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揚州市揚州文化研究會
主辦單位:揚州市揚州文化研究會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236.00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08年
綜合影響因子:--
《揚州文化研究論叢》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08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廣陵才俊、文化遺產研究、揚州學派研究、文選學研究、邗城史探、書評、典籍選刊等。辦刊宗旨是“傳承優秀文化,推動學術研究”,旨在弘揚揚州文化的傳統價值,推動揚州文化的創新和發展。雜志主要關注揚州歷史、文化、藝術、民俗等領域的研究,鼓勵跨學科的交流和合作,探索揚州文化的內涵和特色。為讀者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和理論探討。雜志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已成為國內外揚州文化研究領域的核心期刊之一,受到了廣大讀者和學者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該雜志的征稿范圍廣泛,包括歷史事件、文化遺產、傳統藝術、民俗文化、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研究論文。雜志是一本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期刊,為讀者提供了最新、最深入的揚州文化研究成果和理論探討。雜志鼓勵跨學科的合作和交流,為推動揚州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對于關心揚州文化問題的讀者來說,該雜志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1)論文刊出后,該文不得以同種文字在其他期刊或其他公開出版物(含紙質、光盤、網絡等各種介質、媒體)上再次發表,匯編個人作品(含網頁)或文集需要使用該文及其版式須注明出處。
(2)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個位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3)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4)獲基金資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且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 如獲多項基金資助,應依次列出。
(5)論文應符合學術規范,遵守學術道德,不得抄襲、剽竊他人成果,論文應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
(6)論文應符合該雜志的辦刊宗旨和欄目設置,關注揚州歷史、文化、藝術、民俗等領域的研究,鼓勵跨學科的交流和合作,探索揚州文化的內涵和特色。
(7)論文應符合該雜志的格式要求,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等部分,格式不正確將影響論文的錄用和發表。
(8)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9)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10)本刊要求研究論文內容必須具有學術價值,即理論性論文要有一定的理論創見,應用性論文要有突出的應用成效,綜述、評論、短篇和個案應能反映當前學術活動的新動態和先進水平。
揚州文化研究論叢是一本由揚州市揚州文化研究會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揚州市維揚路349號,郵編:22500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