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學之友》雜志投稿發表的步驟如下:
一、了解投稿要求
在投稿前,需要仔細研究《科學之友》雜志的定位、風格、欄目設置等,確保自己的稿件與雜志的定位和需求相匹配。
其主要涵蓋的欄目包括大城小事、妙論、傳承、專題、自然傳奇、人物經緯、企業風采、綠色氧吧、智享生活、舌尖食話、卷首語、小科說寶、心靈驛站、悠樂旅堂、科學幻想、科學釋疑、智玩科技、山西藥茶、走近院士等。
二、準備投稿材料
根據投稿要求,準備相應的投稿材料。
(1)來稿應說明研究問題的切入點、創新點;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變相重復發表。
(2)參考文獻應按規范著錄齊全,在正文中被引用的文獻,一般不少于18篇,且大多應為近8年內的文獻和引自較高水平的中英文期刊。
(3)文中一級標題用一、,二、……,二級標題用(一),(二)……,三級標題用1.,2.……,四級標題用(1),(2)……,依次類推。
(4)非直接引文注釋,注釋前應加“參見”;非引用原始資料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以“轉引自”為引領詞注明轉引之文獻詳細信息。
(5)來稿作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單位名稱、地址(XX省XX市或XX縣XX路XX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等項。
(6)摘要應是文中主要觀點、內容的摘錄,應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200字,中文摘要排在作者署名之后。
(7)主題相關性:《科學之友》雜志鼓勵投稿者分享在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學術觀點、實驗技術等方面的內容。投稿者應確保稿件內容與科學相關,并符合雜志的主題和發表要求。
(8)內容準確性和科學性:稿件應基于準確的科學研究成果、實踐經驗或其他可靠來源,并提供詳實的數據、實驗方法和結果。文章應具備科學性和可信度,并盡可能避免主觀臆斷和不科學的論斷。
(9)引用和參考文獻:請確保引用的文獻符合學術引用規范,并在文末列出所有引用文獻的詳細信息,包括作者、標題、出版物名稱、年份等。
(10)圖表和圖片:如有必要,可為稿件提供相關的圖表和圖片以支持論述。請確保圖表和圖片清晰、具有足夠的解析度,以便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其中的細節和數據。
三、投稿
《科學之友》雜志大多采用網絡投稿系統,投稿時需按照系統提示完成以下步驟:
作者注冊、查看投稿須知和版權協議、填寫稿件信息和作者信息、上傳稿件和附件。
四、關注審稿進度與反饋
接收投稿成功通知:作者上傳稿件成功后,會接到雜志社發送的投稿成功通知郵件。
稿件審理流程:稿件會按投稿欄目分配給責任編輯初審,初審后提交主任復審,復審通過后提交主編終審。
科學之友是一本由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接收審稿結果:主編終審通過后,會向作者發送錄用通知郵件。如果稿件被退回或需要修改,作者需要根據審稿人的意見認真修改稿件,并考慮再次投稿。
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您成功投稿并發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