這個經濟轉型期,縣級工業園區的建設應該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努力從自身實際出發,克服建設中存在的經濟發展模式、融資困難等方面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本文的論述,希望對于今后我國的縣級工業園區發展建設具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 楊永星.西部地區縣級工業園區發展的困境與出路分析--以遵義余慶縣為例[J].才智,2013,(26).

篇(9)

果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之一,在細胞與細胞之間起著粘結的作用,以原果膠、水溶性果膠、果膠酸三種形式存在。果膠作為食品添加劑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穩定和膠凝作用[4],作為膳食纖維構成成分之一,又具有降低血壓、血清膽固醇、血糖等功能,可作為高血壓、肥胖癥、糖尿病等患者食品的理想原料[5]。目前,五味子化學成分的研究比較多,但是對五味子果實中果膠的研究則未見報道。現有的果膠提取工藝大都采用無機酸提取法進行提取[6,7]。本文采用低溫超聲波法提取果膠并與酸提取法進行比較從而確定了五味子果膠最佳提取工藝。為五味子的綜合利用奠定基礎,為其在食品和醫藥加工方面的應用提供參考[8]。

篇(10)

 

0.引言

茶多酚是一類存在于茶葉中的多羥基酚性化合物的混合物, 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其抗氧化性能比維生素E的抗氧化效價高10 ~20 倍,而且無毒, 因此是一種理想的食品天然抗氧化劑。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包括黃烷醇類、花色苷類、黃酮類、黃酮醇類和酚酸類等。其中以黃烷醇類物質(兒茶素)最為重要。茶多酚又稱茶鞣或茶單寧,是形成茶葉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葉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葉IT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 (學名Camelliasinensis)。日本千葉大學山下泰德教授等科學家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具解毒和抗輻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質侵入骨髓,并可使鍶90和鈷60迅速排出體外,被健康及醫學界譽為“輻射克星”。

1.茶多酚提取方法

目前國內外茶多酚粗品的提取的方法主要有:溶劑提取法、離子沉淀法、樹脂吸附分離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超聲波浸提方法、微波浸提法等6種方法. 此外,還有低溫純化酶提取法,和鹽吸法等。

1.1有機溶劑萃取法

這是目前國內使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茶葉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差異進行提取分離。該法比較簡單,對茶多酚的提取率為10 %~15 %。但是有機溶劑用量多,溶劑回收設備及所消耗的能量比較大。

溶劑提取法的優點是穩定、可靠;缺點是:用水提取,茶多酚提取率低(一般提取率為5%~6%) ,產品純度低,產品易氧化,且其中含有大量雜質(如植物多糖、茶棕色素、色素、咖啡堿、樹脂等) .而用有機溶劑提取,提取率雖可有所提高(可達到10% ~15%) ,但由于浸提液中不但含有茶多酚,而且還含有茶色素、咖啡堿等雜質,要得到精品,還須反復除雜精制,工序多,工藝繁瑣復雜,萃取工序一般需經3 級錯流萃取;需多次蒸餾,加熱時間長;需要用大量的有機溶劑,有的有機溶劑回收困難,有毒、易燃,不利于安全生產。

1.2離子沉淀提取法

該方法主要是利用有些金屬離子能夠沉淀茶多酚而使其與咖啡堿分離。該法的特點是減少了有機溶液的用量,所得產品茶多酚含量較高,可達95%以上,但是工藝操作比較嚴格,廢渣、廢液處理量較大。

沉淀法的優點是: ①減少了有機溶劑的使用量,從而大大減少了環境污染,生產安全性好; ②工藝比較簡單:茶葉經浸泡后,加入沉淀劑即可得到茶多酚與金屬結晶性沉淀物,不必濃縮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成本低; ③選擇性強,因而產品的純度較好, 可達95%以上, 有的高達99.5 %; ④產品色澤好,水溶性好. 缺點是: ①無機鹽沉淀劑沉淀轉溶時p H 值波動大,而茶多酚在堿性條件下易氧化,影響產品品質; ②過濾和稀酸轉溶過程中茶多酚的損失較大; ③溶液中咖啡堿等干擾物質因與茶多酚配合物的吸附產生共沉淀作用而被帶入沉淀中,影響茶多酚的純度. 此外,有些金屬鹽殘留對產品安全性也構成隱患; ④工藝操作控制比較嚴格,廢渣、廢液處理量大。

1.3吸附分離法

此法是將綠茶葉(或茶葉末) 加熱水浸提3 次,合并提取液。茶葉提取液通過高分子吸附劑進行吸附,然后用90 %乙醇溶液洗脫,使吸附劑吸附的茶多酚脫附于乙醇中,經減壓蒸餾回收乙醇。濃縮液經真空干燥或噴霧干燥得到茶多酚。該法工藝、技術簡單,能量低,但需要對茶多酚選擇性強的高吸附量的吸附劑。免費論文參考網。

