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山西省晉學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山西省晉學研究中心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21年
綜合影響因子:--
《晉學研究》創刊于2021年,公開發行的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探究三晉文化的歷史淵源、特點規律及其在當代的地位與貢獻。雜志自創刊以來,已陸續出版多輯,獲得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作為地域文化學科的重要平臺,聚焦于山西地方文化的研究,涵蓋晉國史、三晉考古、民族史、思想文化、晉商、山西抗戰、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學等多個領域。雜志內容宏富,博大精深,常設專題豐富多樣,每輯均收錄國內最新的相關研究成果,為學界提供了全面、深入的三晉文化視角。
雜志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一扇深入了解三晉文化的窗口,也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三晉文化獨特魅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雜志所刊載的文章,多為國內最新的研究成果,對促進三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動地方文化研究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學術影響和社會意義。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豐富的專題內容和廣泛的學術影響力,成為三晉文化研究領域的重要刊物。它不僅是學術交流的平臺,更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相信在編輯團隊和廣大作者、讀者的共同努力下,《晉學研究》必將為推動三晉文化研究的深入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1)稿件應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標題、中文摘要。來稿須為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作者應保證對其作品具有著作權并不侵犯其他個人或組織的著作權。
(2)各級標題均左頂格,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一級標題通常為“1”,二、三級標題編號為“1. 1”,“1. 1. 1”……數字間用下圓點相隔,一般不采用四級標題。 標題末不用標點符號。
(3)凡在正文中出現的所有引文、引語、數據等引用資料,請務必注明精確出處,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內注明,并在文末參考文獻中列出相應信息。
(4)參考文獻是作者在論文中所參考的圖書報刊等資料的引文,文中序號用數字加方括號后附所處頁碼、以上標格式標注,如[1]54。
(5)基金項目論文: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6)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是用于概括與揭示論文主要信息的,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和意義等,或者是研究目的、主要觀點、論證過程、結論等。
(7)論文若多作者署名時必須排序,應注明每位作者的工作單位和郵政編碼。第一作者還須提供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是否為研究生導師等方面的信息。通信作者應注明聯系電話及其電子信箱。
(8)圖表: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表格采用三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照片、圖要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
(9)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10)歡迎相關領域內論文投稿,來稿內容題材新穎、結構嚴謹、文字凝練精辟,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學術價值。文稿要一稿一投,嚴禁各類侵權行為。
晉學研究是一本由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山西省晉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郵編: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