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 16:38: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圖書管理系統的目的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普及,處于借閱工作還是手工管理的情況下,工作效率低下,并且不能及時提供圖書種類信息和讀者所需,為了更好地滿足更多人的需要,各個高校圖書館理工作急需一種高效完備的管理系統對其進行信息自動化管理。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簡稱為VBA)作為Office 2000組件的一部分,用來指定和拓展Office 2000的功能,讓使用者完成了其自身所不具備的功能,本圖書管理系統旨在給圖書管理員和讀者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益處,具有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檢索省時、存儲量大,準確度高、保密性好、成本低下等優點,使得圖書管理人員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大大提高了圖書管理工作的效率。
1 圖書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
本軟件主要實現圖書管理中的多種信息管理。在設計這個管理系統時,應盡可能貼近管理者和讀者的實際需求,便于其實現相應操作。
(1)該圖書管理系統要求使用者先要輸入正確的密碼后,授予相應使用權限后才能進入,然后執行所需相應操作,實現對應需要的功能。
(2)該圖書管理系統應該提供圖書部分相關信息和使用功能的簡單介紹。
(3)該圖書管理系統應該提供讀者基本信息的登記管理。
(4)該圖書管理系統應該提供讀者借閱權限的管理說明。
(5)該圖書管理系統應該提供圖書查詢功能,方便讀者進行圖書基本信息的查詢(并可實現按多種條件查詢)。
(6)該圖書管理系統應該提供添加圖書、查找圖書、借還圖書以及安全退出的基本常用功能。
綜合以上設計實現,本圖書管理系統應該不僅可以在圖書館中進行圖書檢索,還可以在辦公室、實驗室、甚至家中訪問該系統。
2 圖書管理系統的主要模塊設計
本圖書管理系統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設計。第一部分:介紹圖書館的圖書采編情況;第二部分:介紹讀者管理;第三部分:介紹了圖書流通情況;第四部分:介紹了圖書查詢情況。其中論文分別對這幾部分進行了淺析和論述。
通過本圖書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圖書管理人員對前來讀者進行條理化管理,具體設計了讀者管理(包括借還情況),圖書流通、查詢等常用功能。整體設計思路以圖書管理人員和讀者互利為目標。大體上滿足了管理者和讀者對圖書運營狀況的全面快速了解,也通過了圖書采編模塊實現了讀者對圖書信息做出了快捷的選擇,充分展示了信息化自動管理。
以下為圖書管理系統的關鍵代碼實現。
圖書管理系統相關代碼:
Sub 添加圖書()
Dim i As Long
Dim j As Integer
Sheets("sheet1").Select
If Trim(Cells(5, 1).Value) = "" Then
MsgBox "請輸入圖書編號!", vbOKOnly
Exit Sub
End If
If Trim(Cells(5, 2).Value) = "" Then
MsgBox "請輸入圖書名稱!", vbOKOnly
Exit Sub
End If
If Trim(Cells(5, 3).Value) = "" Then
MsgBox "請輸入圖書類型!", vbOKOnly
Exit Sub
End If
If Trim(Cells(5, 4).Value) = "" Then
MsgBox "請輸入添加時間!", vbOKOnly
Exit Sub
End If
If Trim(Cells(5, 5).Value) = "" Then
MsgBox "請輸入所在科室!", vbOKOnly
Exit Sub
End If
i = Val(Sheet1.Cells(1, 3).Value)
For j = 1 To 5
Cells(i + 9, j).Value = Cells(5, j).Value
Next j
End Sub
Sub 查詢圖書()
Dim h As Long
Dim m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Sheets("sheet1").Select
If Cells(5, 2).Value = "" Then
MsgBox "請輸入圖書名稱查詢", vbOKOnly
Exit Sub
End If
h = Val(Cells(1, 3).Value) + 8
m = 9
Do Until Trim(Cells(m, 2).Value) = Trim(Cells(5, 2).Value) Or m = h
m = m + 1
Loop
If Trim(Cells(m, 2).Value) = Trim(Cells(5, 2).Value) Then
For n = 1 To 5
Cells(5, n).Value = Cells(m, n).Value
Next n
End If
If Trim(Cells(5, 1).Value) = "" Then
MsgBox "圖書存儲區內沒有您要查詢的圖書!"
Exit Sub
End If
End Sub
3 結束語
本圖書管理系統結合了當下勢在必行的Excel VBA編程語言進行開發,通過了在軟件中實現的具體功能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在實際的圖書管理中切實做到了方便圖書管理者和讀者的一般需求。本圖書管理系統的用戶界面交互性較好、操作起來較為靈活方便,提供數據安全可靠,很好的提高了圖書管理者的管理效率,滿足了圖書管理工作的日常需求,具有較高的現代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顧俐.圖書館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J].中國科技信息,2007(11):175-176.
[2]蔣志榮.計算機管理系統對圖書管理的重要影響[J].科技資訊,2013(02):254.
[3]曾雪君.圖書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圖苑論壇,2014(07).
[4]努爾古麗.吐爾遜.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吉林大學,2012.
作者簡介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3-0128-02
在圖書管理系統中存在著許多的信息,其中包括用戶資料、圖書資料、借書情況及還書情況。圖書管理系統中所提供的數據信息非常多,也很雜,這需要有系統對其進行分類管理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借閱圖書變得更加簡單、快捷,能夠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圖書管理系統功能強大,如果能夠充分使用其功能,即能夠分析客戶資料、處理借閱書籍中出現的數據、對數據信息進行綜合整理、找到其內在聯系,那么,一定能滿足用戶的需要;即使出現再復雜的數據,圖書管理員也不用擔心害怕。
一、圖書管理系統介紹
1.主體介紹。在圖書管理系統中主要存在三個主體:圖書管理員、用戶與系統維護員,這三個主體是圖書管理系統中的主角,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職能[1]。對于圖書管理員,其職能主要為管理借書情況:負責圖書的借出與還入;管理圖書信息:負責將書本信息輸入電腦;管理用戶賬號密碼:密碼出錯可找管理員;管理訂書信息:書本的更新。具體來說,圖書管理員在登陸自己的賬號后,可以管理書本、賬戶及訂單。
2.系統可行性介紹。系統的運行情況是圖書管理系統的關鍵所在[2]。要想系統能夠快速地為用戶服務,離不開多媒體技術與經濟水平兩個方面的發展。一方面,隨著電腦的普及與信息化的到來,電腦技術人員的技術越來越高超,這就使圖書管理系統有了技術保障。在技術方面,信息化科技的高速發展使電腦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上的功能上都無比強大。當然,數據庫的管理也使用戶在使用圖書管理體統時更加安全、快捷。另一個方面,在資金投入上,現在的成本有所降低,這就增強了系統的可利用性。
