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對歷史的感想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07 17:29: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對歷史的感想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對歷史的感想

篇(1)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7(c)-137-02

干擾素是具有廣譜的抗病毒、抗腫瘤及免疫調節功能的藥物。其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誘導細胞產生多種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病毒在細胞內的復制[1]。慢性肝炎是一種慢性疾病,由于患者體內病毒復制活躍,因此有必要應用干擾素進行抗病毒治療,由于使用干擾素需要12個月~2年的時間,存在治療時間長,患者經濟負擔重的情況,因此患者容易產生放棄治療的心理。并且在用藥過程中,由于產生一定的療效,雖沒治療全程,就想停藥,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發生改變,為了解使用干擾素患者的心理狀況并對其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我們對我科住院的46例慢性肝炎患者進行心理調查?,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我科46例使用干擾素的慢性肝炎患者,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齡最大53歲,最小5歲,平均年齡32歲,慢性乙肝患者42例(HBV-DNA>1.0×104 copies/ml),慢性丙肝患者4例(HCV-DNA>1.0×103 copies/ml)。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健康宣教;觀察組除常規健康宣教外,由專人負責進行全程護理干預。調查工具自制問卷,調查由專人負責統一指導,由患者進行自評,3個月后,6個月后分別再發一次問卷(問卷包括遵醫囑用藥,不擅自停藥或減少藥量,不濫用其他藥物,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樂觀平穩的情緒,戒煙戒酒,規律作息避免勞累,定期復查等方面)。然后兩組患者評比結果分別對照。

2護理干預措施

2.1入院時一般護理

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主動迎接,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住院須知、本科醫生、護士、醫院的醫療技術設備、本科主任醫師及各位醫師在治療方面的成就等,使患者盡快適應陌生的治療環境,較快地形成“自己是病人”的角色。護士態度和藹親切,有說服力,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焦慮的原因,并根據原因的測評結果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2]。

2.2疾病知識宣教

對肝炎知識缺乏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肝炎的相關知識,講述全程規則治療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做到堅持規律用藥,不能隨便停藥,以免產生不良效果,并結合宣傳欄、圖片、健康手冊、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使其對自身疾病有正確認識,解除思想顧慮,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3用藥指導

對干擾素藥物知識缺乏的患者,告知應用干擾素的目的及不良反應,如:發熱、關節痛等。由于患者用藥時間長,出院后患者仍然帶藥定期到醫院扎針,對于此類患者定期做好隨訪和用藥監督,隨訪1次/月,觀察用藥后的病情變化,并交代注意事項,督促患者正規全程用藥。干擾素可使血白細胞下降,指導其定期復查血常規,出現癥狀及時報告醫生。

2.4注射護理

對于因經常進行肌肉注射而注射部位疼痛的患者,告知護士對其注射的部位一定是遠離血管和神經的安全部位,因經常進行肌肉注射而疼痛的部位可以每日進行局部熱濕敷,以促進藥物吸收和肌肉組織修復。

2.5指導消毒隔離措施

肝炎是傳染病,多為血液傳播,指導患者做好消毒隔離措施,特別是與親密接觸的家人做好碗筷消毒、隔離,防止病毒傳播。并作好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

2.6飲食指導及心理護理

肝炎是慢性病,應避免進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對于擔心同事、社會等歧視的患者,護士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3],并指導其翻閱查看相關法規及報道。對于擔心其預后的患者,護士要使其認識到只要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的營養及心情,并規范治療,活躍的病毒復制是可以減慢的,并且病情好轉后,本人的生活、工作、學習都將一切照常,但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累。

2.7隨訪

對于因用藥時間長不能堅持的患者,適當縮短隨訪周期,并反復講解控制病毒復制的目的是最終控制疾病的復發,對今后疾病的發展程度及速度有良好的效果,是治療此病的較好的方案。以防止反復出現想停藥的心理。

3結果

2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統計和比較見表1。

雖然就表中來看46例患者僅4例不完全遵醫,但護士在進行全程護理干預時發現仍有導致用藥不依從的諸多原因,見表2。

4討論

本文調查結果顯示,慢性肝炎患者在進行抗病毒治療過程中,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進行定期隨訪,用藥監督,隨時幫助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困難,對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報道認為,社區護理干預可及時提醒和幫助患者遵醫。

調查中發現,知識缺乏是導致患者用藥不依從的主要原因,在用藥患者中占很大比例,而多年前因費用高而導致停藥的問題在此次調查中比例顯著下降(可能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藥品降價有關)。由于護理人員重視與患者溝通,及時發現各種問題,加強用藥監督,使3例因自認為治療效果比較滿意的患者沒有中途停藥,完成了全程治療。觀察組無人停藥,不僅提高了用藥依從性,也提高了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奚敏,臧國慶,馮明亮,等.慢性乙型肝炎干擾素療效與人類白細胞抗原等位基因的關系[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4,22(4):241-245.

[2]毛慧.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4):1-2.

篇(2)

項目管理是電力施工企業現行的工程管理方法,應該通過不斷摸索和創新探尋出適宜的模式,以便使電力工程施工項目管理更為系統、全面地為企業服務,在實現企業發展和壯大的同時,完成電力建設任務。

一、電力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特點

1、工程質量的多變性。由于影響電力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復雜多樣,從而使得對工程質量的分析、辨別、解決產生了很多的變化。有些問題還會隨著時間的不斷增長而發生相應的改變,進而引發其他方面的質量問題。所以, 當工程發生質量問題時,施工企業應該及時地根據相應的問題采取解決措施,避免質量事故的擴大和蔓延。

