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學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武漢教育與文化、武漢城市空間、武漢經(jīng)濟、文獻資料研究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教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武漢學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文獻資料選刊”刊載新發(fā)現(xiàn)的較有價值的有關武漢的歷史文獻資料,供研究人員參考。輔欄目文章以3000~5000字為宜,學術述評可不受此字數(shù)限制。
(2)本刊秉持學術宗旨,采用專家匿名審稿制度,評審標準僅以學術價值為依據(jù),鼓勵創(chuàng)新。
(3)請勿一稿多投。本刊在收到稿件后一個月內告知評審結果。
(4)本刊熱誠歡迎國內外學者或機構將武漢學研究成果信息及時通報我們,以便我們編制相關欄目內容。
(5)文章觀點明確新穎,資料詳實可靠,論證嚴謹科學,語言規(guī)范流暢。原創(chuàng)性的理論研究和經(jīng)驗研究論文篇幅一般為9000~20000字,重要論文篇幅還可放寬。
(6)來稿應包括題名、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作者簡介、摘要、關鍵詞、基金項目、正文、注釋、參考文獻等。
(7)文章題名應簡明扼要地體現(xiàn)文章的主題,一般不超過20字。
(8)摘要應能概括論文的主要觀點,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一般不超過300字。
(9)關鍵詞是從文章的標題、摘要和正文中提取的,對檢索到該文起關鍵作用的詞語,一般應選3-8個。
(10)文章第一頁應該包括以下信息:論文標題、摘要、關鍵詞、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作者簡介、基金資助情況。其中,作者簡介、基金資助情況置于地腳。
《武漢學研究》雜志是由江漢大學城市研究中心主管和江漢大學城市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chuàng)刊于2019年,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武漢學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shù)據(jù)庫收錄,包括:知網(wǎng)收錄(中)等,在教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