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論與實踐》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金融觀察、金融改革、理論探索、證券市場、保險研究、農村金融、銀行管理、金融監管、金融與法、信托租賃、百年金融、國際金融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經濟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經濟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金融理論與實踐》雜志投稿要求
(1)摘要應準確概括全文,篇幅為200-300字,關鍵詞以3-5個為宜。
(2)文中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的序號用“一、……”“(一)……”“1.……”“(1)……”標示。
(3)本刊只發表原創性成果,請勿一稿兩投。來稿敬請自留底稿,編輯委員會將在收到稿件三個月之內答復,若未得答復,作者可另行處理。
(4)署名作者的人數最多不超過6人,順序由作者自定,兩位以上的作者中間用逗號“,”隔開,按貢獻大小依次排序。
(5)參考文獻須選用公開發表的文獻,不得引用內部資料、待發文獻。須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列于文后,并在文中相應位置加注序號。
《金融理論與實踐》雜志是由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主管和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金融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9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3-4625,國內刊號CN為41-1078/F,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金融理論與實踐雜志數據統計
金融理論與實踐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金融理論與實踐》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經濟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經濟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金融理論與實踐雜志發文分析
金融理論與實踐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人民銀行 | 1860 | 金融;銀行;信用;農村;信貸 |
工商銀行 | 329 | 銀行;金融;企業;貸款;信貸 |
中國建設銀行 | 256 | 銀行;商業銀行;金融;信貸;資產 |
鄭州大學 | 178 | 金融;銀行;保險;融資;信用 |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 178 | 銀行;農業;農業發展;農業發展銀行;發展銀行 |
中國銀行 | 170 | 銀行;商業銀行;金融;信貸;貸款 |
中國農業銀行 | 167 | 銀行;農業;農業銀行;商業銀行;金融 |
中國工商銀行 | 154 | 銀行;商業銀行;金融;信貸;信用 |
北京大學 | 146 | 金融;銀行;證券;資產;商業銀行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130 | 金融;銀行;證券;保險;實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