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上海戲劇學院曲學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上海戲劇學院曲學研究中心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3年
綜合影響因子:--
《曲學》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3年,公開發行的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曲論研究、曲史新說、曲樂探索、曲樂探索_“第二屆國際昆曲唱念藝術研討會”發言錄、曲家班社、曲苑新韻等。以昆曲研究為核心,輻射中國傳統文化、戲劇學、文學、藝術學、人類學、社會學等領域。
《曲學》主要刊登關于昆曲歷史、理論、技藝、表演、傳播等方面的學術論文,以及對于昆曲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比較研究、昆曲與地域文化、昆曲與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比較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同時,還刊登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戲劇理論、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和評論,一直秉持著高標準的學術要求和嚴謹的學術作風,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知名學者和專家加入其作者隊伍。該雜志不僅為昆曲研究提供了平臺和空間,也為傳統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時,該雜志還為推動昆曲傳承和發展、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1)征稿范圍:明確指定該雜志感興趣的主題、學科領域或研究方向。
(2)征稿類型:確定接受的投稿類型,例如原創研究論文、綜述文章、案例報告、方法論文等。
(3)學術道德和版權要求:強調論文的學術誠信和版權保護,可能會要求作者簽署相應的聲明文件。
(4)來稿請注明所投欄目,文章的著錄格式請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5)來稿請在正文最后按順序標明以下信息: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全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地址以及身份證號碼。
(6)稿件正文內各級標題按“一”“(一)”“1.”“(1)”的層次設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層次標題不單占行,與正文連排。
(7)注釋采取腳注的方式。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格式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
(8)首頁:作者姓名、性別、單位(精確到院系所)、學歷、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編、電話、電郵。
(9)論著應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500字為宜。關鍵詞4-8個。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10)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曲學是一本由上海戲劇學院曲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瑞金二路272號,郵編:20002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