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俗文學學會;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國俗文學學會;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356.00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6年
綜合影響因子:--
《戲曲與俗文學研究》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6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社會政法、文化傳媒、宗教哲學、經濟管理、歷史地理、語言文學等。該雜志的宗旨是促進戲曲與俗文學的學術研究,推動該領域的學術交流,為相關學者提供一個探討、發現和傳承戲曲與俗文學的平臺。雜志非常注重學術研究的深入性和創新性,對于研究方法的規范性和可行性有嚴格的要求。雜志的審稿流程嚴謹而嚴格,所有的投稿都需要經過專家和學者的匿名評審,以確保文章的學術質量和研究價值。因此,雜志上發表的文章均為經過多次篩選和修改的優秀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權威性。
雜志還設有評論與討論、學術動態、學術訪談等專欄,用以報道最新的學術進展和前沿動態,推動學者們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雜志的讀者主要包括從事戲曲、俗文學研究的學者、研究人員、研究生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對于學者們來說,該雜志是了解最新學術動態和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對于研究生來說,該雜志不僅是進行學術論文寫作和研究方法學習的參考資料,也是了解學術前沿和拓展學術視野的重要工具;而對于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來說,該雜志是深入了解戲
(1)主題范圍:我們歡迎與戲曲和俗文學相關的學術研究論文投稿。主題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戲曲歷史與演變、戲曲文化研究、傳統戲曲與現代社會、劇目研究與創新、俗文學的流傳與演變等。稿件必須在戲曲與俗文學領域做出原創性成果,并且具備學術研究價值。
(2)要求內容:稿件應為學術性文章,具備學術研究的水平和深度。請確保文章結構合理、邏輯清晰,有足夠的論證和依據。同時,鼓勵投稿具備創新性的研究觀點、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以拓展對戲曲與俗文學的認識。
(3)引用和參考文獻:請在文章中適當引用其他學者的觀點和研究成果,并標明出處。參考文獻請按照學術規范和雜志要求進行標注和排版,確保準確性和規范性。
(4)同行評議:所有投稿的稿件將經過同行評議,由多位專家和學者進行匿名評審。評審意見將嚴格保密,并根據評審結果確定文章是否被接受、需要修改還是不被接受。
(5)本刊維護首發權,切勿一稿多投。稿件寄出3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一律不再退還。
(6)參考文獻著錄:執行GB/T7714—2015《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7)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
(8)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9)來稿請一律采用word文檔,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地址等信息放在來稿的首頁。
(10)關鍵詞應選擇那些最具有檢索意義的術語,通過這些術語反映論文所涉及的內容或領域,以便于讀者檢索到該論文。
戲曲與俗文學研究是一本由中國俗文學學會;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3號樓華龍大廈,郵編:10002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