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新疆警察學院
主辦單位:新疆警察學院
國際刊號:1672-1195
復合影響因子:0.26
--國內刊號:65-1299/D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1年
綜合影響因子:0.25
《新疆警察學院學報》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81年,公開發行的季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公安工作、偵查研究、刑事技術、治安管理、反恐研究、禁毒研究、法學論壇、司法實踐,案例分析、教學探討等。
(1)正文應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文字簡煉、通順、層次清楚。投稿稿件自發出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收到本雜志采用通知的,可轉投其他媒體。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
(2)文章的摘要要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及其結論。公式中第一次出現的符號要給出其含義,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腳標的位置高低應有明顯區別,文中圖表須用中文明確標注。來稿要用計算機排版,文稿用字規范,量和單位符號要符合國家標準。
(3)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4)參考文獻的序號應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參考文獻著錄的條目以字體、字號為“宋體、小五”編排在文末。
(5)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6)來稿請附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摘要字數應在300字以內,概括論文主要內容,一般應包括目的、方法、結論等,結論部分須多著墨且明確。
(7)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8)圖、表 、照片圖應清晰,線條圖用黑色筆在空白紙上準確繪出,另起一行附圖說明(文字要準確精練),并在文中插入位置寫明“見圖×”。
(9)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10)投稿前,要精準定位目標雜志、期刊或平臺。不同的出版物有不同的定位、風格和受眾群體。學術類刊物注重專業深度與創新性,聚焦于特定學科領域的前沿研究;文學類雜志風格多元,有的追求純文學的藝術表達,有的偏愛通俗文學的趣味故事;新媒體平臺則更注重內容的時效性、互動性和傳播性。了解目標出版物的特點和需求,才能讓作品有的放矢。
新疆警察學院學報是一本由新疆警察學院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新疆警察學院 | 187 | 教學;院校;公安院校;教育;課程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44 | 反恐;執法;警務;犯罪;院校 |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 37 | 犯罪;院校;偵查;課程;教學 |
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21 | 警務;務實;警務實戰;公安管理;法學 |
新疆社會科學院 | 21 | 法律;法治;少數民族地區;宗教;民族 |
河南警察學院 | 18 | 執法;教學;院校;偵查;社會 |
新疆師范大學 | 17 | 高校;人類命運;民族;教育;共同體 |
湖南警察學院 | 14 | 治安;警務;課程;教學;犯罪 |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 13 | 院校;公安院校;課程;政治;思政 |
吉林警察學院 | 12 | 教學;刑事;偵查;上線;警務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30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 | 8 |
公安部公安理論及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 7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6 |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 | 4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校科研計劃 | 2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2 |
公安部應用創新計劃 | 2 |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 2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長沙路1108號,郵編:8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