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政治法律、經濟管理、語言文學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教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主題范圍:《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接收與社會科學領域相關的原創研究論文、綜述、案例分析、學術評論等文章。主要關注社會科學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
(2)格式要求:請使用中文撰寫,并按照《沈陽大學學報》的寫作規范進行排版。字體要求為宋體,字號小四。標題應簡明扼要,內容應分段編排,段間空一行。圖、表及公式應適當編排,并在正文中進行引用。
(3)學術道德:請作者確保所投稿件的原創性,不涉及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如發現學術不端行為,一經核實,稿件將被拒絕并向相關機構通報。
(4)審稿與出版:所有投稿文章都將進行匿名審稿,由兩位獨立的專家評審。審稿周期一般為3-4個月,作者可在此期間通過郵件查詢審稿進展。稿件一經錄用,將在《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正式發表。
(5)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詮釋和說明,用數字加圓圈在右上角標注,如①②……,注釋內容排在頁腳。
(6)通信地址須詳盡開列所在省(市、區)、城市、街道、門牌號碼、郵編(郵寄樣刊);身份證號碼、聯系方法須注明手機號碼、QQ郵箱或其他電子郵箱。
(7)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語。
(8)借喻詞一般需用“”號;課題名用“”號,不用“《》”。
(9)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時間應精確到月;根據被引資料性質,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編”、“編譯”、“編著”、“編選”等字樣。
(10)數字的用法以GB/T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為準。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是由沈陽市教育局主管和沈陽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9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2095-5464,國內刊號CN為21-1582/C,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等。
在收錄方面,《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教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