3.系統目的介紹。圖書管理系統功能強大,目的明顯。首先,圖書管理人員可利用系統中的先進技術解決手寫借書速度慢、手續煩瑣的問題,從而促進圖書管理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其次,在確保借書信息的準確性方面,系統檢索速度快,能快速找到用戶借閱圖書的信息,對出現的不同狀況可進行具體分析處理;還有,當用戶借閱了某本書時,系統可記錄下用戶的具體信息,其中包含以往借閱書情況、現在已借了哪些書籍、還有哪些書籍沒有歸還等。同時,系統還可記錄書本信息,包括這本書的作者、名字、內容等,這使工作人員對具體信息一目了然。還有,當書本信息輸入產生錯誤時,系統可及時修改舊信息、添加新信息及刪除等。
4.功能介紹。圖書管理系統的功能齊全。第一,讀者可以利用用戶名及密碼進行登錄,當圖書管理員驗證了身份后可訪問圖書管理系統。第二,管理系統者可對用戶和管理員進行管理,當發現用戶或管理員出錯時,可將其刪除或做其他操作。當然,系統管理員還可以新設置一個賬號。第三,圖書管理員可對書本進行管理,對舊的書籍可刪除,新的書籍可添加,發現錯誤可改正。第四,用戶借閱書籍情況歸圖書管理員管理。借閱書籍應遵守圖書管理系統的規則,若有用戶在借閱書籍時違反規定,可取消其借閱書籍的資格。第五,對用戶沒有及時還書進行懲罰是圖書管理員的責任。
二、圖書館借閱行為分析
圖書館借閱行為的組成。人的行為具有復雜性,人們做出某種行為時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且與身邊事物有聯系。其實,人的行為指的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出來的態度、動作、表情等[3]。用戶的借閱行為可體現出兩方面的內容,一邊,讀者在獲取信息時還是使用老的方式進行檢索;另一邊,電子圖書館也使用戶在利用網絡的力量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就表明要對圖書館借閱行為進行分析存在兩部分問題:圖書館借閱行為與電腦借閱行為。這兩部分貫穿于用戶借閱書籍的整體過程,它使借閱行為的范圍覆蓋每一個書籍借閱者。總體來說,網上書本借閱行為可統稱為讀者使用圖書館進行書本借閱的過程中的每個具體動作,其中包含直接通過圖書網站進行借閱書籍。在這里,圖書館借閱行為是由借閱書籍、下載文章、咨詢業務、提出建議、網頁瀏覽、查詢書籍等組成的。盡管用戶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操作,仔細觀察,可發現行為背后的規律。其實,讀者不管是網頁瀏覽還是直接下載,都存在著一定的共同之處。首先,這種行為是自愿的。讀者進入網上圖書館都是從自身的意愿出發,主動使用圖書館而不受外界的影響,強迫或者指令很難將這一行為維持下去。其次,這種行為是有目的的。讀者進入圖書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有的是為了借書,有的是為了查詢資料。如何準確地獲得圖書館借閱行為是系統管理員與圖書館管理員的重要任務之一。要想獲得圖書館的借閱行為,圖書管理員主要是通過獲取數據來實現。圖書管理中存在的數據非常多,但可對其進行分類。根據圖書管理系統中的數據信息,我們可將數據分為以下四種:用戶基本信息、流通歷史數據、信息咨詢記錄、Web日志數據[4]。要想獲得圖書館借閱行為,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第一,借閱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輸入關鍵詞確定檢索目標,通過查閱關鍵字可發現用戶主要檢索的內容從而發現用戶的愛好與具體行為。第二,用戶對資料的訪問率、借閱率和詢問情況也可一定地反映出客戶的行為,通過對其數據進行收集,可找出規律。對數據信息進行挖掘、知道讀者的信息行為數據與怎樣利用數據并對其進行處理、發現其內在規律能夠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雖然在圖書管理系統中存在巨大的數據,對其進行處理非常困難,但隨著圖書管理系統迅速發展,這些數據對于圖書管理來說已是非常平常[5]。相反,人們對于數據的挖掘技術重視程度加大。要想為借閱者提供個性化服務,我們就必須掌握各種數據并有能力對其分析,挖掘其內在規律。文章主要是通過介紹圖書管理系統的主體、可行性、目的性及功能,分析圖書館借閱行為從而探索出更好地為圖書管理系統服務的方案。
參考文獻:
[1]袁連海,董文,張志亮.SQL SEVER 2000應用實開發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184-185.
[2]張信東.信息系統開發教程使用Visual 和SQLServer[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134-135.
[3]蔡會霞,朱潔,蔡瑞英.關聯規則的數據挖掘在高校圖書館系統中的應用[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9,(5):267-268.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3(c)-0-01
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很多圖書館也在實現自動化,其主要特點和發展趨勢體現在由主機/終端模式向客戶機/服務器模式轉變,面向對象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應用,打破不同計算機系統資源共享障礙,為用戶自動選擇和傳遞所需文獻。常用檢索手段的預設,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圖書館工作的效率,實現了多媒體及電子文獻的
管理。
1 圖書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可行性研究目的確定問題是否值得解決,使用現有的技術能否實現系統,系統的運行不需要特定的環境,使單位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支出。即技術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和經濟可行性。需求分析是軟件定義時期的最后階段,而本系統主要的任務是減少人力以及管理費用以用加速圖書信息傳輸進程、方便的圖書交互界面。是面向讀者、圖書管理員,方便檢查、維護、查找系統漏洞。每個讀者由圖書管理員建立統一的賬戶,根據讀者提供的卡號,判斷借閱權限。基本的功能包括借書與還書的過程,如果滿足借閱條件,將圖書借出;要還的書籍交給圖書管理員,圖書管理員會根據用戶信息,檢查讀者的圖書證號,進行相應操作后將圖書歸還圖書館。數據字典是關于數據信息的集合,針對一般圖書數據管理系統的需求,供人查閱對不了解的條目的解釋,通過對圖書管理工作過程的內容分析,中給人提供關于數據的描述信息。其數據項和數據結構包括圖書信息、讀者信息、讀者級別信息、借閱信息和系統用戶信息。圖書管理系統功能需求包括.登錄功能、圖書管理功能(圖書入庫管理與圖書的查詢操作),讀者管理功能主要有讀者登記與讀者查找功能,圖書借還管理功能包括借書與還書功能,系統維護管理功能主要進行添加,刪除管理員和普通用戶。然后進行系統總體設計方案,性能上必須包括檢索速度與系統的可靠性。技術上的難點主要是大量數據的檢索,因此,針對需求分析以及相關技術我們采用基于數據挖掘的索引表技術。
2 圖書管理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總體任務是實現圖書信息系統化、規范化以及用戶使用自動化。本系統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圖書借還管理、圖書管理、讀者管理和系統維護管理。系統功能設計最終必須轉換成詳細設計,要充分了解用戶各個方面的需求,進行需求分析,得出數據字典。設計出滿足系統需求的各種實體,對讀者信息實體的描述,對讀者以及屬性信息的定義;畫出用戶信息實體E一R圖,對用戶信息以及屬性的描述;畫出借閱信息實體E一R圖,描述借閱信息實體,刻畫各實體間的關系。系統數據流圖描述了圖書管理系統的輸入輸出,用數據流把這些加工連接起來,進行書籍的分類及書籍信息的處理。根據讀者類別表,讀者信息表獲得讀者信息,讀者可以查詢借還書信息,借閱情況等。系統詳細設計包括登錄模塊,圖書管理模塊,讀者管理模塊,圖書借還管理模塊和系統維護管理模塊的功能,輸入輸出流以及流程設計。登錄模塊主要是驗證用戶身份,要畫出圖書登錄界面的流程圖,判斷是否為合法用戶;圖書管理模塊包括圖書入庫處理子模塊,主要描述了圖書入庫處理子模塊。圖書查詢子模塊查詢圖書信息;讀者管理模塊包括讀者登記子模塊,登記讀者的一些信息。還包括讀者查找子模塊,列出讀者所借書籍信息;圖書借還管理模塊包含借書模塊,實現借書功能,還有還書模塊,實現還書功能;系統維護管理模塊,要畫出系統維護管理模塊的流程圖,實現系統用戶與普通用戶的設置。數據庫設計。我們使用為Access2003數據庫系統。為圖書數據管理系統數據庫命名為T1,設計圖書信息表,表名為book。設計讀者信息表,表名為user,讀者級別信息表,表名為rl,設計系統用戶信息表,表名為ADoper,設計借閱信息表,表名為b1。
