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術》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激光與光電子技術應用、光通信與光信息技術、激光物理與激光器件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電子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電子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激光技術》雜志投稿要求
(1)本刊在尊重原稿的前提下,對來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所有文章一經發表,即有權提供給各合法電子媒體使用,作者若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說明。
(2)對文章標題層次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小圓點隔開,小圓點加在數字的右下角如“1.1”、“1.2”。
(3)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4)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務必與文末的參考文獻相對應;特別是尊重本刊已發表的相關內容論文作者的勞動,注重對本刊論文的合理引用。
(5)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6)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7)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空格隔開。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
(8)圖的編排:注意去掉無數字對應的刻度線,不用背景網格線,線條粗細大約在0.75磅。本刊現采用黑白印刷,為更清晰地表達,請注意表達方式。
(9)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10)凡經本刊采用的稿件,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對其圖文作品行使網絡傳播、圖書出版等再使用權利。如不同意此項約定,請來稿時注明。
《激光技術》雜志是由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主管和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1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1-3806,國內刊號CN為51-1125/TN,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激光技術雜志數據統計
激光技術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激光技術》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SA 科學文摘(英)、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哥白尼索引(波蘭)、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電子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電子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激光技術雜志發文分析
激光技術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華中科技大學 | 403 | 激光;激光技術;光技術;激光器;光學 |
四川大學 | 302 | 激光;光學;光束;激光器;高斯光束 |
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 | 263 | 激光;激光器;激光技術;光技術;光學 |
中國科學院 | 218 | 激光;激光器;激光技術;光技術;光學 |
華中理工大學 | 188 | 激光;激光器;CO_2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器;高功率 |
曲阜師范大學 | 164 | 光學;偏振;光學器件;棱鏡;偏振光 |
清華大學 | 138 | 激光;激光器;激光技術;光技術;光纖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 131 | 激光;光學;激光技術;光技術;激光器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30 | 激光;光學;散射;激光器;受激 |
南京理工大學 | 124 | 激光;激光技術;光技術;光學;光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