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7年
綜合影響因子:--
《中國城墻》雜志創刊于2017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作為一本專注于城墻研究與保護的權威期刊,其內容之豐富、視野之廣闊,無疑為城墻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它不僅深度挖掘了中國城墻的歷史內涵與文化價值,還廣泛探討了城墻在現代社會中的保護與利用之道,為世界城墻遺產的保護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借鑒。
在城墻考古方面,雜志通過專業的考古發掘報告與研究成果,揭示了城墻作為古代城市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造技術、材料選擇、布局規劃等方面的奧秘。這些考古發現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古代城墻的認識,還為城墻保護與修復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城墻歷史板塊則聚焦于城墻的歷史沿革與文化傳承。通過深入挖掘城墻背后的歷史故事與人文情懷,雜志展現了城墻作為歷史見證者的獨特魅力。從秦長城的雄偉壯觀到明清城墻的精致細膩,每一座城墻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積淀,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
城墻學研究領域,雜志致力于構建城墻研究的理論體系與方法論。它鼓勵學者們從多學科角度出發,綜合運用歷史學、考古學、建筑學、地理學等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對城墻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不僅推動了城墻學研究的深入發展,還為城墻保護與利用提供了理論支撐。城墻保護與利用板塊則聚焦于城墻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與功能。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保護與利用挑戰。雜志通過介紹國內外城墻保護與利用的成功案例,探討了如何在保護城墻歷史風貌與文化價值的同時,實現其與現代城市生活的和諧共生。這些案例不僅為城墻保護提供了實踐指導,也為城市更新與文化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1)來稿字數依題材而定,一般為5000—20000字,考古報告等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篇幅。
(2)稿件中的圖片、照片應單獨提供,并注明來源。
(3)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4)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
(5)請在來稿中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單位、職稱及聯系方式。
(6)請作者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尊重知識產權,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文稿內容進行適當修改或提出建議,如不同意,請在投稿時申明。
(7)來稿一般不退,所有稿件請自留底稿。來稿必復,三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者可對稿件自行處理。
(8)其他未盡事宜,請隨時與我們聯系,熱忱期待您的意見與建議!
(9)若有基金項目,請填寫項目名和編號。
(10)文章要求結合實際案例或研究成果,分析其中的效果和價值,突出其在提升生活舒適度和美學價值方面的作用。
中國城墻是一本由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郵編:100717。