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296.00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23年
綜合影響因子:--
《亞洲史研究》創刊于2023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致力于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推動亞洲各國歷史學界和知識界的對話與交流。雜志鼓勵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追求更具綜合性的亞洲史研究。其研究范圍涵蓋東亞、東南亞、西亞、南亞、中亞及歐亞大陸的歷史文化及交流,并涉及全球史、專門史等多個方向。編委會由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學者組成,包括日本、美國、德國、越南、印度等國的專家,以及中國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北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
雜志倡導從亞洲自身的歷史出發理解亞洲,提倡長時段、歷史比較的研究視野與方法,注重揭示全球史與區域史視野下的文明互動與交往。通過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雜志旨在總結和反思亞洲史及其歷史認識,為學術界提供新的思考視角和研究方向。雜志將繼續秉承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開放的辦刊理念,不斷推出具有創新性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為推動亞洲史學科的發展和增進國際學術交流做出更大的貢獻。
(1)凡在本刊發表的作品版權屬于編輯部所有,其他報刊、網站或個人如需轉載、翻印、復制、鏡像等,須經本刊同意,并注明轉載自本刊。
(2)標題字數在20字以內,具備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正文、參考文獻、基金項目、作者簡介等格式。
(3)正文按“前言、資料(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的順序書寫,為一級標題;以下各級小標題按照:一、(一)、1.安排序號。
(4)參考文獻: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05-10-01實施),本刊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
(5)基金項目雜志往往要求投稿內容是原創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確保您的研究項目在某些方面具有新穎性、突破性或對現有問題提供了獨特的解決方案。
(6)摘要應客觀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須用第三人稱語氣表達,不宜使用評述性語言,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可選3-5個。
(7)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職務、學位、專業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郵箱及論文屬項目、資金來源(應注明項目的名稱和項目編號)。
(8)圖、表或照片應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圖中內容清晰,圖中文字建議使用小五號字。圖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須在600-900dpi之間,標題在插圖下居中。
(9)注釋要求: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或無現代版本的古籍、檔案、內部資料等各種不宜列入參考文獻的引文以腳注形式著錄。
(10)來稿應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正文標題和序號可分若干層(一、??(一)??1.??(1)??)。參考文獻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
亞洲史研究是一本由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