3 圖書管理系統檢索算法
這是整個圖書管理系統中的重要環節,利用計算機技術,高效的檢索算法能夠提高圖書管理系統的性能。隨著圖書的類別與數量的增加,我們會發現其檢索成為系統性能的障礙,針對圖書管理系統的檢索模塊,能設計出一種高效的圖書檢索算法。即基于類別、日期和類別日期的索引表。圖書類別和圖書日期索引表為二級索引,圖書類別索引表和圖書日期索引表。隨著因特網的發展,網絡里已經呈現出海量數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加強數據檢索成了業界關心的問題。數據挖掘以一種全新的理念整合了多種學科技術,從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檢索的效率。在我們這個系統中,它主要是通過統計出讀者近期所借閱的書籍,然后進行相關運算,得出讀者借閱書籍的類別,年份等信息,接下來再將這些信息加以擴展,設置緩存,利用相關算法統計,直到重新收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基于數據挖掘的索引表采用分塊處理的機制,具體算法包括建立類別日期索引表,檢查無誤后進行了初始化緩存,放入相關借閱的書籍,然后使讀者能夠進行正確查詢,用數據挖掘技術,經過相關運算后放到讀者偏好的書籍,采用LRU算法,數據挖掘技術與索引表的結合,對書籍進行聚類分析,可以加速檢索的速度,并推測讀者未來可能借閱的書籍,充分發揮數據檢索的優勢,把這些書籍提前放到緩存中去。
4 圖書管理系統各模塊的實現與測試
用戶登錄模塊的實現。用戶登錄窗口是用戶和管理員進入系統信道,用戶登錄窗口起到了保護系統的作用,本系統的最大登錄次數設置為三次,密碼不正確則系統會出現信息提示。若輸入的用戶名與密碼正確,方可進行系統界面。主窗口及菜單的實現。這個部分要求設計界面好看,實用。主窗口是管理系統的重要部分,用戶通過登錄接口進入的就是主窗口,并在這里實現系統各功能。菜單欄下面的工具欄有四個快捷圖示。圖書管理模塊的實現。實現了圖書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刪除,系統管理員可以添加新的圖書信息,對某圖書信息進行修改,為圖書信息刪除等對圖書信息進行編輯。對圖書管理系統檢索功能做性能分析,將把圖書類別作為聚類對象,檢索方式主要有直接進行檢索,建立類別和日期索引,進行檢索,在索引表中引入數據挖掘技術檢索。讀者管理模塊的實現。其窗體與圖書入庫處理的窗體類似,但所有的數據項都不能為空,查找方式采用的是多條件查找和模糊查找。另外,還有圖書借還管理的實現、系統維護管理的實現,最后進行系統測試,結果標明檢索時間、可靠性達到需求分析指標。
參考文獻
當前我國國內一些高校以及公共圖書館與省級重點醫院當中都開始采用目前比較先進的圖書管理系統作為醫院相關服務的重要工具。為醫院實現信息技術的檢索提供重要基礎。人類已經步入了現代信息技術時代,為此人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當中想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內容,實現信息需求,就需要掌握更高水平的技術完成對信息資源的處理。本文針對醫院當中圖書管理系統構建以及實現問題進行簡要論述。
1.醫院構建圖書管理系統的重要性分析
醫院當中的圖書館屬于基礎部門,即是醫生獲得專業性知識的場所,同時也是為病患提供休閑的場所。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醫院在圖書館的建設方面規模不斷擴大,醫院圖書館當中圖書館主要功能是存儲圖書信息資源以及相關文件內容的傳遞。醫院需要加強對圖書館相關功能的建設,圖書館作為一項服務型部門,其所能夠掌握的資源畢竟有限。圖書館需要根據醫院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有步驟、有目的,科學性的能力與水平提升。認真做好,圖書館館藏規模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并始終保持良好的規劃狀態。轉變人工圖書館管理服務的模式,實現信息技術管理。
要想真正意義上提升醫院的信息共享以及管理實效與水平需要充分發展圖書管理系統的深度與廣度。這是實現效能提升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路徑。醫院應當建立在現有技術條件基礎之上,通過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形成有效的圖書管理系統建設。
我國許多地區的醫院在圖書館信息管理方面意識與水平較低,尤其是縣級醫院以及鄉鎮醫院當中的圖書館或者是圖書室比較落后。為此,形成相對符合實際需要的管理系統十分必要。通過分析,類似縣級醫院或者是級別相對較低的醫院當中,可以應用一些功能相對簡單,但是技術條件剛好滿足醫院需要的圖書管理系統。本文當中主要對SQLserver2000以及JSP系統進行分析,探究其在處理圖書以及管理員、讀者的關系問題上的主要內容。
綜上分析,醫院圖書館當中實現圖書管理系統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關系到醫院的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
2.醫院圖書館系統構建與實現
醫院圖書館形成管理系統時需要建立在科學的架構基礎之上,通過構建比較合適的系統,形成穩定后臺操作內容,為此,本文當中對圖書管理系統的前臺、后臺組織架構進行功能闡述。
信息管理系統當中的結構模式主要基于發展環境形成,具體包括幾個方面:主機終端服務模式以及網絡服務器管理模式,再有就是客戶機端服務器管理模式。其中第一種以及第二種被我們主要成為集中式的結構。這些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相關處理的問題需要依靠主機完成。并根據信息源的擴充,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也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目前市場上常用的信息系統平臺主要采用客戶機/服務器模式和 Web 瀏覽器/服務器模式來實現。
醫院圖書管理系統實現,系統實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2.1前臺模塊部分
系統的前臺部分屬于直接面向讀者的最為直接的操作界面,讀者能夠根據這個界面完成系統登錄。
(1)用戶注冊。該模塊當中用戶能夠注冊成為圖書館系統當中的會員,這種方式便于是讀者與圖書館之間形成有效聯系,確保系統的高效實用。設計界面如下:
(2)信息修改。用戶通過注冊的方式能夠進入到信息系統當中開始閱讀,管理員會對用戶的相關信息情況進行審核,確定信息無誤,則用戶將完成注冊。
(3)搜索模塊。圖書管理系統當中包括海量的書籍,為此應當形成圖書搜索系統能夠幫助讀者搜索到書籍。
(4)借閱模塊。圖書館系統當中的借閱功能是最主要功能之一,讀者可以通過借閱功能最快速閱讀到自己想要看的書籍。
2.2后臺構建與實現
(1)修改與刪除圖書內容。
通過這個界面能夠實現圖書信息的更新。
(2)系統管理員增添圖書。通過這個系統能夠實現圖書內容的添加,這個操作十分重要。系統需要圖書這項基本元素才能夠完成歸還。
(3)借閱信息。圖書管理系統模塊能夠由管理員身份進入到后臺當眾完成對借閱信息等內容的查詢工作。查詢主要包括根據用戶名查詢以及根據書名的查詢。
(4)還書系統。讀者請求還書時,管理員通過后臺進入到數據庫當中,檢索用戶信息是否合法,并對相關信息內容進行修改。
(5)用戶分類。根據醫院圖書用戶實際情況,可以(下轉第309頁)(上接第248頁)將用戶進行分類為:固定用戶和臨時用戶兩類。固定用戶主要是醫院的在職員工和醫院同行等,臨時用戶主要是住院的病人及家屬、本地區公民等。
(6)用戶刪除模塊。在上述的分類用戶中,我們的固定用戶主要是醫院的職工和同行醫生,該類用戶存在人事調動、退休等情況。我們也需要及時清理該類用戶信息。我們可以通過用戶刪除模塊完成對指定用的刪除。
3.結語
綜上所述,醫院圖書管理系統石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復雜活動。通過對醫院當中圖書管理系統的實際需要以及設計難點進行綜合分析,對圖書管理系統系統的進一步構建與實現通過保障。本文更加通過對系統實現的模塊進行一般性說明,介紹系統實現的整個過程,并幫助醫院更好掌握系統與實現功能提供幫助。因此,本位對于促進醫院的信息系統建設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
【參考文獻】
[1]飛思科技產品研發中心.JSP應用開發詳解[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2~39.