2、工程質量的嚴重性。電力工程的質量問題可大可小,情節輕的可能只是影響工期,增加投資方的投資費用。嚴重的就會對整個工程產生深遠的影響,從而產生無法預知的安全事故, 對整個社會及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3、工程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事故和問題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總結和積累,為下次工程施工的開展做好準備。施工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施工事故,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施工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不足,對施工操作不夠熟練。針對這些問題, 需要廣大的技術人員不斷地深入到電力工程施工現場進行必要的研究與管理,從而減少或杜絕問題的發生。

二、提高電力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電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工程項目管理流程的明確化、規范化能夠幫助項目管理人員更好、更有序的開展項目管理工作。每一個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都有自己的流程和工作開展順序,電力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從投招標工作開始到工程的竣工驗階段,這其中的每一個工作環節都要明確標注,將其工作環節開展時間、具體步驟、聯系和管理人員名單等明確化、清晰化,尤其要注重工程施工建材設備的購進和管理工作,將其管理工作的具體流程和注意要點規范化、明確化、詳細化。工程施工管理流程就是工程施工開展的指向標,它引導著工程各個施工環節和管理工作的承接,因此l,必須重視工程項目管理流程的健全完善工作。

2、強化電力工程技術交底的監督和審查。技術交底環節對任意工程項目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施工管理環節之一,電力施工技術工程管理也不例外。但是,當前電力施工行業技術交底工作完成質量不高、浮于表面卻成為普遍現象,針對這一問題,電力施工單位必須完善和加強技術交底的監督和審查環節,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督機制,設立專門的監督小組,一旦發現技術交底工作應付、完成質量不高的現象要技術處理。而且,要嚴格遵循技術交底工作的標準,從施工單位資格、施工人員資格、施工資料審查、施工建材審查等著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審查工作的質量,從而保證技術交底工作的完成質量。電力工程的完成質量不僅關系施工單位和電力企業的經濟、社會效益,更關系到民眾的用電質量、社會的穩定和諧,因此,電力施工單位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在規章制度和國家法律規定下保證技術交底工作的完成質量,從而保證電力工程的完成質量。

3、施工合同有效而科學的管理能夠避免合同雙方產生利益糾紛,從而更好的進行電力工程項目的施工,保證項目資金投入的正?;?,保證工程項目整個資金鏈的完整性。電力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較長,在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部門人員和變化因素過多,這些因素決定了工程施工合同內容規定的繁雜性和難以統一性,也正是合同的這些特性決定了對合同進行有效合理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進行合同內容設計時,必須明確劃分好合同雙方的職責分配、風險承擔以及毀約賠償金額等,在簽訂合同時,需要專門的審查和監督人員在現場進行監督,確保合同簽訂的合法性。除了對合同進行管理外,還需要處理好索賠問題,制定完善的索賠條例,將設備使用、建材消耗、人員雇傭費用等考慮到索賠條列中并將這些索賠內容交予專門的審查和監督機構進行審查和監督,確保其具備法律執行力。

4、合理的成本管理。合理的項目成本管理需要科學的管理體制,在成本控制中最為有效的管理體制是權責發生制的成本管理體制。運用經濟協調手段,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構建以項目責任人為核心的成本管理體系,明確界定各個項目相關負責人的權利、職責,形成以責任人為管理核心的成本管理體制。對于分項工程應實施成本控制與獎懲相結合的管理辦法, 開展合理的成本核算的前期工作,切實落實項目責任制。在這一過程中也要注意項目成本管理手段的多樣化和其應遵循的動態控制、全面性這兩大基本原則。

5、工程安全管理的控制。首先要對整個電力工程施工安排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所有施工人員和施工設備已被有序的安排,重點檢查技術交底工作的完成質量以及施工人員的精神狀態,若是出現施工人員精神狀態差的情況,要立即停止施工。其次,安全管理監察隊伍是保證工程安全管理監督工作的主力軍,因此,要定期的對安全管理監察員工進行安全知識的培訓與教育,提高他們提出的監察能力和責任意識。只有確保監察隊伍的專業素質才能保證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這是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促進施工單位的長遠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重中之重。最后,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普及和教育,加強安全施工宣傳力度,提高他們的安全施工意識,幫助他們掌握相應的知識,提高施工人員遇到突發事件和事故時的自救能力。

6、提高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素質。管理和施工人員是保證整個電力工程項目完成的根本所在,若是施工和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不足,那將導致整個電力工程項目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或者完成質量的不足。因此,必須加強電力工程人力資源管理,制定合理的分配計劃,保證每一位施工人員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價值。人力資源的有效分配能夠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提高施工效率。此外,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專業酥之直接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因此,必須對技術和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素質培訓和教育,加強人員之間、施工單位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而且要設立相應的規章制度對人員進行管理,例如獎懲制度、業績考核制度等,利用制度來激發人員的工作信心和動力。在進行施工人員管理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調動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對整個電力工程項目的完成生出責任感和榮譽感。鼓勵施工人員進行自我素質的提高和學習,將施工人員的自我管理和施工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相協調。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力資源已成為當前社會運轉和發展的主要資源之一,若想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轉和發展,那就必須重視電力工程的完成質量,因此,電力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須從管理制度、人員素質、技術交底規范性以及安全問題等方面著手,以此保證電力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質量,從而保證電力工程的完成質量。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一對一護理;非醫學指征剖宮術

Effec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selection of puerperal way.Tang Yuhong,Guo Yongqing.(The third hospital of Zhuzhou city,Hunan 412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selection of puerperal way with pregnant women.Methods:Surveys and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SCL-90 in 138 cases 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76 cases sample group treated with one to on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62 cases control group derived from February to August of 2008’s pregnant women in the third hospital of zhuzhou city.Results:Two groups pregnant women total score of SCL-90 were more than total score of normal significantly(P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One to one accompanied labor nursing;Non-medical indicational caesarean

