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中藥化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27 11:45: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藥化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藥化學論文

篇(1)

1.1教師的主導因素教師良好的心里素質,嚴謹的治學精神及優秀的教學方法,是強化學習興趣培養的主導因素。教師應根據教學要求設計好教學程序,努力做到講課時語言生動,條理清楚,充滿激情,同時注意遵循學生興趣發展的規律,及時進行歸納總結,指導學生掌握學習規律,讓學生感到中藥化學并不枯燥,并能主動的去學習鉆研。

1.2知識的拓展和更新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及時注意知識的拓展和更新,適時介紹中藥化學和醫學相關的新內容,介紹學科的科研情況和取得成果,使學生把中藥化學和醫學相互結合和相互滲透,這樣學生既掌握和鞏固了中藥化學的知識,有了解了較高層次知識和針對性更強的理論知識。

1.3實驗的重要性中藥化學是在實驗基礎上發展的一門課程,實驗課不僅能鍛煉學生動手能力,而且還能鞏固理論課所學的內容,例如:學生對研究中藥化學的步驟和方法有些模糊,通過實驗課可以證實理論所講的內容,由此提高了學生學習中藥化學的興趣和熱情。此外,我們還準備對實驗內容進行調整、改進,增加探索性的實驗內容,使實驗教學內容由淺到深、簡單到復雜、科學地加以重組,將實驗教學內容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設計、創新性實驗。學生對實驗課的改革十分感興趣,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實驗教學改革是需要在教學方法、實驗項目、學生的考核方法、實驗室儀器更新管理、教師工作量的計算方法等多方面探索,才能逐步擺脫落后僵化的教學體系,使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在綜合設計、創新性實驗中,教師給出題目和要求,讓學生自由組合一個實驗小組,學生根據所學的理論知識,自己去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步驟、通過實驗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使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力量、思維的奧秘和創造的神奇,從而逐步培養創新能力。

2學習興趣的發展

學習興趣的發展是興趣被激發和強化的延續,我們教研室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嘗試。

2.1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能將所需講授的知識更加生動、直觀、立體地表現出來,使學生學習中藥化學中抽象的內容更易理解和接受;而且節省了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板書的時間,緩解了講授內容多課時數少的矛盾。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時,一張幻燈片盡量說明一個問題或一個概念,即每張幻燈片的內容要精簡。適宜地引入動畫、聲音等元素,例如:在解釋苷類化合物的酸水解過程時,H+的進攻、苷鍵原子的質子化、苷鍵的斷裂以及糖的形成可通過動畫一步步演示出來,使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起來。多媒體課件還可以采用圖片、攝影、影像等方式展現各種實驗裝置,同時簡述實驗原理、操作步驟及提取分離的流程,調動學生感官刺激,提高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熱情。另外,學生在計算機技術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基礎,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優勢,讓學生參與到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中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傊?,教師要將多媒體課件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相互補充、靈活運用,優化課堂教學。

2.2有效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學校提供的電子圖書室,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多看些參考文獻,提高與普及、科學性與趣味性,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視野,而且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3開展科研活動組織科研小組,開展科研活動,通過知識介紹,查閱資料、制定、實施研究方案,分析討論研究結果等步驟,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科研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習興趣連續不斷地被激發、強化、發展,學生學習中藥化學的興趣濃厚,保證了教學過程的良性循環,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篇(2)

1 、材料與方法

1。1 中藥選取選亳州售中藥飲片,經副主任中藥師鑒定。配對見表1飲片經常溫干燥,分級粉碎2遍,過80目篩,防潮保存。

1。2 樣品制備稱取單味中藥生藥粉10。0 g,”對藥“中每種成分各取10。0 g,用紗布包扎,分別放入250 ml燒杯中,加入150 ml二次蒸餾水,放在電熱套中加熱,沸騰后調節溫度使之微沸,60 min后停止加熱,將溶液過濾后分別得中藥單煎液及藥對組合的水煎液 表1 對藥組合與對照組合的藥物組成”對藥“組合[7,8]對照組合蒼術、白術 蒼術、鉤藤砂仁、白豆蔻 砂仁、茜草紫菀、款冬花 紫菀、土茯苓黃芪、甘草黃芪、苦楝皮天門冬、麥冬天門冬、鉤藤羌活、獨活 羌活、蒲黃半夏、天南星 半夏、蒲黃。

1。3 測量方法取30 ml上述中藥水煎液于50 ml燒杯中,室溫下測其pH,然后分別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HCl溶液滴定,每加入0。1 ml酸或堿測定1次pH,共加入3 ml酸或堿。計算加入一定堿液或酸液后溶液的pH,并計算溶液緩沖容量β(mol·L—1·pH—1)。

篇(3)

2用現代研究成果激發學習興趣

青蒿素具有萜類化合物結構,而中藥含萜類化合物的種類有很多,如抗腫瘤的紫杉醇、愈創木薁、滿山紅中的杜鵑酮、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杜仲中的杜仲膠、大黃中的大黃素等。但是,要提取分離天然活性化合物,就必須先掌握這些化合物的結構和對酸、堿、熱的穩定性,以及它的酸性或堿性或極性、溶解性等理化性質,才能采取相應的分離措施,最后進行分離純化。沒有扎實的有機化學知識,如何能做到這些呢?再如中藥炮制,為什么可以降低藥物的毒性、烈性或不良反應呢?為什么不同的藥材要用不同炮制方法?這些都與藥材中所含有的化學成分的性質有關,只有了解藥材的成分,才可以更深入理解藥材炮制手段的不同與功效的變化關聯。

3通過實驗促進對有機化學理論知識的消化

中藥專業的后續專業課程操作性和應用性比較強,不論是中藥炮制,還是中藥化學的成分分離、中藥藥理、中藥制劑等都需要有機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作為支撐。因此,需要不斷尋求和改進適合學生特點的實驗教學方式,最大限度調動學習興趣,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如學習水蒸氣蒸餾操作時,我們會介紹該方法在中藥很多成分的分離提取中都會用到。如丹皮酚,一種白色結晶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腫瘤、抗氧化等多種作用,其化學結構是酚酮化合物,利用其物理化學性質特點,用水蒸氣蒸餾能減少化合物的分解,得到高純度的產品。又如甘草是常用中藥,通過指導學生實驗,以熱水為溶劑,使用溶劑提取法制備甘草酸單鉀鹽,在有趣的操作中幫助學生掌握了分離和提取中藥化學產物的原理,同時掌握回流操作裝置、索氏提取裝置的應用等,這些都是中藥成分分離提取不可或缺的重要實驗技術。

