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學報》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綜述_海洋生物、論文_物理海洋、海洋氣象、海洋物理、論文_海洋化學、論文_海洋生物、論文_海洋信息科學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科技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科技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海洋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請作者自留文章底稿,本刊恕不退稿。
(2)科研基金資助的課題原則上著錄國家或省、部級以上的課題,需注明科研基金機構全稱和自主好,中、英文雙語著錄,分別置于中英文摘要關鍵詞下方,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3)參考文獻:本刊參考文獻附于文末,執行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2015的規定,序號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
(4)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5)作者署名應限于參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論文有關問題者,所有作者均須注明所在單位、城市及郵編。
《海洋學報》雜志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和中國海洋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9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0253-4193,國內刊號CN為11-2055/P,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海洋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海洋學報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百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海洋學報》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哥白尼索引(波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科技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科技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海洋學報雜志發文分析
海洋學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610 | 沉積物;海底;海域;植物;浮游植物 |
中國海洋大學 | 523 | 沉積物;海域;長江口;近海;海冰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452 | 沉積物;遙感;南黃海;值模擬;數值模擬 |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406 | 沉積物;海域;海底;遙感;夏季 |
國家海洋局 | 295 | 海域;值模擬;數值模擬;夏季;近海 |
廈門大學 | 287 | 植物;臺灣海峽;浮游;海域;紅樹 |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260 | 海域;浮游;臺灣海峽;沉積物;生態研究 |
華東師范大學 | 193 | 長江口;泥沙;沉積物;懸沙;值模擬 |
青島海洋大學 | 190 | 海浪;對蝦;海面;波浪;中國對蝦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 | 190 | 海冰;值模擬;數值模擬;臺風;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