一對一護理是一項新的妊娠、產時服務和圍產期保健新模式,提倡以孕產婦為中心,推崇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和產后大出血,最大限度地滿足孕婦各種需要,提高產時服務質量,促進母嬰安全[1]。為此,本文對樣本組76例孕婦開展了全程一對一心理護理干預的服務模式,旨在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孕婦分娩方式的影響度,從而為有效控制非醫學指征剖宮產率提供相關佐證。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2008年2~8月在株洲市三醫院婦產科住院的待產婦(36~40w)。受試對象滿足下列條件:①足月妊娠待產;②無妊娠并發癥;③無器質、軀體、精神性疾病;且近3個月無明顯心理應激現象。共138例,其中心理護理干預組76例,對照組62例;兩組年齡(20~39a,平均25.16±4.43a)、孕次、職業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經t檢驗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測評工具: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2],主要統計指標為SCL-90總均分。

1.3 調查方法:專業人員在醫院婦產科醫護人員配合下,采取隨機抽樣法。要求調查對象在統一指導語下,進院后便自行答卷SCL-90,完成后當場收回。對抽至心理護理干預組孕婦進行全程一對一心理護理干預(認知療法、疏導法、系統脫敏法、示范法、心理暗示法、宣教等)服務;予對照組孕婦則僅按規定要求提供一般心理護理服務。

1.4 統計方法:應用SPSS 10.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包括t、χ2檢驗等。

2 結果

2.1 兩組孕產婦入院時SCL-90總均分與常模比較,見表1。

由表1可知:兩組孕產婦入院時SCL-90自評量表總均分均明顯高于常模(P0.05),表明入院時兩組孕婦的總體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相同。

2.2 兩組孕婦非醫學指征剖宮產數比較,見表2。

由表2可知:心理護理干預組76例孕婦中有22例(28.95%)選擇了非醫學指征剖宮產術;對照組62例孕婦中有45例(72.58%)選擇了非醫學指征剖宮產術。兩組的剖宮產率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隨著醫學科學的進展,妊娠婦女的保健和社會支持、心理衛生已引起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分娩雖是生理現象,但分娩對產婦確實是一種持久而強烈應激源,妊娠分娩應激既會在生理上產生影響,也會對心理上產生影響[3,4]。本研究表明,孕產婦待產時總體健康水平較正常為低(P

本次研究表明,心理干預組、對照組孕婦試產時分別有22.95%、72.58%的選擇了非醫學指征剖宮產術;兩組間的顯著差異性表明(P

盡管全程一對一是一種創造性的、個性化的、整體的、有效的護理模式,但終因不能完全杜絕孕婦非醫學指征剖宮產術的發生,從而,揭示該模式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王怡芳,顧建逸.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1,9:2.

[2] 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增刊):31.

[3] 黃玲,黃醒華.對孕產婦的心理評估與干預[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1,4(3):185~186.

[4] Kitamura T,Shima S,Sugawara M,et al.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orrelates of the onset of effection disorder among pregnantwomen[J].J Psycho Med,1993,23(4):967~975.

篇(4)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30-0087-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60 HCC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January 2015,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of 3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wo group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car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Result: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100%,it was higher than 76.7%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Liver canc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Anhui,Hefei 230022,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30.043

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對于無法手術切除的肝癌患者,首選肝動脈化療栓塞術[1]。舒適護理是一種提高患者舒適感和滿意感,降低不愉快程度的有效護理模式[2]。本研究選取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0例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舒適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效果,現將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0例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1)均經B超、CT或MRI檢查確診為中、晚期原發性肝癌;(2)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3)排除腹水、心律失常、精神病史等。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54.8±7.3)歲;巨塊型18例,彌漫型12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54.6±7.1)歲;巨塊型20例,彌漫型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肝癌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下介入治療,經右側股動脈穿刺,置入導管,由導管向動脈內緩慢注入氟尿嘧啶、順鉑、絲裂霉素等稀釋后化療藥物,壓迫止血,包扎。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術前常規備皮,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術后嚴密觀察穿刺部位情況,囑患者24 h絕對臥床。

1.3.2 研究組 采用舒適護理干預,(1)術前舒適護理:護理人員需耐心講解肝炎的傳染途徑、消毒隔離方法及介入手術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消除患者恐懼、焦慮等心理,積極完善術前檢查,常規禁食、禁水,并鼓勵患者家屬積極參與,建立家庭、社會支持;(2)術中舒適護理:調節好介入室內的溫度、濕度,護理人員需熱情接待患者,將其安排在手術床上,注意保暖,保護軀體隱私,監測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壓等,安撫、鼓勵患者;(3)術后舒適護理:安全護送患者回病房,病房環境需安靜、舒適,觀察術側足背動脈的搏動、皮膚的色澤、溫度、肢體活動情況,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血腫,監測生命體征,護理人員需多巡視患者,耐心解答其疑問;(4)術后健康指導:護士應與患者耐心交流溝通,指導其保持平常心態,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學習,從心理、生活、適應家庭及回歸社會等方面給予相應健康指導,囑患者不適隨診。

1.4 評價標準

使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評價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及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100%,高于對照組的7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5.8221,P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8118,P

3 討論

中、晚期肝癌患者首選介入治療,是指經皮穿刺后將導管放入肝總動脈、固有動脈,注入化療藥物,使肝癌細胞壞死、縮小,術后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發熱等并發癥,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3]。李小銀等[4]研究指出,舒適護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通過研究護理活動的舒適度,使人在心理、生理、社會及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舒適護理干預應用于肝癌介入患者可有效減輕其焦慮和恐懼等不良心理,改善睡眠質量,增強治療的信心,并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5]。護理人員需詳細評估患者術前的身心狀態、對疾病了解程度等,指導患者練習床上排便,練習咳嗽、深呼吸,術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了解患者的不同需求,術后注意是否出現介入治療并發癥,并給予健康教育指導。因此本研究中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舒適護理干預,旨在探討舒適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效果,結果表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干預應用于肝癌介入治療患者效果確切,可明顯提升護理舒適度,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李少麗,馮國琴.舒適護理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2):1345-1346.

