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主辦單位: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1年
綜合影響因子:--
《學行堂語言文字論叢》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1年,公開發行的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詞匯學、文字學、語言文字理論與應用、語法學、語言文字應用等。以中文學科為核心,涵蓋了語言學、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比較文獻學等多個領域。該雜志的辦刊宗旨是堅持學術性、原創性和開放性,致力于發表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該雜志的讀者群體主要是廣大學者、研究生、本科生等,旨在為他們提供一個獲取新知、啟迪思維和拓展視野的平臺。
該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他們具有豐富的學術背景和經驗,能夠為作者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同時,該雜志還注重與國內外學術機構的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和推廣國內外先進的學術研究成果和經驗。雜志是一份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語言文字類學術期刊,為推動我國語言文字研究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1)若自投稿之日起,1個月未收到任何稿件處理通知的作者,可與本刊編輯部聯系,嚴禁一稿多投,一經發現,一律退稿。
(2)詳細文獻出處作為參考文獻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書名(或文章名)、出版地點、出版單位(或期刊名)排序。
(3)稿件正文內各級標題按“一”“(一)”“1.”“(1)”的層次設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層次標題不單占行,與正文連排。
(4)引用他人著作應依次標明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第一版的著作無須注明版次。
(5)請在文章末尾注明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所獲學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地址、電話。
(6)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
(7)基金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作者單位上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本刊將優先處理與刊登。
(8)正文章節標題占一行,用黑體,小標題獨占一行,前空兩格,且一律用阿拉伯數字 (從1開始) 表示,形式為1.1 1.1.1 1.2……2.2.1 2.2……
(9)本刊要求所投稿件具有較高的學術性,作者需在論文中充分引用相關文獻,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和評價。同時,論文應符合學術規范,包括參考文獻格式、注釋規范等。
(10)本刊特別注重論文的創新性,作者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對于重復已有研究的論文,本刊將不予錄用。
學行堂語言文字論叢是一本由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環路南一段24號,郵編:61006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