[2]耿祥義,張躍平.JSP 實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49~67.
[3]孫涌.現代軟件工程[M].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9:68~79.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高度交流與發展的時代,面計算機系統則在信息時代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腳色,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計算機以滲透到各個領域,圖書館也不例外,圖書館的計算機化以不容遲緩。
圖書館在正常運營中總是面對大量的讀者信息、書籍信息以及兩者相互作用產生的借書信息、還書信息。需要對讀者資源、書籍資源、借書信息、還書信息進行管理,及時了解各個環節中信息的變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針對圖書館手工管理的現狀,經過詳細系統的調查,闡明了圖書管理系統的需求和功能,為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打下堅實基礎。
一、圖書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
當決定要開發一個信息系統時,首先要對信息系統的需求進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軟件的功能和性能,確定軟件設計的限制和軟件同其他系統元素的接口細節,定義軟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獲得當前系統的處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設當前系統是手工處理系統。手工處理流程大致是這樣的。讀者將要借的書和借閱證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將每本書附帶的描述書信息的卡和讀者借閱證一起放在一個小格欄,并在借閱證和每本書上貼的借閱信息。這樣借書過程就完成了。還書時讀者將要還的圖書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圖書信息找到相應的書卡和借閱證,并填寫相應的還書信息。
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理解當前系統“怎么做”的基礎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質,從而從當前系統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許多物理因素,隨著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質的物理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物理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質的困素即可獲得反映系統本質的邏輯模型。
建立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分析目標系統與當前系統邏輯上的差別,明確目標系統到底要“做什么”,從而從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導出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在對上述流程進行分析后,我們對新的圖書處理流程進行整理,圖書館借還書過程如下:
借書過程:讀者從架上選到所需圖書后,將圖書和借書卡交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用碼閱讀器將圖書和借書卡上的讀者條碼2碼讀入處理系統。系統根據讀者條碼從讀者文件和借閱文件中找到相應記錄;根據圖書上的條碼從圖書文件中找到相應記錄,讀者如果有如下列情況之一將不予辦理借書手續。
①讀者所借閱圖書已超過該讀者容許的最多借書數目。
②該讀者記錄中有止借標志。
③該讀者還有已超過歸還日期而仍未歸還的圖書。
④該圖書暫停外借。
若讀者符合所有借書條件時,予以借出。系統在借閱文件中增加一條記錄,記入讀者碼、圖書條碼、借閱日期等內容。
還書過程:還書時讀者只要將書交給管理人員,管理員將書上的圖書條碼讀入系統,系統從借閱文件上找到相應記錄,填上還書日期后寫入借閱歷史文件,并從借閱文件上刪去相應記錄,同時系統對借還書日期進行計算并判斷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則結束過程,若超期則計算出超期天數、罰款數、并打印罰款通知書,記入罰款文件。同時在讀者記錄上作止借標記。當讀者交來罰款收據后,系統根據讀者條碼查罰款文件,將相應記錄寫入罰款歷史文件,并從罰款文件只刪除該記錄,同時去掉讀者文件中的止借標記。
為了對圖書管理系統做完整的描述,還需要對上面得到的邏輯模型做一些補充.首先采用圖形的方式描述圖書管理系統的用戶界面,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整個系統的用戶界面的一致性,同時也有國助于后續的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系統需要實現的功能.其次,說明圖書管理系統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書、還書服務花費的時間一次不得大于5分鐘等。
前面著重對借還書流程進行了說細的闡述,下面介紹圖書管理系統的總體功能要求。簡單的圖書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
>借書處理:完成讀者借書這一業務流程。
>還書處理:完成讀者還書這一業務流程。
>罰款處理:解決讀者借書超期的罰款處理。
>新書上架:輸入新書資料。
>舊書淘汰:刪除圖書資料。
>讀者查詢:根據讀者號,查詢讀者借閱情況。
二、圖書管理系統的功能分析
系統功能分析是在系統開發的總體任務的基礎上完成。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有關讀者種類標準的制定、種類住處的輸入,包括種類編號、種類名稱、借書數量、借書期限、有效期限、備注等。
讀者種類信息的修改、查詢等。
讀者基本信息的輸入,包括讀者編號、讀者姓名、讀者種類、讀者性別、工作單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辦證日期、備注等。
讀者基本信息的查詢、修改,包括讀者編號、讀者姓名、讀者種類、讀者性別、工作單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辦證日期、備注等等。
書籍類別標準的制定、類別信息的輸入,包括類別編號、類別名稱、關鍵詞、備注信息等。
書籍信息的輸入,包括書籍編號、書籍名稱、書籍名稱、書籍類別、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稱、出版日期、書籍頁書、關鍵詞、登記日期、備注信息等。
借書信息的輸入,包括借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借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借書信息的查詢、修改,包括借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借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還書信息的輸入,包括還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借書日期、還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還書信息的查詢和修改,包括還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姓名、借書日期、還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參考文獻
[1]EWinemiller,J.Roff,著.VisualBasic6.0數據庫開發.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高度交流與發展的時代,面計算機系統則在信息時代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腳色,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計算機以滲透到各個領域,圖書館也不例外,圖書館的計算機化以不容遲緩。
圖書館在正常運營中總是面對大量的讀者信息、書籍信息以及兩者相互作用產生的借書信息、還書信息。需要對讀者資源、書籍資源、借書信息、還書信息進行管理,及時了解各個環節中信息的變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針對圖書館手工管理的現狀,經過詳細系統的調查,闡明了圖書管理系統的需求和功能,為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打下堅實基礎。
一、圖書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