[2]賈軍紅.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療258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下半月刊(外科護理),2011,17(2):76-78.

[3]孫偉.心理護理干預在肝癌介入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9):100-101.

[4]李小銀,陳玉花,岑展芬,等.舒適護理在肝癌中晚期化療患者中的運用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4):4-6.

篇(5)

肝硬化患者由于長期臥床,肝功能減退,出現肝硬化失代償,易出現腹水,腸道功能紊亂,造成便秘,臨床多見[1]。本次研究中,作者采用綜合護理對肝硬化便秘患者進行綜合干預,取得較佳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01~201301在本院就診的肝硬化便秘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6~80歲,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54.3±8.3)歲,住院天數(32.4±5.9) d。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53.9±7.8)歲,住院天數(31.8±5.4) d。兩組肝硬化便秘患者年齡、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肝硬化便秘患者的常規專業護理。②觀察組:在肝硬化便秘患者的常規專業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1) 飲食干預:根據肝硬化便秘患者的病情及飲食習慣制定飲食計劃,食譜以清淡、低鹽、富含纖維素、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禁酒、戒煙及刺激性食物。(2)生活護理:指導并督促患者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3)適量運動干預:根據肝硬化便秘患者的病情安排適當的活動量,肝硬化腹水、轉氨酶明顯升高甚至出現黃疸時,則指導肝硬化便秘患者臥床休息,待轉氨酶接近正常、癥狀減輕時可適當活動。(4)腹部穴位按摩:用雙手示指、中指、無名指重疊在肝硬化便秘患者的腹部,按腸走行方向,由升結腸向橫結腸、降結腸至乙狀結腸做順時針環行按摩,手法由輕至重,按摩時注意動作輕柔,2~3次/d,15~30 min/次。刺激足三里、天樞等穴可改變胃腸道生物電,增加胃腸蠕動。(5)心理干預:隨時與肝硬化便秘患者溝通,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疏導,并給予相對應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

1.3 療效評價 干預一個月后評價療效,參考文獻[2]制定評價標準:①顯效:自行排便≤2 d/次,便后無不適感。②有效:自行排便>2 d/次,無規律,伴有腹脹、便后肛周及腹部不適感。③無效:超過3 d無大便,量少,硬,排出困難,需藥物或灌腸等方法協助排便。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3 討論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3],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腸道淤血、腸道運動障礙及病情原因需要休息等因素,致便秘發生率高,便秘有利于腸道毒物的吸收,如果患者長期處于便秘狀態,細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內毒素生成增加,加重了肝臟負擔[4];同時進入血液循環中的毒性物質也會增多,它是以NH3在結腸部位進入腸黏膜,游離的NH3有毒性,能通過血腦屏障,而NH4則相對無毒,這是誘發肝性腦病的病因之一[5]。糞便聚積或排便困難時患者用力不當,可造成腸腔內壓力增高,誘發消化道出血,并可導致腹脹、食欲缺乏進一步加重[6],因此,及時治療、及時給予合理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

綜合護理是根據肝硬化便秘患者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實施護理干預,可提高肝硬化便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使其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了解疾病的治療、護理要點,學會自我護理,認識到飲食、運動、按摩、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情緒等對疾病恢復的影響,認識到便秘對身體的危害及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7.8]。通過護理干預也增強了肝硬化便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肝硬化便秘患者長期配合治療的自覺性及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76.67%優于對照組4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肝硬化便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莊春柳,李慈妹,蔡旭珊.舒適護理及穴位按摩對肝硬化晚期患者的臨床效果.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11,38(01):3840.

[2] 張愛芝.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便秘的影響.中華全科醫學,2010,8(6):791792.

[3] 陳紅,魏先,李花林.肝硬化晚期患者便秘觀察及護理干預.現代護理,2006,12(14):12931294.

[4] 楊彩紅,袁軍.肛周按揉及腹部按摩對晚期肝硬化患者排便的影響.現代護理,2007,13(13):11931195.

[5] 孫艷林,舒勤.肝硬化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臨床誤診誤治,2009,22(06):8788.

篇(6)

引言

放射治療中給予患者的處方照射劑量[2]準確性是重中之重,國際輻射單位及測量委員會(ICRU)50號報告中規定處方劑量誤差應控制在±3%;對于放療劑量測量中使用的指形空氣電離室,由于其結構特點,尾端金屬部件在受到高能射線照射會產生散射線(電離室桿效應),散射線被電離室吸收從而影響真實測量結果,繼而影響給予患者處方劑量的準確性,因此醫用直線加速器在進行射野輸出因子等數據采集時,必須對所使用電離室進行桿效應的測量校正,減小其所采集數據的誤差,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時所使用治療數據的準確度。

1材料與方法

1.1設備:美國Varian 23EX醫用直線加速器、Capintec192型劑量儀、0.6cc指型空氣電離室、40*40cm標準水箱、氣壓表溫度計

1.2實驗前準備:劑量儀和電離室經中科院計量院刻度標定,醫用直線加速器各項參數符合國標,加速器機架0度位置,水箱內的水與室溫恒溫,調整水箱處于水平位置,將照射野中心軸對準水箱中心,加速器源點到水面距離SSD=100cm,電離室中心分別處于水下5cm和10cm處射野中心軸上,用同軸電纜連接劑量儀,預熱15分鐘,測定漏電流,輸入氣壓溫度校正因子。

1.3數據采集:將醫用直線加速器的準直器(X、Y邊長)分別以4、8、10、20、30、40cm尺寸進行任意邊長組合,形成36個不同面積的照射野,將電離室長軸垂直與照射野長軸;加速器能量選擇6、15MV兩檔,劑量率300cGy/min,數據測量2次取平均值,每次測量照射100MU(機器單位),記錄測量數據,以10*10cm照射野測量數據為基數,所有數據除以此基數換算成射野輸出因子,制成表格進行分析。