4引入“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模式

“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法已成為國際醫學院校一致公認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小組討論,發展學生綜合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我們將PBL教學法引入有機化學的教學探索中,給學生提出問題:天然活性化合物的保健作用正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壓力造成很多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如大蒜中辛辣刺激成分大蒜素就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病毒等保健作用,但對熱和堿不穩定,該采用何種方式把它分離出來得到高純度的大蒜素呢?對此,學生帶著疑問去查找大蒜素的結構,了解其理化性質,設計相應的分離手段和提純方法,最后付諸實踐,檢驗設計的合理性。這樣不但加深了對有機化學知識的理解,更加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另外,我們還安排了如穿心蓮內酯的提取、丹皮酚的提取和化學合成設計、茶葉中咖啡因的提取、桂皮中的香料桂皮醛的提取及化學合成等,大大提高了有機化學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篇(4)

作者:梅全喜 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加強科研工作的基礎建設

為了保證科研課題的順利開展,科管部門必須加強科研基礎工作的管理,并幫助科研業務部門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強研究室管理,建立實驗室(研究室)工作制度①進入研究室(實驗室)時必須穿戴工作衣帽,無菌研究室要穿隔離衣、帽、口罩。②研究室內要保持清潔整齊和肅靜,不得存放非實驗用物品和私人物品,不得高聲喧嘩談笑抽煙。③一切物品要妥善保管,貴重儀器設備不可隨意挪動,、貴重藥品試劑應有專人專柜保存。④工作時要集中精力,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認真記錄操作過程、數據、計算式和結果,記錄字跡工整清晰,保持記錄的原始性、真實性、可靠性。⑤下班或實驗結束時要檢查儀器,整理物品,搞好衛生,關閉水閥電源,確認無異常方可離開。建立科研經費使用管理制度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財務制度和本辦法的規定,同時要方便科研,有利于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科研經費專款專用,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擠占和挪用。經費由科研處統籌管理,并接受學校計財、審計部門的監督、審計。科研經費的使用應做到有計劃地使用,堅持??顚S?,合理使用,定期檢查,節約有獎的原則,因此必須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逐級審批手續。對于取得立項資助的課題組應給予立項獎勵,一般單位都是對科研項目立項根據來源不同,按不同比例提取經費,用于課題組的立項酬金。如某大學制定的立項獎勵規定:凡是獲得立項的課題根據資助的級別不同可分別獲得資助金額不同比例的現金酬金,國家級項目20%;省級項目10%;地、市級項目5%。科研經費落實后,科管部門、財務部門應協同課題負責人一起研究制訂經費使用計劃,使科研經費充分合理地得到利用,經費在實際使用中可采用“科研經費卡”的辦法來管理,即由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發放科研經費使用卡給課題負責人,課題組負責人根據需要憑卡申請購買儀器設備,領取實驗材料,報銷科研旅差費用等,經費卡上應注明課題名稱、負責人姓名及本年度經費數額等。各部門發放物資和報銷單據后應在卡片上注明支出款數,這樣既便于科管部門管理,又利于課題負責人在經費使用上做到心中有數??蒲薪涃M的使用亦應建立逐級審批制度,科管部門應根據課題經費總數額的多少而制訂出申請支出額的大小分級審批制度。項目經費不允許課題組以外的人員使用,不得用于與課題無關的開支。科管部門應堅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如發現科研經費挪作他用或超支使用等應立即停止經費使用,采取相應處理措施予以糾正。嚴格經費總額控制,課題開支原則上不得突破下達的經費總額。因特殊情況需要增加經費或專項補貼的項目,由課題組提出申請,科研處進行審核,校主管領導同意后報上級計劃主管部門予以增補,或通過其他途經予以解決。所有科研項目必須按項目任務書的要求完成各項研究任務。對已結題、評審、鑒定或驗收項目所留存的項目經費余額(除本單位資助基金外),應提取一定比例獎勵課題組人員。如某大學規定課題結余經費40%繼續作為項目主持人的科研經費,轉入其新科研項目的啟動,60%作為項目研究人員工作酬金發放。實驗動物管理制度實驗動物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基礎和條件,中藥科研也不例外,而且實驗動物的條件合格與否對研究結果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建立合格的動物實驗室(包括開放系統、半屏障系統、屏障系統和隔離系統)、加強實驗動物的管理、制訂實驗動物管理制度,對于提高動物實驗的質量,使之早日達到國際標準具有重要意義。具體的實驗動物管理制度應根據國家科委提出的《實驗動物管理條例(草案)》和衛生部制定的《衛生系統實驗動物管理暫行條例》以及中有關實驗動物管理的精神,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制訂,它應包括動物房的設置與管理,實驗動物的來源與供應、飼養管理,實驗動物工作人員的職責,動物實驗前后的處理,消毒隔離,動物的檢疫和傳染病的控制等制度。另外,對動物編號標記,抓取固定方法以及實驗操作技術等要有詳細的規定。加強儀器設備管理,建立科研儀器設備管理制度科研儀器設備是醫院開展中藥科學研究的主要物質條件,為了保證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防止器材損壞、積壓和浪費,必須加強管理,各單位應根據衛生部頒布的《醫學科研儀器設備管理暫行辦法》并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嚴格制訂出以下各項管理規章制度。計劃、預算、采購制度要根據科研工作的需要和科研計劃來制訂科研儀器計劃、預算、采購制度,并報有關領導批準后實再采購。要實行專人采購、責任到人,采購回的儀器設備,經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儀器設備,從需要和可能的原則出發,積極引進和更新一些先進儀器。購置儀器設備必須先做好調查研究,避免盲目采購,防止浪費和不適用。儀器使用操作規程必須根據各種儀器性能制訂出相適應的操作規程,操作時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不熟悉儀器性能,沒有掌握操作規程者不能操作儀器。儀器使用、維修、保養制度①儀器使用前必須熟悉該儀器的操作規程,使用時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②貴重儀器應由專人使用,并建立貴重儀器使用登記卡,并實行使用登記、簽名制度,以示負責。③儀器使用前應檢查儀器性能,發現問題停止使用進行檢修。儀器使用時,應輕取輕放,用后應以干凈的軟布或專用工具擦凈儀器,蓋好布罩,檢查電源是否關好,各種開關旋紐是否回復原位。④儀器及其附件應由專人保管,應有固定放置位置,儀表、衡器、量器應定期校驗,合格的應貼上合格證,并規定使用期限,到期再行校驗。其它儀器也應按規定要求,定期檢查,并做到防潮、防塵、定期上機械油等保養措施。⑤儀器用完后要清潔去垢,各種附件,電纜導線放回原位,防止接觸水、鹽及腐蝕物品及氣體,經常保持各種傳感器的清潔。⑥如儀器發生故障,應由專門技術人員檢修,不懂機器構造原理者,不準隨便拆卸。⑦建立器械檢修卡,內容包括品名、規格、型號、廠牌、安裝啟用時間、使用單位、保管人等項,每次檢查或修理后,應詳細在檢修卡上注明故障原因或現象、檢修情況、結論或意見,以供使用時參考。

