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150.00
國內(nèi)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nèi)
創(chuàng)刊年份:2009年
綜合影響因子:--
《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chuàng)刊于2009年,公開發(fā)行的年刊雜志。創(chuàng)刊以來,辦刊質(zhì)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儒學新論、國際儒學、儒藏講壇、專人專書、??北嬲?、文史論叢、書評等。該雜志的辦刊宗旨是刊登國內(nèi)外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推動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的應用與發(fā)展。主要欄目包括:儒家經(jīng)典研究、儒家思想研究、儒家文化與社會發(fā)展、儒家倫理與現(xiàn)代生活等。這些欄目涵蓋了儒家的各個領域,為研究者提供了廣泛的交流平臺。
該雜志的論文不僅涉及儒家的各個方面,還反映了當代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例如,針對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滑坡現(xiàn)象,雜志刊登了多篇探討儒家倫理與現(xiàn)代生活的文章;針對全球化帶來的文化多樣性,雜志刊登了多篇儒家文化與其他思想體系對話的文章。這些論文不僅深入探討了儒家的理論和實踐,也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來思考和處理當代問題。作為研究儒家思想、儒家典籍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學術性期刊,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
(1)切勿一稿多投。三個月內(nèi)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限于人手,恕不退稿,請諒解并自留底稿。
(2)參考文獻以著者姓氏的拼音為序,均另起一行排列。本刊參考文獻一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7714-2015)處理。
(3)論文題目和各級標題應簡潔、準確,20個字以內(nèi)為宜;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詞及代號;不用“試論”“淺談”等表謙詞語;論文英文題目須與中文題目含義一致。
(4)請將注釋置于每頁地角,注釋順序用①②……表示;參考文獻置于文末,著錄順序用[1][2]……表示。
(5)采用電子投稿,請將電子版(Word 文檔)直接發(fā)送至郵箱,并以“作者單位+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命名。
(6)請在來稿正文前加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3至6個關鍵詞,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稱寫成文章結構介紹,并且不得含自我評價,請不要出現(xiàn)“本人”、“本文”等詞起寫。
(7)論文應具有較高的學術性和創(chuàng)新性,能夠深入探討儒家典籍與思想的相關問題。
(8)論文應符合該雜志的辦刊宗旨和學科范圍,涉及儒家典籍與思想的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儒家經(jīng)典、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儒家倫理等。
(9)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學位,研究方向。
(10)正文各層次內(nèi)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同級標題不同層次的數(shù)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shù)字不加標點。如:正文一級標題序號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均左頂格書寫,后空一格寫標題。
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是一本由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nèi)。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成府路205號,郵編:10087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