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歷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歷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史前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本刊發表的稿件注重學術價值與學術規范,既歡迎視野開闊、論述嚴謹、具有前沿性和開拓性的嚴謹研究成果,也歡迎翔實可據的考證性、資料性論文。
(2)題名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要符合編織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定關鍵詞,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
(3)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4)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對本文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正式文獻。內部資料、轉摘、保密資料、文摘等不能做為參考文獻引用。
(5)得到各類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在論文首頁標注(基金名稱、編號),并請提供有關批準文件的復印件一份。
(6)來稿請附相關的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內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以100—300字為宜,簡介主題范圍、目的方法、內容梗概、創新之處、主要結論。
(7)外國人名、地名請參照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 和《外國地名譯名手冊》(中國地名委員會編) ,并注原文。
(8)圖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圖件最好用CorelDRAW軟件繪制或JPG格式,單獨拷貝原圖另發。插圖及表格在文稿中應標明位置,并在圖框下注明圖號、圖題和圖注。表格盡量使用三線表,表名放在表格上方。
(9)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10)稿件自來稿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文稿的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刪改。
《史前研究》雜志是由西安半坡博物館主管和西安半坡博物館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3年,該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史前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在歷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歷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