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論文與報告、技術與方法、海洋環境管理、動態與消息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環境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環境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臺灣海峽》雜志投稿要求
(1)若文章的產出有資助背景,應標明基金項目名稱(含編號)。
(2)我們倡導并堅守嚴謹的學術誠信,反對一稿多投,拒絕抄襲!
(3)標題字數在20字以內,具備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正文、參考文獻、基金項目、作者簡介等格式。
(4)參考文獻置于文章末尾,以“[1]”“[2]”等標注排序。參考文獻編排格式按GB/T 7714-2015標準著錄。
(5)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一),性別,籍貫,學位(具體到學科門類),工作單位(具體到二級單位),職稱,職務,主要社會兼職,聯系電話及電子郵箱。
《臺灣海峽》雜志是由國家海洋局主管和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學會福建省海洋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0-8160,國內刊號CN為35-1091/P,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臺灣海峽雜志數據統計
臺灣海峽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臺灣海峽》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環境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臺灣海峽雜志發文分析
臺灣海峽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722 | 海域;沉積物;臺灣海峽;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學 |
廈門大學 | 634 | 海洋生物;植物;海洋生物學;沉積物;海域 |
福建省水產研究所 | 105 | 養殖;臺灣海峽;海洋生物;水產;仔魚 |
集美大學 | 89 | 養殖;飼料;海洋生物;水產;對蝦 |
中國科學院 | 78 | 海域;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學;珊瑚;近海 |
國家海洋局 | 64 | 海洋化學;海域;臺灣海峽;熱帶;海洋生物 |
福建師范大學 | 51 | 生態;旅游;海平;海平面;生態環境 |
福建省氣象局 | 35 | 氣象;臺風;氣象學;氣旋;熱帶 |
福建省地震局 | 33 | 地震;臺灣海峽;地殼;地質;強震 |
寧波大學 | 31 |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學;養殖;肌肉;三疣梭子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