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環境與發展》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戰略與綜述、土地資源、養分資源、水資源、生物質資源、產地環境與農產品安全、生態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鄉村環境、數據挖掘與信息化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農業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農業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農業環境與發展》雜志投稿要求
(1)第一作者必須注明出生年月、性別、籍貫、職稱、學歷、從事的研究方向或領域;通訊作者必須注明其職稱、學歷以及從事的研究方向或領域。
(2)文章通過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總文字復制比通常不得超過15%;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符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和有關行業政策。
(3)層次標題序號: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碼。序號左頂格,末位數碼后不加標點,空1字排文字。
(4)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閱讀過并對文章有參考作用的主要文獻,由著者對照原文核定。未正式出版資料不能作文獻引用。
(5)來稿應附3~8個關鍵詞。附20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理論研究不要寫成結構式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農業環境與發展》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和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4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5-4944,國內刊號CN為12-1437/S,該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農業環境與發展雜志數據統計
農業環境與發展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農業環境與發展》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等,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農業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農業環境與發展雜志發文分析
農業環境與發展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環境保護... | 208 | 農業;農業環境;生態;污染;生態農業 |
中國科學院 | 45 | 污染;生態;農業;生態環境;土壤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 37 | 農業;生態;污染;農產;農產品 |
南開大學 | 27 | 污染;農業;水庫;植物;生態 |
中國農業大學 | 23 | 農藥;農業;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生態 |
龍江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23 | 栽培;栽培技術;無公害;高產;高產栽培 |
南京農業大學 | 22 | 污染;農業;土壤;CD;生活污水 |
安徽農業大學 | 20 | 污染;面源;面源污染;農業面源;農田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17 | 農業;生態;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污泥 |
湖南農業大學 | 16 | 污染;生態;生物多樣性;水體;農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