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會·法制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民族文化、民族經濟、史志及其他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政法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政法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論文來稿需保證原創性,未曾在國內外公開期刊和公開出版的著作中發表,遵守學術規范,遵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涉及國家機密,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2)參考文獻:(1)正文格式:作者,發表年(多版次文獻請同時提供第 1 版的發表時間),頁碼,外加圓括號。(2)文末格式:中、外文獻分開,各按音序排列。
(3)標題層次的劃分不宜超過4節,4節不夠時,可將層次再細劃分。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第四級標題用1.1.1.1;各級標題均頂格寫,分級號后不用頓號,空1字后寫標題。
(4)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統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5)稿件編排順序為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6)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少于200個漢字);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要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7)選題要求:投稿文章的選題應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緊密圍繞國家法治建設和法學研究的重大課題。同時,鼓勵作者關注國內外法學研究的前沿動態,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實踐問題。
(8)內容要求:投稿文章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避免重復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章應包括引言、正文、結論等部分,邏輯清晰,論述嚴謹。同時,鼓勵作者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比較研究、實證研究等,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可讀性。
(9)語言表達:投稿文章應使用規范的學術語言,避免使用口語化、俚語、縮寫等不規范的表達方式。同時,文章應簡潔明了,避免冗長的句子和復雜的句式結構,以提高文章的可讀性和傳播力。
(10)版權要求:投稿文章一經錄用,作者應簽署版權轉讓協議,將文章的出版權、匯編權、翻譯權等授予《法學研究》雜志編輯部。同時,作者應確保所投稿的文章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如有侵權行為,由作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雜志是由貴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人口·社會·法制研究中心主管和貴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人口·社會·法制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2006年,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人口·社會·法制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在政法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政法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