當決定要開發一個信息系統時,首先要對信息系統的需求進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軟件的功能和性能,確定軟件設計的限制和軟件同其他系統元素的接口細節,定義軟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獲得當前系統的處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設當前系統是手工處理系統。手工處理流程大致是這樣的。讀者將要借的書和借閱證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將每本書附帶的描述書信息的卡和讀者借閱證一起放在一個小格欄,并在借閱證和每本書上貼的借閱信息。這樣借書過程就完成了。還書時讀者將要還的圖書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圖書信息找到相應的書卡和借閱證,并填寫相應的還書信息。
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理解當前系統“怎么做”的基礎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質,從而從當前系統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許多物理因素,隨著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質的物理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物理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質的困素即可獲得反映系統本質的邏輯模型。
建立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分析目標系統與當前系統邏輯上的差別,明確目標系統到底要“做什么”,從而從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導出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在對上述流程進行分析后,我們對新的圖書處理流程進行整理,圖書館借還書過程如下:
借書過程:讀者從架上選到所需圖書后,將圖書和借書卡交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用碼閱讀器將圖書和借書卡上的讀者條碼2碼讀入處理系統。系統根據讀者條碼從讀者文件和借閱文件中找到相應記錄;根據圖書上的條碼從圖書文件中找到相應記錄,讀者如果有如下列情況之一將不予辦理借書手續。
①讀者所借閱圖書已超過該讀者容許的最多借書數目。
②該讀者記錄中有止借標志。
③該讀者還有已超過歸還日期而仍未歸還的圖書。
④該圖書暫停外借。
若讀者符合所有借書條件時,予以借出。系統在借閱文件中增加一條記錄,記入讀者碼、圖書條碼、借閱日期等內容。
還書過程:還書時讀者只要將書交給管理人員,管理員將書上的圖書條碼讀入系統,系統從借閱文件上找到相應記錄,填上還書日期后寫入借閱歷史文件,并從借閱文件上刪去相應記錄,同時系統對借還書日期進行計算并判斷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則結束過程,若超期則計算出超期天數、罰款數、并打印罰款通知書,記入罰款文件。同時在讀者記錄上作止借標記。當讀者交來罰款收據后,系統根據讀者條碼查罰款文件,將相應記錄寫入罰款歷史文件,并從罰款文件只刪除該記錄,同時去掉讀者文件中的止借標記。
為了對圖書管理系統做完整的描述,還需要對上面得到的邏輯模型做一些補充.首先采用圖形的方式描述圖書管理系統的用戶界面,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整個系統的用戶界面的一致性,同時也有國助于后續的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系統需要實現的功能.其次,說明圖書管理系統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書、還書服務花費的時間一次不得大于5分鐘等。
前面著重對借還書流程進行了說細的闡述,下面介紹圖書管理系統的總體功能要求。簡單的圖書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
>借書處理:完成讀者借書這一業務流程。
>還書處理:完成讀者還書這一業務流程。
>罰款處理:解決讀者借書超期的罰款處理。
>新書上架:輸入新書資料。
>舊書淘汰:刪除圖書資料。
>讀者查詢:根據讀者號,查詢讀者借閱情況。
二、圖書管理系統的功能分析
系統功能分析是在系統開發的總體任務的基礎上完成。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有關讀者種類標準的制定、種類住處的輸入,包括種類編號、種類名稱、借書數量、借書期限、有效期限、備注等。
讀者種類信息的修改、查詢等。
讀者基本信息的輸入,包括讀者編號、讀者姓名、讀者種類、讀者性別、工作單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辦證日期、備注等。
讀者基本信息的查詢、修改,包括讀者編號、讀者姓名、讀者種類、讀者性別、工作單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辦證日期、備注等等。
書籍類別標準的制定、類別信息的輸入,包括類別編號、類別名稱、關鍵詞、備注信息等。
書籍信息的輸入,包括書籍編號、書籍名稱、書籍名稱、書籍類別、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稱、出版日期、書籍頁書、關鍵詞、登記日期、備注信息等。
借書信息的輸入,包括借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借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借書信息的查詢、修改,包括借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借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還書信息的輸入,包括還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借書日期、還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還書信息的查詢和修改,包括還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姓名、借書日期、還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參考文獻
[1]EWinemiller,J.Roff,著.VisualBasic6.0數據庫開發.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7-0082-03
Abstract: In modern ti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mall and medium-sized book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how to more efficiently provide service for library user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books and other issues become more and more realistic.System design using the MYECLIPSE development tool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JSP language and MYSQL database to develop this book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to solve the basic problems facing the books management, including books to add, delete, change, check and other basic books management function.Can make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users, high efficiency provide borrowing service for readers.With the aid of network, between the library and users to establish a fast interactive electronic platform, as far as possible,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ook management,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Under the premise of book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system mainly realizes the functions of five modules: 1)The user login, username and password, set up user login platform;2)Book management, including books to add, delete, change, check the basic function such as management;3)The library management, is to manage member information and borrowing;4)Return books management, is to manage member information and return;5)Member management, rights management is to member.
