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316.00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08年
綜合影響因子:--
《歷史語言學研究》是一本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宗旨是促進語言學的學術研究,尤其是在歷史語言學領域的創新探索。通過發表高質量的研究論文,期刊旨在引導和推動語言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幫助學者們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演變過程及其影響因素。主要面向語言學研究者、學者、研究生以及對歷史語言學感興趣的讀者。通過提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討論,該期刊幫助讀者拓寬視野,激發新的研究思路。
該雜志接受各類學術論文、研究報告、書評和學術評論等形式的稿件,尤其鼓勵具有創新性和跨學科視角的研究。希望能夠不斷擴展其研究范圍,涵蓋更多新興領域,如計算語言學、語言技術等。期刊將繼續引領歷史語言學的研究潮流,推動學術界對語言變遷及其背后復雜因素的深入探索。作為一份重要的學術期刊,致力于為歷史語言學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推動語言學的發展與進步。希望通過不斷的努力,能夠為學術界帶來更多的創新與啟發。
(1)來稿應嚴格遵守學術規范,內容表述清晰,語言流暢通達,邏輯嚴謹,形式完整。應當包含篇名、中文摘要和關鍵詞。
(2)文章題目應準確表達文章內容、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標題,縮略語和標點符號。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序號從引言開始編。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一、(一),1,(1)。
(4)需注明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起止頁碼。
(5)研究成果所屬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及編號同時請務必提供篇名、作者姓名、單位、關鍵詞和摘要的英文翻譯。
(6)文稿須附中文摘要,中文須內容一致。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數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7)作者姓名及單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以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
(8)圖務必使表格科學、簡潔、自明,按國際要求采用三線表,表頭不允許有斜線。物理量的中文名稱、代表符號及法定計量單位三項要著錄齊全。
(9)來稿所關涉的課題及向有關人員表示的謝忱等內容,應以腳注①的形式標在正文首頁下方,同時注明課題的批準編號。
(10)由于版面限制,對被采用刊發的稿件,本刊保留在尊重作者基本觀點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文字上的修改和刪減的權利。
歷史語言學研究是一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郵編:10071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