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傳感器技術、醫學、土木工程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醫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醫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正文應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文字簡煉、通順、層次清楚。投稿稿件自發出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收到本雜志采用通知的,可轉投其他媒體。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
(2)文章的摘要要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及其結論。公式中第一次出現的符號要給出其含義,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腳標的位置高低應有明顯區別,文中圖表須用中文明確標注。來稿要用計算機排版,文稿用字規范,量和單位符號要符合國家標準。
(3)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4)參考文獻的序號應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參考文獻著錄的條目以字體、字號為“宋體、小五”編排在文末。
(5)若論文是基金項目成果,請注明:項目名稱“課題名”(項目編號),列于首頁腳注中作者簡介的上一行。
(6)來稿請附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摘要字數應在300字以內,概括論文主要內容,一般應包括目的、方法、結論等,結論部分須多著墨且明確。
(7)每篇文章都需要有投稿作者和通訊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擔任。如果是學生,通訊作者應該是指導教師。
(8)為提高稿件的外審效率,請作者推薦合適的專家供編輯部參考。推薦專家至少為兩位,多填不限。
(9)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10)若作者投稿100天后未收到本刊編輯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并通知編輯部,請勿一稿多投。如不擬刊用,不退原稿,請自留底稿。來稿如涉及保密事項,概由作者本人負責。
《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和江漢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3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3-0143,國內刊號CN為42-1737/N,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醫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