2結果

表1 15MV射野輸出因子表

3討論

通過對測量所得數據表進行分析可知:對電離室桿效應進行校正,對于相同照射野面積,不同的XY邊長度,其射野輸出因子相差可達2.6%(15MV能量下,XY邊長分別為4*40cm、40*4cm的照射野,射野輸出因子分別為0.989和0.963),如不校正,勢必明顯影響患者受照劑量的準確性,加上其他系統誤差后,ICRU50號報告中規定處方劑量誤差應控制在±3%將很難實現;另外,隨著照射能量的增加,電離室桿效應的影響會更加顯著;同時,隨著照射野XY軸比值增加,使用常規等效方野換算公式(邊長S=2XY/X+Y)所得出的等效方野的射野輸出因子誤差也將增大,例如:4*40cm照射野按照常規等方形野換算公式所得方形野邊長為12.7cm,換算出的射野輸出因子為1.017,而查表1所得實際射野輸出因子為0.989,誤差為2.8%;因而對于矩形照射野面積換算不宜使用常規等方形野換算公式,特別是對于長寬比較大的窄長型照射野(兒童腦膠質瘤全腦全脊髓照射,照射野可達3-4cm*40cm),必須由物理師排除電離室桿效應影響,實際測量后計算出射野輸出因子表,臨床醫生根據實際照射野面積進行查表計算處方劑量,以保證處方劑量的精確性,提高放射治療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水平。

篇(7)

醫院感染是當前醫學界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它同時又是感染性疾病領域里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難題。手術室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點科室,因此,其工作質量可直接影響手術患者的預后及治療效果。

隨著現代化醫療的不斷發展和高尖端手術的開展,以及各種生物藥品的大量應用,致病菌的變異、耐藥,致使致病菌的傳染源、傳播途徑也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避免手術室感染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也是促進醫院健康和諧發展的保障。如何做好醫院感染管理,控制醫院感染,是目前醫院管理研究的重要課題。我院針對手術室醫院感染的風險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使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保證,現介紹如下:

1.提高管理人員認識,增強重視度

手術室醫院感染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是衡量手術室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手術室護理管理的核心。而醫院感染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醫院領導要重視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以提高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能力。醫院感染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了,對醫院感染工作充分重視了,才能帶動其領導下的相關工作人員提高認識,認真抓好感染控制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其在醫院感染中的作用,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醫院手術室感染的管理水平,在現有的條件下降低感染率。

2.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任何醫院感染的發生都直接或間接與醫務人員有關,也可與后勤人員、清潔日工或進修實習人員有關。因此,我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對有關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等內容進行全員培訓,以及新進醫院人員的崗前培訓、全院清潔日工的相關醫院感染控制知識的培訓。醫務科和護理部分別負責醫生、護士、進修實習醫生、護士的相關醫院感染專業技術培訓。各科室主任、護士長負責本科醫護人員的醫院感染控制措施和專業技術的培訓。這樣,能使全院上下人人掌握醫院感染的相關知識,提高了大家對醫院感染的認識,自覺地執行控制醫院感染的制度和措施,達到控制醫院感染的目標。

3.嚴格制度,加強管理

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水平是手術室工作質量的體現,一個細小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發生感染,通過建立院科兩級感染管理組織,完善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使手術室內工作人員重視了醫院感染,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使手術室每個環節達到科學化、規范化管理。

在對手術室進行設計和布局時,應該按照相應的功能流程,以及潔污分開的實際要求,對功能區進行劃分,一般可以分為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在不同的區域之間,要設置明確的標志。通常情況下,手術室設有病人、醫務人員、污物三個通道。現代化的手術室,根據對于感染控制等級的不同,設有無菌手術間、一般手術間和隔離手術間,隔離手術間靠近手術室入口處,每一手術間限置一張手術臺。連臺手術需將手術間進行物表及地面擦拭消毒,并對手術間空氣消毒后方可再行手術。

首先,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要定期對手術間進行濕式清潔。如果沒有手術,需要每天清潔,如果使用手術室進行了手術,要在術后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通常情況下,使用濃度在0.5%的巴氏消毒液,對地板進行拖擦消毒,使用常規紫外線等,對室內環境進行消毒,每日照射2次,每次一小時,對于連臺手術,則需要在手術之間照射0.5~1小時;同時,每周還必須使用95%的酒精紗布,對紫外線燈管進行擦拭,還要按每100立方米12ml加等量水的乳酸對其進行熏蒸。每月一次,使用星光指示卡監測紫外線燈的強度。要切實保證手術室內物品的整齊擺放,確保手術設備和工具清潔,不會沾染灰塵和血跡,如非必要,應盡量避免設備的移動,減少人員流動,保證手術的流暢進行。同時,嚴禁在手術間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對于手術間的清潔工具,如拖把、抹布等,要固定兩套進行交替使用,使用后要及時進行干燥,從而減少清潔工具的污染。如果條件允許,則可以使用垂直或水平層流,對手術間的空氣進行凈化,每月至少一次,將其菌落數控制在≤200cfu/立方米以內。

其次,要加強對手術室工作人員、主刀醫師等的管理,引導其樹立起嚴格的無菌觀念,以及良好的防范醫院感染意識,在操作中按照相應的規范進行。對于進入手術室的人員,必須要求其更換專用鞋帽、皮褲等設備,預防交叉感染。另外,要對上臺人員的消毒洗手時間進行嚴格限制,避免敷衍了事的態度。要限制手術室的參觀人數和參觀路線,禁止感染者進入手術間。