Key words: books management;information management; book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library network management; JSP
近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標志著21世紀信息時代已不可阻擋。計算機的信息化和網絡革命強力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已影響到圖書館圖書業務的管理,因為人員圖書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已不能滿足廣大讀者對圖書的需求,圖書館實現高效網絡管理,是圖書館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滿足圖書用戶需求,建設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圖書館信息網絡化管理系統,實現圖書館管理方式和理念的自動化,更好地為現代科技工作者服務,是圖書館發展的最終目標。隨著國內大部分大城市的圖書館都實現了圖書管理的網絡化,中小型圖書館(包括企業圖書館),也在不斷努力跟上時代的發展。
也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更新的潮流,計算機的使用已經很普及。對于信息資源來源廣泛的圖書館,更應該普及網絡管理,提高效率,解決傳統管理理念的一些缺點,是信息時展的當代人們,更加方便快捷地瀏覽資料,跟上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使圖書發揮更大的作用,知識是第一生產力,讓21世紀的人們享受圖書管理網絡化帶來的新享受,帶動人們對未來,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1 開發環境及技術
操作系統:Windows
運行環境:myeclipse2014、jre1.6、tomcat6.0
使用技術:javabean、servlet、jsp、java(主要)
數據庫:mysql5.7
瀏覽器支持: ie6以上版本,谷歌,火狐
2 可行性分析
技術上可行:系統所需硬件設備銷售且價格較低,軟件采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開發工具采用jsp,后臺數據庫采用mySQL,都是經常使用應用的。
經濟上可行:中小型企業和廣大用戶需求增加,計算機信息網絡現代化趨勢增強。
管理上可行:中小型企業的人員管理都比較規范,都會配有相應的圖書證,因此圖書的管理也會是比較方便可行的。
綜上所述,圖書管理系統的開發在技術上、經濟上、管理上均可行。
3 需求分析
3.1 系統需求分析
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一個圖書管理系統。
1)系統有2 類用戶分別為管理員、學生;
2)管理員經口令認證后進人系統,可完成維護系統的功能, 包括管理圖書和管理學生;
3)能夠輸入,輸出圖書的綜合情況,實現對圖書資料進行增刪改查;
4)讀者學生則完成查詢圖書、修改個人資料、查詢個人借閱歷史信息的功能;
5)工作完成后便退出系統。
3.2 系統性能需求分析
為了達到設計開發圖書管理系統正常運行的目的,經過研究分析,系統要滿足的性能需求有:
1)完整性:要求在發生意外時(如斷電),保證數據不丟失;
2)安全性:系統設置了一對一的管理員和用戶登錄名,密碼,只有正確輸入方可登錄使用,超過三次,登錄失敗,驗證失敗;
3)可維護性:當軟件運行發生錯誤時,能夠快速、準確對其定位、診斷和修改恢復;
4)可理解性:根據系統需求,設計的菜單欄,系統功能欄,清晰,易懂,可見 ,獨具特色。
3.3 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
密碼設置:登錄者一對一進行設置保密,避免重復性,維護每位登錄者的權限,維護系統安全。
資料維護:系統詳細記錄圖書的信息,和操作人員的操作,清晰地各種情況的數據信息,人員操作信息,建立完整的系統資料。
系統查詢:根據用戶需求,輸入正確數據,準確查詢信息。
系統管理:進行會員管理、圖書數據備份和圖書數據恢復。
報表統計:自動統計近期系統的圖書,人員,各種資料的流通信息。
其它操作:包括修改密碼、管理員添加用戶、合理頁面布局等。
3.4 系統功能模塊分析
系統需要實現的功能分別為日常工作管理、核心模塊是基本資料維護管理、和系統管理。
3.4.1 日常工作管理:包括借書管理、歸還管理、查詢管理
1)借書管理:主要功能根據借閱證編號和圖書編號,進行借書過程。
2)還書管理:主要功能是輸入借閱證編號、圖書ID,在借閱登記表中找到相應的記錄,將該記錄的相應數據插入到還書記錄中,同時將借書記錄刪除,并保存在借閱歷史記錄表中。
3)查詢管理:包括圖書借閱情況,讀者資料、借閱歷史記錄查詢。
圖書資料查詢:根據讀者需求對圖書資料的相應查詢。
讀者資料查詢:根據讀者資料詳細查詢。
借閱歷史記錄查詢:根據相應的借閱記錄信息進行相應查詢。
3.4.2 基本資料維護管理:包括圖書資料維護、讀者資料維護
1)圖書資料維護:對動態變化的圖書資料進行定期更新,修改和維護。
2)讀者資料維護:包括對新會員的資料入庫,以及現有會員資料的修改和過期會員資料的刪除。
3.4.3 系統管理:會員管理、操作權限管理、標準數據庫管理
1)會員管理:對動態變化的會員信息不定期的檢查,修改和保存。
2)操作權限管理:設定不同人員的操作權限,用戶和密碼。
3)標準數據庫管理:用于常用數據庫系統的維護。
4 系統總體設計分析
4.1 系統結構和模塊的功能設計
4.2 數據庫的設計分析
4.2.1 數據庫設計概述
數據庫系統是以數據庫為基礎的信息系統,其數據量大、保存時間長,數據關聯復雜,用戶要求多樣化,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系統軟件和相關的硬件系統,將用戶的要求轉換成有效的數據結構,并使數據庫結構適應用戶新的要求的過程。數據庫設計是在現成的DBMS上建立數據庫應用系統的過程。
以數據庫為基礎的信息系統通常稱為數據庫應用系統,數據庫系統的生存期:指從數據庫應用系統從開始規劃、分析、設計、實現、投入運行后的維護到最后被新的系統所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個期間,數據庫系統的生存期:
1)規劃階段;2)需求分析階段;3)概念設計階段;4)邏輯設計階段;5)物理設計階段;6)實現階段:應用程序編碼、調試、運行階段;7)運行和維護階段
數據庫設計是要在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DBMS)中,通過合理的邏輯設計和有效的物理設計,構造較優的數據庫模式、子模式,建立數據庫和設計應用程序,滿足用戶的各種信息需求。物理結構設計的原則如下:1)盡可能地減少數據冗余和重復;2)結構設計與操作設計相結合;3)數據結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基于以上設計原則,系統設計的數據庫才能滿足用戶需求。
5 系統詳細設計分析
根據軟件設計原理,綜合以上軟件分析,根據系統具體需求,把詳細的語言繪制成系統功能開發的總體流程圖,如圖2所示。
6 系統測試與分析
對開發系統進行測試,詳細記錄測試過程,對軟件的研發質量的提高和改善作用明顯,也是對成果的一種檢驗測評,該軟件的測試內容如表1所示。
7 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圖書信息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一種突出方式,也隨著大量新圖書的涌現,需要更好的管理方式來管理圖書,為人們提供便捷的服務。
雖然圖書管理系統已經很普及,但還有一切缺點,需要去發現和修改,對于正在發展中成長的我們,對知識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所以迫使我們追求更完善的圖書管理系統。
雖然自己的能力很微薄,僅僅一個本科畢業生,但對圖書卻充滿了熱情,希望自己對圖書管理更了解的基礎上,發揮一些作用,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圖書,挖掘圖書,讓更多的圖書信心位人們的發展謀求幸福,在我們年輕人發展的路上,帶動更多的青年愛好者,讓知識為人們服務,讓圖書物盡其用。
通過對上述的總結,希望我的分析對圖書管理系統的開發和研究具有一定意義,從而有對圖書管理系統系統出現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晨. 信息管理系統課程設計報告[R]. 長春: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工程學院, 2010.
