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春秋》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創史篇、求實篇、春秋筆、問道坊、征戰記、親歷記、鏖戰錄、人物志、藝?;?、往事錄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歷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歷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炎黃春秋》雜志投稿要求
(1)請勿一稿多投,嚴禁抄襲、剽竊。
(2)題名簡明、具體、確切,概括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3)本刊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每頁單獨編號,以①②③等序號標注于相關語句標點后的右上角。
(4)投稿時請同步提供:文章所有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方式(手機號碼、辦公電話、郵箱、通訊地址及郵編等)、個人簡介以及照片。
(5)參考文獻按引文先后在文中標出序號,并與文后參考文獻序號一致,參考文獻著錄項目要齊全。
《炎黃春秋》雜志是由文化部主管和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1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3-1170,國內刊號CN為11-2817/K,該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炎黃春秋雜志數據統計
炎黃春秋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炎黃春秋》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在歷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歷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炎黃春秋雜志發文分析
炎黃春秋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67 |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 57 | |
中國人民解放軍 | 22 | |
中國美術家協會 | 17 | |
國防大學 | 17 | |
中央民族大學 | 14 |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14 | |
軍事科學院 | 8 | |
浙江理工大學 | 8 | |
中共山西省委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