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論著、教學研究、變異畸形、問題討論、綜述、簡訊、專題報道·課程思政、專家論壇·紀念中國解剖學會成立一百周年、技術方法、專家論壇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醫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醫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解剖學》雜志投稿要求
(1)作者應對稿件中的錯別字、引文、標點符號等問題仔細地核對和訂正。
(2)中文摘要字數以300~400字為宜,以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與解釋,簡明確切地闡述論文的重要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不分段,不用第一人稱作主語,不出現插圖、表格,不用引文。
(3)所有作者的工作單位,均應包括單位名稱(院校給到系),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多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序號,中間用“;”隔開;工作單位的英譯文給出全稱,不能用縮寫詞(系名除外)。
(4)參考文獻:按照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日文參考文獻次之,西文參考文獻居后的順序排列。各語種參考文獻以作者姓名讀音為序。
(5)文題一般字數不超過25字。正文各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層次分明,可用至4級標題。
《解剖學》雜志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和中國解剖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64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1-1633,國內刊號CN為31-1285/R,該雜志級別為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解剖學雜志數據統計
解剖學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解剖學》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醫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解剖學雜志發文分析
解剖學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第二軍醫大學 | 524 | 細胞;解剖學;動脈;教學;外科 |
新鄉醫學院 | 181 | 解剖學;動脈;細胞;免疫;心肌 |
福建醫科大學 | 171 | 細胞;蛋白;小鼠;解剖學;基因 |
河北醫科大學 | 171 | 細胞;神經元;蛋白;小鼠;免疫 |
中國醫科大學 | 151 | 細胞;解剖學;蛋白;血管;教學 |
遼寧醫學院 | 141 | 細胞;小鼠;發育;漢族;腎發育 |
濱州醫學院 | 138 | 細胞;教學;凋亡;解剖學;蛋白 |
上海醫科大學 | 133 | 細胞;神經節;內皮;內皮細胞;血管 |
安徽醫科大學 | 130 | 細胞;解剖學;教學;胎兒;血管 |
中南大學 | 120 | 解剖學;教學;細胞;蛋白;視網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