[2] 邵學亮. jsp圖書管理系統課程設計報告[R]. 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2003.
[3] 譚斌. 高校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常德: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2011.
[4] 張海潘. 軟件工程[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
[5] 張秋余, 楊h. 基于用例的需求建模方法[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6(19): 3539-3541.
[6] 戴繼周. 基于Web的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 長春: 吉林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2004.
圖書館主要提供書刊存儲以及讀者流通借閱,發展至今也成為培養人才的科研機構,在學校中,圖書館是教學場所以及學術研究部門。可以說圖書館的建設發展程度代表了學術地位的高低,這也更加突出了圖書管理策略的重要性,良好的管理能夠有效地促進圖書館健康發展以及自身功能發揮。不過現如今的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書籍擺放混亂、圖書難以管理的現象。根據對于一些大學圖書館的調查能夠發現,有大部分同學認為圖書館中圖書位置不明確,并且分類不夠科學,對于正常的借閱產生了較大影響。目前圖書館的書籍整理基本都是依靠人力,工作量大并且效率低下,必須要進行技術上的升級,設計自動圖書管理系統。
一、設計方案
本套系統設計主要是針對圖書館的圖書管理,能夠通過系統處理將書籍分門別類,并且進行正確位置擺放,將會大大提高圖書整理的工作效率,并且降低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一)步進電機控制移動。行走系統是由步進電機作為動力,通過輪式底盤實現,其運行的速率高,靈活性好,并且磨損較低,不容易損壞路面。步進電機的應用能夠增強移動的精確程度,當步進驅動器接收到脈沖信號時,就會指引電機朝著既定方位進行轉動,轉動的幅度取決于事先設定的步進角。這其中脈沖信號的個數十分關鍵,通過控制脈沖個數進行移動量控制,進而實現精準定位,此外還能夠利用脈沖頻率控制來掌握電機轉速以及加速度,達到調整速度的目的。
(二)二維碼掃描器檢測。二維條形碼指的是特定幾何圖形按照二維方向分布,通過含有內部邏輯基礎的代碼編制記錄數據符號信息,再利用圖像輸入設備或者光電掃描設備進行讀取實現信息的自動處理。二維碼與條形碼技術有著一定共性,不同的碼制有著專屬字符集,并且這些字符能夠被校驗。此外,二維碼還具有對不通航信息自動識別功能,能夠對變化的圖形進行有效處理。二維碼可以在較小的覆蓋面積內儲藏大量數據信息,當我們利用二維碼掃描器進行圖書管理的時候,能夠在條形碼中設定此項書籍的數據信息,例如擺放位置、名稱、出版社等等,然后通過掃描能夠精準定位。以DSP56F826為核心的二維碼掃描器能夠通過采集、信號輸入、譯碼等多個階段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把掃描器放在液壓升降平臺,能夠實現平臺的立體轉動,這樣一來能夠方便掃描器進行書籍掃描查找。
(三)移除機械手臂。移除機械手臂的主要作用是書籍移除,也就是說當檢測到某本書籍放置在了不屬于自身的位置,那么機械手臂就會自動將書籍取出。移除機械手臂是6自由度三維立體旋轉機械手臂,能夠通過32路伺服舵機控制器以及計算機進行控制,手臂的不同關節能夠實現不同角度的轉動,組合到一起就能實現無死角運動,利用控制軟件進行操控,能夠給控制器發送運動指令,進而使機械手臂能夠在一定范圍內精準運作。
(四)微機處理系統。系統采用DSP56F826芯片作為核心控制模塊,數字圖像傳感芯片根據需求的不同,其成本不同。二維碼信息通過圖像傳感芯片進行采集,形成數字信號,通信接口會把二維碼信息傳輸給計算機進行處理。自動圖書管理系統的整體工作原理是依照微機處理系統智慧,移動裝置根據既定路線行走,此時檢測系統會進行圖書的信息監測,如果發現擺放錯誤的書籍就會把信息傳達給微機處理器,發出停止指令,進行圖書移除,然后再重復這一步驟。
二、自動圖書管理系統創新點
1.通過二維碼技術,能夠進行不同類型書籍掃描,并且明顯增強了識別不同種類圖書的精確度。
2.系統整體操作簡單,控制便捷,圖書館工作人員容易使用。
3.通過機械手臂進行書籍整理,十分節省人力。
4.自動圖書管理系統可以在圖書館關閉的時間進行圖書館整理,不影響圖書館正常開放。
5.自動化設備一方面能夠提高整理的精確性,另一方面也會節省大量時間。
6.此套設備性能較高,便于維護,并且抗磨損程度高,故障率低。
三、結語
現如今,我國的圖書館管理大多還是依靠人力投入,種種限制導致了很多圖書館內的書籍擺放混亂,進而造成了借閱困難,嚴重影響了讀者體驗,也大大增加了圖書管理人員的壓力,圖書館自帶的檢索系統往往會由于圖書位置擺放不準確而失去作用。人工整理圖書工作量繁重,效率低下。通過自動圖書管理系統方案設計,能夠進行擺放錯誤書籍掃描,并且能夠自動將書籍移除,這樣一來極大地降低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得查找書籍更加方便快捷。
【參考文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65
[中圖分類號] G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0- 0113- 02
使用計算機軟件對圖書進行管理,減少了管理員的勞動,方便快捷。圖書管理系統提供了備份管理功能,不管是因為計算機病毒或者硬件原因導致的系統崩潰,都可以在片刻間把所有的數據通過備份管理恢復過來,相關用戶權的限設定也很自由,避免了未授權的普通用戶對圖書或相關信息進行非法修改。圖書管理系統有屏幕保護的作用,可在用戶離開后有效地防止別人修改數據。操作簡單靈活、易學易用、易于維護、界面清晰、功能強大、運行穩定快速、系統資源占用少。下面就建模 UML談談看法。
1 UML對基于B/S模式
1.1 UML語言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軟件系統的統一建模語言,是用來對軟件密集系統進行可視化建模的一種語言。UML的本意是要成為一種標準的統一語言,使得IT專業人員能夠進行計算機應用程序的建模。UML旨在為面向對象開發軟件系統的產品進行說明、可視化、和編制文檔的一種標準語言。UML符號集只是一種語言而不是一種方法學,它提供了許多種類型的模型描述圖,不需要任何正式的工作產品。當這些圖在某種給定的方法學中使用時,開發中的應用程序的更易被人理解。把標準的UML圖放進您需要的工作產品中,精通UML的軟件管理人員就很容易加入您的項目并迅速進入角色。UML圖最常用的包括:軟件用例圖、軟件類圖、軟件序列圖、軟件狀態圖、軟件活動圖、軟件組件圖和軟件部署圖。[1]
1.2 B/S模式
B/S模式應用系統由瀏覽器(Browser)和服務器(Web Server、Other Server、Middle Ware)組成,數據(Data)和軟件應用程序(App)都存儲在服務器上,通過瀏覽器的下載功能,服務器上應用程序得到了動態的擴展,服務器具有多層結構,經過B/S系統處理的數據類型進行動態擴展。應用層主要依靠應用服務器來完成工作。在客戶層提出請求后,應用服務器啟動相應的進程來響應,動態生成一串HTML字母代碼,其中也包含軟件處理的結果,返回給用戶的自身瀏覽器。以B/S模式系統開發的客戶端不用維護,操作風格也大體一致,B/S模式系統維護工作集中在服務器上,只要用擁戶有的瀏覽器合法,就都可以及其容易地使用B/S模式應用系統。基于最流行的瀏覽器的數據管理模式,可以采用基于組件技術的B/S(brower/server)系統結構。
2 圖書管理系統用例分析
UML作為是軟件系統的統一建模語言,能夠使開發人員專注于建立產品的模型和結構上,并不是選用什么計算機程序語言和算法實現的。當B/S模式建立以后,B/S模式可以被UML工具轉化為指定的計算機程序語言代碼。IBM的Rational Rose和MS的Visio都是UML軟件的工具。用例(Use Case)是一種描述系統需求的方法,使用用例的方法來描述系統需求的過程就是用例建模。用例圖(Use Case Diagram)確定系統中所包含的參與者、用例和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用例圖描述的是關于系統功能的一個概述。用例圖要么是整個系統的全部用例,要么是完成具有功能的一組用例。如果要在用例圖上標識某個用例,可繪制一個橢圓圖,將用例的名稱放在橢圓的中心位置。在用例圖上繪制一個角色表示一個系統用戶名稱,再繪制一個人形符號。使用簡單的線段來描述角色和用例之間的關系。用例圖描述了系統提供的一個功能單元。這種類型的開發活動包括項目管理、分析設計、測試、實現等都是以系統用例為主要輸入工件,用例模型奠定了整個系統軟件開發的基礎。[2]
2.1 圖書館管理系統
圖書館管理系統能進行國民經濟和企業的各種運行情況,軟件能夠利用過去的數據預測未來。圖書館管理系統合運用了管理科學、系統科學、運籌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知識。可以通俗的簡化的描述圖書館管理系統的三要素:系統的觀點、數學的方法以及計算機的應用。圖書館管理系統概念結構主要由四大部分,即信息源、信息處理器、信息用戶、信息管理者組成。
2.2 用例分析