科研課題管理

一個科研課題經上級主管部門正式批準后,科管部門和藥學部分管科研的主任即應向課題組下達好“計劃任務書”,應做到組織、計劃、措施三落實。分工負責嚴格明確科管和科研責任制,科管部門負責人和藥學部分管科研的主任,要有明確分工,要有專人負責指揮并組織科研工作的實施、科研協作工作以及協調財務、后勤供應、人事調配等工作。要經常深入基層了解課題進展情況,發現并及時解決存在或出現的問題。保證課題組長負責制的實行,課題組長對課題的實施及完成負有全責。簽訂合同凡已立題并實施研究的課題均應由醫院或科管部門與課題負責人簽訂責任制合同。獲得科技基金資助的課題必須由批準資助部門與課題承擔單位和課題負責人簽訂合同,協作課題應由協作雙方簽訂合同,以明確各自的任務、責任、成果分享以及違約處理辦法等。并經各有關單位領導的批準和簽字蓋章。保證重點、兼顧一般對重大的、關鍵性的課題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傾向性支持和保證。定期檢查每季度或半年要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檢查的內容:研究進度情況,取得哪些重要的階段性成果,經費開支是否合理,還存在什么困難和問題等。若同時有若干個科研課題而要對比檢查時,可采用下面方法進行檢查評價。檢查方法: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檢查:①計劃執行情況:按原定計劃完成年度任務或超額完成;②經費使用情況:按原定計劃使用無超支挪用無非正常開支;③科研協作情況:開展科研協助是基層醫院早出成果的有效方法[3],課題組人員學科結構合理、協作好;④儀器設備管理情況:有專人管理、有使用及維修記錄元人為損壞;⑤科研檔案管理情況:規范準確完整有專人管理有固定存放對各個科研項目進行評分,計出總分,得分多者為科研項目的完成和管理情況好的課題組,應予以表揚和獎勵。得分少者為科研項目完成和管理情況差的課題組,應予以批評,同時應根據存在的問題及錯誤,幫助其解決和糾正。總之,醫院中藥科研工作是整個藥學科研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在醫院藥學全面轉型的新形勢下,加強醫院中藥科研工作已經刻不容緩。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醫院藥學工作中,科研工作將成為主力軍,科研工作的好壞將會直接決定藥劑科在醫院中的地位[4],因此,加強醫院中藥科研管理,對于提高醫院藥學技術水平、提高藥劑科在醫院的地位是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篇(5)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1-0015

眾所周知,語言習得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由 J.Schumann 創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現代外語學習的主要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語言學習就是文化移入(acculturation)。Schumann 在闡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時指出:“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just one aspect of accultura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a learner acculturates to the target language will control the degree to which he acquires the second language.”(Schumann,1978) (外語習得是文化移入的一個方面,學習者對目標語的文化移入將決定他對該語言的掌握程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學語言,將外語學習和文化學習結合起來是外語學習的有效途徑。

新課程標準對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有了明確的歸定:“在英語學習的較高階段,要通過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具體包括:英語中常見成語和俗語及其文化內涵;英語中常見典故和傳說;英語國家主要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的經歷、成就和貢獻;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情況;英語國家中主要大眾傳播媒體的情況;英語國家與中國的生活方式的異同;英語國家人們在行為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與中國人的異同;英語國家主要宗教傳統。新課標要求,通過學習了解世界文化,培養世界意識;通過中外文化對比,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近幾年高考英語試題更突出語用,注重對真實語言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測試。無論是聽力、單選、完形、閱讀還是書面表達對跨文化語用方面內容的考查有逐漸增多的趨勢。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教學,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大面積提高高中外語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保證。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內容呢?

一、通過詞匯教學滲透文化意識

詞匯是最明顯的承載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工具,詞匯中的成語、典故、諺語等更與民族的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充分挖掘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歸納、總結、對比這些詞與漢語含義有別的特殊文化含義。比如 dragon(龍) 在漢語中是吉祥動物,中國人將自己比作龍的傳人,還有望子成龍的說法。而在英語中龍則是一種兇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惡的象征。因此,在譯亞洲四小龍時就不說Asian Four Dragons,而要經文化轉義而譯成Asian Four Tigers。比如在學習第二冊Unit 10, Lesson 39時,可就漢語里的“酒”字進行文化滲透。英語中不同的酒類有獨自的名稱,如spirit, wine, beer, brandy,champagne等。而漢語里沒有分別表示不同酒類的單獨名稱,而要在統稱的“酒”字前加上其他的詞來區分種類,如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引申出中外不同的飲酒文化。對于英語中大量的成語、典故、諺語等,在學到相關詞語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介紹給學生。如to shed crocodile tears(掉鱷魚淚,貓哭老鼠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個幸運兒),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鄉隨俗),Penny wise, Pound foolish(小事聰明,大事糊涂)等等。告訴學生對一些詞語切不可望文生義,要從文化的角度進行特殊處理。

二、在對話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

高中教材中的對話課體現了交際功能項目。為了達到在某一特定語言環境中的交際目的,除了必要的語言知識外,還必須有一定的社會文化知識。現代外語教學觀點認為語用錯誤比語法錯誤更為嚴重。沃爾夫森(M.Wolfson)指出:“在與外族人交談時,本族人對于他們在語音和語法方面的錯誤比較寬容。與此相反,違反說話規則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因為本族人不大可能認識到社會語言學的相對性?!睘榱藢崿F交際的得體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礙及誤解,英語教師在對話教學中一定要將語言形式與語用、文化形式結和起來。自然對話教學中的語言呈現、反復操練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際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識性的交際方式上,更要培養學生深層次的交際技巧,諸如語言的場景、說話者的交際風格、交際策略、交際意向等。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對話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創設真實的情景,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的語言知識進行各種交際訓練。