然后,對于手術器具及用品,要堅持一人一用一滅菌,盡量采用更加高效的消毒滅菌方法??梢栽谑中g室設置消毒供應間,便于及時對手術器具物品等進行消毒滅菌,同時要加強對于消毒滅菌物品的質量監測。對于經常接觸病人的用品,如麻醉器械等,要做到一用一消毒,而對于全麻病人使用的各種管子和氧氣面罩、吸引器等,需要在使用完后立即用10%新錄凈浸泡0.5小時,無菌布擦干后,送到福爾馬林熏箱熏蒸后備用。電刀在使用酒精擦干后,同樣需要送到福爾馬林熏箱熏蒸。對于不能耐溫、耐濕的物品,可以選則環氧乙烷進行滅菌消毒,按照每立方米40%甲醛10ml、高錳酸鉀5g的標準,放入熏箱熏蒸,實現對手術物品的滅菌消毒。

最后,對于有無菌手術,要分室進行,同時在隔離病人的手術通知單中,注明實際感染情況,加強隔離管理。在對病人進行接送時,要確保專車專用,之后進行徹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要使用一次性敷料,使用完后送焚燒爐進行焚燒。對于手術器械和不能廢棄的物品,要采用二步消毒法,使用新錄凈浸泡20~30分鐘后取出,然后清水煮沸,表面涂油進行高壓滅菌,手術間嚴格按終末消毒處理。

手術廢棄物品必須置于黃色或有明顯標識的塑料袋內封閉遠送,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浸泡在1∶200巴氏液30分鐘,回收后全部送供應室進行無害化處理。

總而言之,手術室是醫院進行感染控制的重點和關鍵,會直接對手術患者治療及恢復效果造成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加深對手術室醫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好控制感染的質量關,深入學習預防手術室院內感染的各種知識,做好有關醫院感染的各項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手術室感染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賴金環.手術室醫院感染存在因素及控制對策[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篇(8)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及護理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由此而引發的護患糾紛發生率也逐漸升高,不僅直接影響醫院的正常診療,而且對醫院的發展及社會的穩定均有一定的影響[1]。通過對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現護士缺乏責任感是導致護理操作差錯、失誤,進而影響護理安全的主要原因。我院對提升護士責任感對護理安全的影響展開了研究,現簡介如下。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共有70名護士參與了研究,其基本資料如下:①觀察組:觀察組研究對象35例,年齡23-48歲,平均38.6±11.5歲;工作時間1-16年,平均8.4±3.2年;內科系統護士16人,外科系統護士19人;中專16人,大專11人,本科8人。②對照組:對照組研究對象35例,年齡22-46歲,平均39.2±10.3歲;工作時間1.5-15年,平均8.6±3.5年;內科系統護士18人,外科系統護士17人;中專15人,大專11人,本科9人。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工作時間、科室及學歷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不采取任何干預,觀察組對研究對象采取多種方式提升責任感,具體操作方法:①法律法規的學習:通過宣教、講座及專業培訓等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及我院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學習[2],并把學習的考核成績納入評先、評優、晉級、績效等考核內容,以督促護理人員的學習。②職業道德教育: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責任等多方面的教育,使之增加維護患者和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工作中恪守職業道德,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為重心,從而降低護理失誤和護患糾紛的發生。③改變護理理念:主動轉變護理人員的護理理念,由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新型的以患者為中心。護士應在仔細準確完成醫囑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護理方案。護理方案應考慮到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從而提升護士的責任感,確保護理安全。④提升專業水平:為了完善護理內容,提升護理質量,通過多種方式,對護士進行倫理學、心理學及社會學等相關知識的培訓,從而提高護理的安全性和護理質量。⑤提升責任感:通過分析臨床案例、責任教育、感恩教育等多種方式,提升護士的責任感。使之能夠嚴格按照護理制度及操作程序進行護理操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護理工作中,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糾紛,提高護理安全。

按照上述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連續干預6個月后,對兩組研究對象的護理安全性進行比較。

1.3 觀察項目 統計研究對象護理過程中護理失誤的出現率及患者的護理滿意率,作為護理安全性的評價內容。

1.4 數據處理方法 采用SPSS15.1軟件對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當P

2 結 果

觀察組研究對象的護理安全性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顯著性(P

3 討 論

護士責任感的缺乏是影響護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護士責任感對加強護理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我院通過對護士進行法律法規的學習、職業道德教育、改變護理理念、提升專業水平及提升責任感等方式對護士的責任感進行干預,干預后護士的護理安全得到顯著加強[3]。由此證實,提升護士的責任感能夠顯著提高護理的安全性,對臨床護理工作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價值。提升護士責任感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影響護理安全:①法律法規的學習:通過法律法規的學習,能夠增強護士的法律意識,提高護理操作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從而提高操作的準確性,進而提高護理安全。②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護士的職業道德,能夠增加護士自我提升專業技能的動力,從而更好地完成護理工作,確保護理質量。③提升專業水平:嫻熟的護理操作、專業的護理知識是確保護理質量的基礎,也是提升護理安全的必要方式。④改變護理理念:轉變護理觀念是提升護士責任感的重要內容,只有轉變了護理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護士的服務意識,改善護士的服務態度,從而提升護理安全[4]。⑤提升責任感:提升護士的責任感既能促使護士改善自身護理技能,又能改善護士的服務質量,從而提高護理的滿意率,提高護理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通過提升護士的責任感能夠顯著提高護理的安全性,對護理工作臨床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杜玉文.護士職業道德在提高護理質量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9(32):33.

