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邊疆治理、考古與文物、學術信息、高句麗渤海研究、近現代史、東北文化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文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文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學問》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應為原創性成果,具有學術性、理論性、前沿性。
(2)基金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3)文題:要求簡潔、明了,準確反映論文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
(4)參考文獻在文內采用[1] [2] [3]……上標格式順序標識,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在文后統一著錄文獻詳細信息。
(5)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之間加逗號分隔;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順序相同的數字;所有單位用一個圓括號括起。
《學問》雜志是由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主管和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9-5241,國內刊號CN為22-1273/C,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學問雜志數據統計
學問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學問》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萬方收錄(中)等,在文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文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學問雜志發文分析
學問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 233 | 滿鐵;文化;滿族;抗日;戰爭 |
吉林大學 | 208 | 文化;社會;法律;主義;遼朝 |
東北師范大學 | 108 | 文化;道德;文學;主義;社會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62 | 文化;滿族;邊疆;清末;蔣介 |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46 | 考古;遺址;考古發掘;夫余;城址 |
遼寧大學 | 42 | 檔案;清代;考論;遼代;檔案編纂 |
吉林省高句麗研究中心 | 42 | 夫余;政治;政權;政治制度;食邑 |
長春師范學院 | 38 | 傳說;述論;旅游;中原王朝;羈縻 |
黑龍江大學 | 37 | 文化;民族;社會;氏族;清朝 |
中國人民大學 | 36 | 社會;哲學;主義;社會主義;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