三、在閱讀課文學習中了解英語文化

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課文無論題材和體裁都比較廣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語國家的文化內容,諸如英語國家的地理、語言、飲食、音樂、媒體等。教師在進行這些課文教學時要注意挖掘這些課文的文化內涵,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課文教學中,除了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紹與課文相關的文化背景外,對英語語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語言學家Robert B.Kaplan 認為:英語段落的思維模式是直線的,首先提出論點,然后展開闡述論證。而東方語言段落思維模式是圍繞主題的轉圈子,不直接從主題入手展開討論。英語語篇思維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細節,先開門見山言明論點,然后逐步進行論述,層次分明,組織嚴密,環環相扣(胡泓, 175 )。通過對中英文語篇模式差異的分析,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語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維模式,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避免學生在寫英語作文時犯文化錯誤。

除了對語篇模式進行分析外,對課文中出現的習語、典故等需要教師作適當的補充,讓學生了解言外之意。

四、文化教學應與語言教學緊密結合

篇(6)

一、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優勢

“神農嘗本草”,自古以來,中醫藥有著悠久歷史,中醫藥治病救人的優勢有目共睹。中醫治病求本,中藥不良反應少,很少產生耐藥性,這些種種卻鮮為人知,由于對中醫中藥的了解不夠,使大家對中醫藥產生很多偏差的認識,中醫藥的優勢應被廣大群眾所了解。中醫過去在疾病治療中總是處于從屬地位,患者經常是走過很多家醫院、做了全套的醫療檢查、治療未果,才想起中醫。在2003年的“非典”中,中醫對于這種病因不明,來勢洶洶的疾病,通過辨證論治、治病求本等屢獲良效,中醫彰顯了它無窮的魅力。用中西醫綜合治療的辦法防治“非典”,不僅療效確切,而且費用大大節省。不僅在“非典”中中醫藥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在接下來幾年發生的甲流、龠流感中也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中醫藥對生命活動的認識,提供了人類認識和把握人體復雜體系的有效途徑。中醫藥學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認知方法及其個體化診療體系,反映了整體醫學的特征。中醫藥豐富的治療手段和靈活的方法,符合人體生理病理多樣性的特點。中醫藥浩瀚的經典醫籍,是人類生物信息的巨大寶庫。

近年來,國家也對中醫藥的發展高度重視。我國已能生產包括滴丸、氣霧劑、注射劑在內的現代中藥制劑40余種,一批新的科研成果的到世界醫學界的公認,屠呦呦老專家的獲獎,讓更多人認識到中醫藥文化的優勢。我國傳統醫藥之所以歷經數千年而不衰,至今在醫療保徤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傳統醫藥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論的科學性和優勢所決定的。隨著疾病譜的變化,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健康觀念的轉變,中醫藥學的優勢越來越顯現出來,其科學性和先進性越來越被學術界、產業界所重視。進一步認識這些特色和優勢,并在實踐中加以發揮極為重要。

二、新一代的中醫藥學子如何使中醫超越現狀,走向世界

(一)要做到和中醫“談戀愛”——熱愛中醫,不離不棄是學好中醫的重要前提。

只有真正的熱愛中醫,對中醫時刻充滿愛好與興趣,才能有所收獲,學有所成??v觀中醫史,幾乎所有的名醫都是在對醫學的熱愛與執著追求中、在長期深入的實踐探索中鍛煉成長起來的。學習中醫,沒有對中醫的熱愛,學習過程中就找不到情趣,就會味同嚼蠟,就無法把中醫學好學透。這個比喻打得好,要和中醫“談戀愛”,這樣,就會覺得對中醫有了一份責任,中醫是我國幾千年來留下的最偉大的財富,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把中醫發揚光大,不僅要超越現在,更要超越過去中醫所取得的成就。

(二)重視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學好中醫的基礎條件

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是學好中醫的基礎,雖然對于初學中醫的人來說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可能是枯燥的,難懂的,但是當你跨過這個坎兒,真正走入中醫這個殿堂的時候柳暗花明又一村。中醫是神奇的、博大精深的,她是瑰麗的寶庫。現在有一部分人忽略了對于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殊不知,基礎理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熟讀《內經》,學好中藥等這些基本課程是為以后研究發展打下的奠基石。沒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三)跟名師,多臨證——學好中醫的必備條件

中醫理論課程固然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但是如果僅僅掌握好了理論知識,而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照樣不會看病。實踐一認識一再實踐一再認識,這是知識來源、作用以及提高的途徑和規律。學習中醫猶需如此,只有回歸臨床實踐、所學才能被驗證、鞏固,才能獲得新知,提高理論和實踐水平,從而推動中醫發展。

篇(7)

1中醫藥傳統科學文化中蘊涵著大量現代科學思想

1.1系統論思想盡管近代的系統方法是從20世紀40年展起來的,但一些樸素的系統思想卻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東方出現了。中國古代存在著典型的有機整體觀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樸素的整體系統觀。如在我國最早的著作《易經》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風、澤、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說。八卦說把世界看作為一個由基本要素組成的系統整體,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疊形成六十四卦,從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間萬事萬物的世界體系。而且《易經》還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關系所規定的層次系統整體,是一個動態的循環演化的系統整體。同樣五行說也是將世界看作是由五種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組成的系統整體,這五種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層次的系統結構,從而構成一個復雜的大系統。所以這些理論基本上都是將最基本的物質元素看作是組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而整個世界無非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整體系統,它們之間相生相克,使得整個世界不斷循環演化,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系統整體。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為創始人的道家對系統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經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無”“陰陽”學說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疇,如有與無、一與二、始與終、陰與陽等對立統一的關系來表達自然界的統一性。它們認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則。天、地、人都是道的產物,它們具有統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體,也是天地人運動必須遵守的規律和行動法則,認為世界的起源于“無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

植根于中國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國古代醫學思想同樣包含有豐富的系統觀念?!饵S帝內經》中人體被看作一個和諧的有機整體,并進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養生規律是與外界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的,故有“天人相應”的醫療原則,主張把生理現象與自然現象相聯系,提倡整體辨證施治的觀點。

中醫藥學的這種觀點受到國際上系統科學家的高度重視。當代著名系統科學家,耗散結構理論的創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說:“我們正是站在一個新的綜合、新的自然觀的起點上。也許我們最終有可能把強調定量描述的西方傳統和著限于自發組織世界的中國傳統結合起來”[1]。