篇(9)

乳腺癌指的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其主要療法是手術治療,醫院手術室環境以及手術類型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等方面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應激反應,導致手術麻醉與手術療效受到較大影響,因此必須重視乳腺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改善[1]。特選擇本院94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分析,現整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11月~2016年10月于本院行手術治療的94例乳腺癌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選擇先局部麻醉(局麻)后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7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7~66歲,平均年齡(40.2±9.6)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9~65歲,平均年齡(40.4±9.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手術室護理,具體護理內容有:術前訪視、術前準備、術中環境護理、術中生命體征監測、術后訪視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如下。

1.2.1術前護理干預

于手術前1d分派手術室巡回護士到患者病室開展相應術前講解,包括自我介紹、講解手術相關內容、介紹手術室環境、囑咐術前具體禁食與禁飲時間、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流程等,保證態度誠懇、親和,語言淺顯易懂;還要加強和患者的交流溝通,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注意患者內心情緒的變化情況,按照患者實際心理狀態開展相應心理疏導,盡可能緩解患者的緊張與恐懼等負性心理,積極解答患者全部疑惑,消除患者疑慮,讓患者能維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手術[2]。

1.2.2術中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在為患者實施麻醉時開展耐心交流,以此緩解患者由于恐懼手術而產生的不良心理;若患者手術期間仍有清醒意識,護理人員則要加強其語言鼓勵與支持,還可通過適度身體接觸來安撫患者;若患者手術期間發生了相應體征方面的變化,則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解相應操作的必要性,并且通過適度方法來分散患者注意力,從而減少患者因恐懼未知操作而出現的不良心理[3];手術期間護理人員還要注意患者隱私部位的保護,盡可能降低隱私部位的暴露時間,從而緩解心理壓力。

1.2.3術后護理干預

術畢用溫水將患者皮膚上殘留的血跡與消毒液痕跡擦拭干凈,為患者替換新的病服與被單等;加強患者的保暖措施,注意保護好患者的手術切口以及引流管等;待患者麻醉清醒后,護理人員要第一時間告訴患者手術成功完成,減輕患者的緊張心理,了解患者的生理舒適度和心理舒適度,給患者提點術后恢復的注意事項等。將患者送回到普通病房后,手術室護士耐心的與病房護士交接,認真說明患者的具體情況。在術后1d,分派巡回護士完成術后回訪,詳細、準確記錄好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狀態變化情況。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壓、心率以及焦慮與抑郁狀態的變化,分別應用SAS與SDS進行評估,評分越高表示焦慮與抑郁程度越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與心率變化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及心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以及心率均較護理前顯著升高(P<0.05),且對照組變化幅度要明顯大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6.849、6.253,P<0.05)。見表2。

3討論

近些年因為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發生乳腺癌的幾率明顯增加,而臨床治療乳腺癌的最佳方法則是手術切除治療,但是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時難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4],再加之患者在文化水平上也有差異,對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不同,其難免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以及緊張等不良情緒,從而產生強烈心理應激反應,導致患者的手術進程受到嚴重影響,以此必須加強患者的護理干預[5]。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通過醫護人員在患者術前全方位分析患者病情、詳細介紹手術相關知識,術中為患者營造舒適的手術環境和提高患者信任度,術后加強回訪、加強患者身體恢復情況的觀察等,來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消除患者對手術的顧慮,讓患者加強對手術治療的配合,減少手術應激反應,提高護理滿意度[6-10]。此次研究發現,護理前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及心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以及心率均較護理前顯著升高(P<0.05),且對照組變化幅度要明顯大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0.62±2.65)分,SDS評分為(34.92±4.68)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8.75±1.98)、(39.88±2.7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6.849、6.253,P<0.05)。總之,加強乳腺癌手術患者的手術室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減少患者生理與心理上的應激反應,提高患者護理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會英.橫行腹直肌肌皮瓣再造術治療乳腺癌的手術室護理體會.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1):2165-2166.

[2]張麗,孫玲玲,于梅杰.手術室護理干預及右美托咪定防治乳腺癌根治術后躁動40例.中國藥業,2015,24(23):195-197.

[3]資戎,張桂香.人文關懷在乳腺癌手術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367-368.

[4]方玉蕊.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4):1576-1577.

[5]陳麗萍.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252-253.

[6]曾洋帆.手術室整體護理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的影響探究.當代醫學,2016,22(20):107-108.

[7]郭洪兵.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的影響分析.包頭醫學,2017,41(1):41-43.

[8]楊嬋萍,劉翠月,吳小凌,等.手術室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前應激反應的影響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0):200-201.

篇(10)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11-0076-02

重癥肝炎又稱肝衰竭,是由于肝細胞大量壞死或出現嚴重功能損害的一種臨床綜合征。慢性重癥肝炎病情復雜,并發癥多,死亡率高,為48.8%-66.7%[1]。加強重癥肝炎的護理,對減少病死率,延長生存期有重要意義?,F將我院自2006-2009年收治的74例重癥肝炎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我院于2006年3 月至2009 年8 月收治的重癥病毒肝炎共74例,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重癥肝炎診斷標準[2]。肝性腦病按Ⅳ度分法,自發性腹膜炎按Conn的診斷標準(腹水白細胞>500×106/L,中性粒細胞>0.25)。

2結果

慢性重型肝炎的并發癥主要為腹水、肝性腦病、電解質紊亂,自發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肝腎綜合征等,前三位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7297%、66.22%、62.16%,肝腎綜合癥、肝性腦病、電解質紊亂患者病死率最高,分別為90%、87.76%、82.61%。

3護理措施

3.1一般護理:飲食護理:保證足夠熱量,以清淡、低脂肪、多維生素及適量蛋白、易消脂化的流質、半流質飲食為主,禁煙酒。有腹水、浮腫、腦水腫者應給予低鹽或無鹽飲食;有肝昏迷先兆或早期肝昏迷者,禁止攝入蛋白質,以控制腸道內氨的來源;忌食含防腐劑的飲食,如可口可樂、方便面等,以防加重肝的損害;避免進食堅硬、油炸、辛辣食物,以免損傷食道誘發出血;控制每次進食量,根據病情采取少量多餐。