OOA(Object-Oriented Analysis:面向對象分析)的基礎上,對系統OOD(Object-Oriented Design:面向軟件對象設計) 進行用例分析。UML的用例圖描述了圖書管理系統的功能需求,明確圖書管理員的責任,奠定UML軟件對系統建模的基礎。描述的圖書管理的例圖主要包括3類用戶:讀者、圖書管理員和建模系統管理員。用例讀者是多個,圖書管理員則是幾個,系統管理員僅僅一個。讀者有權查詢自己的借閱情況、分門別類的查詢圖書和在規定期限內續借不能超過一次操作的情況下進行自行登錄續借書等。系統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環節:圖書訂購、新書驗證、圖書登記、書目錄入、借閱書登記、讀者信息管理和讀者信息注銷等,系統管理員則負責統籌管理圖書的系統,權限維護、日志維護和管理系統后臺數據等相關事宜。
3 圖書管理系統的建模
3.1 靜態建模
任何建模語言都以靜態建模機制為基礎,標準建模語言UML也不例外。UML的靜態建模機制包括用例圖(Use case diagram)、類圖(Class diagram)、對象圖(Object diagram )、包(Package)、構件圖(Component diagram)和配置圖(Deployment diagram)。根據需求建立系統的靜態數據模型,即建立系統類圖。面向對象分析時,考慮與問題描述域和系統功能相關的對象就可以了。對建立的系統進行分析時,把系統的類對象可以抽象為圖書管理、圖書流通兩個主要方面。在UML中,有些符號僅用于特殊的場合和方法中,只有當需要時才去使用。不要為每個事物都畫一個模型,應該把精力放在關鍵的領域。最好只畫幾張較為關鍵的圖,經常使用并不斷更新修改。使用類圖的最大危險是過早地陷入實現細節。[3]
3.2 動態建模
在UML中,靜態建模可以描述系統的組織和結構,而動態建模則可描述系統的行為和動作。在動態建模常用機制中,用系統消息來完成對象之間的交互關系,用狀態圖、順序圖、協作圖和活動圖來描述建模系統的軟件行為。UML圖在考察了系統某一時刻的對象以及對象之間樸素關系的靜態結構之后,然后要關注的是在任何時刻對象及其關系改變的系統情況,可以用UML的動態模型進行形象化地描述,借助UML軟件中的狀態圖描述,把每一時刻的系統狀態抽象成狀態和事件,組成一個網絡系統,側重描述系統每一類對象的動態行為。順序圖是一種交互圖,它強調的是時間和消息的次序關系,用來說明建模系統的動態情況,主要由參與者、對象、對象生命線和消息組成(如圖1)。
和系統順序圖一樣,UML動態建模中協作圖也是一種交互圖,用于描述建模對象之間的協作關系,模型元素和序列圖的元素基本相同,強調的是系統發送和接收消息的對象之間的內在組織結構。體現消息傳遞的時間順序,表達了對象之間的靜態連接關系。協作圖和順序圖是同構的,它們相互之間可以轉化不損失信息,依靠協作圖和順序圖可進行軟件互相轉換(如圖2)。給出了注冊新課程的協作圖,描述了注冊者、課程表單、管理員和課程對象之間的協作關系,對象之間的連接關系上給出了發送和接收的消息。
總之,利用 UML 的可視化的建模軟件工具, 按照項目的需求, 使用各種圖形, 從而實現整個軟件系統面向對象的分析、設計與開發, 大大縮短開發周期。對圖書管理系統采用面向對象的分析及設計方法的整個過程中,完全采用了UML技術。采用UML對基于B/S模式的三層體系設計方案,借助于Web瀏覽器完成,節省了管理人員和讀者的大量時間,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圖書管理流程,減少了重復信息,簡化工作人員對圖書的管理及維護工作。
主要參考文獻
1.引言
傳統的圖書管理對象是書,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大學的圖書館的藏書量越來越多,這樣的管理方法已經與時代脫軌了。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這樣的管理系統必然遭到淘汰,取代它的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的管理包括科學的管理和規范的系統設計,可以對信息進行采集、傳送、編輯、修改等等,這樣的系統還可以對數據進行存儲、傳遞等操作。 --!>
開發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的目的是可以將大量的書籍的相關信息存儲在電腦中,便于圖書的管理與維護,使圖書的反復利用率得到改善。
2.系統設計
圖書館最大的特點就是藏書過萬,數量龐大的圖書自然需要人為細心的管理,可是,根據傳統的人為管理方法不得當,往往造成大量圖書的丟失、損壞,所以,開發出一個可以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是一種趨勢,這樣的系統不但可以便于圖書的管理,更是為借閱者提高更好的便利條件,而且,該系統擁有友好的交互界面,高效的運行速度和系統維護。
2.1 需求分析
圖書管理系統是為了借閱者而服務的,管理該系統的正是圖書館管理人員。
為了方便圖書借閱者可以直接查詢所需的書籍信息,本系統有一個登陸系統,需要圖書借閱者(大學生)的個人信息,包括學號和密碼,初始密碼都是自己的學號,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其進行設置,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個人的隱私。 學生-借閱者,只是擁有查詢書籍的權利,可以知道所需書籍目前的位置,庫存量,是否可以借閱等少量信息。
信息管理系統希望服務的對象-借閱者,而在后臺操作一切的則是圖書館者。因為圖書館書籍的數目過多,要求數據庫一定可維護性,所以,圖書管理者的任務艱巨,在為各類圖書借閱服務的同時,還要維護圖書館的秩序。
圖書管理者,可以實時查詢、編輯相關信息,實時核對圖書的信息。 --!>
2.2功能分析
圖書管理系統是由6個功能模塊組成,包括:系統管理,圖書管理,期刊管理,讀者管理,借還書管理和系統幫助。
2.2.1系統管理
根據提示進入信息管理系統,管理者可以根據需要對用戶的信息進行編輯,比如說添加新的管理人員。
2.2.2圖書管理
圖書管理模塊主要是編輯圖書的各類信息,包括增加新的圖書,刪掉圖書的錯誤信息,將圖書的相關信息以表格的方式整理出來,系統的將圖書進行分類,還可以對受損的圖書按照損壞的程度給出賠償金額。
2.2.3期刊管理
圖書館中還包括大量的期刊文獻,所以期刊管理應該具備各類的期刊統計表格,包括新增加的期刊數目、名字、代碼等信息,還有一些過往的期刊信息,現存的或者是淘汰的。 2.2.4讀者管理
圖書管理者會將新入學的學生的學號增加到讀者管理表中,并給予初始密碼,也可以將一些往屆學生的相關信息進行刪除等操作。
2.2.5借還書管理
圖書館每天的借還書的數目都很多,所以要及時的統計這些書籍,并分門別類的放回原來的位置,系統中可以顯示書籍是被何人在何時借出,應該在何時歸還,其中續借的天數是多少,還要給出明確的信息就是只有一次續借機會。
2.2.6系統幫助
系統幫助,顧名思義就是對系統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包括功能、使用方法以及開發的目的等,開發者也會給予一些系統的操作流程或是問題說明。 --!>
2.3 系統結構
3.系統開發環境
3.1 Visual Basic 6.0
V B 6.0憑借其簡單易學,運行速度快,占內存小,應用范圍廣,深受廣大程序員的喜愛。VB 6.0主要是由控件類和功能代碼類組成,這些控件是由程序開發者提前建立的,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對象,可以根據需要給出對于的代碼,就可以實現其中的功能,不同的圖標代表不同的控件;而后者往往是出現在程序代碼中。一個好的VB程序需要這兩個部分合作,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3.2 Access 2003數據庫
Access 2003是一款功能強大的數據庫管理軟件,界面操作簡單,內存小,適合做多種編程軟件的后臺數據庫,方便使用者對其中的信息進行修改等操作,還可以單獨設置密碼,保證了一定的隱私性和安全性。
3.3 Visual Basic 6.0與Access 2003數據庫的連接方法
3.3.1建立數據庫
在 Microsoft Access 2003中建立一個數據庫,名字是ts.mdb,再將數據庫文件和 VB中創建 的工程文件放在同一文件中,這樣有利于程序的調試工作。
3.3.2建立與數據庫的連接:
Sub ConnStr()連接數據庫
Set conn = 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建立數據庫連接對像
DBpath = App.Path & “\” & “ts.mdb” ' 設置數據的路徑
conn.Open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Data Source=” & DBpath ' 打開數據庫連接
Set rs = 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設置數據庫對像
End Sub
4.結論
本文在Visual Basic 6.0和Access2003數據庫的環境下,建立了圖書館管理系統,結果表明該系統運行速度快,耗能少,易于管理和維護。
21世紀,是一個將信息化與自動化融合的年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將圖書館管理系統發展成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管理系統也是一種趨勢,圖書管作為豐富精神食糧的集散地,在歷史的發展中仍然占據重要的角色,人類依舊需要書籍去開拓眼界,舒緩情緒,所以,帶動大中小型圖書館走向信息時代化是必經之路。(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