中醫的診斷方法中依然蘊涵著大量的系統論思想,中醫的診斷包括四診和辨證,四診除通過望、聞、問、切外,還包括參考病人的社會心理狀況、體質狀況以及自然環境狀況等信息,對病因、病位和病機做出明確判斷。辨證是以一定的經驗(包括理論)為基礎的信息加工、分析和處理的過程,辨證既是對四診資料的處理,又反作用于四診技術的運用,同時還受治療結果的反饋,并不斷完善和更新。中醫藥學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藥物治療的方法是針對證候組方遣藥,非藥物治療也同時針對證候或病因,選擇針灸、推拿或心理、音樂等來治療。其治療思路整理如圖1。

1.2演化論思想中國古代演化觀主要表現在陰陽學說、五行說、太極圖等學說之中。大多都是將萬物的演化描述成為一個相生相克、連鎖輪回的變化鏈條,其變化在一個閉合的回圈中進行,而始點最后又變成了終點。中醫藥學思維活動是動態的過程,通過人的機體在自然狀態下的動態描述,去反映出癥狀或生理現象的表現,如臨床中獲得的脈象、病人的面色、舌體形狀。中醫藥理論認為人的復雜性在于它自身和環境的相互聯系及相互作用的動態變化,元氣學說闡明了“形”與“氣”相互轉化的發展觀,強調“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動統一過程狀態演化,如中醫理論中健康概念實質上體現的是陰陽之間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狀態,醫療的任務就是調整這種狀態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狀態。中醫學對生理過程的認識角度是從氣化的結構和氣化的活動這一“耗散”系統出發的。

2中醫藥學傳統方法論對現代科學研究的啟發

2.1中醫藥整體認知論的科學思想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天人觀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主張人與自然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相互影響,相至制約,因而人應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天人觀在古代曾表現為“天命論”“天人感應論”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觀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學的內容。但在西方工業化進程帶來的諸如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和能源浪費等社會問題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諧的中國古老天人觀有助于在現代科學基礎上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以保持與自然的和諧持續發展。

從實踐角度看,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的影響。日本哲學家和農學家福岡正信先生依據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農法”取代建立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科學農法”,并親身實踐,取得了顯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賴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響,主張“有機建筑”的理論,充分注意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統一,體現了人與自然有機協調的特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還影響到現代技術的發展,這就是強調技術程序應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悅和健康,強調技術的功能是解放人,現代的人體工程學、人-機系統工程學和技術美學研究,正是適應這種需求的體現[3]。

2.2中醫藥直覺、體驗的方法論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了創造性的思維模式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湯川秀樹從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在他看來中國傳統文化中某種不同于西方的藝術特性——既有原則,又能進行靈活調整;不僅有科學思想,而且有駕馭科學的智慧。他說:“中國人和日本人所擅長的并以他們的擅長而自豪的,就是直覺的領域——日語叫做‘勘’(がん),這就是一種敏感或機伶?!保?]老莊的思想在湯川秀樹的物理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受莊子的倏和忽為渾沌鑿七竅的故事的啟發,聯想到萬物中最基本的東西并沒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們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對應。它雖未分化,卻有著分化為一切種類基本粒子的可能性,這就是“渾沌”。湯川秀樹還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這句話的啟發,提出了時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醫藥學思維中的直覺和理性總是互補存在,這種直覺賦予了科學家以新的頓悟使其有所創造。正如美國物理學家卡普拉所說:“量子力學迫使我們認識到,宇宙并不是物體的集合,而是統一體中各部分相互關系的復雜網絡。但這正是東方神秘主義體驗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當重視“體驗”的作用,他通過中醫和《易經》來體驗事物的對立統一和動態平衡,通過《華嚴經》來體驗事物的相互依賴和時空的相互滲透,通過中國哲學中道與氣的學說體驗“空”與“形”的關系,并將這些體驗同現代物理學研究緊密聯系起來,從而獲得了對基本粒子結構和關系、量子場論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維模式的嚴密邏輯性決定了其強調“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這限制了創造力的有效發揮,而中國傳統文化中體驗的模式認識成果恰恰能夠啟發和激勵科學家的創造和想象力的發揮。

3中醫藥學協調思想為現代科學關于有機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啟示

李約瑟將中國傳統科學思想成為“有機自然主義”[6],因為中國傳統科學思想主要是針對存在有機聯系的事物加以整體的認識和體驗,其典型的科學成果應該就是中醫藥學。這是傳統科技體系中至今仍有現代價值的為數不多的成果之一。中醫藥學在不破壞生命有機體的內外聯系的前提下,通過觀察、體驗和辨證施治,調節人體內在機能,達到內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療特點,以其舉世公認的療效說明了中國傳統思想在認識生命有機體方面獨有的方法論意義。

管理科學是現代科學體系中體現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相互滲透的新興學科,其研究對象是具備社會有機體特點的組織或群體。早期的管理科學理論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羅制”實際上把工人看作從屬于機器生產工具,用機械論觀點看待生產活動中的人與人、人與機器的關系?,F代管理科學中的Z型理論改變了這種傾向,開始強調以人為中心,注重人際的有機協調。提出Z型理論的美籍日本管理學家威廉。大內主張經濟組織中每個人和每個團體正好象人體中的器官,管理的機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協調,這種觀點顯然帶有東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學家伊藤肇進一步指出,日本企業家能夠使戰后日本經濟迅速復興,中國經典的影響應居首功[7]。

從分子到細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針對功能的遺傳學早有定論:基因產物必須在細胞內環境中發揮功能,細胞必須與其他細胞相互作用,機體必須在多變化的環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達及作為結果產生的表型常是通過個體基因型與內外環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飾和改變[8]。最新文獻也認為,很多人類常見病代表著我們的基因組與環境畢生相互作用的一種積累,預測基因在復雜疾病過程中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種令人氣餒的任務[9]。由上可見,基因型與表型不總是一一對應。因此單純以基因表達譜作為“證”的實質或作為“證”“病”的連結點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僅是基因并不能解開生命之謎,生命是宏觀的”[10]。美國《科學》雜志19990402出版復雜系統??渚庉嫴繉а浴俺竭€原論(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當指出現代基因組學還原論方法的不足,指出:“還原論的缺點越來越明顯,主要是信息過載和過分簡單化,從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議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補充占支配地位的還原論方法”[11]。

