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國際刊號:1006-1991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51-1727/D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5年
綜合影響因子:--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報》是一本半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內容包括政策法規解讀、政府工作動態、重要會議紀要及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相關報告。通過這些信息,公報為公眾提供了了解政府工作和政策的重要渠道,同時也為各級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了參考。作為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橋梁,不僅是政策傳播的載體,也是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具,為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貢獻力量。
公報不僅對學術研究、政策分析有著重要的價值,也為普通市民提供了獲取政策信息的平臺。它在推動地方治理、促進法治建設和增強政府公信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公報也逐漸向數字化轉型,讀者可以通過官方網站獲取最新的公報內容,方便快捷。這一變化使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報》在信息傳播的效率和覆蓋面上有了顯著提升。
(1)投稿論文須為原創論文,且文中全部或部分內容從未以任何形式在其他任何刊物上發表,不存在知識產權等問題,不包含任何違反法律法規以及侵害他人權益的內容。
(2)“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3)正文段落層次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不出現前言、引言等之內的層次),頂行書寫,層次號后空一格,一級標題前空一行。
(4)引征二手文獻、資料,需注明該原始文獻資料的作者、標題,并在其后標注“轉引自”及該援引的文獻、資料等。
(5)來稿若是各級基金資助項目、科研成果、獲獎成果的論文,請在首頁下方或文后標明。基金項目應注明項目編號。
(6)摘要250字左右,應對全文內容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關鍵詞不得少于4個,應選擇能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單詞、詞組或術語。
(7)第一作者必須注明出生年月、性別、籍貫、職稱、學歷、從事的研究方向或領域;通訊作者必須注明其職稱、學歷以及從事的研究方向或領域。
(8)圖、表 、照片圖應清晰,線條圖用黑色筆在空白紙上準確繪出,另起一行附圖說明(文字要準確精練),并在文中插入位置寫明“見圖×”。
(9)注釋序號用[1]、[2]、[3]……標識。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10)在稿件的修改過程中,若超過稿件修改時限30日,編輯部將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為投稿日期;超過30日,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出退稿處理。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報是一本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的半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督院街30號,郵編: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