1.4超臨界流體萃取法

與一般的萃取分離技術相比,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具有優良的傳遞性能, 較強的滲透力, 良好的選擇性, 對有機物溶解度大, 萃取率高, 產品質量好, 操作條件溫和, 特別適用于分離熱敏性物質等優點。國內外已有專利用超臨界氣體脫除咖啡堿的方法提取茶多酚。其工藝要點為: 茶葉末經SFE萃取→茶多酚粗品→純化→高純度茶多酚。

就目前已報道的研究成果看, 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茶多酚仍然有一定的技術障礙。主要表現在提取率較低, 可能與茶多酚在臨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有關。

1.5超聲波浸提法

超聲提取法是對提取過程進行超聲波強化處理,是利用超聲波的機械破碎和空化作用,加速茶多酚浸提物從茶葉中向溶劑擴散的速度,縮短浸提時間,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再用傳統工藝相同的過程從提取液得到茶多酚,然后純化. 超聲波提取茶多酚具有工藝簡單,提取溫度低、回收率高、氧化損耗小,節時、節能、提取率高等優點,同時避免了有毒溶劑的使用,具有良好的工業推廣價值。

1.6微波浸提法

微波輔助萃取技術,是指使用適合的溶劑在微波反應器中從天然藥用植物、礦物、動物組織中提取各種化學成分的技術和方法. 基本原理是利用在微波場中分子發生高頻的運動,擴散速率增大,因此茶多酚等浸提物在微波的輻射作用下可快速浸取出來. 影響微波提取過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微波加熱功率;提取溶劑的種類,萃取時間;溶劑用量以及潤濕水量等. 微波輔助萃取技術比目前常規使用的工藝有以下特點:1.處理時間快,微波方法僅用數分鐘乃至數十秒即可,具有高效節能的作用; 2.提取率高,節約了溶劑,大大提高了提取效率;3.避免使用有毒溶劑、產品安全; 4.熱效率高,控制容易,便于自動化和提高生產率。

2.茶多酚的主要用途

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劑BHT、BHA的4-6倍,是VE的6-7 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無合成物的潛在毒副作用;而茶素對食品中的色素和維生素類有保護作用,使食品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原有色澤與營養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類的腐敗,并能消除異味。

在醫藥方面,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斷脂質過氧化過程,提高人體內酶的活性,從而起到抗突變、抗癌癥的功效;茶多酚對血清膽固醇的效應主要表現為通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含量來清除動脈血管壁上膽固醇的蓄積,同時抑制細胞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攝取,從而實現降低血脂,預防和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目的。免費論文參考網。并且能夠降血壓、降血糖、防止腦中風、抗血栓、提高人體綜合免疫力等功效。免費論文參考網。

3.結語:

近年來, 茶多酚提取分離技術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產品亦呈多樣化, 即每個工藝都能對茶多酚進行不同程度的分離純化, 進而獲得純度不一的茶多酚系列產品, 以滿足市場需求。但在實際生產中往往容易忽略一些工藝條件對茶多酚生物學活性的影響, 如提取溫度、pH值對產品成分組成、含量以及穩定性等方面的影響。

茶多酚是從茶葉中提取出的天然活性物質,具有很強的生物學活性,除了具有良好的保鮮、抗氧化性, 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致癌物引起的突變,還可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和阻滯細胞周期等, 是一種較有前途的抗癌藥物。

參考文獻:

[1]黃麗鳳,劉友平,黎代余. 茶多酚提取純化工藝研究進展.中國食品添加劑.

[2]王小梅,黃少烈,李俊華. 茶多酚的提取工藝研究.廣州化工.2001-4

[3]王玉春.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應用研究進展. 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5

[4]熊何建,胡慰望,謝筆鈞. 茶多酚分離制備的新工藝[J]. 食品工業科技,1997 (6) :32234.

上一篇: 教師實習生個人總結 下一篇: 辦公用房自查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顺市| 甘肃省| 泸溪县| 盐津县| 中西区| 合川市| 拉孜县| 盐城市| 措美县| 盈江县| 察雅县| 临泽县| 东明县| 舞阳县| 南城县| 萨迦县| 日照市| 东兴市| 四会市| 璧山县| 松原市| 泰来县| 天气| 岚皋县| 高唐县| 泰顺县| 鸡泽县| 都兰县| 娄底市| 新蔡县| 云浮市| 淮北市| 疏勒县| 龙门县| 阳原县| 上思县| 琼中| 丹寨县| 桦南县| 子长县|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