中醫藥學中蘊涵著現代系統科學的基因,復雜性科學的興起和發展為中醫藥學特色和優勢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發展呼喚中國傳統科學觀啟迪的今天,中醫藥現代化步伐會進一步加快,其科學內涵將會得到充分揭示和發展,中醫藥學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中醫藥學對生命活動的認識,提供了人類認識和把握人體復雜體系的有效途徑;中醫藥學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認知方法及其個體化診療體系反映了整體醫學的特征;中醫藥豐富的治療手段和靈活的方法,符合人體生理病理多樣性的特點;中醫藥浩瀚的古典醫籍,是人類生物信息的巨大寶庫;中醫藥學充分體現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展示了現代科學一體化的新趨勢。從以上的優勢和特色可以看到中醫藥學不但具有極強的科學性,而且在許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現代人體科學、現代生物學、現代醫學以至現代科學發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學進入后現代時代,正在從分析的科學嬗變為整合科學,中醫藥學中所蘊涵的文化優勢、思維優勢將對現代科學文化的發展發揮重要的啟發作用。

【參考文獻】

[1]伊·普利高津.從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2.

[2]葛榮晉.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3]張相輪,凌繼堯.科學技術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湯川秀樹.創造力和直覺——一個物理學家對于東西方的考察[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

[5]灌耕.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2卷)·科學思想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張相輪.東方的智慧[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篇(8)

1)教學內容豐富,激發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醫藥文化知識內容豐富,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能夠借助于教學課件給醫學生系統傳授中醫藥文化的理論知識,并且能夠使用課件制作過程中的許多功能給學生們展示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從而可以加強醫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愛國主義熱情,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拓寬醫學生的視野。

2)信息量較大,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課時容量,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通過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課堂上能夠為醫學生講授的更為豐富的中醫藥文化知識,將難點和比較重要的知識點突出出來,使醫學生更容易地掌握,在課件中可以使用圖片、影像、網絡等信息把中醫藥文化知識向醫學生系統的展現出來,使每一次上課的課堂內容都十分充實,信息量要比只從書本上學習的大很多,增添了醫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老師課堂上只是通過板書來學習書本上的各種知識,不僅每節課所能向學生所能講授的教學內容有限,而且由于老師在每節課上都要書寫過多的板書,浪費了大量的有限的課堂時間,并且學生也會感覺課堂內容枯燥乏味。然而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之后,老師可以從每節課中的繁忙的板書書寫環節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時間用到中醫藥文化知識的講授課堂上,老師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要一邊在黑板上寫板書一邊講授,并且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是課堂的講授內容更加精彩、生動,教學課件上所能容納的講授知識量更大,教學效率會比傳統教學模式高很多。例如:在做中醫藥文化知識課后練習時,根據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成績優秀的學生會感覺練習題的難度較小,而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則會有種習題做起來難以適應的感覺。所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課后練習題和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點結合起來,老師可以把練習題中所涉及的內容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完成,把握好有效課堂講授時間,學生也能夠更好的領悟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并且使學生具有自己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

3)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改善教學環境,從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不但是教師從觀念上和方式的改變,而且從以前的以考試為主的教學方式向學生的各項素質前面提高的方向轉變,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為教師和同學創造更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多媒體教室可以給老師和醫學生創造一個肅靜、潔凈和利于大家學習的環境。老師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由于過多的板書而每次都要擦黑板,減輕了老師的體力勞動,并且不會因為擦黑板而產生大量粉筆灰被老師吸入體內而引起身體上的不適,或者長時間寫粉筆而使手指發發炎,教室內靠近黑板的同學也不再會被課堂上產生的粉筆灰所困擾,同學的注意力又可以跟隨老師的講授知識點重新回到課堂上來,多媒體教學無論是對老師的身體健康還對醫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是有益的。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以后,教師能夠使教學課件的內容更加的充實,備課效果也會更好,而且還可以學習使用更多的多媒體電子設備,掌握其使用方法及其特點,對于中醫藥文化教育的老師來說不僅可以提高自身作為教師所具有的綜合素質外,還能教育更多的醫學生掌握祖國的中醫藥文化知識并將其發揚光大,這是我們作為老師應該具有的責任和素質。

4)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網絡實現資源共享,進而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資源也是十分廣泛的,我們可以通過網絡下載所需要的課件、影視文件等資料來豐富自己所做的課件并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授課形式,最終實現一套適合自己的獨特的授課風格和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還能使醫學生們在課堂上充分掌握中醫藥文化知識。由于網絡上的多媒體資源非常豐富,包括各種圖片、影像等各種資源,將這些資源引入到教師的教學課件中必定會改善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們的學習氣氛,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隨著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傳統教學形式無法再適應新時代中醫藥文化知識教學的要求,對中醫藥文化知識教學來講是勢在必行的。自古以來,教書育人是每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教學質量的好壞是由若干因素所造成的,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授課的多少都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教師講授課程的一種方式,合理地融入傳統的中醫教學形式中,它的價值體現在教學的效果上,而且必須服從提高教學效果的要求作為專業課教師,有責任和義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使中醫藥文化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

作者:徐海利齊峰單位: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

篇(9)

1.1突出中醫藥圖書館在科研、醫療和教學中的支撐作用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各種信息源也呈現爆炸式增長。面對當今這樣信息泛濫、供過于求的環境,用戶對信息的需求雖然強烈,但是卻不知從何入手,鑒別、組織、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明顯不足。因此,圖書館必須轉變以往傳統的服務觀念,充分推銷自己,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主動了解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為之提供學科化信息服務,加強信息資源利用,主動引導用戶使用有效信息,以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使中醫藥圖書館真正發揮在中醫藥科研、臨床及教學中的支撐作用。

1.2提高用戶對專業圖書館的認知度,以提升圖書館在行業中的核心地位

由于目前信息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各種網絡搜索引擎和檢索工具的快速發展,使很多用戶已經將搜索引擎作為信息獲取的首選,結果導致用戶與搜索引擎的關系日漸密切,使圖書館失去了很多用戶。因此,中醫藥圖書館要想在競爭的環境中求得生存、發展,就必須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采取學科化服務營銷,加大學科化服務的力度,讓科研用戶廣泛了解并接受學科化服務,以提升圖書館在行業中的核心地位。