基礎護理:按時測量生命體征、腹圍,加強對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皮膚及鞏膜黃染情況和腹水等的觀察,及時報告醫生,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黃疸重的病人因膽汁淤積引起皮膚瘙癢,每日溫水洗浴,勤換內衣,保持皮膚清潔,并用苦參煎水外洗或用爐甘石洗劑涂擦減輕皮膚瘙癢。剪短指甲,囑病人不可搔抓,以免抓傷引起感染。

3.2心理護理:護士要做到勤巡視,細觀察,護理治療時盡可能的使用安慰性、鼓勵性語言,耐心解釋病情,搶救時保持緊張敏捷鎮靜,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的顧慮、恐懼、絕望的消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最佳療效。

3.3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出血:每天仔細觀察皮膚黏膜有無出血點,尤其是靜脈穿刺的地方有無瘀斑;牙齦、鼻腔有無出血,大小便的顏色、性狀,出血時記錄出血量的多少、顏色,尤其消化道大出血最為重要。有消化道出血者應禁食,囑患者側臥,以免血塊阻塞氣道引起窒息。記錄24 h出血量及出入量,詳細觀察大便的顏色、次數、量和性質等。監測生命體征,做好急救準備。

肝腎綜合征:肝腎綜合征是重癥肝炎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密切觀察患者尿量的變化,及時反饋給醫生。記好24h出入量。做好抽取腹水后的觀察。

繼發感染:由于機體免疫系統受到干擾,尤其是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或高球蛋白血癥,致使防御機能減退導致機體抵抗力明顯下降,極易并發各種感染(如腹膜炎)[3]。有腹痛、腹瀉、要考慮自發性腹膜炎的可能,及時報告醫生。

肝性腦病:在護理中加強巡視, 治療時要多和患者聊天,觀察患者神志、行為變化,及時發現病情早期變化。對已發生肝性腦病的病人應采取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低流量吸氧。躁動病人應加強防護,防止墜床?;杳圆∪藨糁脤颍瑴蚀_記錄24 h出入液量。

水電解質失衡護理:觀察患者有無倦怠、表情淡漠、四肢無力、腹脹、抽搐等電解質紊亂的表現。結合電解質檢測結果調整食譜,決定食物的含鉀、含鈉量,同時注意控制進水量,防止稀釋性低鈉血癥的發生。

腹水的護理 腹水是重癥肝炎的常見并發癥。每天給予患者量腹圍,做好出入量的記錄。注意抽腹水穿刺傷口的無菌保護,防止感染。囑患者低鹽飲食,每日攝入食鹽不超過2g。每天飲水量依病情及腹水的多少控制,大量腹水每天飲水控制在800ml。

3.4出院護理指導: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給予指導:(1)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避免用損肝藥物;(2)適當的蛋白飲食,戒煙忌酒;(3)避免勞累,要注意勞逸結合;半年內不得從事重體力勞動;(4)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的頻率,減少感染機會;(5)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要有愉快、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6)常保持大便通暢,及時解除便秘;(7)注意尿量變化,腹水的程度,合理使用利尿劑,注意電解質的變化; (7)如出現上腹部不適或嘔吐、黑便等癥狀應及時來院就診等。

4討論

慢性重癥肝炎患者病情危重,預后兇險,并發癥較多,病死率高。我們的結果表明并發癥兩種及以上者為65例,占87.84%,死亡為52例,占70.27%,這與梁慧霞等[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所以除了正確及時的治療及搶救外,有效的綜合護理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首先必須重視心理護理。重癥肝炎都由慢性病毒性肝炎發展而來。因為病人大多有傳染性,不愿被親朋好友知道,心理壓力大。而重癥肝炎治療費用高,一般家庭難以承受,這給病人的壓力更大。病人情緒的波動對治療影響很大,因“怒傷肝,思傷脾”,愉快、樂觀的態度對病情恢復至關重要。因此要盡可能的消除患者抑郁、消極的情緒,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息。

其次,并發癥的護理至關重要。肝性腦病是重癥肝炎病人常見并發癥,且病死率居重癥肝炎第一位。對肝性腦病的觀察和護理很重要。指導患者多食植物蛋白,少食動物蛋白,給予高熱量飲食,控制動物蛋白質的攝入,以防蛋白質產生氨和其他有害物質而誘發肝昏迷。囑保持大便通暢,可以口服乳果糖通便,并減少腸道氨的吸收,減少腸道毒素的吸收,預防肝性腦病。當病人出現精神萎靡、淡漠無欲、反應遲鈍或精神狂躁,定向力、記憶力減退,則是肝性腦病的早期表現,應提高警惕。重癥肝炎常因嘔吐、大劑量利尿及低鹽飲食等而誘發水電解質失衡。應密切注意患者血壓、精神、神志、肌力的改變。

最后,出院后的指導不容忽視。重癥肝炎患者基本上都是病毒性肝炎攜帶者,臨床上雖然好轉,但仍存在危險素,隨時都可復發。因此,對患者的出院指導很重要,這對降低本病的復發率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之,重癥肝炎病人病情重,病死率高,給予積極合理的護理,對病情發展很重要。給予并發癥先兆觀察及早期護理及正確有效的出院指導,充分體現了“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護理”的原則,改變了傳統的被動護理模式,獲得了常規護理難以收到的預防效果。

參考文獻

[1]池肇春.新編實用肝病學[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6:116-120

上一篇: 投資管理基本知識 下一篇: 精神病人的安全護理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隆安县| 黔西县| 安达市| 宜都市| 乌兰察布市| 页游| 临泉县| 贡觉县| 浮山县| 福建省| 靖边县| 南开区| 永济市| 天长市| 南岸区| 荔浦县| 搜索| 金湖县| 柳江县| 托里县| 阜平县| 上栗县| 桂林市| 楚雄市| 中阳县| 盐城市| 上杭县| 六枝特区| 全南县| 罗平县| 康平县| 静安区| 明溪县| 石狮市| 吴江市| 将乐县| 青龙| 信宜市| 阜阳市|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