1.3深化圖書館學科化服務,提高信息資源利用

圖書館擁有海量的信息資源,包括各種館藏資源、中外文文獻數據庫等。學科館員要不以盈利為目的推薦宣傳使用,提升這些資源的利用價值。在新的信息環境下如何進一步深化學科館員的服務,真正滿足科研用戶對中醫藥信息的需求已成為圖書館努力的方向。實施學科化服務營銷,是和科研用戶進行有效溝通,便于科研用戶更好地了解圖書館所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源和各種服務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圖書館學科化服務、提高各種信息資源利用的需要。

2學科化服務營銷策略

中醫藥圖書館實施學科化服務營銷,其核心內容是資源營銷和服務營銷,資源營銷也是信息營銷。擁有眾多的信息資源是我們營銷的基礎,加強信息資源的利用,促進中醫藥文化的發展,提升學科化服務質量是我們營銷的目的。

2.1資源營銷

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是中醫藥醫學文獻信息中心,擁有眾多的信息資源,包括圖書、期刊、數據庫等。我館館藏圖書32萬余冊,其中中醫古籍5千余種6萬余冊,約占存世中醫古籍的50%;中醫珍善本為1300余種1.6萬余冊。1911年以后出版的圖書5.8萬余種,其中中醫藥圖書達2萬余種,外文傳統醫學圖書3000余種。另有館藏中文期刊1867種,現訂閱中文醫學期刊650余種;館藏外文傳統醫學及相關期刊過刊280余種,現訂閱期刊180種。還有近百個專題文獻數據庫,以及聲像資源、電子全文數據庫等。下面將我院圖書館的主要電子資源進行簡要介紹。

2.1.1電子圖書

超星電子圖書,讀秀學術搜索,方正電子圖書,EBSCO(艾博思科)外文電子圖書,中醫藥古代文獻知識庫,中醫古籍全文數據庫,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辭典數據庫,期間中草藥實用手冊。

2.1.2中文文獻數據庫

中國中醫藥期刊文獻數據庫-文摘型,中醫民國期刊文獻數據庫-題錄型,《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中醫藥專題(1949年以前)-題錄型,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中文庫)-文摘型,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題錄型,CNKI中國醫院數字圖書館(1994年以后)-全文型,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世紀期刊,1993年以前)-全文型,CNKI期刊、論文、會議、報紙、生物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庫群(鏡像庫)-全文型,萬方數據資源庫群(遠程訪問)-全文型,維普醫藥資源信息系統-全文型,中國引文數據庫-題錄型。

2.1.3外文文獻數據庫

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SCI-Expanded)、外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情報服務系統(FMJS)、OVID循證醫學全文數據庫(EBMR)、OVID藥物信息全文數據庫、OVID國際藥學文摘數據庫(IPA)、EBSCODynaMed(循證臨床信息數據庫)、EBSCOAltHealthWatch(補充替代醫學)、EBSCONatural&AlternateTreatments、EBSCOMedline1400種全文期刊、PubMed、HighWirePress、NSTL(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Library)提供的外文現刊數據庫、NSTL提供的外文回溯期刊全文數據庫、FreeMedicalJournals、Socolar、《醫師信息和教育資源》(Pier)、InfoSci-OnlinePremium數據庫、冷泉港實驗室實驗方案、F1000Posters壁報文獻開放獲取數據庫等。通過上述介紹,便于科研用戶更好地了解我院圖書館可以提供的信息資源,使之能夠有效地被利用,從而滿足醫學科研、臨床及教學對信息的需求。

2.2服務營銷

2.2.1加強宣傳

圖書館現在雖然擁有眾多的信息資源,但是在使用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圖書館還未建立一站式檢索,所以文獻查找比較繁瑣,并且大部分用戶缺乏相關檢索知識,對圖書館擁有的電子資源和館藏紙質資源不甚了解。因此學科館員應該走出圖書館,面向廣大科研用戶加大宣傳力度,制作《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信息資源與服務指南》宣傳手冊,向各科研單位發放,讓廣大科研用戶真正了解和學會使用眾多的信息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2.2.2掛牌建立學科化服務站

在我院各二級院所掛牌建立學科化服務站。與各臨床院所的圖書館配合,服務站就設在二級院所的圖書館。學科館員通過宣傳、培訓、拜訪研究所領導與科研人員等方式,主動開展信息資源與服務宣傳介紹,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科研人員開始認識并逐漸接受學科館員為科研用戶提供學科化的知識服務。在我院各二級院所掛牌建立學科化服務站是我們實施學科化服務營銷、加強學科化服務的重要舉措。

2.2.3建立學科化服務平臺

學科館員以科研人員需求為導向,以滿足科研用戶需求為目標,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主頁上建立學科化服務平臺。一是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建立資源鏈接,以提升信息資源的利用價值。二是科研用戶通過平臺與學科館員進行實時溝通,科研用戶提出學科化信息服務需求,學科館員根據科研用戶的信息需求,提供有針對性、具有使用價值的學科化信息服務?;蛲ㄟ^飛鴿、飛信、微信、QQ、MSN等網絡工具與科研用戶建立交流溝通渠道,學科館員可以不受時間、不受地點制約,隨時掌握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提供實時的學科化信息服務。

篇(10)

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交代具體的設計類型,如屬于自

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抑或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交

代屬于第幾期臨床試驗、采用了何種盲法措施、受試對象的納入和剔除標準等。應

圍繞“重復、隨機、對照、均衡”四個基本原則作概要說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

重要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3.6.5研究方法:個人創造的方法應詳細說明“方法”的細節,以備他人重

復。改進的方法應詳述改進之處,并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原方法的出處。原封不

動地使用他人方法,應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方法的出處,無須展開描述。

3.6.6統計學處理:說明統計學方法及其選擇依據。統計學符號按GB3358

-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一律用斜體。

3.6.7倫理學描述:臨床試驗研究,應說明試驗程序是否經所在單位或地區

倫理學相關機構的批準,研究對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3.7結果

報告研究的結果,不應簡單地羅列研究過程中得到的各種原始材料和數據,而

必須將其歸納分析,進行必要的統計學處理,得出相應的結論,然后用文字和各種

圖表表達出來。結果的敘述應實事求是,簡潔明了,數據準確,層次清楚,合乎邏

輯,不能有任何虛假或含混不清,不應與討論內容混淆。

3.8討論

討論強調新的和重要的內容,以及從中得出的結論,包括發現的意義及其限度

,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聲稱并暗示工作的優先權。如果

不能導出結論,也可以進行必要的討論,提出建議、設想、改進的意見或待解決的

問題等。應將研究結果與其他有關的研究相聯系,并將本研究的結論與目的相關聯

。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結果部分詳述過的資料或數據,和過去文獻已報道的內容。

3.9圖

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圖的

內容不要與文字、表格重復。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匹配。線條圖要求線條均勻、

主輔線分明,并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圖高度與寬度的比例一般掌

握在5∶7左右。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層次分明,反差適中,沒有

雜亂的背景。病理顯微照片應標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實物照片涉及尺寸者應附

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標度。若刊用人像,應征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

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發表的圖須注明出處,并附版權所有者同意使用該

圖的書面材料。圖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須與正文一致。

3.10表

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點突出,簡單明了;主謂分明,層次清楚;結構完整,有自明

性。表的內容不要與文字、插圖重復。表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須與正文

一致。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一律使用三線表。

3.11名詞術語

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有通用譯名的

名詞術語于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西藥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最

新版本和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不應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國人名的體征、病名、試驗、綜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譯文,但人名后

不加“氏”(單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桿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

縮略語:文題中一般不用縮略語。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現縮略語時應給出其

中文全稱??s略語應盡量少用,一般不宜超過5個,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使用縮

略語,以免影響文章的可讀性。

3.12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

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

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

3.13數字用法

數字的使用,執行《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年

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如公

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

3.13志謝

志謝用于對參與部分工作、提供技術性幫助、提供工作方便、給予指導但尚達

不到作者資格者,以及提供資助的團體或個人表示感謝。文字力求簡練,評價得當

。原則上應征得被感謝人的書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謝。

3.14參考文獻

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主要是說明研究所借鑒的科學依據的出處,以供讀者查

閱參考;減少對前人文獻的復述,以節省篇幅;同時,也是對他人成果和著作權的

尊重。因此,應以嚴肅的科學態度對待。除了會議消息報道等簡訊外,一般每篇論

文均應有參考文獻。論文所列參考文獻應是作者直接閱讀過原著的,而不應是轉引

他人的。應選擇近年的文獻,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獻。應注意引

用國內的文獻,使讀者了解國內的有關進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參考文獻的格式較

嚴,項目較多,稍不注意即出現差錯,使讀者難以查找,因此必須認真核對原著,

對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頁碼等,尤應注意準確。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參考文獻

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過3名時,后加“,等

”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

;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

3.15腳注

腳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單位、郵政編碼、基金資助項目等。獲得基金資助產

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注

明項目編號?;痦椖棵Q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可按

級別依次列出。

4初稿的審查

4.1要注意布局結構?!八亩问健钡母鞑糠侄家咨瓢才牛纫鞔_分工,

避免重復,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遺漏?!八亩问健笔腔窘Y構,但應根據論文的具

體內容,作靈活的處理。每篇論文一般均分為幾個部分、若干層次,分別冠以適當

的小標題。標題不可過多。同層次標題之間,內容要有聯系,體例應統一。全文的

標題要相對均衡。

4.2行文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條理清晰,詳略得當。不應過多地插入枝

節問題,羅列一大堆資料和數據,以致擾亂甚至淹沒了主題。材料和方法部分,要

著重介紹有關保證科學性和提供重復驗證的必要信息。評價實驗結果、臨床診斷和

治療效果等,一定要說明其標準。在結果分析中,絕不要無選擇地羅列所有資料和

數據,但要詳述有意義的結果,包括正面的、陽性的結果和反面的、陰性的結果,

有時后者更為重要。討論部分要善于運用自己的資料,闡述自己的觀點,以觀點統

率材料,夾敘夾議,最能引人入勝。臨床論文尤其應該用自己的病例統計數據和個

案來進行論證。

4.3要善于將圖表與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內容不應該重復。核對圖表在文內

是否按序標引。

4.4要正確運用語法和修辭??萍嘉恼虏煌谖乃囎髌罚灰筠o藻華麗,

形象動人,而要求準確、簡潔、通順、合乎語法和修辭。

4.5要重視規范化和標準化。注意醫學名詞、簡化漢字、計量單位、標點、

符號和數字使用的規范化,第一次使用縮略語時是否寫出全稱,核對參考文獻是否

按序標引以及著錄格式是否標準。

4.6認真通讀全文,檢查有無筆誤、拼寫、打印、計算錯誤。

5投稿前的準備

投寄論文要選擇適當的期刊,做到“知己知彼”。投稿前,要認真閱讀目標刊

物的稿約,并且分析其已刊出論文的水平、特點及其欄目,將之與自己的文章相比

較,以決定如何投寄。

一般說,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要求刊出的論文具有國內先進性或重要指導性,同時

也重視臨床實用性。

稿約中一般都對來稿提出格式方面的要求,應認真對待,以免因形式審查不合

格被退稿而延誤論文的發表。

必須注意的是,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時投寄兩種刊物或多種刊物,或投寄一刊

后未等退稿又投寄他刊。但是,同時向不同刊物投寄中文稿和外文稿,則不屬一稿

兩投,因為其讀者和文種均不同。在國際上,這種情況稱為平行發表(parallel

publication)或二次發表,與一稿多投引起的重復發表(duplicatepublication

),有原則區別。

二次發表要符合以下條件:⑴作者已征得兩個刊物的編輯的同意。負責二次

發表的編輯必須得到首次發表的復印本、單印本或原稿。⑵首次發表到二次發表

的間隔至少1周,雙方編輯經過協商后除外。⑶二次發表的目的是針對不同的讀

者群,往往以縮簡本為宜。⑷二次文本真實反映首次文本的數據和解釋。⑸二次

文本的標題頁腳注要向讀者、審稿人、文獻機構說明論文全文或部分發表過,并標

出初次文獻。比較合適的腳注是本文依據某雜志首次報道的一項研究,并附參考文

獻號。

上一篇: 學?;鶎有姓ぷ饔媱?/a> 下一篇: 課程項目化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湖县| 来安县| 柳林县| 贺兰县| 垫江县| 临西县| 建阳市| 裕民县| 河北省| 邛崃市| 黄平县| 大英县| 宾阳县| 凌海市| 密山市| 永和县| 平山县| 湟源县| 工布江达县| 贵州省| 青神县| 营山县| 宁阳县| 句容市| 朔州市| 沙田区| 昌都县| 虞城县| 永吉县| 尖扎县| 凤凰县| 鄄城县| 河津市| 合水县| 大竹县| 油尖旺区| 玉屏| 榕江县| 瑞昌市| 那曲县|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